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上2.4《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教學設計課題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單元2學科科學年級1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不同的物體可以作為標準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2、不同的工具可用來測量物體,長的工具便于測量長的物體。3、標準單位的測量比非標準單位的測量能產生更為一致和可比較的結果,便于信息的交流。4、測量需要讓標準單位的物體首尾相連,需要統一起點、終點。科學探究目標1、能使用多種標準物完成測量任務。2、能運用數字描述測量結果。3、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以圖表的形式組織信息和整理測量結果。科學態度目標1、逐步適應使用多種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2、逐步形成記錄數據的意識與習慣。3、愿意關注和客觀看待他人的測量結果。重點不同的物體可以作為標準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難點嘗試以圖表的形式組織信息和整理測量結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知識:1、怎樣用手測量桌子的高度?歸納:①剪一條和桌子一樣高的紙帶。②用相同的手指一拃一拃地量。2、用手測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明確:首尾相連;排成直線。3、用手測量會出現什么結果?歸納:每人一拃長度不同,導致測量結果不同,不能真實反應桌子高度。4、過渡我們能不能利用具有固定長度的物體來代替手來進行測量?回顧上節課知識,回答老師問題用手測量的方法本節課還會涉及運用找出用手測量的不足,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講授新課一、用物體測量桌子和書(一)選擇物體1、出示可供選擇的測量物(即測量單位的物體):回形針、小棒、橡皮、小立方體。2、每小組選兩種物體來測量桌子的高度和書的長度。選擇的兩種物體,在學生活動手冊的記錄表上畫“√”。3、說說選擇它的理由。(二)用物體測量1、用物體怎么測量?明確:確定起點和終點,首尾相連,排成直線。2、溫馨提示測量桌子高度時可以利用第3課的測量紙帶。3、測量結果怎么記錄?4、找幾位同學用不同的物體上臺演示。其他同學觀察他們做得是否符合要求。5、討論選擇橡皮作為測量工具,我們是用它的長來測量,還是用它的寬來測量?明確:6、測量完后,每組選一名同學將數據寫在黑板上的班級記錄表里。二、研討1、怎樣觀察班級記錄?方法指導與思考:橫看:用相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嗎?豎看: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嗎?明確:用相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結果不可比較。2、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結果為什么不一樣?歸納:不同物體,它們的長度不同,測量的結果自然不同,也就無法比較。3、用不同的物體測量,有什么優缺點?學生只要回答有道理即可肯定。4、觀察紙帶正面和反面,說說用物體和用手來測量,哪個更準確?學生回答有理即可肯定。三、課堂練習1、觀察桌面的長度和書的長度,說說哪個更長?2、看一看圖中的操作方式對不對?如果錯誤,錯在哪里?3、看圖排列測量順序()四、拓展提高選擇小立方體做測量工具有怎樣的優勢?明確:①小立方體的每一條邊相等,可重疊組合,可測長度,也便于測量高度;②每十個小立方體一組還便于計數。五、作業布置選擇一種合適的物體做測量工具,測量一下自己臥室的長度和寬度,用畫圖的形式記錄下來。選物體,填手冊各抒己見根據上節課相關測量方法回答認真聽每組選一位代表上臺演示討論交流填寫測量數據觀察比較討論回答結合自己的測量體驗回答觀察回答觀察回答:無法比較,因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不一樣。看圖指出錯誤所在排序討論交流不同的物體可以作為標準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要領學會記錄方法不同的工具可用來測量物體,長的工具便于測量長的物體。通過研討進一步明白標準單位的測量比非標準單位的測量能產生更為一致和可比較的結果,便于信息的交流。課堂檢測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鞏固課堂知識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用不同物體來測量。當用同一物體作為標準物進行測量時,由于測量單位的長度不隨意改變,能測量出被測物體的長度,且比用手量更準確。同時也發現,用不同的物體測量時,由于每種物體長度都不同,導致測量的結果都不一樣,不能比較出被測物體的長短。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4《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練習一、填空題1、不同的物體可以作為______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填“標準”或“非標準”)2、鉛筆______用來測量橡皮的長度。