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浙教版科學暑期培優第1講:浮力知識的運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浙教版科學暑期培優第1講:浮力知識的運用

資源簡介

【復習回顧】
1.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覆蓋了地球大約71%的表面。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以及淺層地下水。
2.水循環
(1)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會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出現。
(2)導致水循環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3)水循環:<1>小循環:①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
<2>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
3.電解水
氣體體積 體積比 檢驗氣體 是什么氣體
正極 少 = 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氧氣
負極 多
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氫氣
實驗結論:氫氣中的氫和氧氣中的氧是從水中產生的,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4.浮力的概念: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5.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施力物體:液(氣)體
6.浮力的計算:
(1)浮力產生的原因:液(氣)體對物體上下表面都有壓力,浮力是上下表面的壓力差(F浮=F下-F上)。
(2)示重差法測浮力:物體在空氣中的重與物體在液體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F浮=G空-G液。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表達式:F浮 = G排液= m排g = ρ液gV排液
(4)沉浮條件法:物體漂浮或懸浮時:F浮=G物
7.物體的浮沉條件
(1)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狀態分為“兩動”——上浮、下沉;“三靜”——漂浮、懸浮、沉底。根據物體處于受力平衡或非平衡狀態,可得出相應的受力分析。
(2)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相對大小決定了物體是上浮、懸浮還是下沉。(如圖物體為實心物體)
上浮 漂浮 懸浮 下沉

示意圖
F浮與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ρ液與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8.怎樣判斷物體的浮沉及浮沉的應用
(1)利用F浮與G物的關系進行判斷
上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未必大于下沉的物體,物體的浮沉與受到的浮力和物體的重力同時有關。
(2)利用ρ液和ρ物的關系進行判斷
9.漂浮問題
1)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2)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
3)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4)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5)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10.沉浮條件的應用
(1)密度計
用來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它是根據漂浮時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由于密度計在任何液體中都呈漂浮狀態,所受到的浮力不變,都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即F浮 =G密度計=ρ液g V排,根據公式推導我們可知:密度計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小;密度計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小,液體的密度越大,所以密度計的特點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密度計的刻度不是均勻的)。下圖1中,甲、乙、丙三種液體的密度大小為:ρ甲>ρ乙>ρ丙

圖1 圖2 圖3
(2)輪船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能夠浮在水面上,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輪船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輪船還有多條吃水線,因為浮力的大小不僅與輪船排開水的體積有關,還跟水的密度有關。河流與大海,或者不同的海域,水的密度是不一樣的。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輪船由大海駛進河流時,輪船吃水深度會變大。圖2為一輪船,有多條吃水線,其中標有W的是北大西洋吃水線,標有S的是印度洋吃水線。由圖,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北大西洋海水的密度大于印度洋海水的密度。

