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種的多樣性》教學設計一、設計理念與思路1、設計理念:遵循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即提高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2、設計思路:《物種的多樣性》這節課是由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衣藻和草履蟲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組成的,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以概念建構教學為核心的教學過程。由于本課中的顯微鏡使用操作具有理論—應用關系,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實驗學習理論和加涅的累積學習理論,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性。同時由于本課概念概括性較強,所以采用課件制作、顯微鏡物象投影、視頻展示、模型展示進行輔助教學,將單細胞生物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以加強對概念的建構和理解。通過以上教學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根據如上思路,選擇以下教學設計策略:(1)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自學、動手實踐、討論和聽講等形式。(2)在教學中注意對后端學生的關注。(3)采用自學引導式結合探究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基礎上,結合提供的教具和學生自制教具,探究學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使學生實現“要我學、我要學、我會學”的轉變。二、學習任務分析(一)在教材中地位:“顯微鏡的使用”是初中科學實驗的重要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常見的動物、常見的植物、單細胞生物等幾類重要的生物的類別,揭示了物種多樣性在生物學進化中的意義。(二)知識類型和學習的條件:本部分內容主要屬于智慧技能中的概念學習,學生已經具備顯微鏡使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所以可以通過實驗觀察草履蟲的運動和形態,形成單細胞生物的概念。在教學中要設法使學生將概念性知識轉化為能力性知識。(三)本節學習任務的結構層次分析:三、學情分析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基本特點如下:①已經學習了用顯微鏡觀察永久裝片。②已經知道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種類,但對于“單細胞生物”的概念還沒有科學性的定義。四、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單細胞生物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體的生命特征,2.掌握衣藻和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歸納的方法得到單細胞生物的特點。2.能夠列表比較衣藻和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差異、衣藻和草履蟲食物來源的不同點。3.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特征的異同點。(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相適應。2.通過學習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五、重點和難點⑴教學重點:單細胞生物的特征、代表生物的功能和結構。追蹤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并記錄它們的形態和行為特征。⑵教學難點:較難通過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得出微生物具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形成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六、教學流程圖七、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擇(一)教學活動設計環節一:觀看視頻,導入新課單細胞生物的概念實驗觀察運動的草履蟲探究、合作、討論鞏固性練習評價反饋視頻單細胞生物的利弊列表比較細胞結構異同點分析、歸納模型了解衣藻和草履蟲結構開始視頻引入:了解物種的多樣性環節二:實驗探究,發現新知環節三:分類比較,總結歸納(二)教學方法實驗教學、小組合作教學、討論式教學(三)難點疑點難點:追蹤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并記錄它們的形態和行為特征疑點:沒有辦法通過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得出微生物具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八、教具學具教具:多媒體課件、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膠頭滴管、棉花纖維、草履蟲培養液、池塘水學具: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膠頭滴管、棉花纖維、草履蟲培養液、池塘水課中一、觀看視頻,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好,今天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生:(觀看視頻,感受自然界動物的多樣性)師:剛才同學們都看得很認真,請問,你從視頻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呢?生:A: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B:世界上最簡單的生命體是病毒。C:植物也是會運動的。(通過觀看視頻,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提問中導入新課。)師:恩,說得很好。