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 課件(共25張PPT)+教案+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 課件(共25張PPT)+教案+導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上3-5昌盛的秦漢文化
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掌握秦漢時期在造紙術、數學、醫學、史學、宗教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②知道秦漢文化昌盛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表格歸納法和比較法感知秦漢文化的昌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體會中華古代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加深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感。
【教學重點】
造紙術、史學成就。
【教學難點】
秦漢文化興盛原因。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知導入
西漢時有一個叫東方朔的大文學家,此人真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據說有一次,他向漢武帝上一奏本,說起來還真是嚇人一跳,這個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漢武帝足足看了一個多月,那個累啊,真是難以形容啊!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這一問題是什么時候得到解決的?
二、新課學習
(一)先進的科學技術
1.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
(1)漢代以前的書寫材料
①原始社會:陶器
②商周時期:甲骨、青銅器
③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竹木簡、布帛
>>>
多媒體課件播放漢代以前的書寫材料
(2)紙的發明
①最早的紙: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紙,說明在西漢前期,我國已出現用于繪圖和書寫的紙。
②特點:造價低廉,攜帶方便,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書寫。
>>>
多媒體課件播放放馬灘紙
(3)蔡倫改進造紙術
①概況:
東漢蔡倫在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的基礎上,在105年,改進了造紙術,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后人把這種紙叫作“蔡侯紙”。
原料: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
②影響:擴大了原料來源,降低了造紙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使紙的使用逐漸普及起來。
>>>
多媒體課件播放蔡倫
資料1
在大量使用紙書寫以前,人們主要用毛筆在木簡或竹簡上書寫,再將寫好的單枚簡編連成冊。由于竹木簡很笨重,書多了,就需要用車來運載。
資料2
有學者曾估算過《史記》的重量。如果每枚簡可寫38個字,《史記》共130篇,52.65萬字,就要用簡13855枚,重量達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鮮的竹簡,會重達58.33千克,體積則是現在紙本的225倍。
聯系資料想一想,紙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2.數學成就
(1)《周髀算經》
①內容:記載了西周初年數學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對話,提出勾股弦的比例為“勾三股四弦五”。
②意義:說明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就認識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
多媒體課件播放周髀算經
(2)《九章算術》
①內容:成書于東漢時期,總結了東漢以前的數學成就。書中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②成就: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說明我國實用數學成熟的實際時間很早。
>>>
多媒體課件播放九章算術
(2)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
①醫圣——張仲景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
多媒體課件播放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書影
②神醫——華佗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他還創制一套醫療體操“五禽戲”,以強健身體。
>>>
多媒體課件播放華佗和五禽戲
(二)史學和宗教成就
1.《史記》
作者:司馬遷,西漢漢武帝時期
內容: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體例(體裁):紀傳體通史
>>>
多媒體課件播放司馬遷畫像
史學價值:首創紀傳體,是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體例完善,史料翔實。
文學價值:敘事簡潔,文筆生動,魯迅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多媒體課件播放史記書影
《史記》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愛憎分明、實事求是。如:肯定陳勝、吳廣起義,指斥暴君、酷吏,大膽評論漢武帝的功過等。
(在君主專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馬遷卻敢于指出漢武帝的過失,體現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選擇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務實、不畏權勢、視死如歸,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魯迅稱贊《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應該如何多角度認識他對《史記》的評價呢?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
《史記》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學著作。
司馬遷祠位于陜西韓城,是后世人為了紀念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而修建的。
>>>
多媒體課件播放司馬遷祠
2.宗教
(1)佛教的傳入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地區,東漢初年開始逐漸興盛。
①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古印度不是今天的印度,而是指南亞次大陸。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
②傳入時間
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東漢明帝時,有的地方興建佛寺。