(3)潛水艇
下潛和上浮(未露出水面)過程中,其體積不變,所受浮力也不變,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下潛和上浮。向水艙中加水,則潛水艇的重力增大,當重力大于浮力時,潛水艇將下潛;將水艙中的水排出,潛水艇的重力減小,當重力小于浮力時,潛水艇將上浮。
(4)氣球和飛艇
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經典例題】
【例1】如圖所示,A漂浮在水面上,B懸浮在水中靜止,C沉入水底,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關于它們所受浮力的情況說法錯誤的是(  )
A.A物體一定受浮力 B.B物體一定受浮力
C.C物體一定受浮力 D.D物體一定受浮力
【例2】有一個實心球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重時,測力計的示數為11N,當把物體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為4N,把物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投入水中靜止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  )
A.4N B.11N C.7N D.14N
【例3】有一個木塊,把它浸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時,從杯中溢出10g水,若把它浸在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從杯中溢出的酒精為(  )(木塊的密度為 0.5×103kg/m3)
A.8g B.10g C.18g D.2g
【例4】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實心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F,如果把物體浸沒在水中,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則該物體的密度是(  )
A.0.6×103kg/m3 B.1.0×103kg/m3
C.2.5×103kg/m3 D.1.67×103kg/m3
【例5】一個溢水杯中裝滿水,將一個邊長為4cm的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溢水杯中,木塊漂浮在水中靜止時,從溢水杯中溢出水的體積為34cm3.則木塊露出水面體積的大小和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別是(g取10N/kg)(  )
A.34cm3,0.60N B.30cm3,0.30N C.30cm3,0.34N D.34cm3,0.34N
【例6】將重為2N的物體,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從杯中溢出0.5N的水,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
A.一定為2.5N B.一定為0.5N C.可能為0.4N D.可能為0.5N
【例7】裝有液體的甲、乙兩相同燒杯,如圖所示,放入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當物體靜止后兩燒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體對甲、乙兩燒杯底部壓強分別是p甲、p乙,液體對兩物體的浮力分別是F甲、F乙,則對它們的判斷正確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例8】如圖,將三個完全相同的雞蛋分別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燒杯中,雞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懸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體深度相同.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三種液體的密度關系為:ρ甲=ρ乙>ρ丙
B.雞蛋受到三種液體的浮力關系為:F甲>F乙=F丙
C.雞蛋排開三種液體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m丙
D.三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為:p甲=p乙>p丙
【例9】將質量和體積都相同的三個球浸在A、B、C三種不同的液體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所示,三球所受的浮力大小及液體密度滿足的關系是(  )
A.三個球受到的浮力關系為F1=F2>F3
B.三個球受到的浮力關系為F1>F2>F3
C.三種液體的密度關系為ρA<ρB<ρC
D.三種液體的密度關系為ρA>ρB=ρC
【例10】將一個邊長為4cm的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木塊漂浮在水中靜止時,從溢水杯中溢出水的體積為38.4cm3;若將此木塊改放入密度為 0.8×103kg/m3的酒精中,待木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露出酒精的體積為16cm3
B.木塊的密度為0.6 kg/m3
C.從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體積為38.4cm3
D.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與浸入酒精中的體積之比為 5:4
【例11】如圖甲所示,燒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懸浮.經研究發現,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現在燒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塊,在燒杯內水的溫度下降到0℃的過程中,假設小球的體積始終不變,關于小球的浮沉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先上浮然后下沉
C.浮力變小,一直下沉 D.浮力變大,一直上浮
【例12】把體積為V0密度為ρ的實心球放入密度為ρ′的液體中(ρ<ρ′),球漂浮在液面上,并有體積V0′露出液面,則球密度ρ與液體密度ρ′之比是(  )
A. B. C. D.
【例13】如圖所示,容器中裝有一定質量的水,先后按甲、乙兩種方式使物體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圖中細線重力及體積均不計).設甲、乙兩圖中物體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例14】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密度為ρ甲、ρ乙的兩種液體,現有A、B兩個實心小球,質量分別為mA、mB,體積分別為 VA、VB,密度分別為ρA、ρB,已知它們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甲>ρA>ρB>ρ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VA=VB,將兩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1:1
B.若VA=VB,將兩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ρA:ρB
C.若mA=mB,將A、B兩球分別放入乙、甲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1:1
D.若mA=mB,將A、B兩球分別放入甲、乙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ρB:ρ乙
【例15】將重為4N,體積為6×10﹣4m3的物體投入一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靜止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體上浮,F浮=6 N B.物體懸浮,F浮=4 N
C.物體漂浮,F浮=4 N D.物體沉在水底,F浮=63N
【例16】向一個輕質塑料瓶中裝入密度為ρA的液體后密閉,把它分別放在盛有密度為ρ甲、ρ乙兩種液體的容器中,兩容器內液面剛好相平,且瓶底和瓶口均相平.若塑料瓶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F乙,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ρ乙>ρ甲
C.p甲>p乙,ρ乙<ρ甲 D.p甲=p乙,F甲=F乙
【例17】095型核潛艇為中國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如圖),水下最大排水量達20000噸,最大潛水深度可達500m,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g=10N/kg,ρ海水=1.03×103kg/m3)(  )
A.潛艇水下懸浮時受到的海水浮力為2×108N
B.潛艇水下懸浮時的總重力為2×108N
C.潛艇潛至最大深度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5.15×105Pa
D.潛艇由浸沒狀態繼續下潛時,受到海水壓強變大,浮力不變
【例18】漂浮在水面上的潛水艇從水面向下勻速潛航過程中,下列關于它所受到的海水浮力和自身重力的變化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從a到b的過程中,浮力增大,自重變大
B.從b到c的過程中,浮力不變,自重變大
C.從a到c的過程中,浮力變大,自重不變
D.從a到c的過程中,浮力逐漸減小,自重逐漸變大
【例19】半潛船可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浮于海面(如圖甲);裝載時需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圖乙);待貨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力減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貨物裝載(如圖丙).半潛船在甲、乙、丙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1、F2、F3,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F1>F3>F2 B.F2>F3>F1 C.F3>F1>F2 D.F3>F2>F1
【例20】如圖所示,是中國航母“遼寧”號訓練時的圖片,當艦載戰斗機全部飛離“遼寧”號航空母艦后(  )
A.航母將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B.航母將浮起一些,所受浮力減小
C.航母將沉下一些,所受浮力減小
D.航母始終漂浮,所受浮力不變
【例21】學習了浮力知識以后,小明制作了一個“浮沉子”,當用力捏外面大瓶子,使小瓶中的水質量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從而“浮沉子”會向下運動,松手后,小藥瓶又會上升,這個裝置可用于演示   (“密度計”、“輪船”、“潛水艇”)的工作原理.制作時,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適量,水過少了,會導致手捏大瓶時   .
【例22】如圖所示,甲、乙是將相同的木塊分別放人兩種不同液體中的情形,由圖可知:
(1)兩種液體的密度相比較:ρ甲   ρ乙;
(2)木塊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較:F甲   F乙. (選填“>”、“=”或“<”)
【例23】如圖所示,一密度均勻,質量為6kg,底面積為600cm2、高為20cm的長方體木塊漂浮在靜止的水面上,g=10N/kg,求:
(1)水對木塊產生的浮力大小;
(2)木塊的密度;
(3)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
(4)水在木塊下表面上產生的壓強大小.
 
