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知識梳理 47224950一.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在平地上騎自行車的時候,踩動腳踏板,車會前進一段距離,但因為沒有繼續用力踩動,它最終要停下來。生活中常會遇到這類現象,例如:關閉的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自由擺動的秋千會停下來,還有打出去的球過一會也會停下來,那么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嗎? 亞里士多德: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所以,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特別提醒: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主要是根據當時人們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認識提出來的,該觀點后來被證實是錯誤的。但是卻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主要的原因是忽略了“阻力”的存在。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在水平木板上分別鋪上毛巾和棉布,如圖甲和乙,讓小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并將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中。 水平木板上不鋪任何材料,如圖丙,重復上述實驗。 實驗記錄: 實驗記錄表 水平面的材料 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 (大,較大,?。?小車運動的距離 (大,較大,?。?毛巾 大 小 棉布 較大 較大 木板 小 大 實驗結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時所受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大速度減小越慢。 實驗猜想: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將永遠勻速運動下去。 特別提醒: 1.注意每次實驗時,小車都要從斜面同一位置開始滑下。因為可以讓小車進入水平面時速度相同。 2.運動的車減速并最終停下來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3.因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受力作用的環境,所以先用實驗探究不同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然后再推測出物體不受力作用時將做什么運動。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雙斜面實驗): 如圖所示,兩斜面對接,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來,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靜止時釋放的高度。 如果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但要通過更長的距離。 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使它成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達到原來的高度,小球將沿水平面以不變的速度持續運動下去。 伽利略實驗示意圖 實驗推論:假如平面足夠光滑(完全沒有摩擦力),小球將永遠運動下去,不再需要什么力去推動。這就是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8658800牛頓第一定律: (1)歷史認識: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補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論點,提出:如果沒有其它原因,運動的物體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伽利略和笛卡爾對物體的運動作了準確的描述,但是沒有指明原因是什么,這個原因跟運動的關系是什么。 (2)牛頓第一定律內容: 一切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特別提醒: 1.一切物體都遵循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表達了物體不受外力時的運動規律。(不受外力等效于合外力為零) 3.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總保持靜止,原來運動就總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勻速直線運動下去。 4.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5.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二.力和運動的關系: 物體在不受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所以,要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由此可見,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三、慣性 概念: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慣性和慣性定律之間的關系: 慣性 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區別 物體的一種性質 運動規律 不需要任何條件 不受力條件下 聯系 因為物體有慣性,在不受力時才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 慣性現象: 修理斧頭拋鉛球助跑跳遠甩水拖把 洗手甩水剎車時的乘客飛車表演子彈離開槍口 氣體遠距離滅蠟燭撒胡椒粉噴泉潑水節潑水 慣性的危害: 慣性現象的解釋方法: 確定研究對象,并明確此研究對象原來的運動狀態; 分析與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運動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總結研究對象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因此產生了怎樣的現象。 例如: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塵一起靜止,當拍打時,衣服運動,灰塵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灰塵從衣服上掉下來。 三、平衡狀態、平衡力和二力平衡 我們知道,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并且物體不受力的情況是不存在的,但是仍然有許多物體的運動狀態能夠保持不變,這是為什么呢? 靜止在空中的吊燈靜止在桌面的筆筒勻速提起的貨物懸停在空中的飛機 平衡狀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平衡力: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說明這幾個力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體受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不一定就會發生變化。