③教義
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難,通過修行約束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才能超越生死煩惱,達到解脫的境界
④影響
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東漢明帝派專使到西域求佛法,請來兩位高僧,還用白馬馱來佛經,明帝讓兩位高僧在洛陽傳教,還為他們建造了洛陽白馬寺,佛教在中國傳布開來。
>>>
多媒體課件播放白馬寺
(2)道教的興起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
①教主:道教尊崇道家學派老子為教主(被尊稱為“太上老君”)
②教義: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藥,得道成仙、長生不老
>>>
多媒體課件播放神仙煉制仙丹
佛教與道教的比較
想一想,秦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①政治:國家統一穩定,提供良好的環境;
②經濟繁榮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③中外交流頻繁;
④各民族共同創造,繼承發揚前代傳統等。
三、課堂練習
1.“帝善(夸贊)其能(才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蔡侯紙”最早出現于( B )
A.西漢
B.東漢
C.三國
D.西晉
2.全面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基礎的著作是
( C )
A.《周髀算經》
B.《九章算術》
C.《傷寒雜病論》
D.《黃帝內經》
3.中國最早的寺廟是( A )
A.洛陽白馬寺 
B.杭州靈隱寺
C.嵩山少林寺 
D.姑蘇寒山寺
四、作業布置
1.背誦本課知識點
2.做練習冊
【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5昌盛的秦漢文化
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①掌握秦漢時期在造紙術、數學、醫學、史學、宗教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②知道秦漢文化昌盛的原因。
學習重點:造紙術、史學成就。
學習難點:秦漢文化興盛原因。
二、課前自主學習
(一)造紙術
1.發明
(1)概況:我國是世界上____發明紙的國家。_______前期,已經出現用于繪圖和書寫的紙。在發明和大量使用紙以前,我國通常用_______或_______作書寫材料。但竹木簡太笨重,帛價格昂貴。紙造價低廉,攜帶方便。
(2)意義:紙的出現,大大便利了人們的_______。
2.改進
(1)概況:東漢時,______總結勞動人民的經驗,在______年,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作造紙原料。這些原料容易得到,十分便宜。紙的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紙的使用逐漸普遍起來。4世紀以后,______取代簡帛,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2)影響:造紙術由我國傳遍世界,有利于人類文化的______,這是中國對______的巨大貢獻。
(二)數學成就
1.《______》:記載了西周初年數學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對話,提出勾股弦的比例為“勾三股四弦五”。
2.《______》:成書于東漢時期。
(1)內容:書中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
(2)意義:這本書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______為中心的特點。
(三)醫學
1.《黃帝內經》
(1)內容:西漢時期編定,最早記述了______和______,并系統論述了______的基本原則。
(2)地位:這部書直到今天還是中醫學習的經典。
2.張仲景
(1)時期: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2)代表作:著有《______》,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3)美譽:后世尊稱他為“______”。
3.華佗
(1)時期: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2)貢獻:華佗擅長______和______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______”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他還發明了一套______,名為“______”,即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以強健身體。
(四)《史記》
1.作者:西漢史學家______,生活在______時期。
2.地位: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是我國第一部______通史,成為此后我國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
3.敘事范圍:敘述了從______到______時期的歷史。
4.敘述特點:司馬遷在《史記》中______。他歌頌了首舉反秦大旗的起義領袖陳勝、吳廣,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惡,也敢于評論當時的統治者漢武帝的功過。
5.評價:《史記》體例完善,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魯迅稱贊《史記》為“______,______”。
(五)佛教與道教
1.佛教
(1)傳入我國:公元1世紀,起源于______的佛教,傳入我國______地區。
(2)發展:東漢光武帝的兒子______曾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佛教僧侶陸續到達中國,一些貴族開始供奉佛像,建造寺廟,一些佛經也被譯成中文。
2.道教
(1)產生:道教是我國______的宗教,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
(2)基本主張:道教的思想源于戰國時期的______思想和______方術。道教關注個人生命,希望通過______,煉制并服用丹藥,達到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目的。因此,道教也贏得了很多追隨者,特別是不少渴望長生不老的統治者。
三、問題探究
1.
資料1
在大量使用紙書寫以前,人們主要用毛筆在木簡或竹簡上書寫,再將寫好的單枚簡編連成冊。由于竹木簡很笨重,書多了,就需要用車來運載。
資料2
有學者曾估算過《史記》的重量。如果每枚簡可寫38個字,《史記》共130篇,52.65萬字,就要用簡13855枚,重量達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鮮的竹簡,會重達58.33千克,體積則是現在紙本的225倍。
聯系資料想一想,紙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2.閱讀教材P64的內容,思考:秦漢時期,在數學上有什么成就?
3.閱讀教材P65的內容,思考:秦漢時期,在醫學上有什么成就?
4.《史記》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5.
魯迅稱贊《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應該如何多角度認識他對《史記》的評價呢?
