資源簡介 第八講 力的存在與重力 銜接導入 鉆一口通向“地心”的井,到底有多難? “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鉆探2號井”是全球第一口鉆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大陸科學鉆探井,設計井深為6400米。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而當今世界最深的鉆孔也就12262米。即,人類花了大約300年,僅向地心鉆進了大約0.2%。 知識梳理 一、力的基礎知識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不接觸也能產生,如吸鐵石;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產生力,如相互挨著的課桌)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變物體的形狀(發生形變)②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但填寫時都寫運動狀態改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比如兩車追尾,后車撞了前車,兩車都損毀 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牛頓,簡稱牛,符號 N 表示。常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一個蘋果重2N 力的測量:測力計,常用測力計為彈簧測力計 力按照性質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彈性: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狀的性質 彈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拉力越大,彈簧變 也越大 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①測量前要使指針對準_零刻度線 ,若有偏差,必須校零;②要明確彈簧測力計的測量_范圍和_分度值 ,測量力時,被測力的大小應在測量 范圍之內;③在測量過程中,要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_直線 上。 使用注意事項: 測力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看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所測力的大小不得超過該量程,即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 看清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多少,也就是最小刻度。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沿著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施力,防止彈簧被外殼夾住而帶來較大的誤差。 讀數時,視線應與面板垂直。 特別提醒: 產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產生彈力; 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 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力的表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2.力的示意圖 (1)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只關心力的方向,不太關心力的大小,這時只需在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個箭頭來表示力,這樣的圖叫做力的示意圖。 (2)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①線段的起點→力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必須畫在受力的物體上。 ②箭頭所指的方向→力的方向。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線段的長短→力的大小。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特別提醒: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科學中利用力的示意圖來表示力,這種用形象的圖形來表示抽象的事物的方法叫做模型法。如我們前面學過的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也是應用的模型法。 三、重力 我們已經發現,樹上的蘋果成熟后會下落,斜拋出去的小球和用腳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運動一段時間后最終都會掉落在地上,水總是往低處流,背書包的時候感覺到書包帶對肩膀有一個向下壓的力,提水時感覺水桶對手有向下的壓力……這些都是什么原因呢? 蘋果下落 拋球落地 足球的運動 水往低處流 重力的概念: 地球對周圍的一切物體,都有向下吸引的作用,這種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正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拋出去的物體會落回地面。熟透了的蘋果才會向下落而不會飛向空中。 特別提醒: 1.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管質量大還是質量小,也無論有無生命。 2.重力產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 3.重力為非接觸力,同一物體在空中運動時與靜止時所受的重力是相同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 如圖甲將小球懸掛在鐵架臺的橫桿上,待球靜止時,懸掛小球的細線的位置是豎直向下的;如圖乙,將鐵架臺傾斜一定的角度,待球靜止時,懸掛小球的細線的位置仍然是豎直向下的。也就是說無論鐵架臺是否傾斜,當小球靜止時,細線都處于豎直位置,這表明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利用這種性質,人們常在一根線下掛一重物,做成重垂線等來檢查墻體是否垂直;或用水平儀檢查平面是否水平;活用三角板和重錘自制水平儀檢查桌面是否水平;也可以用重錘線檢查畫是否掛正等。 特別提醒: 1.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與水平面保持垂直。不能說成是垂直向下,因為垂直向下可以相對水平面,也可以相對斜面,當相對于斜面垂直時就不垂直與水平面了。 2.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響,也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重力的作用點: (1)重心的定義: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重心。引入重心的概念后,研究具體的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表示,于是,原來的一個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替代。 (2)重心的位置: 1)對于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上,可以用幾何的方法確定物體的重心。如:均勻球體、均勻球殼的重心都在它們的球心上;矩形均勻薄木板的重心在兩對角線的交點上。 