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回顧】 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1)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即:①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 ②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隨電阻的變化關系。 (2)實驗電路: (3)結論:①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②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4)注意點: 開關斷開連接電路;電表的正確使用;滑片的位置。 控制變量法的運用:a.在研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控制了電阻不變; b.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控制了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進行多次測量,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性。 滑動變阻器的兩個作用:a.保護電路; b.調節電路電流,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 c.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2.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數學表達式I=,變形公式:U=IR、R=。 (3)說明:①適用條件:純電阻電路(即用電器工作時,消耗的電能完全轉化為內能); ②I、U、R對應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不同時刻、不同導體或不同段電路三者不能混用,應加角碼區別。 ③同一導體(即R不變),則I與U成正比。同一電源(即U不變),則I與R成反比。? ④R=是電阻的計算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可由U/I計算出大小,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電壓U和電流I等因素無關。 (4)注意點: 同一性、同時性; 電流與電壓的因果關系; 描述結論時,先說條件,再說結論。 3.歐姆定律的應用 用公式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 讀題、審題(注意已知量的內容); 無電路圖則應根據題意畫出電路圖; 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選用物理公式進行計算(書寫格式要完整,規范)。 4.伏安法測電阻 (1)定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R=; (3)電路圖: (4)步驟: ①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連接電路是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調到阻值最大處。 ②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三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讀出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注:定值電阻適用,小燈泡不適用,但也要測三次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 ④整理器材。 (5)討論: 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調節電路電流,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 測量結果偏小是因為:有部分電流通過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大于實際通過Rx電流。根據Rx=電阻偏小。 【經典例題】 【例1】小明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時,使用的器材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為定值電阻.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的電路連接完整.(要求導線不交叉) (2)由于導線中的電流可能與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都有關系,所以,在本次實驗中應該保持 不變.變阻器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外,還起到 的作用; (3)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 ,合上開關前,變阻器滑片P應該處于圖中 端(選填“C”或“D”); (4)某次實驗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壓為 V; (5)通過實驗,他得到如圖丙所示的I﹣U圖象,根據此圖象,他初步得到實驗結論: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該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 【例2】現有下列器材:學生電源(6V),電流表(0﹣0.6A,0﹣3A)、電壓表(0﹣3V,0﹣15V)、定值電阻(5Ω、10Ω、20Ω各一個)、開關、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若干,利用這些器材探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請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要求連線不得交叉) (2)實驗中依次接入三個定值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利用描點法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 . (3)上述實驗中,小強用5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接著把R換為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向 (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 V 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4)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哪種規格的滑動變阻器 ?。?A.50Ω 1.0A B.30Ω 1.0A C.20Ω 1.0A. 【例3】在“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小燈泡標有“2.5V”字樣): (1)如圖所示,小麗所接的實驗電路存在連接錯誤,但只需改動一根導線,即可使電路連接正確.請你在應改動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接法. (2)甲組同學連接好最后一根導線,燈泡立即發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滅.檢查后,發現連線正確,請你找出實驗中兩個操作不當之處: ① ;② ?。?(3)丙組同學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有示數.接下來他們應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斷路 C.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4)小芳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過程中發現,電流表示數變大時,電壓表示數反而減小,經檢查所有器材均完好.