(填“適合”或“不適合”)3、用手測量和用物體測量,_______更準確。4、用______物體測量,測量結果可以比較。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用不同的物體測量桌子高度,結果不一樣。()2、用相同的物體測量桌子高度,結果非常接近。()3、用物體測量,測量結果更準確。()4、不同的人用同一種物體測量,結果基本相同。()5、人手的長度不同,一拃的長度也不同。()6、測量長度時,一個物體只測量一次就可以了。()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內。1、在測量桌子長度時,選用()最方便。ABCD2、選用橡皮測量書的長度,應該把它()測量。A、橫著B、豎著C、截成方形3、測量物體長度的操作順序是()①②③④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4、測量水桶口一圈的長度,最合適的工具是()A、小正方體B、回形針C、紙帶和小棒5、我們用橡皮測量A桌子的長度,測量結果是27塊橡皮。用同樣的方法測量B桌子的長度,測量結果是23塊橡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桌子更長B、B桌子更長C、不能比較6、我們用回形針測量A書籍的長度,測量結果是7個回形針;用小棒測量B書籍的長度,測量結果是4根小棒。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書籍更長B、B書籍更長C、不能比較四、看圖題1、看一看圖中的操作方式對不對?如果錯誤,錯在哪里?2、觀察測量記錄,回答。我們發現:(1)用相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嗎?()A、可以B、不可以(2)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嗎?()A、可以B、不可以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標準2、不適合3、用物體測量4、相同二、判斷題1、√2、√3、√4、√5、√6、?三、選擇題1、D2、B3、A4、C5、A6、C四、看圖題1、A、沒有首尾相連B、沒有排成直線C、沒有從起點開始D、沒到終點結束2、(1)A(2)BDCBA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科學教科版一年級上新知導入①剪一條和桌子一樣高的紙帶。②用相同的手指一拃一拃地量。回顧:怎樣用手測量桌子的高度?新知導入用手測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首尾相連排成直線新知導入用手測量會出現什么結果?每人一拃長度不同,導致測量結果不同,不能真實反應桌子高度。新知導入我們能不能利用具有固定長度的物體來代替手來進行測量?新知講解選擇兩種物體測量桌子的高度和科學書的長度。新知講解說說選擇它的理由新知講解用物體怎么測量?終點起點首尾相連排成直線12新知講解測量桌子高度時可以利用第3課的測量紙帶。溫馨提示新知講解測量結果怎么記錄?記做:6+記做:3+記做2+6塊多一點差一點4塊兩塊半新知講解用物體測量演示注意:起點和終點,首尾相連,排成一排新知講解選擇橡皮作為測量工具,我們是用它的長來測量,還是用它的寬來測量?利用長測量快新知講解每組選一名同學將數據寫在黑板上的班級記錄表里我選的物體測量結果書的長度桌子高度橡皮小棒回形針小立方體新知講解怎樣觀察班級記錄?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嗎?用相同的物體測量,結果可以比較嗎?橫看豎看新知講解我的發現新知講解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結果為什么不一樣?不同物體,它們的長度不同,測量的結果自然不同,也就無法比較。新知講解用不同的物體測量,有什么優缺點?新知講解觀察紙帶正面和反面,說說用物體和用手來測量,哪個更準確?課堂練習觀察桌面的長度和書的長度,說說哪個更長?課堂練習看一看圖中的操作方式對不對?如果錯誤,錯在哪里?首尾相連排成直線從起點開始到終點結束課堂練習看圖排列測量順序()①②③④①④③②拓展提高選擇小立方體做測量工具有怎樣的優勢?①小立方體的每一條邊相等,可重疊組合,可測長度,也便于測量高度;②每十個小立方體一組還便于計數。課堂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用不同物體來測量。當用同一物體作為標準物進行測量時,由于測量單位的長度不隨意改變,能測量出被測物體的長度,且比用手量更準確。同時也發現,用不同的物體測量時,由于每種物體長度都不同,導致測量的結果都不一樣,不能比較出被測物體的長短。板書設計作業布置選擇一種合適的物體做測量工具,測量一下自己臥室的長度和寬度,用畫圖的形式記錄下來。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doc 2.4《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練習.doc 2.4《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課件(27張PPT).ppt 《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視頻素材1_.mp4 《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視頻素材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