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暑期培優“快人一步”講義(十):)(熔化與凝固)1.自然界中物質常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我們把物質狀態的改變稱為物態變化。2.熔化和凝固:我們把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3.晶體:像硫代硫酸鈉那樣,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晶體。非晶體:像松香那樣,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4.實驗表明,無論是晶體還是非晶體,在凝固時都要向外放熱。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做晶體的凝固點。同一晶體的凝固點與熔點相同。1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水的凝固點是0℃。在壓強變化或有雜質的情況下,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要發生變化。晶體的熔點不是固定不變的.晶體的熔點與壓強間關系是:熔化時體積增大的物質,加壓后熔點升高,熔化時體積減小的物質,加壓后熔點降低.晶體的熔點還與它是否純凈、含有雜質的多少有關.含有雜質的晶體熔點降低,如冰上撒鹽,熔點降低;不同金屬制成的合金,往往比其中熔點最低的那種金屬的熔點還要低一些.[重點、難點]1.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時表現的異同相同點:熔化時都要從外界吸熱。不同點:(1)晶體只有在達到一定溫度(熔點)時繼續吸熱才能熔化,而非晶體是邊吸熱邊升溫邊熔化,即沒有這一定溫度的限制(2)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卻保持不變,直到完全熔化才升溫,而非晶體在此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知識拓展]1.物體間如果存在溫度差,則低溫的物體會向高溫的物體吸熱,高溫的物體就會向低溫的物體放熱,直到物體之間溫度相等為止。我們把物體間的吸放熱的現象叫熱傳遞。2.大多數物體是熱脹冷縮的,而水比較特殊。它在4℃以上是熱脹冷縮的,但在0~4℃的水卻是反膨脹(熱縮冷脹)的。水的凝固點是0℃,即在0℃時,如果繼續放熱,就會結成冰(凝固)。在冬天,跟冷空氣直接接觸的水面散熱較快,當水的溫度仍在4℃以上時,由于水是熱脹冷縮,表面溫度較低的水就不斷下沉,底部溫度較高的水不斷上升,形成對流,使水溫度達到均勻。如果繼續冷卻,水溫低與4℃以下,水就變成熱縮冷脹了,表面的水由于密度比下層水要小,就沉不下去了,也就不能再對流,因此水的溫度就不容易均勻。在比較深的水里,雖然表面的水已經到了0℃,甚至是結了厚厚的冰,底下的水還可以保持4℃左右,繼續流動。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河面上可以走人溜冰甚至開車,在冰面以下仍有魚在游動,鑿開冰面可以釣魚,就是因為這個道理。例1.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1)請根據實驗要求,設計并畫出實驗記錄表格。(不需填入數據)(2)圖4—5—10是根據某次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描的點。請在坐標紙上根據所描的點畫出熔化圖像。(3)根據熔化圖像,可得出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_。例2.小陽學習了熱學知識后,知道晶體凝固過程會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由此引發了他的思考,晶體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1)他猜想:晶體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可能與晶體的質量有關;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2)小陽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質量的海波讓它們剛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兩燒杯冷水中。如圖4-5—11所示,待海波剛凝固完畢后,迅速用溫度計測出各自燒杯中水的溫度,通過比較________來確定質量不同的海波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3)在探究過程中,小陽發現海波凝固完畢后,溫度計示數變化不太顯著,請指出造成此現象的一種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現象屬于熔化的是()A.白糖放入水中,過一會兒糖不見了B.將紙點燃一會兒就化成了灰C.將食鹽放入湯中,過一會兒鹽不見了D.將一塊冰放在熱水中,一會兒冰不見了2、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的依據是()A.是否為金屬B.熔化時溫度是否變化C.軟硬程度D.是否會熔化3、某種物質的熔點為232℃,在這個溫度時該物質的狀態應為()A.固態B.液態C.固液共存狀態D.上述情況都有可能4、在炎熱的夏天,放在杯中的冰會慢慢熔化,在冰熔化的過程中,冰的溫度會()A.降低B.升高C.不變D.先升高后降低5、如圖4—5—1是某種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該晶體的熔點是()CA.40℃B.44℃C.48℃D.52℃6、如圖4—5—2所示是某物質的熔化圖像。下列關于此圖像信息的解讀錯誤的是()A.這是一種晶體物質B.CD段時物質處于氣態C.該物質的初溫是40℃D.加熱5分鐘時物質溫度是48℃7、買一塊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凍室里冷凍。當把冰凍的豆腐拿出來化冰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其成因是()A.豆腐冷縮而形成的B.豆腐膨脹而形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進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8、如圖4-5—3所示是某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過程中溫度一時間圖像。