 【課堂演練】
1.如圖所示,a、b是兩個體積相同又能自由移動的物體,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現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浮力大于b物體 B.b物體受浮力大于a物體
C.c部分和d部分都受浮力 D.d部分和c部分都不受浮力

第1題圖 第2題圖
2.蘇通大橋施工時,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件,假設一正方體構件被緩緩吊入江水中(如圖甲),在沉入過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逐漸增大,隨著h的增大,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F1、鋼繩拉力F2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浮力F1隨h變化的圖線是圖乙中的①圖線 B.構件的邊長為4 m
C.構件所受的最大浮力為1.2×105N D.構件的密度為2.5×103kg/m3
3.如圖所示,a、b、c三個實心小球,其中a與b質量相等,b與c體積相同;將三個小球放入水中靜止不動時,a球漂浮、b球懸浮、c球沉底.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它們在水中的體積關系是:Va<Vb=Vc
B.它們所受的浮力關系是:Fa=Fb=Fc
C.它們的密度關系是:ρa>ρb>ρc
D.它們的重力關系是:Ga=Gb>Gc
4.某同學看到雞蛋浮在鹽水面上,如圖所示,他沿杯壁緩緩加入密度更大的鹽水.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可能是選項中的(  )
A. B. C. D.
5.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圖已經給出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實驗圖象.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F為(  )
A.12 N B.10N C.8 N D.4N

第5題圖 第6題圖
6.如圖所示,已知甲、乙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15N、14N,把甲測力計下移,使金屬塊剛好沒入水中時,甲的示數變成了10N.則此時乙的示數及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別為(  )
A.16N、3N B.19N、4N C.19N、5N D.無法確定
7.有一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稱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N,把彈簧測計下的小石塊小心的浸沒在水中,這時彈簧測力的示數為6N,下列關于石塊受到的浮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浮力為8N B.浮力為6N C.浮力為 4N D.浮力為2N
8.某同學將一質量為160g,體積為200cm3的物體浸沒在水中后放手,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1.6N B.物體最終懸浮在水中
C.物體密度為1.6×103kg/m3 D.物體最終浸在水中體積為160cm3
9.如圖1所示,將一薄塑料瓶瓶底剪去,用瓶蓋將瓶口密封,倒入適量的水,使其豎直漂浮在水面上,測出內外水面高度差h1,再將木塊放入瓶內,測出內外水面高度差h2.已知瓶身圓柱橫截面面積為s,忽略瓶和瓶蓋的體積,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m瓶=ρ水sh1
B.h2>h1
C.圖2中,若在瓶內繼續加入部分水(塑料瓶仍漂浮),h2不變
D.圖2中,若取出木塊,放入實心鐵球(塑料瓶仍漂浮),h2變大
10.如圖是我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2014年3月,“雪龍”號在澳大利亞的珀斯港碼頭進行補救,共補給118噸油料、280噸淡水和十幾噸蔬菜,然后駛向南印度洋進行海上救援行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雪龍號在行駛過程中,由于不同海域海水密度不同,則所受浮力不同
B.雪龍號補給后,所受的浮力增大
C.雪龍號補給后,船底所受海水的壓力增大
D.雪龍號加速前進時,浮力等于重力
11.如圖,A.B體積相同.B、C質量相等,將他們放入水中靜止,A漂浮、B懸浮、C沉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A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B所受的浮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12.兩個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把體積相同的A、B兩個實心小球放入甲液體中,兩球沉底;放入乙液體中,兩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
(  )
A.小球A的質量等于小球B的質量
B.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
C.在甲液體中小球A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小球B對容器底的壓力
D.小球A在甲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大于在乙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

