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RJ版三年級: 第一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是秒針。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走1圈的時間是60秒。 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分=60秒。 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 時與分之間的進率是60,把時化成分,時前面是幾,就是幾個60相加。 分與秒之間的進率是60,把分化成秒,分前面是幾,就是幾個60相加。 計算經過的時間。 可以用數小格或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賽跑時,用的時間越短,說明跑得越快。 學過的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而相鄰兩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可以通過鐘面數格計算,也可以將后一個時刻所在的時、分減去前一個時刻的時、分,如果“分”數不夠減,就從“時”中借1換成60分,再減即可。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認識時間單位“秒”,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重點)。 分和秒之間的關系(難點)。? 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重點)。 用不同的解題策略計算經過的時間(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1.??秒的認識。 時間單位的換算。 經過時間的計算。 第二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可以把其中一個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用另一個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也可以把兩個兩位數分別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再算一位數加一位數,最后把兩次所得的和加起來。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可以把減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用兩位數減整十數,再用所得的差減一位數;也可以把減數看成與之相接近但大于它的整十數,先用兩位數減整十數,再用所得的差加上為湊整十數而加上來的一位數。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口算方法。 先看作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行口算、再在得數的末尾添上1 個 0 。 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本1。 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十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 再減。 估算。 可以先把三位數看成與它接近的整百數,再進行計算;也可以先看成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再進行計算。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如果個位相加滿十,一定不要忘記向 十位進“1”。 筆算加法時,無論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都應向前一位進 “1”,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千萬不能忘記加進位的1。 筆算退位減法時,一定不要忘記減去退位的1。 解決有關購物的估算問題時,為了保證所準備的錢夠用,應 做到估大而不估小。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1.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方法(重點)。 2.理解如何將兩位數加、減法轉化成已學過的口算(難點)。 3.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重點)。 4.理解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理(難點)。 5.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方法,能運用加減法的估算解決實際問 題(重點)。 6.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估算(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 第三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毫米的認識。 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mm)做單位。 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都是1 毫米,1厘米=10毫米。 分米的認識。 量物體的長度有時也用分米(dm)做單位。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單位換算。 高級單位換算成低級單位,乘進率;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除以進率。 千米的認識。 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也叫公里)做單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 =1000米。 千米和米的換算方法。 把千米換算成米,在千米數的末尾添上3個0;把米換算成千米,去掉米數的末尾的3個0。 噸的認識。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噸可以用字母“t”表示,1噸=1000 千克 噸和千克的換算方法。 把噸換算成千克,就是在噸數末尾添上3個0;把千克換算成噸,就是在千克數末尾去掉3個0。 用列表法解決問題。 用列表法解決數學問題能使條件和條件之間,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條理化、明朗化,有利于理清解題思路。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米和分米之間的進率是 10。 測量時,如果起始端刻度不是0,測量結果則要用末端刻 度減去起始端刻度。 在含有單位的計算中,一定要考慮單位是否統一。 在進行物體質量大小的判斷時,不要受物體本身材質的影 響而誤認為質量相等的不同物體的輕重不相同。 解決有關質量計算的問題時,要先統一單位,再進行計算。 在解決運貨問題時,如果運完幾次后剩余的貨數達不到車 的載質量,也需要再運1次。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能進行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換算(重點)。 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掌握千米與米之間單位換算的方法(重點)。 感受1千米的實際長度(難點)。 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重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物體的質量(難點)。 用列表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重點)。 用列表的方法有序地整理信息(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認識及換算。 噸的認識及噸與千克之間的換算。 解決問題。 第四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加減法的筆算。 筆算相同點:(1)相同數位對齊。(2)從個位算起。 筆算不同點: 加法: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減法: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和本位上的數加起來再減。 加法的驗算。 交換加數的位置重新算一遍,看兩次的計算結果是否相等 減法的驗算。 方法一:用被減數減去差,看結果是不是等于減數; 方法二:用差加減數,看結果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萬以內數的連加。 計算萬以內數的連加時,可以列兩個豎式來計算,也可以列一個豎式來計算,用脫式計算時,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一般需要幾步就寫幾個等號。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用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 計算進位加法時,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1。 被減數哪一位上的數被借走1,計算這一位時應先減去這個被借走的1,再計算。 在進行脫式計算時,不參加運算的數一定要落下來,參加下一步的運算。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方法(重點)。 理解“十位相加滿十向百位進1”的算理(難點)。 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重點)。 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難點)。 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重點)。 理解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難點)。 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重點)。 能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選擇解題的策略。(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三位數加三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及連續進位加法。 三位數減三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及連續退位減法。 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 第五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倍的意義。 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就說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解題方法。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想這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即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解題方法。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這個數乘幾。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得數后面不加單位名稱。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重點)。 理解“倍”的意義(難點)。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重點)。 理解含有“倍”的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第六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十、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算出積后,再看整十、整百數的末尾有幾個0 ,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先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再分別去乘一位數,最后把所得的積相加。