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學案社會百科全書《民法典》專題一、認識熱點材料及知識梳理請在材料劃重點,并把所劃重點材料所體現書本的觀點寫在材料旁邊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在新中國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體現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關鍵詞:人民代表大會1.人民代表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4.人大代表職權:提案權、審議權、表決權、質詢權關鍵詞:法律1.法律的特征(七下P91)2.法律的作用(七下P92-P93):規范和保護3.我們怎樣與法律同行?(七下P100—P103)①樹立法律信仰,增強尊法守法意識,依法自律,自覺守法②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③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④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⑤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內容之廣、定義之細,幾乎涵蓋到了人們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關鍵詞:憲法與民法典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八下P22—P23)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②憲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民法典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而民法典所規定的內容只是民事方面的,只是民事權利保障書。④憲法是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民法典更加嚴格。材料三:全國人大常委會10次審議,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3次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針對意見反映集中、爭議較大的問題專門召開座談會……一場廣泛而熱烈的“民法典大討論”,成為法治中國的靚麗風景。關鍵詞:法治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P九上47)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九上P49)3.為什么實施法治(九上P45\47)①P45維護生活秩序,社會安定團結②P47政治文明核心、基本保障、有效方式、是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4.怎樣做?1)推進依法治國,弘揚法治精神,青少年應該怎么做(1)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2)做知法、守法、護法的合格公民,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為建設法治國家做貢獻(3)要維護合法權益,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4)積極同一切違法犯罪的行為作斗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和尊嚴2).怎樣厲行法治?,建設法治國家,國家應該如何做?(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全國人大: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科學立法(3)行政機關:增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意識,依法辦事,嚴格執法,提高執法水平,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4)司法機關:依法打擊和懲治犯罪(5)國家: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法治觀念材料四: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決定通過時,人民大會堂會場內響起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是“一國兩制”實踐中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大事,充分體現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整體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堅決維護和最大關切。材料五: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一國兩制是國家基本國策,中國政府始終強調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嚴格按照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辦事,支持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依法施政,全國人大剛通過的關于維護國家安全決定,就是表明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維護香港長期繁榮關鍵詞:一國兩制(九上P98-100)1.一國兩制的含義2.一國兩制的意義3.為什么反對分裂?3.怎樣反對分裂?材料五:民法典為未成年人撐起了“保護傘”近日,湖北荊州就發生了一起相關案件:一個孩子,通過手機卡綁定的支付平臺,將爺爺多年積蓄的10萬元在某游戲平臺充值,爺爺急得痛哭不已。在第一編《總則》的第二章《自然人》部分第十七條至第二十條,民法典通過對自然人未成年人民事法律行為能力的界定,給出了清晰、完整的回答,包括“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薄安粷M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br/>關鍵詞:未成年保護(七下P101)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給予特殊保護?自身特點: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特殊地位: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他們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憲法、義務教育法都對保護未成年人做出了特別的規定材料六:民法典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意義?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我國民事法律規范的集大成者,其頒布實施是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舉措。它是一部詳細的、具有內部一致性的法典。它與時俱進,切實解決了各類社會問題,保護了人民群眾人身財產權利,用它來指導中國的相關司法實踐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一”定義民法典: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一部民法典的立法,推動“中國之治”進入更高境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民法典意義】①有利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②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③有利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④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熱點演練1.材料一:一次次傷人事件引發了全民對高空拋物墜物這一“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的關注。民有所呼,法有所應。2019年8月,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增加“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明確規定:“對于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特定情形要從重處罰?!?br/>小明看到這些規定非常激動:“有了這些法律規定就可杜絕高空拋物,‘頭頂上的安全’就有保障了。”請從厲行法治角度,評析小明的觀點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有了這些法律規定,可為減少高空拋物提供法律依據,可以依法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高空拋物行為的發生。(2分)但是,除發揮立法的推動和引領作用外,還需要:①執法機關嚴格執法,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對違法者依法懲治。①公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權。①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評分說明: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共4分)2.材料一:近段時間,一些極端積極分子在香港制造一連串暴力沖擊活動。對此,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予以聲討,海外華僑就此也是密集發聲,強烈譴責暴力亂港行徑,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捍衛香港繁榮穩定,擁護“一國兩制”。材料二: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12月19日,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指出,回歸祖國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也是澳門同胞共享偉大祖國尊嚴和榮耀感最強的時期。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化,得益于“一國兩制”方針的全面貫徹……材料三: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紀念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為什么香港一些極端激進分子的行為受到全國人民以及華僑的強烈譴責?①香港一些極端激進分子的行為侵犯了香港市民的合法權益,踐踏了香港的法治和社會秩序;②破壞了香港的繁榮穩定;③嚴重挑戰了“一國兩制”原則底線;④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全國人民以及華僑熱愛祖國、熱愛香港,擁護“一國兩制”;等等。(2)結合材料二,分析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原因。答:得益于“一國兩制”方針的全面貫徹,得益于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積極作為和澳門社會各界的團結奮斗堅持“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澳門人民的艱苦奮斗;澳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央政府的正確領導;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等。(3)為了早日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青少年要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要自覺擁護和積極宣傳有關臺灣的方針和政策;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為,遇到有損祖國統一和國家利益的行為,要敢于舉報、積極斗爭;要尊重臺灣地區的風俗習慣,要文明禮貌友好對待臺灣同胞等。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