你認為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 . 【例4】在測量定值電阻RX阻值的實驗中. (1)實驗時,若只有Rx斷路,開關閉合后,電路中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是 ?。?(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電壓表不能使用,小明將滑動變阻器調到最大值作為定值電阻R0使用(R0 阻值已知),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測量Rx阻值.測量時,只閉合S1,電流表示數為Il;只閉合S2電流表示數為I2.則S1閉合時,電阻Rx兩端的電壓UX= ,電阻 Rx= ?。ňx用Il、I2和R0表示) (3)因圖乙不能測量多組數據,于是小明向老師借了一只定值電阻R1(R1值已知),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電路,重復(3)中的測量步驟和計算方法,并多次測量求出了電阻Rx的阻值.小明得出的Rx阻值是 ?。ㄕ_/錯誤)的,理由是 . 【例5】小亮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小燈泡額定電壓2.5V,電源電壓4.5V. (1)小亮同學在連接該處的實物圖的時候有一根連接錯誤,請你幫他找出在錯誤的連線上面打“×”并畫出正確的連線. (2)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位于 ?。ㄟx填“左”或“右”)端. (3)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4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小燈泡的電阻約為 Ω;他把多次測量的電流值和電壓值繪制出I﹣U圖象是一條曲線,原因是 . 【例6】小華同學用“伏安法”來測量一只阻值約為5Ω的定值電阻Rx,實驗室有如下器材供選用: A.兩節干電池 B.開關一個和導線若干 C.電壓表(0﹣3~15V) D.電流表(0~0.6﹣3A) E.滑動變阻器(0~10Ω) F.滑動變阻器(0~100Ω) (1)小華同學完成實驗電路設計后,為了操作順利和方便,除了A、B、C和D外,小華同學還需選用 器材(選填“E“或“F”); (2)根據設計的實驗電路要求,請用筆劃線代替導線連接圖甲中最后的兩根導線; (3)如圖甲所示,連接好電路.在閉合開關前,為保護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滑至 端(選填“G”或“H”); (4)小華在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發現電流表示數始終為零,而電壓表有示數但不發生變化,此時電路中的一處故障是 (選填A、B、C或D); A.滑動變阻器斷路 B.滑動變阻器短路 C.定值電阻Rx斷路 D.定值電阻Rx短路 (5)排除故障后,電流表示數為0.40A,電壓表示數如乙圖所示,則本次實驗測得的定值電阻Rx是 Ω. 【例7】小天同學在做“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時,除了滑動變阻器的名牌不清楚之外其他實驗器材齊全且完好,電源電壓不變,電流表和電壓表對電路的影響均忽略不計.以下是他的實驗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小天連接了如果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請指出電路連接的錯誤之處: ?。▽懗鲆环N即可) (2)更正電路之前,小天發現可以利用甲圖所示的電路來測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他閉合開關,讀出電壓表的示數為10V,電流表的示數為0.2A,則可計算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Ω (3)小天按照圖乙所示電路圖正確連接好電路后,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他選用了合適的量程進行了多次測量,以下是他的實驗記錄.第一次: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時,電壓表的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第二次: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位置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58A,電壓表的指針位置如圖丁所示;第三次: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1A,則Rx的平均阻值為 Ω(精確到0.1Ω) 【例8】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但開關S閉合后,V1和V2表的示數分別為4V、6V,當將燈L1、L2的位置互換后,兩電壓表的示數均不變.求燈L1、L2、L3兩端及電源電壓各是多少? 【例9】如圖所示,電阻R1的阻值為5Ω. (1)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片P滑至最左端時,電壓表示數為6V,電流表示數為0.3A,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是多少? (2)若R2的阻值為20Ω,當開關S1、S2均閉合,滑片P滑至最右端時,電流表的示數多少? 【例10】如圖所示電路,電流表A1讀數為0.18A,電流表A2讀數為0.32A,通過燈泡L3的電流為0.15A, (1)通過L1和L2的電流分別是多大? (2)電流表A3的讀數是多少? 【例11】如圖所示,電源兩端的電壓為12V,且保持不變,電阻R1與R2的比值是4:1.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0.2A;當開關S1斷開、S2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0.3A,則電阻R3兩端的電壓為多大? 【課堂演練】 1.在研究電流跟電壓及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實驗中,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兩次的作用是( ) A.均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成倍數變化 B.均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 C.前次使電阻R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后次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 D.前次使電阻R兩端電壓保持不變,后次使電阻R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 2.某校興趣小組同學想探究“一段電路中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電源電壓為6伏,E、F兩點間的電阻為4Ω時,電流表示數0.5A,在此探究實驗過程中,當E、F兩點間的電阻由4Ω更換為5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你認為應該采取的操作是( ) A.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的讀數 B.閉合開關,將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 C.改變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 D.閉合開關,將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右移 3.張華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導體a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導體a的電阻大于導體b的電阻 C.