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說明這兩個力是平衡的。 特別提醒: 1.二力平衡的要點:一個物體同時受兩個力的作用,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樣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平衡力與平衡狀態的關系: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受到的是平衡力。 3.易錯警示:物體不是只能受到一對平衡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可以同時受到幾對平衡力的作用,如在水平面上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豎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水平方向牽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4.物體在幾對平衡力下處于平衡狀態,如果此時取消一對平衡力的作用,物體將仍然處于平衡狀態。 5.物體在被拋入空中最高處的瞬時速度為0,但卻不屬于靜止狀態,不是二力平衡。另外,單擺擺動到最高點時,瞬時速度也為0,但也不處于靜止狀態,不是二力平衡。只有此時外力全部消失,物體才會保持靜止。 6.勻速圓周運動是運動方向隨時改變的變速運動,不屬二力平衡。 四、力與運動的關系 物體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變(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改變(運動快慢或方向改變) 特別提醒: 1.易誤觀點:直升機勻速直線上升時,升力大于重力;勻速直線下降時,升力小于重力。 防錯妙招:物體只要做勻速直線運動,不管上升還是下降,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時,直升機受到的升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2.物體原本受一對平衡力而處于平衡狀態,若突然撤掉一個力,物體受力一定不平衡,所以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改變。但這對平衡力同時減小到相同的大小,物體依舊受力平衡,所以物體的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 3.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平衡力的大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沒有關系。例如:吊車以1m/s的速度將1000N的重物勻速向上提起,這時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是1000N,若吊車改為2m/s的速度將該重物勻速向上提起,則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仍然是1000N。 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如下圖的裝置,在兩邊的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此時塑料板兩側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放開塑料板后,可看到塑料板將靜止。 如圖甲,在兩邊的繩套上掛不等重的鉤碼,此時塑料板兩側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相等。放開塑料板后,可看到塑料板將會向鉤碼重的一側運動。 如圖乙,在兩邊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將塑料板稍向下移動,此時塑料板兩側受到的拉力雖然大小相等,但方向并非嚴格相反。放開塑料板后,可看到塑料板會向上移動。 如圖丙,在兩邊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并將塑料板扭轉一個角度,使塑料板兩側繩子相互平行,此時塑料板兩側受到的拉力雖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卻不在一條直線上。放開塑料板后,可看到塑料板會旋轉。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實驗結論: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那么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雖然該結論是在物體靜止的情形時得出的,但它也同樣適用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情形。) 五、二力平衡的條件的應用 直接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物體是否平衡: 方法是先確定研究對象,再分析受力情況,若滿足受力情況,則受力平衡;若不滿足,則受力不平衡。例如:用70牛的力提著一桶水,研究對象為水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故水桶受力平衡。 根據平衡力中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當物體受到兩個力處于平衡狀態時,可以根據已知的一個力的大小、方向,確定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例如:靜止在桌面上的筆筒,受到豎直向下的10牛重力,那么它受到桌面對它的支持力則為10牛,方向豎直向上。 根據物體的平衡狀態,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 在給物體受力分析的時候,有時難以直接判斷出某些力是否存在,這時可以通過物體的平衡狀態來判斷。如果物體保持靜止,則物體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這一點,我們可方便地分析復雜問題的受力情況。 例如:要分析下圖中靠在豎直墻壁上的物體是否受到墻壁對它的支持力:首先做受力分析,小球必受到重力和水平地面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且此二力在豎直方向是一對平衡力,如果小球還受豎直墻壁的支持力,則小球不會處于靜止。因再找不到水平方向與此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所以墻壁對小球沒有力的作用。故小球只受豎直方向的兩個力。 六、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相互作用力: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兩個力稱為相互作用力,其特點可概括為:“異物、等大、反向、共線”。 二力平衡: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那么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其特點可概括為:“同物、等大、反向、共線”。 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不 同 點 受力物體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 受力情況 受力物體是一個,施力物體分別是其他物體 兩個物體互為施力者,互為受力者 力的變化 一個力變化(增大、減小或消失),另一個力不一定變化,此時物體失去平衡 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力的性質 兩個力性質必定相同 兩個力性質不一定相同 作用效果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兩個力分別產生各自的效果,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特別提醒: 1.