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我們只有了解它們才可以保護它們。師:回顧之前所學習的內容,同學們已經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可以分為什么呢?生:生物和非生物。師:你知道生物又可以根據什么特征,繼續分類呢?生:A:根據營養方式的不同,生物可以分為動物和植物。B:根據生活環境的不同,生物可以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通過回顧舊知,喚醒學生生物分類思想的建構意識。)師:很好!以后,我們還將學習更多的生物,你們也會了解到更多的分類方法。師:我們知道,植物、動物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那么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這樣的呢?(展示圖片)(通過圖片,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提問中導入新課。)二、實驗探究,發現新知生:有些生物可能只有一個細胞。師:對,今天我們先一起來學習了解這兩種生物吧。(拿出兩種生物的模型)師:請每個小組查看自己的自主學習任務:第1組,觀察衣藻模型,結合課本內容,學習了解衣藻的形態和結構。第2組,觀察衣藻模型,結合課本內容,學習了解衣藻的形態和結構。抓緊時間完成。生:(自主學習)師:(巡視、指導)師:請第1組的同學來和大家說說:衣藻的形態和結構是怎樣的?可以用語言,也可以借助模型,也可以上黑板畫圖來說明生:(小組交流展示)師:它屬于動物還是植物?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它屬于植物,因為它具有葉綠體師:其他同學有補充嗎?生:我也覺得它屬于植物,因為它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通過展示,有效的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衣藻為單細胞植物的確定讓學生再次體會歸納法的應用。)師:(PPT展示衣藻模式圖)根據細胞結構,你能猜想它是如何在一個細胞內生活的呢?生:(嘗試回答)師:這和它獨特的結構是分不開的。請同學們對照圖中的橫線,說出所對應的結構,并且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生:(鞭毛-運動、眼點-感受光線強弱、伸縮泡-排出廢物、葉綠體-制取養分)師:通過對衣藻結構的了解,我們可以發現——生物的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師:請第2組的同學來和大家說說:草履蟲的形態和結構是怎樣的?可以用語言,也可以借助模型,也可以上黑板畫圖來說明生:(小組交流展示)A:草履蟲有纖毛、口溝、食物泡、胞肛、大核、小核等。B:草履蟲通過口溝攝食,食物進入體內通過食物泡消化,最后用胞肛排出食物殘渣,用伸縮泡排出廢物。師:它屬于動物還是植物?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它屬于動物,因為它沒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結構。生:因為它不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師:根據細胞結構,你能猜想它是如何在一個細胞內生活的呢?生:草履蟲通過口溝攝食,食物進入體內通過食物泡消化,最后用胞肛排出食物殘渣,用伸縮泡排出廢物。師:接下來,我們一起進一步來梳理草履蟲特殊結構所對應的功能。生:(纖毛-運動,口溝-攝食,食物泡-消化,胞肛-排出食物殘渣,伸縮泡-排出廢物,表膜-呼吸)師:通過對草履蟲結構的了解,我們同樣可以發現——生物的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請同學們思考,比較:衣藻細胞和草履蟲細胞,這兩者在結構方面有什么異同呢?生:(小組討論,準備)師:哪位同學來說說它們的相同點?生:A:它們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B:它們都具有能運動的結構(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評價。)師:哪位同學來說說它們的不同點?生:A:衣藻有眼點、鞭毛,而草履蟲沒有。B:衣藻有葉綠體,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而草履蟲需要靠外界攝食。師:草履蟲能夠利用纖毛運動,那到底是如何運動的呢?運動的時候通常是哪一端朝前呢?師:請同學們列表對比衣藻和洋蔥表皮細胞結構。生:(獨立完成)(通過列表區別衣藻和洋蔥表皮結構的過程,學生掌握兩者結構的差別變得相對容易,更為重要的是學會了比較的學習方法。)師:(取出裝有草履蟲培養液的試管,放在一個學生的面前),你看到了什么?生:沒看見/看見了一些小小的東西師:(用手電筒從燒杯底部往上照,再請同學觀察)生:哦!我看到了!里面是一些小小的東西師:其實里面生活著大量的草履蟲師:用什么辦法能看得更清楚?(引入活動——觀察草履蟲)生: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四、實驗探究,發現新知師: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制作草履蟲裝片的步驟。1.用滴管在表層吸一滴培養液,放在載玻片上。2、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要在表層吸取培養液呢?生:可能它需要氧氣進行呼吸,而培養液的上層接近空氣。師:很好,請坐。請同學們回憶在蓋上蓋玻片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生: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使蓋玻片與載玻片呈45°,然后緩緩地放下。師:為什么要放幾絲棉花纖維在載玻片上呢?生:這樣可以限制草履蟲運動,便于觀察。師: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草履蟲裝片進行觀察。生:(制作、觀察、繪圖)師:你知道草履蟲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嗎?請同學們選擇——A.曲線運動B.旋轉運動C.上下運動D.左右運動生:(選對/選錯)師:(播放視頻——草履蟲的運動方式)草履蟲就是這樣旋轉運動前進和后退的。師:草履蟲能夠運動,與它細胞中的什么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呢?生:(不知道/纖毛)(通過視頻讓學生體驗觀察草履蟲的運動過程,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可以提高效率。)