當在導體b的兩端加上1V的電壓時,通過導體b的電流為0.1A D.將a、b兩導體串聯后接到電壓為3V的電源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2A 4.某同學在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利用圖甲所示電路,在a、b兩點分別接入定值電阻R1,R2,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測得多組數據,并根據數據繪制了兩個電阻的U﹣I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若將R1,R2組成并聯電路,當通過R1的電流為1A時,通過R2的電流為( ) A.0.5A B.1A C.2A D.3A 第4題圖 第5題圖 5.在探究“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之間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器材:電源(4.5V)、電流表(量程0﹣0.6A)、電壓表(量程0﹣3V)、三個定值電阻(R1=5Ω,R2=10Ω,R3=20Ω),滑動變阻器R標有“30Ω 1A”字樣.如圖所示,當在a、b兩點間接入定值電阻R1,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讀出電流表的示數.斷開開關,將R1換成R2后,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A.閉合開關,直接讀數電流表的示數 B.閉合開關,將滑片P向左移動,保持電壓表示數2.5V不變 C.閉合開關,將滑片P向右移動,保持電壓表示數2.5V不變 D.將滑片移動至阻值最大的位置后再閉合開關 6.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小雪和曉彤分別選用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為測量對象,在處理實驗數據時,分別畫出了U﹣I的圖象,如圖甲、乙所示.對于圖象的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由甲圖可知,定值電阻的阻值為1Ω? B.由甲圖可知,電阻不隨其兩端的電壓和導體中的電流而改變 C.為了減小誤差,應該用多次測量的方法,計算小燈泡的電阻 D.由乙圖及實驗現象可知:小燈泡的電阻隨燈絲溫度的增加而增大 7.在用伏安法測未知電阻Rx時,如果缺少電流表或電壓表,可以通過增加一個定值電阻R1和開關來解決,下面的四種方案中哪一個是錯誤的( ?。?A. B. C. D. 8.某同學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畫出了如圖所示的I﹣R圖象,下列結論與圖象相符的是( ?。?A.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B.電阻一定時,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C.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D.電壓一定時,電阻與電流成反比 9.對于歐姆定律的公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根據R=,當U=0時,R=0 B.根據R=,當U增大時,R增大 C.根據R=,I增大時R減小 D.根據R=,對于同一段導體,I與U成正比 10.關于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在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B.在電阻一定時,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正比 C.在電流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D.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11.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電路圖,電源電壓保持3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10Ω 1A”.實驗中,先在a、b兩點間接入5Ω的電阻,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V,讀出并記錄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接著需要更換a、b間的電阻再進行兩次實驗,為了保證實驗的進行,應選擇下列的哪兩個電阻( ) A.10Ω和40Ω B.20Ω和30Ω C.10Ω和20Ω D.30Ω和40Ω 12.小明同學練習用伏安法測電阻,他所測電阻的阻值約為2Ω.電壓表的量程為3V,電流表的量程為3A.測量結束后,他得到的結論是待測電阻的阻值為10Ω,則他在測量中所出現的錯誤可能是( ) A.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位置接反了 B.他沒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致使誤差過大 C.電壓表按15V量程讀數,電流表按3A量程讀數 D.電壓表按15V量程讀數,電流表按0.6A量程讀數 13.小明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1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5Ω.完成下列題目: ①在記錄數據時,小明由于粗心,忘記將第三組電壓表示數填入表格,同學們可以幫忙算出這里的電壓值應該為 V. I/A 0.1 0.2 0.3 0.4 U/V 0.5 1.0 2.0 ②接下來,小明利用上述電路原理圖來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式的電壓表的讀數為2V,然后斷開開關,將CD間的電阻R1從5Ω換成10Ω.再閉合開關,此時電壓表的示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V,接下來小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端(填“A”或“B”)移動. ③最后小明在桌子上發現一個阻值未知的定值電阻,為了測量電阻阻值的大小,小明用這個定值電阻換掉原電路中的R1,調節滑動變阻器,電路中電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測電壓表的示數為 V,電流表示數為 A,通過計算可得此定值電阻的阻值為 Ω.小明認為這樣通過一組數據直接計算的定值電阻阻值不準確,為了使得結果更加準確,他接下來應該 ?。?14.小亮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實驗中,根據實驗目的設計出實驗電路圖,并按電路圖連接實驗器材如圖1所示. (1)在圖1所示的實物電路中, 連接有錯誤; (2)小亮將電路連接的錯誤改正后開始實驗,當閉合開關S后,發現電壓表示數很小,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在此實驗中,為達到實驗目的,每次應更換 ,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改變其連入電路中的阻值,目的是使 表的示數保持不變. (4)在實驗過程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點時,發現兩電表的示數如圖2甲、乙所示,則此時小亮所使用的電阻的阻值為 Ω. 15.用“伏安法”測量一只小燈泡的電阻,如圖所示.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該實驗的原理是 ?。ㄓ霉奖硎荆?(3)正確連接電路后,開關S閉合前應將滑片移至滑動變阻器的 ?。ㄟx填“左”或“右”)端;閉合開關后,該同學發現,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該電路故障可能是 ?。?(4)若電壓表示數為2.0V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所示,則表格中的兩個空格數據分別是電流為 A,電阻為 Ω(表格空格不用再填寫).同學們通過交流發現小燈泡的電阻隨電壓、亮度增大而增大.這個現象不能單純用誤差來解釋,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小燈泡的電阻可能與 有關. 