393763502)對于質地不均勻,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利用懸掛法可以找到重心,如薄板的重心: 先在A點把薄板懸掛起來,薄板靜止時,薄板受到的重力與懸線的拉力在同一條豎直線上,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過A點的豎直線AB上,然后在另一點D把薄板懸掛起來,同理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過D點的豎直線CD上,AB和CD的交點O就是薄板的重心。 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跟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內質量的分布有關。如載重汽車的重心會隨著裝貨多少和裝載位置而變化,起重機的重心隨著提升物體的重量和高度而變化。汽車裝完貨后質量分布會上移,當然重心也會上移。 特別提醒: 1.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時,這兩個力必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懸掛法中可以判斷重心即在AB上,又在CD上,故重心在AB和CD的交點處。 2.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質量均勻的圓環的重心位于圓環的圓心處。人的實際重心在小腹處,但當人彎腰或反身跳桿時,重心就離開人的身體了。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我們簡稱物重,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把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就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根據生活經驗我們知道,一個西瓜要比一個蘋果重,一桶水要比一杯水重。那么,重力的大小到底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將同體積的鋁塊和銅塊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上,銅塊的質量較大,用彈簧測力計測得的銅塊受到的重力較大。而用天平測得質量相同的木塊和銅塊,木塊的體積較大,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兩者受到的重力相同。因此,我們知道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體積無關。那么,重力和質量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呢? 根據大量的科學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大約是9.8牛/千克。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9.8牛/千克(g被稱為重力系數),則上述結論可表示為G/m=g,即:G=mg。式中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牛。在粗略計算中,g的值可以取10牛/千克。 跟在地球上一樣,在其它星球上,物體也會由于星球對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作用。如果把這些力也叫做重力的話,那么,物體在某星球受到的重力不僅跟物體的質量有關,還跟該星球的質量、半徑等因素有關。由于不同星球的質量和半徑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下表為質量1千克的物質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特別提醒: 1.g的物理定義是質量為1kg的物體重9.8N,不能寫成1千克=9.8N。 2.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而不能說成是質量的大小與重力成正比。因為質量是物體內在屬性,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隨物體的位置移動或者受力的改變而改變。而重力會因為引力的改變而改變,但始終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成正比。 3.重力的大小還跟物體所在的緯度和高度有關。物體所在極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略大些,在山腳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頂要略大些。 物體的重力(物重)與物體質量的關系 要注意區別重力和質量這兩個物理量,不能把物體的重力(即物重)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即質量)等同。 區 別 物理量 質量 重力 概念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符號 m G 方向 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且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大小變化 不隨物體位置發生變化 隨物體所在的位置(如高度、緯度)而發生變化 計算公式 m=ρv G=mg 單位 千克(噸、克、毫克) 牛頓(簡稱牛) 測量工具 天平、秤 彈簧測力計 聯系 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G=mg 重力的示意圖: 線段起始點應從重心畫起; 線段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與水平面垂直); 在線段末端標示的是重力的大小而非質量的大小。 基礎鞏固 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了物體就沒有力 B.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的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 C.發生力的作用時,物體必須相互接觸 D.馬拉車前進,同時車也用力拉馬 2.如圖所示的運動情景中,最明顯的反映出力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是( )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劃船時,人用槳向后撥水 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方噴氣 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4.熟透的蘋果從樹上落下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球對蘋果有吸引力,而蘋果不吸引地球 B.地球對蘋果的吸引力大于蘋果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對蘋果的吸引力等于蘋果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對蘋果的吸引力小于蘋果吸引地球的力 5.下列關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只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力是保持物體靜止的原因 D.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也能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 6.下列現象中,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 A.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落B.小朋友在蕩秋千 C.關閉發動機后向前滑行的汽車D.正飛向球門的足球 7.