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34專項 科學探究點擊重難點1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價、交流與合作。2 科學探究性試題的類型有:過程設計型、方案設計型、實驗數據分析歸納型等。試題的解題方法一般是根據探究活動的操作程序思考問題,注意試題提供信息的分析、數據的處理以及對研究問題的合理猜想等。評析中考點考點1 小明家經常出現蟑螂。他想:蟑螂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呢 于是他設計了如下實驗:在一個紗罩內分別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將兩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觸角,另一只沒剪,并將它們同時放入紗罩內。小明發現沒剪觸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觸角的蟑螂則在里面亂撞。(1)小明在進行實驗前所作的假設是 。(2)在紗罩中放入沒剪觸角的蟑螂是起 作用。(3)小明的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請提出改進措施 。※思路點撥※根據小明提出的問題和設計的實驗不難看出蟑螂的觸角是本次實驗所控制的變量。在實驗設計中所存在的不夠完善的地方是蟑螂只有兩只,這樣會使實驗存在偶然性。※解答辨析※(1)小明在進行實驗前所作的假設是蟑螂是靠觸角尋找食物的。(2)在紗罩中放入沒剪觸角的蟑螂是起對照作用。(3)小明的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提出的改進措施是多用幾只蟑螂重新做實驗。※考點點評※本題考查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考點2 小強看到在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工人要將油桶搬運上汽車,常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小強想:為什么不直接將油桶抬上車呢 難道這樣做可以省力嗎 小強帶著疑問去查閱有關資料后了解到:用斜面搬運同一物體時的推力大小跟斜面長度、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關。小強根據以上查閱的資料提出了一個探究的問題:沿斜面推力的大小與斜面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1)你認為小強在探究搬運同一物體時沿斜面推力的大小與斜面長度的關系時,應控制的變量有 。(2)小強選用了一個彈簧秤、一個8N的重物、五塊長度不同的由同種材料做成的光滑木板,按如圖所示進行了實驗,實驗時控制斜面高度為0.2m不變。實驗測得的數據如表所示:次數 物重G/N 斜面高h/m 彈簧秤示數F/N 斜面長L/ml 8 0.2 4.0 0.42 8 0.2 2.0 0.83 8 0.2 1.6 1.04 8 0.2 1.0 1.65 8 0.2 0.8 2.0分析實驗數據,小強得到的結論是: 。(3)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F與L的關系的是( )※思路點撥※小強查閱有關資料后了解到:用斜面搬運同一物體時的推力大小跟斜面長度、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關。當小強想探究:沿斜面推力的大小與斜面的長度有什么關系時.應控制的變量為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從表中數據可知彈簧秤的示數隨著斜面長度的增加而減小,而且成反比關系。這樣結論也不難得出了。最后根據拉力與斜面的長度成反比的關系判斷F與L的曲線圖。※解答辨析※(1)小強探究搬運同一物體時沿斜面推力的大小與斜面長度的關系時,應控制的變量有斜面高度和斜面粗糙程度。(2)分析實驗數據,小強得到的結論是:高度相同,斜面越長越省力(拉力F與斜面長成反比)。(3)B※考點點評※本題考查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實驗現象、數據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以及運用數學圖表解決科學問題的方法。考點3 某中學學習小組在幫助老師整理實驗室的化學試劑時,發現有一盛有無色溶液的試劑瓶的標簽破損(如圖)。為此他們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對該試劑可能是什么物質的溶液作出猜想,并設計實驗進行了探究。【提出猜想】(1)該無色溶液可能是Na2SO4溶液。(2)該無色溶液可能是 溶液(列舉一種)。【實驗探究】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 結論驗證猜想(1) 步驟:取少量試劑瓶內的溶液,先滴入幾滴BaCl2溶液,然后滴入HNO3溶液。 