第12題圖 第13題圖
13.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容器中盛有不同種類的液體,將質量和體積均相同的三個物體A、B、C分別放到甲、乙、丙容器中,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三個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A>FB>FC B.容器中液體的質量為m甲<m乙<m丙
C.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甲>p乙>p丙 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F甲>F乙>F丙
14.如圖所示,把體積為300cm3、密度為0.8×103kg/m3的木塊浸沒在水中后放手,木塊先上浮,最終漂浮于水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10N/kg,ρ水=1.0×103kg/m3)(  )
A.木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是3N
B.木塊上浮過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變小
C.木塊浸沒與木塊漂浮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一樣大
D.如果把漂浮木塊露出水面部分切去,余下部分仍將漂浮
15.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種物質制成體積相等的A、B兩個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放手,待物體穩定后(  )
A.A漂浮,A受浮力大 B.B漂浮,B受浮力大
C.A漂浮,B受浮力大 D.B漂浮,A受浮力大
16.把一個小球放入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小球沉沒在杯底,杯中溢出酒精16g(已知酒精的密度為0.8g/cm3);將這個小球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杯中溢出水18g.此小球在水中靜止時(  )
A.沉底 B.漂浮 C.懸浮 D.無法判斷
17.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分別用a、b兩種物質制成兩個規則的實心長方體甲和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物體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將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C.將物體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D.將體積相等的甲、乙兩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18.在一支平底試管內裝入適量鐵砂,然后先后放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里,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試管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B.試管在乙液體里排開的液體質量較小
C.在甲液體中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力較大
D.裝乙液體的燒杯底部所受壓強較大
19.四個完全相同的小球甲、乙、丙、丁,用手把它們浸沒在四種不同的液體中,放手后,小球靜止時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丁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C.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D.丙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20.如圖是研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圖1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比圖2彈簧測力計示數要   (填“小”“大”),說明物體在液體中受到   (填方向)的   力,其大小為   N;由圖3、4可以看出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為   N.由以上數據,結合觀察各圖得出的結論是:物體浸在液體中受到的液體對它的   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是   的.

第20題圖 第21題圖
21.如圖,某物塊用細線系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氣中稱時示數是15N(甲圖),浸沒在水中稱時示數是5N(乙圖),浸沒在另一種液體中示數為10N(丙圖),則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   N,如果物塊在水中繼續下沉,物塊所受到的浮力將   (增大/減小/不變),丙圖中液體的密度為   kg/m3.
22.如圖,兩個完全相同的圓筒形容器,內裝質量相等,密度分別為ρ1、ρ2的液體,將同一密度計分別放入兩液體中,都浮在液面上,如甲所示,則密度計在兩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1   F2;兩液體的密度ρ1   ρ2;兩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1   P2.(選填“>”“=”“<”)

第22題圖 第23題圖
23.把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盛滿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溢水杯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甲杯中溢出的液體質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體質量是48g,甲、乙兩杯中液體的密度ρ甲   (>/=/<)ρ乙,小球的質量為   g,若甲杯中的液體是水,則小球的密度為   kg/m3.
24.有一金屬球,在空氣中稱得重6.8N,將它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有40mL水從溢水杯流入量筒.求:(g取10N/kg)
(1)金屬球的體積;
(2)金屬球所受浮力;
(3)金屬球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
【鞏固練習】
1.把一塊石蠟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燒杯底部,使它們之間密合(如圖所示),用手按住石蠟將水緩緩倒入燒杯中,直到水面淹沒石蠟塊后放手,則(  )
A.由于石蠟塊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石蠟塊會上浮
B.由于石蠟塊受到水的壓力是向下的,所以石蠟塊不會上浮
C.由于石蠟塊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浮力,所以石蠟塊不會上浮
D.由于水對石蠟塊沒有壓力,所以石蠟塊不上浮
2.修建大橋在水下施工時,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件,假設一邊長3m的正方體構件被緩緩吊入水中(如圖甲所示)在沉入過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為h,隨著h的增大,鋼繩拉力F、物體所受浮力F浮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正方體的質量是2.7×104Kg
B.該正方體的密度是2×103Kg/m3
C.圖線①反映了浮力隨時間變化情況
D.由圖可知浮力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3.把一個質量為40g,體積為50cm3的小球輕輕放入盛滿水的燒杯中,當小球靜止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溢出水的質量為40g,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B.溢出水的質量為40g,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C.溢出水的質量為50g,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D.溢出水的質量為50g,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4.把一個質量為120g,體積為80cm3的小球輕放入盛滿水的燒杯中,當小球靜止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溢出水的質量為80g,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B.溢出水的質量為80g,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C.溢出水的質量為120g,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D.溢出水的質量為120g,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5.在圖甲中,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若不計水的摩擦力,則可算出該石料的密度為(g=10N/kg)(  )
A.1.6×103kg/m3 B.2.3×103 kg/m3 C.2.8×l03 kg/m3 D.3.2×103 kg/m3