如圖所示,其中與其他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8.用手通過一根繩子提起一重物時,會感到手受到一個向下的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 A.重物 B.地球 C.繩子 D.繩子和重物 9.(衢州中考)乒乓球的直徑加大后,國際乒聯又改變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小柯認為乒乓球材料的改變,是為了減弱乒乓球的彈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乒乓球設計了以下驗證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將乒乓球擲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拋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C.把乒乓球從不同高度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D.把乒乓球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1-5.CADCD 6-9.ADCD 10.下列物體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 ) A.一位中學生 B.一枚大頭針 C.一袋方便面 D.一塊磚 11.下列測量工具中,不屬于測力計的是( ) A.彈簧測力計 B.握力計 C.磅秤 D.牽引測力計 1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之前,如果彈簧的零刻度線沒有校正,指針指在零刻度線的上方,則測得的力的大小的讀數與真實值相比,將( ) A.偏大 B.不變 C.偏小 D.無法確定 13.關于彈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產生彈力 B.彈力僅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 C.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 D.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 14.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時必須豎直放置,不能傾斜 B.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力不能超過它的量程 C.使用前輕輕拉幾下掛鉤,看是否被卡住 D.使用前必須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 15.兩個人用彈簧拉力器比較臂力的大小,他們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彈簧,結果都能將手臂撐直,則( ) A.手臂粗的人手臂所用的力較大 B.手臂長的人手臂所用的力較大 C.兩個人的手臂所用的力一樣大 D.無法比較 16.在彈性限度內,一根原長10厘米的彈簧,受到2牛的拉力時,長度為13厘米;若受到4牛的拉力,則彈簧的長度是( ) A.14厘米 B.16厘米 C.23厘米 D.26厘米 17.(杭州中考)下列四幅圖是描述某一輕質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發生形變后靜止時的情景,其中與事實相符的是( ) 3016885018.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實驗時,將一物體掛在豎直懸掛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測出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6牛。然后把彈簧測力計倒過來,又將同一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吊環上,秤鉤固定,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 A.大于2.6牛 B.等于2.6牛 C.小于2.6牛 D.等于5.2牛 19.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生的力”描述正確的是( ) 26041350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彈簧對手的拉力 C.墻對彈簧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正確 10-14.CCCBA 15-19.BBDAB 20.要改變力的作用效果( ) A.必須同時改變力的三要素 B.必須同時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C.必須同時改變力的大小和作用點 D.至少要改變力的一個要素 21.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時,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作用點 B.大小 C.方向 D.都相同 4229100022. (溫州中考)如圖所示為一種常用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點比A點更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 D.受力面積有關 23.小明同學用力提一桶水時,他對水桶施加一個提力,同時水桶對小明的手也施加一個拉力,則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 D.作用點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24.下課時,有同學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課桌可能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 ) A.與力的大小有關 B.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C.與力的方向有關 D.與受力面積有關 25.用50牛的力沿與水平面成60°角斜向右上方拉物體,使之在水平面上運動,下列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 26.如圖所示,物體甲、乙分別受到拉力F1、F2,由圖可知正確的是( ) 26746200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判斷 27.游泳時手向后劃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 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 B.完全相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不同 D.作用點相同,大小和方向不同 20-24.DBCCB 25-27.BDC 經典例題 【例1】 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C.力只能是人對物體的作用 D.物體間只有直接接觸才能發生力的作用 【例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劃船時,要用槳向后撥水 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方噴氣 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例3】下面力的現象中,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是 。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 。