6.想一想,秦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4、課堂檢測
1.下列關于秦漢科學技術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B.《傷寒雜病論》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C.華佗制成了“麻沸散”
D.《九章算術》總結了東漢以前的數學成就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出自誰之口……(
)
A.秦始皇
B.王充
C.
張陵
D.司馬遷
3.《中國教育報》在報道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發展情況時,特意強調“南陽是豫西南一顆璀璨的明珠。孕育出商圣、科圣、醫圣、智圣等無數圣賢先哲。”這里所說的“醫圣”是(  )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
4.魯迅曾稱贊一部偉大的著作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下列關于這本書說法正確的有(  )
①里面有春秋五霸的相關記載
②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③該書作者生活在東漢末期
④麻沸散首次記載于該書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現在,大型手術使用全身麻醉藥劑已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醫學史上,最早制成這種藥劑的醫生是(  
)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李時珍
二、簡答題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漢時期在文學方面的卓越貢獻主要表現在撰寫歷史上。歷史著作是一個指望用過去的經驗來指導現在的民族所歡迎的。……但在公元前1世紀時,出現了一部其內容比那時以前的任何一部著作都要全面、復雜得多的歷史著作。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傳統醫學在漢朝達到一個新高峰。……到了西漢,進一步形成以針療法為中心的醫生集團和學派;在兩漢之際,中國的醫學體系基礎正式形成。
——樊樹志《國史概要》
(1)材料一中的“歷史著作”指的是什么?作者是誰?該著作有何特點?
(2)列舉兩漢時期標志著中國醫學體系基礎正式形成的兩部主要醫學著作及兩位醫學代表人物,并簡述這兩位醫學代表人物的主要貢獻。
答案:
二、自主學習
(一)造紙術
1.
(1)最早、西漢、竹木簡、絲帛
(2)書寫
2.(1)蔡倫、105、紙
(2)保存和傳播、世界文明
(二)數學成就
1.周髀算經
2.九章算術、計算
(三)醫學
1.人體解剖知識、血液循環知識、養生
2.傷寒雜病論、醫圣
3.針灸、外科、麻沸散、醫療體操、五禽戲
(四)史記
1.司馬遷、漢武帝
2.紀傳體
3.皇帝、漢武帝
4.愛憎分明
5.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五)佛教與道教
1.(1)古印度、中原
(2)明帝
2.(1)土生土長
(2)道家、神仙、修身養性
三、問題探究
1.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2.《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
3.《黃帝內經》,張仲景的《傷害雜病論》,華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戲”。
4.愛憎分明、實事求是。如:肯定陳勝、吳廣起義,指斥暴君、酷吏,大膽評論漢武帝的功過等。
5.《史記》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
《史記》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學著作。
6.①政治:國家統一穩定,提供良好的環境;
②經濟繁榮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③中外交流頻繁;
④各民族共同創造,繼承發揚前代傳統等。
(4)課堂檢測
1.A
2.D
3.C
4.A
5.B
6.答:(1)《史記》。作者是司馬遷。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此后我國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
(2)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代表人物:張仲景、華佗。貢獻: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華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他還發明了一套醫療體操,名為“五禽戲”,即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以強健身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
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
歷史與社會
八年級上
新知導入
西漢時有一個叫東方朔的大文學家,此人真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據說有一次,他向漢武帝上一奏本,說起來還真是嚇人一跳,這個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漢武帝足足看了一個多月,那個累啊,真是難以形容啊!
東方朔向漢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這一問題是什么時候得到解決的?