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大小之差,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方向相同。 即F=F1-F2(F1>F2)。 2.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3.若合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將做加速運動;合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物體將做減速運動;若合力為0時,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物體要么靜止,要么保持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基礎鞏固 1.牛頓第一定律建立在( ) A.間接實驗結果的基礎上 B.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 C.科學家猜想的基礎上 D.大量的實驗和科學家的推理相結合的基礎上 2.天花板上的吊燈,假如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時消失,那么它( ) A.沿豎直方向下落 B.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C.靜止在半空中 D.無法判斷運動情況 3.下列幾種現象中,不需要對物體施加力的是( ) A.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 B.物體從運動變為靜止 C.物體做曲線運動 D.物體在光滑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4.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運動過程中力F始終保持不變,則小球的運動軌跡(用虛線表示)不可能是( ) 5.下列與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的關系 B.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研究真空不能傳聲 D.測量空氣中的聲速 6.一個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那么10s后它的速度是( ) A.2m/s B.0 C.10m/s D.無法判斷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必須有力來維持 B.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力是保持物體靜止的原因 8.在探究“力和運動關系”的活動中,小明讓同一小車從相同高度滑下,分別在水平面上鋪上毛巾、紙板、玻璃等物品。關于小車在不同物體上的運動情況,以下四個說法中有一個是理想化的推論,其余三個是可靠的事實,其中是理想化推論的是( ) A.小車在毛巾、紙板、玻璃上都將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 B.小車在玻璃上滑行的距離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離遠 C.如果沒有阻力,則小車將一直運動下去 D.小車在玻璃上所受阻力小 9.用繩子拉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后,小車的運動速度將( ) A.變小 B.不發生變化 C.變大 D.立即變為零 設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沿如圖所示的曲線由A向B運動,當到B點時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體的運動路線是( ) A.aB.b C.c D.無法確定 11.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體才有慣性 B.汽車的運動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C.汽車只有在緊急剎車時才有慣性 D.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12.(紹興中考)下列現象由慣性造成的是( ) A.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慢慢停下 B.緊急剎車時,站在車上的乘客向前傾倒 C.成熟的蘋果從樹上掉下 D.下落的乒乓球觸地反彈 13.如圖所示,用力打擊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一個時,上面的棋子不會隨下面的棋子飛出。這是因為上面的棋子( ) 26301700A.不受到力的作用 B.具有慣性 C.沒有慣性 D.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 14.列車車廂內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個靜止物體,若突然向車尾方向移動,則原因可能是列車( ) A.突然啟動 B.突然剎車 C.做勻速直線運動 D.開始轉彎 15.在影片中經常看到摩托車飛越障礙的片段,落地時,要安全可靠,從科學的角度,車手應控制先著地的車輪是( ) A.前輪 B.后輪 C.前后輪同時著地 D.隨便哪一個輪都行 16.站在靜止汽車上的乘客,當汽車突然啟動時,乘客會向后傾倒。對此現象有下列分析,按照發生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汽車突然啟動 ②乘客的身體向后傾斜?、鄢丝团c汽車都處于靜止狀態?、艹丝偷纳眢w由于慣性要保持靜止 ⑤乘客的腳受到底板的作用力,由靜止變為運動 A.①④⑤②③B.③⑤①②④ C.③④①⑤②D.③①⑤④② 17.某氣象臺要用氫氣球把探測儀器送到高空進行測量,如果在上升的過程中氣球破了,那么探測儀器將( ) A.立即下降 B.停留在空中 C.勻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8.在鏈球比賽中,小雄逆時針方向快速旋轉拋擲鏈球,如圖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圖中的O點,則他最適合在鏈球到達圖中甲、乙、丙、丁的哪一個位置時放開鏈球,才能讓鏈球飛得遠,又落在有效區內( ) A.甲 B.乙 C.丙 D.丁 19.在勻速行駛的列車車廂天花板頂上懸吊一個小球A,在A的正下方地板上有一點B,如圖所示,當用剪刀剪斷細線,小球A將( ) A.落在B點上 B.落在B點前面 C.落在B點的后面 D.無法確定 1-5.DCDDC 6-10.ACCBB 1-5.DBBAB 6-10.DDBA 20.下列圖中所畫的兩個力彼此平衡的是( ) 21.如圖所示是利用每秒閃光10次的照相裝置拍攝到的四個物體運動的閃光照片(提示:圖中的黑點表示物體),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 ) 22.一個重500牛的物體,當受到500牛豎直向上的拉力時(不計空氣阻力),該物體( ) A.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B.一定處于勻速上升狀態 C.一定處于勻速下降狀態 D.以上三種狀態都有可能 23.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且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則這兩個力(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都有可能 24.