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的是 。 用力拉彈簧,彈簧伸長,用力壓彈簧,彈簧縮短。 用板手擰螺母,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間容易擰緊螺母。 (3) 用力拉彈簧,用的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 【例4】 兩人各用 50 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對拉同一個測力計的兩端,測力計的示數是 ( ) A.50N B.100N C.200N D.0N 【例5】 彈簧秤的彈簧斷了,拆去斷掉的部分,把剩下的較長的部分彈簧裝在原來的彈簧上,零刻度調整后, 用它測力,結果會 ( ) A.測量值仍和真實值相等B.測量值比實際值大 C.測量值比實際小D.無法判斷 31648400【例 6】 用 200 牛的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木箱的重力為 400N,在下圖中畫出推力與重力的圖示。 【例 7】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所受重力跟它所含物質的多少成正比 B.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因此物質質量和重力是一回事 C.1t 棉花和 1t 鐵相比,鐵塊受到的重力較大 D.質量是 9.8kg 的物體,所受力是 1N 【例 8】10287000下列事例中,屬于運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鞏固練習 A組 1.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約為( )。 A.0.1 N B. 1N C. 10 N D.500 N 2.下列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 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小球 B.在盤山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 C.騰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勻速運動的小車 3.兩只手同時用5N的力分別向兩側拉一個彈簧測力計的秤鉤和秤環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 )。 A. O B. 2.5 N C.5N D.10 N 4.下列四個力中,使受力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 A.拉力使彈簧伸長 B.壓力使礦泉水瓶變癟 C. 手對弓的拉力 D.腳用力把足球踢出去 5.磁鐵吸引大頭針時,大頭針對磁鐵( )。 A. 沒有力的作用,因為是大頭針被磁鐵吸引,而不是大頭針吸引磁鐵 B. 沒有力的作用,因為大頭針不能吸引別的物體 C.沒有力的作用,因為大頭針很輕 D.有力的作用,因為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B. 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上 C. 使用中,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 D.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 7.①蛋碰石,蛋碎石完好;②錘砸磚,磚碎錘完好。這兩個事例可以說明( )。 A.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對力的大小不同 B.從①可知蛋受力,但石頭不受力;從②可知磚受力,錘不受力 C.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同,但同樣大的力施于不同的物體,產生效果一般不同 D.無法判斷 8.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進,使人前進的力是( )。 A. 人受到水對他向上的浮力 B.手和腳對水的作用力 C.水的阻力 D. 水對手和腳向前的動力 9.下列現象或事例中,不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 B. 樹枝在風中搖曳 C.向上拋出的石塊落回地面 D.鉛球在地面上越滾越慢 10.下列關于力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沒有物體就不會有力的作用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1.在空中勻速上升的氫氣球,受到向上升的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分別是( )。 A. 氫氣和空氣 B.氫氣和氣球 C. 空氣和氣球 D.空氣和氫氣 1.B 2.D 3.C 4.D 5.D 6.A 7.C 8.D 9.A 10.A 11.C 1.下列因素中,不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力的方向 B.力的作用點 C.力的大小 D.力的單位 2.下列關于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力的圖示主要畫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圖主要畫力的方向 B.力的圖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來,力的示意圖主要標明力的方向 C.力的圖示主要標明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圖一定安有標度 D.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要求一樣,都要畫力的標度 3.下圖繪出了物體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為6 N的拉力的圖示,其中正確的是( )。 4.如圖所示的兩個圖中,力較大的是( )。 A. F1 B. F2 C.一樣大 D.無法判斷 5.如圖所示三個力F1、F2、F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F1和F2是相同的兩個力 B.F3和F2是相同的兩個力 C. F1和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F3和F2的作用點相同,大小也相同 1.D 2.B 3.A 4,D 5.D 1.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重力就是質量 B.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C.物體重力大小與形狀有關 D.物體上拋時重力變小 2.重為1牛的物體可能是 ( ) A.一塊磚 B.一頭牛 C.一支鋼筆 D.兩個雞蛋 3.圖中表示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是( ) A.F1B. F2 C.F3 D.F4 4.下列事例巾,運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 5.關于g=9.8牛/千克的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千克就是9.8牛 B.1牛等于9.8千克 C.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牛 D.質量為9.8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牛 6.下列能正確反映“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質量的關系”是 ( ) 7.重力對人類十分重要,如果沒有重力,下列情況不可能發生的是 ( ) A.茶杯里的水倒不進嘴里 B.飛揚的灰塵永遠留在空中 C.人輕輕一跳就會離開地球 D.