三、分類比較,總結歸納師:請同學們思考,草履蟲和衣藻細胞相比,兩者的細胞結構和食物來源有什么不同?(通過提問學生草履蟲和衣藻細胞在細胞結構和食物來源上的區別,自然過渡到“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在結構和食物來源上的區別”。)生:草履蟲沒有葉綠體,衣藻有葉綠體。草履蟲不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而衣藻可以。生:草履蟲沒有細胞壁,衣藻有細胞壁。師:其實自然界中除了衣藻,還有一些用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接下來,請同學們自主學習,閱讀學案中《那些用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們》。生:(閱讀材料,自主學習)師:好!時間到!請同學們根據自學內容,辨一辨:你能說出下面圖片中的生物名稱嗎?(依次展示單細胞生物的圖片)生:說出名稱依次為——眼蟲、變形蟲、大腸桿菌。師:其他同學能和自己的身邊的小伙伴小聲交流下,并說說這樣的生物有什么具體的特征嗎?生:(討論)師:好,時間到。哪一個同學能集眾人的智慧,分享你們的討論結果?生:A:這些生物全部生命活動都在一個細胞內完成。B:這些生物個體都很微小。C:這些生物一般都生活在水中。師:具體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特征的生物,我們能給它下一個定義嗎?(通過對學生的啟發式引導,讓學生自主掌握歸納的方法。)生:同學們說得很完整,這三點就是這些生物的共同特點。我們把這種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的生物叫做單細胞生物。(學生先自己歸納,總結,教師進行補充修正)師:利用今天所學,請你完善生物的分類生:生物可以根據構成生物體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而單細胞生物又可以分為單細胞動物和單細胞植物。師:非常好,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繼續通過分類的思想,認識更多的生物,保護自然界中的生物!(鼓勵學生用分類的思想更好的學習科學。)課后自我反思我們勝藍實驗的科學組在全體科學老師的幫助下,在教研員葉老師多次聽課、評課、磨課之后,這節課完成了初期目標,我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給我的指導。從中小銜接角度來看,本課例有著比較具有代表性。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習與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合作活動,它適于學生在他們自己的頭腦中構筑自己的理解。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科學教學力求體現科學本質,教師通過設置良好的學習環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三維目標的落實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基于以上理念,本節課將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實驗、觀察兩種代表生物的細胞結構,從而歸納出單細胞生物的定義,并通過比較生物之間的細胞結構和特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衣藻和草履蟲的結構特點,從而認識到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教學時通過視頻和圖片等多媒體輔助,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在習得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真正體現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在了解了小學和初中的教材之后,我體會到對于七年級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對他們的實驗操作和科學方法的學習要求更加加強。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合作學習的方式中,迸發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共24張PPT)物體生物非生物動物植物營養方式不同觀察衣藻模型,并結合課本,學習了解衣藻的形態和結構觀察草履蟲模型,并結合課本,學習了解草履蟲的形態和結構第2組第1組1.你所觀察的生物的形態和結構是怎樣的?2.它屬于動物還是植物?你的理由是什么?衣藻與草履蟲相比,兩者有什么異同點?衣藻細胞草履蟲細胞不同點細胞結構有細胞壁和葉綠體無細胞壁和葉綠體特殊結構有眼點、鞭毛有纖毛、食物泡、口溝相同點1)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伸縮泡;2)能自由運動;3)個體微小,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自制草履蟲裝片,觀察其運動形態,并將實際觀察結果記錄繪圖1.用滴管在表層吸一滴培養液,放在載玻片上。2.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草履蟲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 ) A.曲線運動B.旋轉運動C.上下運動D.左右運動B眼蟲變形蟲大腸桿菌這些生物的結構有什么共同點?衣藻眼蟲變形蟲大腸桿菌草履蟲單細胞生物的特征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構成生物的細胞數目1.下列關于單細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B.沒有單細胞植物,只有單細胞動物C.結構簡單D.身體非常微小B2.草履蟲在顯微鏡下有時會呈現綠色,這是因為()A.細胞含有葉綠體B.食物中有綠色藻類C.細胞含有葉綠素D.折光的結果B鞭毛眼點伸縮泡葉綠體運動感知光線強弱排出廢物制造養分纖毛表膜伸縮泡口溝食物泡胞肛大核小核細胞核取食消化運動排出食物殘渣氣體交換排出廢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6 物種的多樣性(1) .ppt 《物種的多樣性》教學設計.doc 引入-生物種類的多樣性.avi 草履蟲的行進.avi 視頻-單細胞生物的利弊.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