在港口的集裝箱碼頭上,吊車正吊著集裝箱勻速上升。下列關于物體間作用力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集裝箱受到的重力和鋼絲繩對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集裝箱受到的重力和它對鋼絲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C.集裝箱受到向上的拉力大于重力 D.集裝箱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對鋼絲繩的拉力 3613785025.如圖所示是“筷子提米”的實驗,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與玻璃杯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 ) A.米對筷子產生的壓力 B.竹筷對米的摩擦力 C.米對玻璃杯的摩擦力 D.手對竹筷向上的提力 26.下列關于排球練習時的情景分析正確的是( ) A.排球離開手后還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B.在擊打排球過程中人對排球的力與排球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手擊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對手的作用力 D.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力不平衡 27.手握一只啤酒瓶,瓶子不會下滑,這是因為( ) A.手對瓶子的壓力與瓶子受到的重力平衡 B.手對瓶子的壓力比瓶子受到的重力大 C.手與瓶之間的摩擦力跟瓶子受到的重力平衡 D.手與瓶子之間的摩擦力比瓶子受到的重力大 1-5.CDDBA 6-8.CDC 經典例題 例1、火車在長直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門窗緊閉的車廂內有一人向上跳起,發現仍落回到車上原處,這是因為( ) A.人跳起后,車廂內空氣給他以向前的力,帶著他隨同火車一起向前運動. B.人跳起的瞬間,車廂的地板給他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他隨同火車一起向前運動. C.人跳起后,車在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時間很短,偏后距離太小,不明顯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始終有相同的速度. 分析:人從跳起到落地的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保持著原來所具有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所以仍落回車上原處. 【答案】:D 例2:一汽車在路面情況相同的公路上直線行駛,下面關于車速、慣性、質量和滑行路程的討論正確的是( ) A.車速越大,它的慣性越大 B.質量越大,它的慣性越大 C.車速越大,剎車后滑行的路程越長 D.車速越大,剎車后滑行的路程越長,所以慣性越大 分析:物體的慣性只決定于物體的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所以B是正確的.剎車后滑行的路程與初速度和路面情況有關,初速度越大, 滑行的路程越長,所以C是正確的. 【答案】:BC 例3: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這兩個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一定是拉力和摩擦力 【答案】:B 例4:直升機勻速上升時,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這些力的關系是( ?。?A.F>G+f B.F=G+f C.F>G-f D.G=F+f 【答案】:B 例5、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置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與A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C.B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D.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 鞏固練習 A組 1、下面幾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當物體的速度等于零時,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C.當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時,物體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體的運動方向一定是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關于慣性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能夠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B.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才有慣性 C.物體靜止時有慣性,一開始運動,不再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也就失去了慣性 D.物體靜止時沒有慣性,只有始終保持運動狀態才有慣性 3、關于慣性的大小,下列說法中哪個是正確的?( ) A.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容易讓它停下來,所以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別推放在地面上的兩個材料不同的物體,則難以推動的物體慣性大 C.兩個物體只要質量相同,那么慣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舉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個物體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慣性小 4.火車在長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門窗緊閉的車廂內有一人向上跳起,發現仍落回到原處,這是因為( ) A.人跳起后,車廂內空氣給他以向前的力,帶著他隨火車一起向前運動 B.人跳起的瞬間,車廂的地板給人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他隨火車一起運動 C.人跳起后,車繼續前進,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時間很短,偏后的距離不易觀察出來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具有相同的速度 5、關于物體的慣性定律的關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慣性就是慣性定律 B.慣性和慣性定律不同,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是無條件的,而慣性定律是在一定條件下物體運動 所遵循的規律 C.物體運動遵循牛頓第一定律,是因為物體有慣性 D.