將桌子一角抬起,桌上的東兩立即滑下 8. 2011年5月,法闊科學家發現行星“葛利斯581d”較適合地球生命居住,疆同一物體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匿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兩倍。設想宇航員從地球攜帶標有“100克”字樣的方便面、天平和彈簧測力計飛至行星“葛利斯081d”,測得方便面的示數是(g取10牛/千克)( ) A.天平示數為100克,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牛 B.天平永數為100克,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牛 C.天平示數為200克,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牛 D.天平示數為'200克,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牛 1.B 2.D3.D 4.A 5.C 6.B 7.D 8.B B組 15.兩只雞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下列有關碰撞時相互間力的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只雞蛋受力一樣大 B.破的那只雞蛋受力大 C.未破的那只雞蛋受力大 D.兩只雞蛋受力大小無法比較 16.下列關于力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B.如果有力的作用,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同時存在 C.人用力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車推動,說明人對車作用的力比車對人作用的力大 D.風可以將小樹吹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7. 如圖所示,在斯諾克臺球比賽中,由于目標球被障礙球阻擋,有時運動員會用特殊的“扎桿”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轉打出漂亮的“弧線球”,從而繞過障礙擊中目標,則使白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線運動的施力物體是( ) 第17題圖 A.球桿 B.地球 C.白球 D.桌面 如圖為一個帶有橡皮塞的玻璃瓶,瓶塞中間插有一根玻璃管,管與塞密封良好。把瓶子裝滿水,并在水中滴入幾滴紅墨水,把瓶子塞緊,不要漏氣,用筆在管中液面處做一記號(可在管一側貼上紙條)。用力捏瓶壁兩側,觀察管中液面的位置。觀察發現,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了,這說明玻璃瓶發生了________。 第18題圖 19.如圖所示是三項體育活動,請你按示例將下表補充完整。 第19題圖 運動項目 現象 科學知識 示例 排球 隊員攔網 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 滑雪 滑雪者向后用力,人向前運動 2 撐桿跳 撐桿發生彎曲 20.在以“力”為主題的辯論賽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許多觀點,小明把他們的觀點歸納整理如下表。你認為正確的觀點有________(只填序號)。 觀點 正方 反方 1.兩個物體相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兩個物體接觸,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4.兩個物體不接觸,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6.力可以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7.力的產生總涉及兩個物體 8.一個物體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9.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0.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4.彈簧測力計在端點附近斷裂,小明把斷裂的那一部分取下,將剩余部分彈簧重新安裝好,并校準了零點,用這個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為測量值M,彈簧沒有斷裂前測量相同的力的測量值為N,比較兩次測量值的大小則(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D.以上都有可能 15.有一只彈簧測力計由于某種原因使彈簧上半部分的一些彈簧圈損壞而不能復原,將已損壞的彈簧圈剪掉,余下的部分仍固定在上端,并使指針仍指在零刻度線上。若用這個彈簧測力計去稱一個物體,指針指在3N的刻度線上,則這個物體所受的真實重力( ) A.大于3N B.小于3N C.等于3N D.由于彈簧被截短,無法做出判斷 16. 如圖所示,a、b、c三只彈簧秤上接連掛著三個重均為4牛的鉤碼,若彈簧秤自重不記,那么三只彈簧秤的讀數分別是( ) 第16題圖 A.12牛、8牛、4牛 B.12牛、0牛、4牛 C.4牛、4牛、4牛 D.12牛、0牛、0牛 17.如圖所示是健身用的彈簧拉力器,共有五根并接在一起。 第17題圖 (1)如果每根伸長1cm需要用1N的拉力,則將健身器拉長0.2m,需要________N的拉力。 (2)將彈簧拉力器拆下兩根串接起來,用20N的力拉兩端,串接彈簧伸長的長度為________m。 18.某同學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8題圖 (1)這根彈簧的原長是_______厘米。 (2)彈簧在受到6牛的拉力時,彈簧比原來伸長了________厘米,此時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 (3)分析圖像及有關數據,你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此彈簧制作的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 19.(云南中考)小明觀察發現,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明決定進行實驗。 第19題圖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甲中所示的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_。進行實驗后小明記錄數據如下表,表中數據明顯錯誤的是第________次實驗。 實驗次數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拉力(鉤碼重力)F/牛 0 1 2 3 4 5 6 彈簧伸長量ΔL/厘米 0 0.4 0.8 1.7 1.6 2.0 2.4 (2)去除錯誤的一組數據,在圖乙中作出彈簧伸長量ΔL與所受拉力F的關系曲線。 (3)由圖像可驗證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的。 (4)小華認為實驗中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他的做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掛鉤鉤住彈簧下端向下拉來改變力的大小,力的數值由彈簧測力計讀出,你認為用彈簧測力計好,還是用鉤碼更好一些?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圖所示,將一片薄鋼條的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生如圖所示的形變,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夠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 ) 第12題圖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3.