該物態變化過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過程B.海波的凝固過程C.玻璃的凝固過程D.蠟的凝固過程9.把一小塊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塊會慢慢_______(填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同時,手會感覺到涼,這說明冰在這一過程中要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0.請你將下列物質分為兩類:屬于晶體的是:_______;屬于非晶體的是:_______(填序號)。①海波②玻璃③橡膠④冰⑤水晶⑥松香11.某同學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蠟的熔化圖像如圖4—5—4所示,則_______(填“A”或“B”)是晶體的熔化圖像,其熔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12.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根據測得的數據繪制了如圖4—5—5所示的圖像。(1)由圖像可看出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在第2min末該物質處于_______(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2)該物質熔化過程的特點是不斷吸熱,溫度_______。(3)比較圖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__________段吸收的熱量較多。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夏天吃冰棒感到涼爽是因為冰熔化吸熱的緣故B.鑄造車間里,鐵水澆鑄成機器底座是凝固現象C.夏天賣海貨的人,在箱子內放上冰,目的是為了美觀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2.曉雯同學在做“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時,觀察到試管內的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此時溫度指示如圖4—5—7所示,則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如果讓該物質凝固,下列圖像(圖4-5—8)能正確反映該物質凝固過程的是—_______。3.表4—5—1中列出了一些物質的熔點,請回答問題。表4—5—1物質鎢鋁鐵錫熔點(℃)34106601535232物質冰固態煤油固態酒精固態水銀熔點(℃)0-30-117-39(1)-20℃的煤油呈_______態。(2)白熾燈的燈絲用鎢制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3)能否用鐵鍋來熔化鋁塊?______________。(4)在寒冷的冬天,北方某地室外氣溫可達一50℃,此地氣象站冬天使用的溫度計是_______(填“酒精”“煤油”或“水銀”)溫度計。4.在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冰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冰的熔點是________℃,其熔化過程的特點是________。在第6min該物質處于________(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2)另一個小組為了使物質更快受熱,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你認為該裝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1)0;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固液共存狀態(2)物質受熱不均勻5、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熔化規律時,小琴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解答下列問題。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甲溫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乙溫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1)在甲和乙這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 ;(2)該晶體的熔點是℃;(3)當該晶體的溫度為48℃時,它處于 態。參考答案例1.(1)如答表4—5—1所示。答表4—5—1加熱時間/min01234567溫度/℃(2)如答圖4—5—1所示。(3)熔化時溫度不變;48℃例2.(1)晶體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可能與晶體的種類有關(2)溫度計升高的示數(3)燒杯中水的質量太大1、D2、B3、D4、C5、C6、B7、D8、B9.熔化;吸收點撥: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知識。冰塊慢慢變成水,這是熔化過程。手能感覺到涼,這說明熔化過程需要吸收熱量。10.①④⑤;②③⑥11.A;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點撥:本題運用數形結合方法,通過觀察題圖,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圖像是不同的,晶體的熔化過程是一個恒溫的過程,而非晶體熔化時溫度一贏在變化。12.(1)0;固液共存狀態(2)不變(3)CD點撥:本題運用數形結合方法,AB段溫度升高34℃,加熱時間為l分鐘,而CD段溫度升高4℃需要加熱2分鐘,因此升高相同的溫度CD段吸熱多。1、C2、48;C3、(1)液(2)鎢的熔點高(3)能(4)酒精4、(1)0;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固液共存狀態(2)物質受熱不均勻5、(1)甲 (2)48 (3)固、液、固液共存(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