實驗序號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1 1.0 0.14 7.1 2 1.7 0.22 7.7 3 2.0 16.如圖甲是小明用“伏安法”測量未知電阻Rx的電路,已知電源電壓為3V. 實驗次數 1 2 3 電壓/V 1 1.5 2.0 電流/A 0.20 0.28 0.36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檢查電路無誤后進行實驗,如表是實驗時記錄的數據.由此可知,該未知電阻的阻值約是 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本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 (4)同桌小紅利用一個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0、一個電壓不變且電壓值未知的電源、一個電流表、兩個開關、若干導線,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也測出了未知電阻Rx的阻值.請幫她把缺少的步驟補全,并寫出Rx的表達式. ①閉合開關S1,斷開開關S2,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I1. ② . 則未知電阻阻值的表達式:Rx= ?。ㄓ靡阎蜏y量的物理量表示). 1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為5Ω.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2A;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2.5A,此時燈泡L正常發光.求:(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電源電壓U; (2)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R2. (3)燈泡正常發光時整個電路的總電阻R. 1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S、S1閉合,S2斷開時,電壓表示數為8V,當S、S1、S2都閉合時,電壓表示數為12V,電流表示為1.5A.求:(1)電源電壓;(2)R2的阻值. 19.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斷開時,V1的示數為5V,V2的示數為7V;當開關S閉合時,V1的示數為9V,V2的示數為5.4V.求: (1)電源的電壓為多少? (2)開關S斷開時,每盞燈兩端的電壓各為多少? 【鞏固練習】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公式表示:在導體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公式表示: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C.只要電路兩端有電壓,電路中就會有電流 D.絕緣體一定有電阻,導體一定沒有電阻 2.關于歐姆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導體的電流跟該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該導體的電壓成反比 B.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C.當通過導體的電流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該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D.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3.關于電流、電壓和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小,導體的電阻越大 B.導體兩端的電壓為0V時,導體的電阻為0Ω C.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由通過導體的電流決定 D.導體的電阻不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決定 4.實驗室中所使用的電流表是用小量程電流表改裝而成.在圖甲中是滿偏電流(即指針指到最大刻度時的電流值)為Ig=3mA的電流表,其電阻Rg=10Ω,現借助一個定值電阻Ro把它改裝為一個量程為3A的電流表,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達到滿偏時兩端電壓0.03 V,R0約100000Ω B.達到滿偏時兩端電壓0.03 V,R0約0.01Ω C.達到滿偏時兩端電壓3 0V,R0約100000Ω D.達到滿偏時兩端電壓3 0V,R0約0.01Ω 5.如圖1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乙為定值電阻 B.當電阻甲兩端電壓為2V時,R甲=0.4Ω C.如圖2所示,當開關閉合,電路電流為0.2A時,電路總電阻是15Ω D.如圖3所示,當開關閉合,電源電壓為2V時,電路總電流為0.4A 6.如圖所示的電器中,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閉合,甲、乙兩表都為電壓表時,兩表的示數之比U甲:U乙=5:3;當開關S斷開,甲、乙兩表都為電流表時,兩表的示數之比I甲:I乙是( ?。?A.2:5 B.3:5 C.2:3 D.5:2 第6題圖 第7題圖 7.張華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的實驗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分析圖象得出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通過導體A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導體A和B的電阻之比為1:2 C.當在導體B的兩端加上1V的電壓時,通過導體B的電流為0.1A D.將導體A和B串聯時通過A的電流為0.4 A,則導體B兩端電壓為2V 8.在相距50km的甲、乙兩地間沿直線架設兩條輸電線.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若輸電線在某處發生了短路,為確定短路位置,甲乙兩地的檢修員用輸出電壓相同且不變的電源和電流表做成如圖所示的測量儀,并分別進行了如下測量:將測量儀連接a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2A;將測量儀連接cd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A.由此可判斷短路位置離甲地的距離是( ?。?A.10km B.20km C.30km D.40km 第8題圖 第9題圖 9.在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先AB間接入15Ω的電阻R,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V,讀出電流表示數;接著取下15Ω的電阻換上10Ω電阻,不進行其它操作就閉合開關,此時電壓表示數及應進行的操作是( ) A.大于2V,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 B.大于2V,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 C.小于2V,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 D.小于2V,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 10.在探究“一定電壓下,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電路圖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4.5V,滑動變阻器上標有“10Ω 1.5A”字樣,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當接入20Ω的電阻時,電壓表的示數始終無法達到2.5V,其原因可能是( ?。?A.20Ω的電阻阻值太大 B.