(杭州中考)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關于這兩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第13題圖 A.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 B.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 C.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相同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的大小 14.如圖所示,電線對電燈的拉力為4牛,試作出該拉力的示意圖。 第14題圖 15.如圖有一物塊放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在一個大小為6牛、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運動。試作出這個推力的示意圖。 第15題圖 16.一個小孩用80牛的水平力推車,小車受到的阻力是20牛,請作出小車受到的這兩個力的示意圖。 第16題圖 17.(天津中考)小曉在學習力的相關知識中,對“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問題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 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②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③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④力的作用效果與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面積有關。 上述猜想是否正確李曉進行了探究: (1)李曉選擇猜想①進行探究。他選擇不同器材做了兩個實驗如下: A拉彈簧:將彈簧的一端固定,用較小的力拉彈簧;用較大的力拉彈簧。 B扔石塊:將石塊用較小的力扔出,再用較大的力扔出。 實驗完成后,李曉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李曉應該怎樣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請你幫他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曉通過探究猜想①、②、③,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我們把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叫做力的________。 (3)最后,李曉選擇猜想④進行探究。請你寫出探究猜想④的實驗方法(自選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圖)。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的受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 第15題圖 16.生活在北極圈內的北極熊受到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在北極熊看來,南極洲的企鵝正頭朝下腳朝上地生活著。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的方向并不總是豎直向下的 B.在南極洲,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C.在赤道地區,重力的方向是水平的 D.在地球上,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7.如圖所示,一個重為5牛的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作出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第17題圖 18.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這種運動在真空中才能發生,在有空氣的空間,當空氣阻力很小可以忽略時,物體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體運動。為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小霞與同學們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體自由落體運動的快慢與物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物體自由落體運動的快慢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他們分別將三個金屬球在20m高處由靜止釋放,并測得金屬球的落地時間如下表: 實驗序號 材料 質量/kg 下落時間/s 1 鐵球 0.2 2.05 2 鐵球 0.4 2.05 3 鉛球 0.4 2.05 (1)他們選用金屬球而不選用棉花球或紙團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 ) A.便于實驗操作 B.便于實驗觀察 C.相對于金屬的重力,空氣阻力較小,使運動更接近自由落體運動,實驗更具科學性 (2)通過分析比較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表1是小華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據。 表1 測量對象 質量m/千克 重力G/牛 比值g/(牛/千克) 物體1 0.1 0.98 9.8 物體2 0.2 1.96 9.8 物體3 0.3 2.94 9.8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g值取為9.8牛/千克。但經過精確測量,發現在不同的地理緯度,g值存在著微小差異。表2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區的g值大小,根據表2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表2 地點 赤道 廣州 武漢 上海 北京 紐約 莫斯科 北極 g值 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 緯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上應該是貨物的________。 ③實驗后,小華還想進一步探究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與物體體積的關系,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簡述實驗步驟):。 15-16.AD 17. 18.(1)C (2)物體從同一高度下落,下落的快慢與質量、材料都無關 19.(1)天平 彈簧測力計 (2)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3)①武漢和上海 緯度不同 ②質量 ③分別測出質量相同體積不同的兩個物體,然后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這兩個物體的重力,再進行比較 C組 9. 下圖所示的運動情景中,最明顯地反映出“力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是 A.撐桿被運動員撐彎?B.攔網改變排球運動方向? C.踢出的足球能繼續飛行?D.蹬車在公路上急馳 10. 一瓶礦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礦泉水瓶沿桌面滑動,改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推礦泉水瓶的上部時,礦泉水瓶被推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力的大小有關??????????