慣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體有慣性,還指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 原因 6、如圖所示,劈形物體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釋放M,則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運動軌跡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線 B.豎直向下的直線 C.無規則的曲線 D.拋物線 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汽車拉拖車時,汽車總是施力物體,而拖車總是受力物體 B.腳踢球時,腳先對球施力使球飛出,然后球對腳施力使腳疼痛 C.物體之間只有直接接觸才能發生力的作用 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下面哪種情況是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 ( ) A.木塊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 B.拋出去的手榴彈 C.在水平筆直的鐵路上,勻速前進的火車 D.汽車進站時的運動 回顧歷史,著名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是:( ?。? A.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歸納出的規律 B. 直接通過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 C. 經過公式推導運算得出的計算結果 D. 在實驗研究基礎上,經過深入思考、科學推理總結出來的規律 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指明了物體具有慣性的條件是不受外力作用 B.物體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時才具有慣性 C.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運動狀態會發生變化,因此,只要物體受到外力作用,就沒有慣性 D.物體的慣性是一切物體自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是否受力及運動狀態無關 關于物體的慣性,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時比靜止時慣性大 B.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物體受到的力越大慣性越大 D.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B.力是物體產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D.力是維持物體平衡狀態的原因 關于二力平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若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 B.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只受到一對平衡力作用 C. 只要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 D. 如果兩個力是相互作用力,則這兩個力的合力一定等于零 一輛向東前進的汽車,經過某一電線桿旁邊時,一乘客從窗口放下一小石塊,讓其自由下落,則( ?。? A.石塊落向電線桿的東邊 B.石塊落向電線桿的西邊 C.石塊落在電線桿的下邊 D.無法判斷 用繩子拉著一輛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如果繩子突然斷了,小車將:( ?。? A. 立即停止運動 B. 做加速運動 C. 按原來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 D. 做減速運動 汽車在行駛中,坐在汽車里的人突然感到身子向前傾斜,這是因為:( ?。? A. 汽車速度加快 B. 汽車速度減小 C. 汽車拐彎 D. 車速不變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靜止物體,它受到的一對平衡力是( ?。? A.重力和物體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C.重力和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D.重力和物體對地球的吸引力 18、拋出去的圓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的受力情況是( ) 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只受重力、支持力和拋力 C.只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只受重力和摩擦力 1.C 2.A 3.C 4.D 5.A 6.B 7、D 8、C 9、 D 10、 D 11、 D 12、C 13、 A14、 A 15、C 16、 B 17、 C18、 A B組 1. 如圖是小明自創的”大炮”示意圖。當瓶內產生的氣體增多時,瓶塞會水平向右沖出,若此時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將( ) A.立即沿豎直方向下落到地面????B.向上運動 C.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D.立即靜止 426085002. 根據圖汽車中乘客的反應可以判斷,這輛汽車現在的運動狀態可能是 ? ? ? ? ? ? ? ?(????) A.突然開動??B.勻速行駛??C.突然剎車??D.加速行駛 3.如圖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從B點向上運動到最高點A點時,速度恰好為零。如果此時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將是 (????? ) 43218100A.勻速直線運動?B.靜止????C.速度越來越快?D.速度越來越慢 4. 生活中有許多有關慣性的事例,下列事例與慣性無關的是:(?? ???)? A.司機開車時必須系安全帶。 B.用力將物體拋出去,物體最終要落到地面上。 C.錘頭松了,把錘柄的一端在地上撞擊幾下就套緊了。 D.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將敵方飛奔的馬絆倒。 5.現實生活中,力無處不在。設想當所有的外力突然消失,會出現以下哪種情況(? ? ) A.正在下落的物體會立刻停下來???B.靜止在黑板上的磁性貼會滑落下來 C.向上拋出的物體會做勻速直線運動?D.靜止在路面上的汽車會懸浮起來 403733006.如圖(a),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b)所示的現象.由此可判斷?? ( ? ? ?) A.小車突然加速運動????????B.小車突然減速運動 C.小車保持勻速運動????????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 7.下列給出了幾種事例,其中利用慣性的是 ( ) ①從樹上掉下的蘋果;②司機為節省燃油,在汽車進站時,提前關閉油門;③錘頭松了,把錘柄的一端在物體上撞擊幾下;④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人造衛星;⑤跳遠運動員都是跑一段距離才起跳;⑥公共汽車的乘務員,時常提醒乘客扶住車的扶手,待車停穩后再下車. 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⑤⑥ 437197508. 運輸機參加抗震救災,在沿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中,間隔相同時間從飛機上靜止釋放四個相同的物資。