第5題圖 第6題圖
6.如圖所示,小海把一個重10N的物體用細線懸掛后讓其浸入水中,當把物體的一半浸入水中時,細線對物體的拉力為F1=8N,如圖甲所示,當把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時,細線對物體的拉力為F2,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1:F2=2:1 B.物體的體積為2×10﹣4 m3
C.物體的密度為2.5×l03 kg/m3 D.因為水的量沒變,所以兩圖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
7.把一個實心小蠟塊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質量是3.2g;若把該蠟塊再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懷中,則溢出水的質量是(已知ρ蠟=0.9×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
A.2.3 g B.3.2 g C.3.6 g D.4.0 g
8.如圖所示,在一個開口錐形瓶內注入適量水,然后將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時水對瓶底的壓力為5N,現在將一個重為G1的木塊放入瓶中,水對瓶底的壓力變為6N,再將一個重為G2的木塊放入瓶中,水對瓶底的壓力變為7N.木塊(  )
A.G2>G1>1N B.G1>G2>1N C.G1<G2<1N D.G2=G1=1N
9.如圖所示,兩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繩懸掛質量相同的實心鉛球和鋁球并浸沒水中,此時兩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設繩對鉛球、鋁球的拉力分別為T1和T2,磅秤的示數分別為F1和F2,則(  )
A.F1=F2 T1=T2 B.F1>F2 T1<T2 C.F1=F2 T1>T2 D.F1<F2 T1<T2