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D.受力面積有關 11.小華用礦泉水瓶做驗證實驗(如圖):他用水平力輕輕推動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地移動;當用水平力輕推瓶蓋時,瓶子翻了。他驗證的是力的作用效果與 ( )? ?? 44240450A.力的作用點有關?????????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大小有關??????????D.與以上三者都有關 12. 下列事實中,最能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 ? ) A.人坐在軟席沙發上 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 C.足球運動員用頭把飛來的足球頂回去 D.用力壓氣球,氣球被壓扁 4633595013.如圖所示的幾種現象,能體現出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 A.?B.?C.?D. 14.“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你認為以下四個力中最小的是( ) A.托2只雞蛋的力????B.拉開易拉罐的力 C.初中生的握力?D.大象舉起樹的力 15.下列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B.?C.?D. 16. ?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在坡上行駛,受到的重力是垂直坡面的 B.“9.8牛/千克”表示9.8牛頓等于1千克 C.某物體的質量一定,從地球運到太空受到的重力不變 D.“水往低處流”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緣故 4195445017. 下列事例中,屬于運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B.?C.?D. 4090670018.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A.?B.?C.?D. 4471035019.下面四個選項中表示在地球表面石塊下落的路徑,則對石塊下落路徑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 A.?B.?C.?D. 4195445020.下列各圖是處在運動中的一個小球,能正確表示該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圖是(? ? ) A.?B.?C.?D. 28.某同學做研究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關系的實驗,下表是一次實驗的相關數據。 鉤碼質量/kg????????? 0 0.1 0.2 0.3 0.4 0.5 0.6 70 彈簧受到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彈簧長度/cm 10 12 14 16 18 20 20 20 則?該彈簧的原長是???????厘米。拉力與彈簧伸長(用?△L表示)的關系式為???????? ? ???。?如果把這根彈簧制作成彈簧秤,則其量程為???? ??N。若拉力為3.5N,則彈簧長度為???????厘米。 29.完成下述關于重力大小影響因素的探究過程。 【提出問題】物體的重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建立假設】假設1:重力與物體的體積有關。 假設2: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實驗驗證】采用如下兩個實驗,對上述假設進行檢驗。 【方案一】檢驗假設①:測得質量相同的木塊和銅塊,木塊的體積較大。然后測出兩者受到的重力相同,說明重力跟物體的體積無關。 【方案二】 檢驗假設②:測得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銅塊,銅塊的質量較大。然后測出兩者重力,銅塊的重力較大。說明假設2成立,且質量越大,重力也越大。 ⑴實驗前,甲同學認為手頭只有刻度尺,無法完成實驗。所以他到實驗室借來兩件測量儀器,它們分別是 ?? ? 。 ⑵乙同學認為應將方案一中的木塊換成橡皮泥,操作將更簡單,理由是 ?? ? 。 ⑶丙同學說:一桶水比一杯水重,一塊石頭比一粒沙子重。重力就是跟物體的體積有關呀!怎么從實驗中卻得到“重力跟物體的體積無關”的結論呢? 三位同學又利用銅塊和鋁塊進行了一些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銅塊(ρ銅= 8.9 克 /厘米3) 鐵塊(ρ鐵= 7.8 克 /厘米3) 體積(厘米3) 1 2 3 1 2 3 重力(牛) 0.9 1.8 2.7 0.8 1.6 2.4 丙同學仔細觀察了表格,拍了拍腦袋說:“哦,我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答: ? 。 30.圖甲表示小鐵球受磁鐵吸引的情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圖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時,自己坐的船同時后退,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圖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磚時常常利用懸掛重物的細線來檢查所砌的墻壁是否豎直,所依據的科學知識是________。 31.趙明準備自己制作一個彈簧測力計,他找來彈簧、鉤碼、直尺、指針等器材。首先測出彈簧的長度L0=2.10cm,然后在彈簧下掛下不同的鉤碼,測出彈簧的長度L,算出比原長L0的伸長量△L(△L=L—L0)填在下表中: 拉力F/N 1 2 3 4 5 6 長度L/cm 2.5 2.9 3.3 3.7 4.1 4.5 伸長量△L/cm 0.4 0.8 1.2 1.6 2.0 2.4 (1)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拉力F和彈簧伸長量△L的關系為?????? ? ? ? ??。 (2)趙明繼續實驗,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數據: 拉力F/N 7 8 9 10 11 12 長度L/cm 4.9 5.3 5.7 6.1 6.6 7.3 伸長量△L/cm 2.8 3.2 3.6 4.0 4.5 5.2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拉力達到???? ?????N時,拉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就改變了。因此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范圍只能達到???? ?????N。 9.A????10.C????11.A????12.C????13.B????14.A????15.C????16.D????17.A????18.B????19.B????20.C???? 28. (1)豎直向下??地球 (2)50kg (3)在地球上的重力:G地=mg=50kg×9.8N/kg=490N; ? ? ? ?? ? ? ? ? 在月球上的重力:。 答:他在地球上的重力是490N,如果他登上月球,那么他在月球上的重力是81.7N。 29. ⑴天平、彈簧測力計 ? ? ? ? ⑵更容易改變體積,使兩者質量相同 ⑶同種物質,重力與體積有關(成正比)、重力與密度和體積的乘積成正比等 30. 物體的運動狀態(方向) ?相互的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31. (1)拉力F與彈簧伸長量△L成正比 (2)11 ?10(填0-10N也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