下圖能正確表示物資著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氣阻力不計)( ) 25812750 24149050 A.? B.? 3524250 C.? D. 9. 關于力、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施力物體不一定是受力物體 B.物體不受力,運動狀態一定不變 C.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D.物體運動狀態不變,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4552950010.下列各圖中的兩個力,彼此平衡的是( ) A.?B.?C.?D. 3714750011.如圖小鳥停在樹枝上,下列描述屬于平衡力的是(??? ) A.小鳥受到的重力與小鳥對樹枝的壓力 B.小鳥對樹枝的壓力與樹枝對小鳥的支持力 C.小鳥受到的重力與樹枝對小鳥的支持力 D.小鳥受到的重力與樹枝受到的重力 5276850012.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把線系在小卡片(重力忽略不計)左右兩側,分別跨過左右滑輪后末端掛上鉤碼。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以下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后松手???B.把小卡片剪成均勻的兩片 C.兩邊掛上不同數目的鉤碼?????D.兩邊掛上相同數目的鉤碼 13.兩手同時用4.9牛的力分別向相反方向拉彈簧秤的秤鉤和秤環,彈簧秤的讀數為( ?) A.0牛?????B.4.9牛????C.2.45牛???D.9.8牛 4139565014.如圖所示,放手后紙片不能保持靜止,這樣的操作是為了探究物體在平衡狀態下所受的兩個力????? (?? )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3931920015.山東姑娘劉春紅成功衛冕女子舉重69公斤級冠軍。如圖為她成功舉起128公斤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杠鈴對她的壓力與她對杠鈴的舉力是一對平衡力 B.杠鈴對她的壓力與杠鈴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杠鈴的重力與她對杠鈴的舉力是一對平衡力 D.杠鈴對她的壓力與地面對她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16.如圖甲、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是( ) A.4N和8N???B.4N和4N???C.4N和0N???D.8N和8N 34194750如圖是一輛靜止停在路面的小車,下列各項中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 ) A.小車對路面的壓力與小車受到的重力 B.小車對路面的壓力和小車受到的支持力 C.小車對路面的壓力與路面對小車的支持力 D.小車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對小車的支持力 1000125018.在向前行駛的列車內的水平桌面上,放置如圖所示一個氣泡水平儀,若水平儀的氣泡突然向車前進的方向移動,則列車的運動狀態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加速”或“減速”)。 19.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甲、乙木板上分別鋪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鋪任何材料,讓小車從相同斜面的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現象。 56191150 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中讓小車從相同斜面的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的原因是 ??? ? ? ???? 。 (2)實驗可得出“阻力越小,運動速度減小得越慢”的結論,支持該結論的證據是? ? ??????。 20.彈簧測力計是實驗室測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 (1)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長度越?????。 (2) 如圖所示,把物體掛在豎直放置的彈簧測力計的鉤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等于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這是為什么?請解釋:? ????????? ? ? ? ? ? ? ? ? ? ? ? ? ? ??。圖中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為? ?????? ? ? ? ? ??N。 21.小濤發現:“瓢潑大雨”急速地落地,而“毛毛細雨”卻緩慢地飄落到地面,這是怎么回事呢?他查閱資料得知:從高空下落的物體,速度會越來越大,而受到空氣阻力也會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體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個速度通常被稱為收尾速度。小濤認為,在相同環境下,球形物體下落的收尾速度v可能與物體的半徑r和質量m有關。于是他著手實驗,下表為小濤某次研究的實驗數據。 1實驗編號 1 2 3 4 5 小球的質量m(克) 2 5 45 50 ___ 小球的半徑r(厘米) 0.5 0.5 1.5 2 4 小球的收尾速度v(米/秒) 16 40 40 25 6.25 (1)本實驗采取的實驗方法是? ? ???。 (2)通過比較1號和2號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 ???。 (3)若想利用4號和5號兩組實驗,來探究小球的收尾速度與小球半徑大小的關系,那么5號實驗所需的小球質量為? ???克。 (4)根據? ???知識可知,3號實驗中小球受到的最大阻力為?? ???牛。 1.C????2.C????3.B????4.B????5.C????6.B????7.C????8.C????9.B????10.C????11.C????12.A????13.B????14.D????15.C????16.B????17.D???? 18. 加速 19. (1)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2)小車在木板上行駛的距離>在棉布上的距離>在毛巾上的距離 20. (1) 長(大)? (2)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彈簧秤對物體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物體對彈簧秤的拉力和彈簧秤對物體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這三個力大小都相等??2.4 21. (1)控制變量法 (2)當小球半徑相同時,質量越大,收尾速度越大 (3)50 (4)二力平衡 ?0.45 C組 1.一架水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以相同的時間間隔分別落下a、b、c三個大小一樣的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如圖反映a、b、c三個小球在空中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 2.(臺州中考)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 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 D.