第9題圖 第10題圖
10.一個底面積為2×10﹣2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為0.12m,內盛有0.08m深的水,如圖(a)所示,另有質量為0.8kg,體積為1×10﹣3m3的實心正方體A,如圖(b)所示(g取10N/k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將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后正方體受到的浮力是10N
B.將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400Pa
C.將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后,正方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400Pa
D.將正方體放入水中后,將有一部分水溢出
11.桌面上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中分別裝有水和酒精,實心木球和實心鐵球的體積相等,如圖所示.水、酒精、木球和鐵球的密度分別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鐵.將木球放入水中、鐵球放入酒精中,靜止時木球和鐵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別為F1和F2.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若ρ木<ρ酒精<ρ水<ρ鐵,則F1>F2
B.若ρ木<ρ酒精<ρ水<ρ鐵,則F1<F2
C.若ρ酒精<ρ木<ρ水<ρ鐵,則F1=F2
D.若ρ酒精<ρ木<ρ水<ρ鐵,則F1<F2
12.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兩種液體,若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分別浸沒在甲、乙液體后(無液體溢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則兩物體受到的浮力F甲、F乙和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的關系是(  )
A.F甲=F乙 F甲′<F乙′ B.F甲<F乙 F甲′=F乙′
C.F甲>F乙 F甲′=F乙′ D.F甲=F乙 F甲′>F乙′
13.在A、B、C三個相同的容器盛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如圖.將三個相同的鐵球分別沉入容器底部,靜止時,鐵球對容器底的壓力(  )
A的最小 B.B的最小
C.C的最小 D.一樣大
14.如圖所示,將重為5N的小球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小球的一半體積浸在水中時,測力計示數為3N.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球的體積為400cm3
B.小球的密度為1.25g/cm3
C.剪斷懸吊小球的細線,小球在水中穩定時受到的浮力為5N
D.緩緩向下移動彈簧測力計,小球對測力計的拉力最小可達到1N
15.把重為1.2N、體積為150cm3的某種物體放入水中,當它靜止時所處的狀態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別是(  )
A.漂浮,F浮=1.2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1.2N D.沉底,F浮=1.2N
16.如圖所示,把兩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計分別放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它們所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若兩種液體的深度相同,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第16題圖 第17題圖
1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內盛有適量的A液體,乙容器內盛有適量的B液體.將同一個蘋果先后放入甲、乙兩個容器中,蘋果靜止后的浮沉狀況及液體的深度如圖所示.對圖中情景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B.蘋果排開A液體的重力小于蘋果排開B液體的重力
C.A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等于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D.蘋果在A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蘋果在B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18.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 燒杯,分別裝入適量的密度不同但質量相等的鹽水,將同一個 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個燒杯中,雞蛋在甲燒杯中處于懸浮狀 態,在乙燒杯中處于漂浮狀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杯中鹽水密度為P甲,乙杯中鹽水密度為P乙,則P甲>P 乙
B.雞蛋在甲、乙兩燒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F乙
C.放入雞蛋后,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F乙
D.放入雞蛋后,甲、乙兩燒杯底部受到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則P甲=P乙
19.將一個生雞蛋放進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圖所示,雞蛋沉入水底,雞蛋重為G,然后逐漸向水中加入食鹽并使其溶解,在雞蛋漸漸浮起到靜止的過程中,雞蛋所受的浮力隨時間變化正確的是(  )
A. B. C. D.
20.某實驗小組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銅塊、蠟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1)探究銅塊的下沉條件.實驗中,他們用兩種方法測量了銅塊受到的浮力:
方法1:測量過程及示數如圖(甲)所示,可得銅塊所受的浮力為   N.
方法2:測量過程及示數如圖(乙)所示,可得銅塊排開水的體積為   mL.
根據F浮=G排=ρ水gV排(g取10N/kg)可計算出浮力為   N.
通過以上實驗可得出銅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是:   .
(2)探究蠟塊上浮的條件.要測量蠟塊浸沒時的浮力,應選用   (選填“方法1”或方法2“).
21.為了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燒杯、金屬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實驗步驟如下:
(1)按圖甲的方法測出金屬塊受到的重力,大小為   N.
(2)用公式F浮=ρ水gV排計算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N.
(3)比較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屬塊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會   (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課后作業】
1.有一長方體木塊,分別以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F乙,則(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
2.已知ρ銅>ρ鋁,ρ水>ρ煤油,以下有關比較兩個物體浮力的說法中,錯誤的個數為(  )
(1)同樣重的兩個銅塊甲和乙,甲浸沒在水中,乙浸沒在煤油中,甲受的浮力大.
(2)同樣重的鋁塊和銅塊,都浸沒在煤油中,銅塊受到的浮力大.
(3)同樣重的鋁塊和銅塊,銅塊浸沒在煤油中,鋁塊浸沒在水中,鋁塊所受的浮力一定大.
(4)同樣重的鋁塊與銅塊,銅塊浸沒在水中,鋁塊浸沒在煤油中,銅塊所受浮力一定大.
A.1 B.2 C.3 D.4
3.一正方體物體下沉(從浸入水中到沉到河底,河足夠深)的整個過程中,以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為(  )
A.物體受到的浮力先變大然后保持不變,底部所受壓強逐漸變大
B.物體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底部所受壓強逐漸變大
C.物體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底部所受壓強不變
D.物體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底部所受壓強變小
4.一長方體鐵塊按圖所示,從下表面與液體剛剛接觸時下放至圖中虛線位置.能大致反映鐵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與鐵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是(  )
A. B. C. D.
5.如圖,三個物體靜止在某液體中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若三個物體的質量相等,則受到浮力最小的可能是C物體;
②若三個物體的體積相同,則受到浮力最小的一定是A物體;
③若三個物體由同種材料做成,則A、B物體一定是空心的,C物體一定是實心的;
④若物體都是實心的,則B物體的密度一定與液體的密度相同.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6.一艘輪船從海里駛入河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輪船所受浮力變小,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輪船上浮一些
B.輪船所受浮力變大,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輪船上浮一些
C.輪船所受浮力不變,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輪船下沉一些
D.輪船所受浮力不變,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輪船下沉一些
7.2015年6月1日,一艘載有456人、由南京開往重慶的“東方之星”客輪航行至湖北湖北監利段時突發翻沉、倒扣江中.事故發生后,黨和政府立即組織多方力量實施救援,6月5日對扶正后的客輪進行整體打撈,如圖所示,船體已露出了第三層客輪,則在繼續向上打撈的過程中(  )
A.船體受到的浮力不變,船底受到水的壓強變小
B.船體受到的浮力變小,船底受到水的壓強變大
C.船體受到的浮力變小,鋼絲繩對船體的拉力變大
D.船體受到的浮力不變,鋼絲繩對船體的拉力不變
8.甲杯盛滿密度為ρ1的液體,乙杯盛滿密度為ρ2的液體.將小球A輕輕放入甲杯,小球A浸沒在液體中,甲杯溢出液體的質量是50g.將小球B輕輕放入乙杯,小球B漂在液面,有體積露出液面,乙杯溢出液體的質量是60g.已知小球A與小球B均為實心球,且小球A與小球B的質量之比為5:4,構成小球A的物質密度與構成小球B的物質密度之比為3:2.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小球A與小球B的體積之比為6:5 B.小球A的體積大于乙杯溢出液體的體積
C.ρ1與ρ2之比為2:3 D.ρ1與ρ2之比為5:4
9.深海探測器利用“深海潛水器無動力下潛上浮技術”,其兩側配備多塊相同的壓載鐵,當其到達設定深度時,拋卸壓載鐵,使其懸浮、上浮等,并通過探測器觀察窗觀察海底世界.其深海探測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動中,經過下潛、懸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順利完成任務.如圖所示,是該探測器觀察窗所受海水壓強隨時間變化的P﹣t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探測器在下潛、懸浮、上浮三個階段,所受重力保持不變
B.探測器在第3h、第5h和第8h的三個時刻,觀察窗所受壓力大小的關系是F5h>F3h>F8h
C.探測器在AB、BC、CD三個階段,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是F浮AB<F浮BC<F浮CD
D.探測器在下潛的最深處處于懸浮狀態,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對探測器的壓力的作用
10.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木球A,鋁塊B,鐵塊C,全都浸沒在水中,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鐵的密度大,鐵塊受到的浮力最大
B.鋁片面積大,水對它向上的壓力也大,鋁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C.由于木球要上浮,所以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個物體所受浮力一樣大
11.一個木球,其質量為10g,體積為20cm3,先把它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木球靜止時,溢出水的質量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溢水杯中,當木球靜止時,溢出煤油的質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A.大于10g B.小于10g C.10g D.無法確定
12.兩瓶原裝飲料,外觀包裝都有“凈含量200ml”的標識(“凈含量”指瓶內液體體積),把它們放在水中,靜止時狀態如圖所示,不計瓶及包裝的質量和體積,兩飲料瓶受到的浮力F和液體重力G的關系,正確的是(  )
A.F甲=G甲>F乙=G乙 B.F甲=G甲<F乙=G乙
C.F甲>G甲,F乙>G乙 D.F甲<G甲,F乙<G乙
13.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內有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乙容器中懸浮著一個小球,則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鹽水,木塊再次靜止受到的浮力變大
B.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鹽水,木塊再次靜止受到的浮力不變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再次靜止受到的浮力不變
D.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小球再次靜止受到的浮力變大
14.如圖,甲乙兩球用細線相連,放入水中,細線受到的拉力為0.5N,兩球剛好懸浮在水中,如果細線斷了,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沉,乙浮 B.甲乙兩球都沉 C.甲浮,乙沉 D.甲乙兩球都上浮