新知講解
一、先進的科學技術
1.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
(1)漢代以前的書寫材料
①原始社會:
陶器

商周時期:
甲骨、青銅器
③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
竹木簡、布帛
新知講解
①最早的紙: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紙,說明在西漢前期,我國已出現用于繪圖和書寫的紙。
②特點:造價低廉,攜帶方便,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書寫。
(2)紙的發明
新知講解
(3)蔡倫改進造紙術
②影響:擴大了原料來源,降低了造紙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使紙的使用逐漸普及起來。
①概況:
東漢蔡倫在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的基礎上,在105年,改進了造紙術,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后人把這種紙叫作“蔡侯紙”。
原料: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
新知講解
資料1
在大量使用紙書寫以前,人們主要用毛筆在木簡或竹簡上書寫,再將寫好的單枚簡編連成冊。由于竹木簡很笨重,書多了,就需要用車來運載。
資料2
有學者曾估算過《史記》的重量。如果每枚簡可寫38個字,《史記》共130篇,52.65萬字,就要用簡13855枚,重量達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鮮的竹簡,會重達58.33千克,體積則是現在紙本的225倍。
聯系資料想一想,紙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新知講解
2.數學成就
(1)《周髀算經》
①內容:記載了西周初年數學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對話,提出勾股弦的比例為“勾三股四弦五”。
②意義:說明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就認識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新知講解
(2)《九章算術》
①內容:成書于東漢時期,總結了東漢以前的數學成就。書中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②成就: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說明我國實用數學成熟的實際時間很早。
新知講解
(2)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
①醫圣——張仲景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傷寒雜病論》書影
張仲景
(150--219年)東漢南陽人
新知講解
②神醫——華佗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他還創制一套醫療體操“五禽戲”,以強健身體。


(145--208年)東漢末年安徽人
新知講解
1.《史記》
二、史學和宗教成就
作者:
內容:
體例(體裁):
司馬遷,西漢漢武帝時期
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紀傳體通史
新知講解
史學價值:
文學價值:
首創紀傳體,是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體例完善,史料翔實。
敘事簡潔,文筆生動,魯迅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新知講解
《史記》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愛憎分明、實事求是。如:肯定陳勝、吳廣起義,指斥暴君、酷吏,大膽評論漢武帝的功過等。
(在君主專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馬遷卻敢于指出漢武帝的過失,體現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選擇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務實、不畏權勢、視死如歸,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新知講解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
《史記》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學著作。
魯迅稱贊《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應該如何多角度認識他對《史記》的評價呢?
司馬遷祠位于陜西韓城,是后世人為了紀念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而修建的。
司馬遷祠——高山仰止
新知講解
2.宗教
古印度
中亞
中國
古印度
絲綢之路
(1)佛教的傳入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地區,東漢初年開始逐漸興盛。
新知講解
①佛教的起源
②傳入時間
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東漢明帝時,有的地方興建佛寺。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古印度不是今天的印度,而是指南亞次大陸。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
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難,通過修行約束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才能超越生死煩惱,達到解脫的境界
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③教義
④影響
新知講解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東漢明帝派專使到西域求佛法,請來兩位高僧,還用白馬馱來佛經,明帝讓兩位高僧在洛陽傳教,還為他們建造了洛陽白馬寺,佛教在中國傳布開來。
白馬寺
新知講解
(2)道教的興起
神仙方術煉制丹藥
①教主:道教尊崇道家學派老子為教主(被尊稱為“太上老君”)
②教義: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藥,得道成仙、長生不老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
新知講解
佛教與道教的比較
宗教
發源地
興起或
傳入時間
信仰
對象
宗教
場所
主要主張
佛教

印度
公元1世紀(西漢末年)

寺院
人死后能轉生來世,
今生要忍受苦難,
來世才能得到幸福
道教
中國
東漢
神仙
道觀
修身養性,
煉制丹藥,
以求得道成仙
新知講解
想一想,秦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④各民族共同創造,繼承發揚前代傳統等。
①政治:國家統一穩定,提供良好的環境;
②經濟繁榮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③中外交流頻繁;
課堂練習
1.“帝善(夸贊)其能(才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蔡侯紙”最早出現于
(  )
A.西漢
B.東漢
C.三國
D.西晉
B
2.全面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基礎的著作是
(  )
A.《周髀算經》
B.《九章算術》
C.《傷寒雜病論》
D.《黃帝內經》
C
課堂練習
3.中國最早的寺廟是( 
 )
A.洛陽白馬寺 
B.杭州靈隱寺
C.嵩山少林寺 
D.姑蘇寒山寺
A
課堂練習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仁寿县| 石阡县| 临西县| 华安县| 固始县| 井陉县| 齐齐哈尔市| 武清区| 无为县| 邵武市| 阜宁县| 章丘市| 清河县| 巫溪县| 密山市| 沙雅县| 正镶白旗| 麻栗坡县| 安达市| 禄丰县| 磴口县| 尉氏县| 田东县| 孟连| 二连浩特市| 赞皇县| 宁海县| 西华县| 浙江省| 齐河县| 铜鼓县| 永安市| 葫芦岛市| 专栏| 中牟县| 大姚县| 宁河县| 桐庐县| 定远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