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3.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著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運動,在拉力逐漸減小的過程中,小車的速度將( )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4.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放有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設車無限長,其他阻力不計)(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則肯定相碰 D.無法確定是否相碰 5. 小球A靜止放在光滑車廂底板上(設車廂底板足夠長),如右圖所示,當車廂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時,車廂從靜止開始在水平面上做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則在此運動過程中,小球A相對地面的運動情況是( ) A.做勻速直線運動 B.處于靜止狀態 C.做與車廂同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D.做與車廂反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6.(蘇州中考)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 ) A.在B點保持靜止 B.沿BE方向運動 C.沿BC方向運動 D.沿BD方向運動 7.(杭州中考)在甲、乙兩艘遮蔽門窗的船上,分別觀察到小球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小球原靜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船向左做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B.甲船向右做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C.甲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乙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8.(大連中考)汽車沿平直公路向左勻速行駛,如圖所示,經過一棵樹附近時,恰有一顆果子從上面落下,在空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車中的人以車為參照物,看到果子的運動軌跡是下圖中的( ) 39947850 9.一名軍人在一次執行任務時需要從正在正常向前行駛的卡車右側跳下。對于跳車的方法,以下四種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臉朝前方跳下,著地后立即站定 B.臉朝前方跳下,著地后向前小跑幾步 C.臉朝后方跳下,著地后立即站定 D.臉朝后方跳下,著地后向前小跑幾步 10.一杯水放在小車內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發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那么小車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 ①小車突然向右啟動?、谛≤囃蝗幌蜃髥印、坌≤囅蛴疫\動時突然剎車?、苄≤囅蜃筮\動時突然剎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11. 有甲、乙兩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某段時間內其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這段時間內甲、乙兩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況是( ) 第11題圖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兩物體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兩物體都受平衡力作用 12.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墻壁上。當水平力減小為F/2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此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第12題圖 A.減小為原來的1/2 B.和原來一樣 C.增大為原來的2倍 D.無法判斷 13.2007年10月24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一號”在穿越大氣層時速度越來越快,此時火箭受到的推力與自身所受的重力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嫦娥一號衛星的近月制動是非常關鍵的測控動作,關系到整個任務的成敗,因為靠近月球時,如果還保持原來的速度,那么衛星就會從月球身邊擦身而過?!皠x車”的目的是減慢衛星的飛行速度,則此時衛星受到的力為__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4.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和丙所示。由圖像可知: 第14題圖 (1)當t=1s時,物體處于________(填“加速”、“勻速”或“減速”)狀態。 (2)當t=3s時,物體受到的阻力為________N,阻力的方向________。 (3)當t=5s時,物體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為平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高郵中考)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將系于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并在兩個線端掛上相同的鉤碼。 第15題圖 (1)當卡片靜止時,發現拉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如圖甲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結論,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學的結論,請你給他提出一條改進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改進后出現了如圖乙所示的平衡現象,若使卡片在圖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將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實現(填寫一種方法)。 (3)小剛也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如圖丙所示),你認為: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小明的裝置進行實驗。 1-5.ABABB 6-10.BDBBC11-12.DB 13.不相等 非平衡力 14.(1)加速 (2)2 水平向左 (3)不是平衡力 15.(1)卡片重力太大 換輕質卡片 (2)改變一邊所掛鉤碼數量 (3)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