第14題圖 第15題圖 第16題圖
15.小明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杯液體中,液體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雞蛋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ρ甲<ρ乙 F甲>F乙 B.ρ甲>ρ乙 F甲=F乙
C.ρ甲>ρ乙 F甲<F乙 D.ρ甲<ρ乙 F甲=F乙
16.如圖所示的是甲、乙兩個密度不相同的實心球在水中靜止,由此可以判斷出(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無法斷定
17.一個大物塊甲,先后兩次分別在小物塊乙和小物塊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甲、乙之間用細繩連接,如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情況下,甲物塊所受浮力不相等
B.乙物塊的質量比丙物塊小
C.繩的拉力與丙物塊的重力大小相等
D.乙物塊的密度比水小
18.放在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兩個燒杯中裝有深度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把體積相同的A、B兩個實心小球分別一起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小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A的質量大于小球B的質量
B.在甲液體中小球A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在乙液體中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D.在甲液體中小球B受到的浮力等于乙液體中小球B受到的浮力
19.小亮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物體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與物體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實驗中所使用的物體高為24cm.小亮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數據歸納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下表面浸入液體中的深度h的關系:
當物體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0.24m時,F=   .
h/m 0.0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F/N 9.0 8.2 7.4 6.6 5.8 5.0 4.2 4.2 4.2
20.某同學要探究浸入水中金屬圓柱體所受測力計的拉力與浸在水中深度的關系.裝置如圖所示,將一個金屬圓柱體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金屬圓柱體浸沒水 中之前,記下金屬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不同深度 h 和彈簧測力計相應的拉力示數 F,實驗數據如下表:
h/m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F/N 20 18 16 14 12 10 8
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得:金屬圓柱體所受到拉力 F 大小與浸入水中深度 h 的關系式為   .
21.如圖是某一小組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①、②兩圖可知物體A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   N.
(2)若選用的操作是①④⑤,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   的關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深度的關系,應選用的操作是   (填序號).
(4)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應選用的操作是   (填序號).
(5)另一小組在實驗結束后,繪制了彈簧測力計對物體B的拉力和物體B所受浮力隨浸入液體深度變化的兩條圖線.如圖2所示.分析圖象可知:
①曲線   (選填“a”或“b”)描述的是物體B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
②物體B所受重力為   N,物體B的密度為為   kg/m3.
22.如圖所示的圓柱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它的側面受到的各個方向液體的壓力相互   ,其下表面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比上表面受到液體向下的壓力   ,這就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原因.因此,浮力的方向總是   .
23.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個長方體,長度為h,懸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長方體b上下表面的液體壓強差為   .若兩長方體a、b下表面所受液體的壓力分別為Fa、Fb,則Fa    Fb(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2012年6月24日,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域進行了7000m級下潛試驗.在這次試驗中,從3000m深度處下潛至7000m的過程中,如果海水密度不隨深度增加而改變,潛水器受到海水的浮力大小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潛到7000m深處時,海水對潛水器產生的壓強大小等于    Pa.(海水密度為1.03×103 kg/m3,取g=10N/kg)
25.體積均為200cm3的木塊和合金塊,放入水中靜止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已知木塊重為1.8N,合金塊重為6N,則合金塊受到的浮力為   N,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   cm3.
26.實心小球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時有72g的煤油溢出,若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靜止時有81g的水溢出,則小球在煤油中靜止時所受的浮力為   N,小球在水中靜止時處于   狀態.(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ρ煤油=0.8g/cm3,ρ水=1.0g/cm3,g取10N/kg)
27.將密度是0.6×103kg/m3的木塊放入水槽中,當木塊靜止后,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與露出水面的體積之比是   ;若將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剩余部分放回水槽,在靜止后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與露出水面的體積之比是   .
28.潛水艇對保衛我國南海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圖所示是物理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通過膠管A從燒瓶中吸氣或向燒瓶中吹氣,就可使燒瓶下沉、上浮或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的懸浮狀態時,若A管吸氣,燒瓶內氣體將會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少”),燒瓶總重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少”),燒瓶所受浮力   ,燒瓶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
29.海洋是個極有開發潛力的資源寶庫.潛水艇是人類研究海洋的重要設備,它的上浮和下潛是通過改變   來實現的.當一個體積為80m3小型潛水艇潛到水下500m深處時,它受到的海水的壓強是   Pa,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N,潛水艇在水面下,從淺處向深處下潛過程中所受浮力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g=10N/kg,ρ海水=1.03×103kg/m3)
30.如圖所示為一種自制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時,該密度計在被測液體中   (選填“懸浮”、“漂浮”或“沉底”).將其分別放入裝有液體密度為ρ1和ρ2的兩個燒杯中,可以判斷:ρ1    ρ2,密度計所受浮力F浮1   F浮2(均選填“<”、“=”或“>”)
【參考答案】
經典例題
【例1】D;【例2】B;【例3】B;【例4】C;【例5】C;【例6】D;【例7】C;【例8】C;
【例9】A;【例10】A;【例11】B;【例12】D;【例13】B;【例14】D;【例15】C;
【例16】B;【例17】C;【例18】A;【例19】B;【例20】B;
【例21】變大;潛水艇;小瓶不能下沉;
【例22】>;=;
【例23】(1)水對木塊產生的浮力大小為60N;(2)木塊的密度為0.5×103kg/m3;(3)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0.1m;(4)水在木塊下表面上產生的壓強大小為1×103Pa.
 