電源電壓4.5V太低 C.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 D.控制電壓為2.5V太高 11.現有一個電阻元件R,該電阻元件可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能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F對該電阻元件R進行測試,測得其電流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次數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U/V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I/A 0.04 0.09 0.16 0.25 0.36 0.49 0.64 0.81 (1)請根據表中數據,判斷電阻元件R可能是由上述 材料制成的. (2)電阻元件R和定值電阻R0連接成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教室內氣溫.若保持電源電壓不變,當教室內氣溫升高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變化為 . A.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都變大 B.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都變小 C.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 D.電壓表示數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大 (3)電阻元件R和定值電阻R1連接成如圖乙所示的電路.若保持電源電壓不變,只閉合開關S1,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25A,再閉合開關S2,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45A,則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多少? (4)電阻元件R和阻值為10Ω的定值電阻R2連接成如圖丙所示的電路.調節電源電壓,電壓表示數為2V,求此時電源電壓為多少? 12.如圖所示,甲是用“伏安法”測量未知電阻Rx的實物電路圖.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物圖甲,要求變阻器滑片左移,電流表示數變小.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 狀態.閉合開關后,小陳發現電流表幾乎無示數,電壓表指針明顯偏轉,則出現的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當滑片移動到某位置時,電壓表示數為2.4V,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 A,則未知電阻Rx= Ω. (4)若實驗中電壓表損壞,利用其它的原有器材也能測出未知電阻Rx的阻值.實驗電路如果丙所示(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R0,電源電壓未知且不變), 請將下列相關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記錄電流表示數為I1; ②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 端,記錄電流表示數I2; ③寫出待測電阻的表達式,Rx= (用已知量R0和測量量符號表示) 13.某同學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Rx的阻值,電路如圖甲所示. (1)開關S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動到 端.(選填“左”或“右”) (2)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觀察到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V,流過電阻的電流為 A,測得電阻的阻值Rx= Ω. 14.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實驗中,根據實驗目的設計出實驗電路圖如圖甲,并按電路圖連接實驗器材. (1)在如圖甲所示的實物電路中,連接錯誤的是 ?。?(2)將錯誤改正后開始實驗,在閉合開關S前,應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 ?。ㄌ睢癆”或“B”)端. (3)為了達到實驗目的,每次實驗時,應當 ,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目的是使 ?。?(4)在實驗過程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 移到某點時,發現兩電表的示數如圖乙、丙所示,則此時小亮所使用的電阻為 Ω(結果保留1 位小數). (5)小麗重新設置了小亮實驗中不變量的數值,又進行了多組實驗,并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繪制出通過導體的電流隨導體電阻變化規律的圖象,如圖丁所示.請你根據圖象判斷,當導體電阻為5Ω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為 A. 15.為了迎接中考實驗加試,同學們到電學實驗室分成幾個小組做實驗: (一)第一小組的丁丁和寧寧同學做“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如圖1甲所示的電路圖. (1)請按照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他們將圖1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已知電源為兩節干電池串聯. (2)實驗過程中,當寧寧把電阻R由5Ω換成10Ω時,他應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原來的位置向 調,目的是 ,然后再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3)如表是他們測得的三組數據,據此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電阻/Ω 5 10 20 電流/A 0.4 0.2 0.1 (4)本實驗中測量了多組數據,愛思考的丁丁想到:在許多實驗中都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有的是為了從不同情況中找到普遍規律,有的是為了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你認為下列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與本實驗相同的是 A.測量物體的長度 B.用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 C.探究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5)丁丁想用一50Ω電阻再做一次,但換上電阻后發現無論怎樣調節滑片都不能使電壓表示數變為2V,你認為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二)第二小組的媛媛和芳芳兩位同學做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 (1)媛媛采用了如圖2甲所示的電路測量未知電阻的阻值,某次測量中,電壓表、電流表示數如圖2乙,電壓表的讀數為 V,電流表的讀數為 A,則Rx= Ω. (2)芳芳采用了如圖2丙所示的電路測量電阻Rx的阻值,其中R0阻值已知.實驗步驟如下:先閉合S1、S2,讀出此時電壓表讀數U1;再閉合S1,斷開S2,讀出此時電壓表讀數U2.則被測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為:Rx= ?。ㄓ肦0、U1、U2表示). 16.電壓表既是測量儀表,同時也是一個接入電路中的特殊電阻.電壓表的電阻一般很大,如圖所示電壓表的電阻為6.0kΩ,某同學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4.5V,并保持不變,R1=3.0kΩ.