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植物》教學設計內容來源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學》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種子植物》課程標準本節課主要依據2011版生物學課程標準第15頁:“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教材分析本節主要講述綠色植物中最高等、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種子植物。本節的知識內容難度不大,而且能夠觀察到的實物較多,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需要觀察和操作的內容比較多,所以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種子的結構,第二課時學習種子植物的兩個類群。關于“種子的結構”,教材安排了一個學生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讓學生通過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獲得關于種子結構的直接經驗。在實驗之后,教材總結了種子的基本結構,并圖示了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還結合兩種植物種子在結構上的差別,點出了“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的名詞,加深學生對種子結構的認識。種子的結構特點是種子萌發的的基礎,為下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做鋪墊,所以,學好本節課至關重要!學情分析具備了識圖、實驗、觀察、對比等基本的學習能力。形象思維突出,探究欲望強烈,具備善于合作、主動學習、樂于助人的學習態度。整體思路遵循“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基于課程標準,以實驗探究為基礎,步步設疑,引導學生觀察、畫圖、思考和總結,來來完成本課時的學習。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課文和解剖觀察菜豆種子、玉米種子,能標出種子各結構名稱,并說出種皮、胚、胚乳、子葉的作用。2.通過解剖觀察熟玉米粒,能認識到玉米種子只有一片子葉3.通過小組討論,能在圖表中總結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4.通過種子分類,能說出單子葉植物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區別。評價任務1.1解剖觀察菜豆種子,能標出種子各結構名稱,并說出種皮、胚、子葉的作用;1.2解剖觀察玉米種子,完成玉米種子的填圖,能說出胚乳的作用;(檢測目標1)2.解剖觀察煮熟的玉米種子,能看到玉米種子只有一片子葉。(檢測目標2)3.能在圖表中總結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檢測目標3)4.能給種子分類,并說出分類依據(檢測目標4)5.隨堂檢測(檢測目標1、2、3、4)教學板塊教學過程導入盒子中的種子從哪里來?種子是如何萌發的?得從它的結構說起,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種子植物。板塊1:解剖觀察菜豆種子展示評價任務1.取浸軟的菜豆種子,先觀察形態,再剝去種皮,感受種皮質地,想有何作用?2.分開合攏的兩豆瓣,結合P81菜豆種子結構圖,用放大鏡觀察,用牙簽指認各結構。3請你在導學案上標出菜豆種子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圍繞評價任務進行學習學生按照步驟解剖觀察菜豆種子,相互指認結構并填圖,教師巡視輔導,黑板畫圖,請學生標注結構名稱交流與反饋1點評總結菜豆種子的結構:(1)這位同學的填圖正確么?如有疑問請指出來。(2)菜豆種子的種皮在最外面,有什么作用?(3)剝去種皮后剩下的四部分是一個整體,統稱為什么?胚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換言之,胚是新植物的幼體,他有三個兒子都姓胚,還有一個雙胞胎女兒叫子葉,一個都不能少!(4)豆漿富含營養物質,推測一下,豆漿中的營養主要來自大豆的哪個結構?板塊2:解剖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展示評價任務:1.演示實驗:玉米面饅頭滴加碘液變藍。提出疑問:淀粉來自來自玉米的哪個結構?一起探究玉米種子的結構。2.取浸軟的玉米種子,觀察外形,用刀片從中央縱向剖開。在玉米切面滴加稀碘液,仔細觀察顏色變化,有沒有不變色的部位?3.結合P81玉米種子結構圖,用放大鏡觀察,用牙簽指認各結構。4.完成玉米種子結構圖的填圖。圍繞評價任務進行學習學生按照步驟解剖觀察玉米種子,相互指認結構并填圖,教師巡視輔導,請學生黑板填圖。交流與反饋點評黑板學生填圖哪一部分變藍了?請位同學用藍色粉筆把該部分涂成藍色。胚乳為什么會變藍?板塊3:解剖煮熟的玉米種子呈現評價任務:玉米種子有幾片子葉呢?圍繞評價任務進行學習:圖片展示熟玉米粒的解剖過程,學生親自解剖熟玉米粒交流與反饋:1.學生回答:能看到玉米只有一片子葉2.小結:玉米種子的結構板塊4:圖表總結異同點呈現評價任務: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呈現表格。圍繞評價任務進行學習:先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交流與反饋:小組代表展示填表情況板塊5:種子分類呈現評價任務:把培養皿中的種子分成兩類:單子葉植物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種子溫馨提示: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材料對種子進行解剖觀察,將種子切開,看一看有沒有明顯的縫隙,如果有即子葉兩片如果沒有則是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圍繞評價任務進行學習:小組討論交流,運用剛學過的種子解剖的方法解剖種子,完成分類交流與反饋:展示分類結果板塊6:達標檢測隨堂測試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