課堂演練 
1.A;2.D;3.B;4.A;5.C;6.C;7.D;8.D;9.B;10.A;11.C;12.C;13.B;14.D;15.D;16.B;17.B;18.D;19.D;
20.大;豎直向上;浮;1;1;浮;相等;
21.10;不變;0.5×103;
=;>;=;
23.<;48;1.2×103;
24.解:(1)由量筒中的水的體積可知金屬球的體積:
V=40ml=40cm3=4×10﹣5m3;
(2)金屬球所受浮力等于溢入量筒中水的重力,即:
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
(3)由G=F示+F浮可知:
金屬塊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G﹣F浮=6.8N﹣0.4N=6.4N.
答:(1)金屬球的體積是4×10﹣5m3;
(2)金屬球所受浮力0.4N;
(3)金屬球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6.4N;
鞏固練習
1.B;2.B;3.A;4.B;5.C;6.C;7.C;8.A;9.C;10.B;11.B;12.B;13.B;14.C;15.A;16.B;17.A;18.D;19.C;
20.0.2;20;0.2;物體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方法2;
21.2.2;0.196;下沉;
課后作業
1.B;2.B;3.A;4.B;5.A;6.C;7.C;8.B;9.B;10.D;11.C;12.A;13.B;14.C;15.D;16.A;17.C;18.C;
19.9.0N﹣20N/m×h;
F=20N﹣200N/m?h;
21.0.4;液體的密度;①③④;①②③(或①②④);a;2.7;2.7×103;
平衡;大;豎直向上;
ρgh;大于;
不變;7.21×107;
25.2;20;
26.0.72;漂浮;
27.3:2;3:2;
減少;變大;不變;下沉;
自身重力;5.15×106;8.24×105;不變;
30.漂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大丰市| 邹城市| 平果县| 九江市| 驻马店市| 仙居县| 托克逊县| 清镇市| 九龙县| 额敏县| 综艺| 体育| 合作市| 天峨县| 绍兴市| 新晃| 屯昌县| 灵丘县| 石渠县| 阜新市| 平果县| 新和县| 喀喇沁旗| 凤庆县| 新乐市| 霸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垣曲县| 四子王旗| 沙洋县| 花垣县| 田东县| 邹城市| 宁德市| 武乡县| 孝昌县| 甘谷县| 北宁市| 象州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