當閉合開關S1、S2時,電壓表示數是多少;閉合開關S1,斷開S2時,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少? 17.現一只滿偏電流Ig=3mA的電流計G,已知其電阻Rg=100Ω,現在需要把它改裝成一只量程Ic=3A的電流表,如圖a所示. 求(1)電阻Rx的阻值; (2)求改裝后的電流表電阻Rc的阻值; (3)如圖b所示,將改裝后的電流表接入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U=10V,電阻R1=5Ω.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I=1.0A.求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R2,以及通過原電流計G的電流I1. 18.如圖所示,R1=25Ω,小燈泡L的規格為“2.5V 0.3A”,電源電壓保持不變.(不考慮燈絲電阻變化) (1)S1、S2都斷開時,小燈泡L正常發光,求電源電壓; (2)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變為0.6A,求R2的阻值. 19.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10Ω,當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a端移到b端,兩電表示數變化關系用圖乙線段AB表示.求: (1)電源電壓 (2)滑片P滑到ab中點時電壓表的示數. 【課后作業】 1.小明自制了一種測定風速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風速表是由電壓表改裝而成,R 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T”型管道的豎直管內裝有可上下自由移動的輕質活塞A,A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相連.當風速增大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活塞A向下移動,電壓表示數變大 B.活塞A向下移動,電壓表示數變小 C.活塞A向上移動,電壓表示數變大 D.活塞A向上移動,電壓表示數變小 第1題圖 第2題圖 2.小明同學用增加串聯干電池數量的實驗方法,分別研究流過A、B兩個導體的電流與它們兩端電壓關系,他把實驗數據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畫成U~I圖線,則( ?。?A.A電阻值小于B電阻值 B.對同一電阻而言,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C.電壓相同時,電阻越大電流越大 D.電流相同時,電阻越大電壓越小 3.通過人體電流過大會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兩手間電阻約為2kΩ;穿干燥膠鞋時,手與地間電阻約為800kΩ.如果分別加220V電壓,則前一種情況通過人體的電流約為后一種的( ?。?A.2倍 B.400倍 C.220倍 D.800倍 4.以下關于歐姆定律及其變形式的說法正確( ?。?A.由I=可知,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由U=IR可知,電阻一定時,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正比 C.由R=可知,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其通過的電流成正比 D.以上說法都正確 5.小明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根據實驗的數據繪出了如圖圖象,根據圖象可知( ) A.小明控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2V B.當電阻為20Ω時,電流為0.2A C.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正比 D.當電流分別為0.25A和0.5A時,接入電路的導體的電阻之比為1:2 6.電阻R1接在電壓為U的電源兩極上,R1中的電流為I,當將另一電阻R2和R1同時接入該電源兩極后,R1中的電流變為I,設電源電壓不變,則電阻R1和R2的阻值關系是( ?。?A.R1=4R2 B.R1=R2 C.R1=5R2 D.R1=R2 7.導體兩端的電壓是4V時,通過的電流是0.8A,如果使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加到6V時,導體的電阻是( ?。?A.0.2Ω B.5Ω C.7.5Ω D.12.5Ω 8.如圖是甲、乙兩個電阻的電流Ⅰ與電壓U的關系圖象,將它們并聯接入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甲的電流大于通過乙的電流 B.通過甲的電流小于通過乙的電流 C.甲、乙并聯的總電阻隨它們兩端電壓的升高而減小 D.甲、乙并聯的總電阻隨它們兩端電壓的升高而增大 第8題圖 第9題圖 9.如圖甲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右端滑到左端的過程中,R1、R2的I﹣U關系圖象如圖乙,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圖線A是電阻R1的I﹣U關系圖象 B.電源電壓為20V C.R1的阻值是30Ω D.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70Ω 10.張華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在導體乙的兩端加上1V的電壓時,通過導體乙的電流為0.1A B.將甲、乙兩導體并聯后接到電壓為3V的電源上時,干路中的電流為0.9A C.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D.導體甲的電阻大于導體乙的電阻 11.小華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12V,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電阻為30Ω,電阻R1=5Ω,實驗過程中,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時,讀出電阻R1兩端電壓為6V,并讀出了電流表此時的示數.緊接著小華想更換與電壓表并聯的電阻再做兩次實驗,可供選擇的電阻有10Ω、20Ω、40Ω和60Ω各一個,為了保證實驗成功,小華應選擇的電阻是( ?。?A.10Ω和20Ω B.20Ω和40Ω C.40Ω和60Ω D.四個電阻中任何兩個電阻都可以 12.張華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導體a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導體a的電阻大于導體b的電阻 C.當在導體b的兩端加上l V的電壓時,通過導體b6的電流為0.1A D.將a、b兩導體串聯后接到電壓為3V的電源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2A. 第12題圖 第13題圖 13.如圖實驗中,在保持電壓不變這一步中,實驗要求( ) A.調節R′的滑片到適當位置,使R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B.調節R′的滑片到適當位置,使R′兩端的電壓不變 C.換用不同電壓的電源,調節R′的滑片,保持R上的電壓不變 D.改變電阻R電阻的大小,調節R′的滑片,保持R兩端的電壓不變 14.小明同學做電學實驗,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R3電阻的大小,依次記錄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如下表示,分析表格中實驗數據.可推斷小明實驗時所用的電路可能是圖A、B、C、D中的哪一個( ) 電壓表讀數U/V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電流表讀數I/A 0.18 0.21 0.24 0.27 0.30 0.33 B. C. D. 15.