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與哪一位相乘,積就寫在哪一位的下面。 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計算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時,要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另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在與中間的0相乘時,若沒有進上來的數,則要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若有進上來的數,則必須加上。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方法。 計算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可以先用一位數去乘0前面的數,再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 0。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先把因數中的多位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數,再與一位數相乘,中間要用“≈”連接。 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按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時,選擇兩個相關的條件,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列綜合算式計算。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后,要在積的末尾添0。 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先把兩位數分成幾十和幾,再用幾十和幾分別乘一位數,最后再相加。 用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一位數與哪個數位上的數相乘,所得的積就寫在哪一位的下面。 用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哪一位相乘滿幾十,一定要向前一位進位幾。 用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某一位上的結果是整十數時,要先在本位上寫“0”占位,再向前一位進位。 在豎式計算中,個位相乘滿十進上來的數要寫得小一些,防止寫大了誤當成因數了。 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可能是兩位數,也可能是三位數。 0和任何數相加得這個數,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因數中間的0也要與一位數相乘,不能漏掉,每一次進位的數只能加在它的前一位上。 用簡便算法計算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因數末尾的0要落下來。 估算時,一定要用“≈”連接。 估算帶錢問題時,應估大不估小,以免帶的錢不夠,因些,乘法估算要聯系實際進行。 解決問題時,要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先弄清數量之間的關系,再列式解答。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重點)。 理解口算算理(難點)。 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重點)。 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難點)。 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重點)。 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乘法的筆算算理(難點)。 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重點)。 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算理(難點)。 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重點)。 理解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算理(難點)。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重點)。 理解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理(難點)。 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重點)。 根據實際問題采用適當的估算方法(難點)。 掌握乘、除法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重點)。 能用畫圖法解決實際問題(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運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字編碼知識盤點: 郵政編碼的意義。 郵政編碼是代表投送郵件的郵局的一種專用代號,也是這個局(所)投送范圍內的居民與單位的通信代號。 郵政編碼的結構。 郵政編碼由六位數字組成,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第三位數字表示郵區;第四位數字表示縣(市);最后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 身份證號碼。 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或字母組成的,前6位數字是行政區劃碼,第7~14位為出生日期碼,第15~17位為順序碼,第18位為校驗碼。 第七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四邊形的特征。 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并且是封閉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長方形的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周長的含義。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測量周長的方法。 (1)繞繩法;(2)滾動法。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邊長+邊長+邊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計算拼組圖形周長的方法。 用畫圖的方法畫出拼組后的圖形,先找出拼組圖形的長和寬或邊長,再根據周長的計算公式求出周長。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四邊形是由四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圍成的一個封閉圖形。 4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同時具備4條邊都相等才能稱作 正方形,,二者缺一不可。 周長是指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如果一個圖形不是封閉圖形, 那么它就沒有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等于2條長與2條寬的和,計算時間不要丟失任 何一個量。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認識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和聯系(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重點)。 不規則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難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重點)。 能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難點)。 掌握拼組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重點)。 解決實際問題(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第八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幾分之一。 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幾分之幾。 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溫馨提示:幾分之幾是由幾個幾分之一組成的。 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分子是1的分數相比較,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 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越大,分數就越大。 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 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再計算。 分數的意義。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做分母,所取的份數做分子。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用這個數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數。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先用這個數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用分數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 不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同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做分母,所取的份數做分子。 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數可以用1來表示。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求一份占整體的多少用分數表示,求一份是多少用具體數量表示。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重點)。 幾分之一的大小比較(難點)。 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重點)。 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難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重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1減幾分之幾的算理(難點)。 會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重點)。 理解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難點)。 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重點)。 運用掌握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分數的初步認識。 分數的大小比較。 分數的加減法。 分數的簡單應用。 第九單元。 本單元知識盤點: 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解決重疊問題時,可以從已知條件入手進行分析,畫出集合圖,借助集合圖進行思考。為了不重復地計數,應從它們的和中減去重疊部分;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減去重疊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 本單元知識點易錯匯總: 解決重疊問題時,一定要減去重復的部分。 本單元重難點內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重點)。 理解集合圖的意義(難點)。 本單元知識重要考點: 用集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