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上均標有“2A 20Ω”字樣,通過哪幾個電路圖可測出RX的阻值(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甲、乙、丙 16.小剛利用如圖甲所實物電路探究“導體中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電壓恒為6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四個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 (1)圖甲中部分導線已連好,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實驗中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保持電阻R兩端電壓不變,這種方法是 ?。?A.控制變量法 B.轉換法 C.等效替代法 (3)實驗數據如表,第2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電流表示數為 A. 次數 1 2 3 4 電阻/Ω 5 10 15 20 電流/A 0.40 0.13 0.12 (4)由于操作不當,導致一緋數據存在錯誤,請判斷笫 次實驗的數據存在錯誤,產生錯誤的原因 ?。?(5)結合表中數據可知,小剛選用的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 Ω. 17.在“探究導體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實驗中,老師提供的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4.5V),電流表、電壓表和開關各一個,四個定值電阻(10Ω、15Ω、20Ω、30Ω),滑動變阻器一個,導線若干. (1)請用筆畫線表示導線,在圖(甲)中將實驗電路圖連接完整. (2)實驗時,小紅先在ab間接入10Ω電阻,移動滑片P至一位置,記錄相應的電壓、電流值;再改接15Ω的電阻,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較上一次應靠近 ?。ㄟx填“c”或“d”)端,才能完成數據的測量. (3)通過實驗數據,得到如圖(乙)所示導體的電流I 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得出結論: . (4)本實驗需在ab間先后接入上述四個定值電阻,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最大阻值不小于 Ω規格的滑動變阻器. (5)小雨重新設計了電路,保持電壓表的示數為1.5V,得到了與圖乙相同的數據,也完成了實驗探究.小雨和小紅的實驗相比不同之處是: ?。?18.甲乙兩小組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老師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4.5V),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個,開關一個,四個定值電阻(5Ω、10Ω、15Ω、20Ω),兩只滑動變阻器(規格分別為“20Ω 2A”、“50Ω 1A”),小燈泡一只(額定電壓3.8V),導線若干. (1)甲小組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①請你根據圖甲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②他們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③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得到的數據如表,由此可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電壓U/V 1.0 1.5 3.0 電流I/A 0.2 0.3 0.6 (2)乙小組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①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1.5V,并記下相應的電流值;然后,用10Ω的電阻替代5Ω的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后再記下相應的電流值,此時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 ②為了完成用四個定值電阻進行實驗,應選擇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 ③他們用小燈泡替換定值電阻,電壓表改接大量程,電流表量程不變,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丙圖所示,則此時小燈泡的電阻是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測未知電阻Rx”的實驗中.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前,圖乙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位于 ?。ㄌ睢癆”或“B”)端. (3)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指針幾乎不動,電壓表示數較大,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過實驗得到數據如表所示,其中第1次實驗的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該電流值為 A,則所測電阻Rx的值是 Ω. 實驗序號 1 2 3 電阻Rx/Ω 電壓U/V 1.00 1.53 2.60 電流I/A 0.15 0.25 (5)若在實驗中,電壓表不能使用,仍利用原有電路進行實驗,已知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R0,當滑片置于最左端時,電流表示數為I1,滑片P置于最右端時,電流表示數為I2,則未知電阻的表達式Rx= . 2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6V,甲圖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乙圖為連接不完整的實物圖. (1)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 ;(填“斷開”或“閉合”) (2)如果用這一個電路圖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時,此實驗要多次測量電阻值,最后求電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 ?。ㄌ顚慉或B).A:“尋找規律”B:“減小誤差” (3)實驗過程中,某次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測得的Rx= Ω. (4)如圖所示,幾個同學在只有電流表或電壓表時,利用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R0設計了四個測未知電阻Rx的電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21.小娟利用圖1所示的器材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已知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壓為2.5V.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壓表正確接入電路. (2)“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 . (3)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到 ?。ㄟx填“左”或“右”)端,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小娟發現小燈泡不亮、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移動變阻器的滑片時,電流表的示數會變化,則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燈泡 ?。ㄟx填“斷路”或“短路”). (4)故障排除后,小娟根據測得的數據繪制了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如圖2所示).由圖象可知,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是 Ω,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1V時,小燈泡的電阻是 Ω,進一步分析圖象可以發現小燈泡的電阻不斷變化,這是因為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ㄟx填“增大”或“減小”). 22.如圖所示的電路,已知R1=40Ω,R2=20Ω,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測得的示數為0.2A.求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通過R2的電流是多少? 23.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當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分別為0.3A和6V.斷開S2,電壓表示數變為4V,求小燈泡的電阻和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24.如圖所示,R1=20Ω,R2=40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A1的示數是0.3A,電源電壓是多少? (2)當開關S1、S2都斷開時,電流表A2的示數是0.1A,燈的電阻是多少? 25.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路元件在各行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熱敏電阻就是其中之一,熱敏電阻的阻值會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如圖甲是用熱敏電阻測量環境溫度的電路,電路中電流表的量程為0~0.02A,滑動變阻器R的銘牌上標有“150Ω 0.3A”字樣.Rt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環境溫度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請完成下列小題: (1)將此電路放入溫度為20℃的環境中,閉合開關S,調節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R=100Ω,此時電流表的讀數為0.01A,求電源電壓; (2)若環境溫度為40℃時,要保證整個電路元件的安全,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 (3)此電路能測量的最高環境溫度為多少? 26.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U=6V,三個電阻的阻值分別為R1=10Ω,R2=5Ω和R3=15Ω.求: (1)當S1、S2均斷開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2)當S1、S2均閉合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 【參考答案】 經典例題 【例1】電阻;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斷開;D;2.6;正比; 【例2】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A;2;A; 【例3】連接電路時,開關沒斷開;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不是最大;C;電壓表接在了滑動變阻器兩端; 【例4】電流表示數為0;I2R0;;錯誤;RX與R0在兩種不同的狀態下電壓不一定相同; 【例5】斷開;左;10;燈絲電阻受溫度影響; 【例6】E;G;C;5.5; 【例7】電壓表并聯在變阻器的兩端了(或滑動變阻器下面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50;10.4; 【例8】燈L1、L2、L3兩端的電壓分別為2V、2V、4V,電源電壓為8V. 【例9】(1)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是15Ω;(2)電流表的示數是1.5A. 【例10】(1)L1的電流為0.18A,L2的電流為0.14A; (2)電流表A3的讀數是0.47A. 【例11】電阻R3兩端的電壓為7.5v. 課堂演練 1.C;2.D;3.B;4.A;5.D;6.C;7.B;8.C;9.D;10.D;11.C;12.C; 13.1.5;1.5;大于;B;2.0;0.5;4;調節滑動變阻器重復以下操作,多算幾組定值電阻阻值,再求平均值; 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阻值太大;電阻;電壓;10; R=;右;燈泡斷路;0.24;8.3;溫度; 16.Rx處斷路;5.3;減小誤差;閉合開關S2,斷開開關S1,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I2;; 17.(1)電源電壓U為10V; (2)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R2為20歐姆. (3)燈泡正常發光時整個電路的總電阻R為4歐姆. 18.(1)電源電壓為12V; (2)R2阻值為4Ω. 19.(1)電源的電壓為9V; (2)開關S斷開時,L1、L2、L3的電壓依次為3V、2V、4V. 鞏固練習 1.A;2.D;3.D;4.B;5.C;6.A;7.D;8.A;9.C;10.A; 11.半導體;D; 12.斷開;定值電阻Rx斷路了;0.24;10;b;R0; 13.左;2;0.4;5; 14.電流表;B;改變定值電阻的大??;控制電壓表示數不變;10.8;1.2; 15.左;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在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C;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小于25Ω;1.8;0.24;7.5;×R0.; 16.當閉合開關S1、S2時,電壓表示數是4.5V,閉合開關S1,斷開S2時,電壓表的示數是3V. 17.(1)電阻Rx的阻值約為0.1Ω; (2)改裝后的電流表電阻Rc的阻值為0.1Ω; (3)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R2=4.9Ω,通過原電流計G的電流I1=10﹣3A. 18.(1)電源電壓為10V;(2)R2的阻值為50Ω. 19.(1)電源電壓是6V. (2)滑片P滑到ab中點時電壓表的示數是3V. 課后作業 1.C;2.B;3.B;4.A;5.A;6.A;7.B;8.C;9.D;10.D;11.A;12.A;13.D;14.B;15.A; 16.A;0.2;4;第4次實驗時,沒有移動滑片就讀電流表示數了;40; 17.c;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15;電壓表接在了變阻器兩端; 18.可能是定值電阻短路,(或也可能是電壓表損壞);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50Ω 1A;10Ω; 19.B;Rx斷路;0.1;10;?R0; 20.斷開;B;5;C; 21.R=;左;短路;8.3;5;增大; 22.(1)電阻R1兩端的電壓是8V; (2)通過R2的電流是0.4A. 23.小燈泡的電阻為10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 24.(1)電源電壓是6V; (2)燈的電阻是20Ω. 25.(1)電源電壓為5V; (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是50Ω; (3)此電路能測量的最高環境溫度為50℃. 26.(1)當S1、S2均斷開,電流表的示數為0.3A,電壓表的示數為1.5V; (2)當S1、S2均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V,電流表的示數為1.8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