該試劑是Na2SO4溶液驗證猜想(2) 步驟:※思路點撥※利用無色溶液的試劑瓶的破損標簽上的信息進行猜想,并且根據猜想設計實驗進行探究。※解答辨析※根據鈉離子的個數和鈉的化合價可判斷此試劑中的酸根離子的化合價為一2價,而且此試劑是無色的。所以該無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鈉溶液、亞硫酸鈉溶液等。當該試劑是Na2SO4溶液時,實驗操作為取少量試劑瓶內的溶液,先滴入幾滴BaCl2溶液,然后滴入HNO3溶液,則預期現象是溶液中將出現白色沉淀。若驗證猜想 (2)該無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鈉溶液,則實驗操作為取少量試劑瓶內的溶液滴加稀鹽酸溶液,預期現象是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產生,結論是該試劑為碳酸鈉溶液。※考點點評※本題考查通過殘缺的信息進行猜想并驗證猜想的正確性。同時對實驗現象進行預測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本題答案為開放性的,解題時要引起注意。聚焦失分點易錯1 “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在①探究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系,②探究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③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④探究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等四個實驗中,利用此方法的有( )A ①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對癥下藥※控制變量法在應用時要注意研究的問題可能跟多個變量有關系。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熔化溫度只跟固體的特性有關,故不需要利用控制變量法。本題選C。※提分練習※1 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劉謙的魔術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并產生了面下的猜想:①果汁消失是因為紙杯中有央層并有吸水物質;②紙牌的秘密是兩副同花色的魔術紙牌通過手法替換;③硬幣穿玻璃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空隙,金屬原子的大小比玻璃分子間的空隙小能穿過;④人體穿越玻璃是因為玻璃臺面本身有空洞而且可以轉動到面前。對于以上猜想你認為有可能的是( )A ①②③ B②③④C ②④ D①③④考點2 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當用力擠壓裝滿水的玻璃瓶,會看到細玻璃管內的水面明顯上升,這是利用細玻璃管內水柱的變化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變。下列實驗中用到這種放大思想的是( )A將不同的電阻絲分別接到同一電路中,通過比較電流的大小判斷電阻的大小B將發聲的音又靠近乒乓球,通過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而顯示音又在振動C讓不同的紙錐從相同高度同時下落,通過落地的先后判斷運動的快慢情況D將小鐵屑均勻灑在磁體周圍,通過觀察鐵屑的分布情況認識磁場的分布情況※對癥下藥※在科學研究中常常需要對不明顯的實驗現象進行放大。解題時要注意與將實驗現象形象化的區別。如將小鐵屑均勻灑在磁體周圍,通過觀察鐵屑的分布情況認識磁場的分布情況是將看不見的磁場形象化,但不屬于將實驗現象進行放大。本題選B。※提分練習※2 用易于觀察的科學現象來顯示不易觀察的科學事實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這種方法的是( )A將枝條插入紅墨水中來顯示水在莖中的運輸B用輕質小球接觸音又來顯示音又的振動C在經過褪色處理的葉片上滴加碘液來顯示光合作用產生淀粉D用磁感線箭頭表示的方向來顯示磁場中各點的磁場方向3取一根火柴,在火柴頭處纏繞細銅絲,放入盛水大可樂瓶中,使火柴恰好能直立,并處于浸沒狀態,如圖所示。然后蓋上瓶蓋,用手擠壓瓶體,火柴下沉;松開手后,火柴叉上浮。以下是同學們對這一現象的解釋:解釋l:手擠壓瓶體,水的密度變大,火柴下沉;松手后,水的密度減小,火柴上浮。解釋2:手擠壓瓶體,水中壓強增大,對火柴向下的壓力也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解釋3:用木材做成的火柴梗會吸水,在水中一段時間后,吸水速度越來越慢,達到接近飽和的狀態。手擠壓瓶體,水中壓強增大,火柴梗又開始吸水,重力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1)經過討論,同學們馬上否定了“解釋l”,你認為他們否定的理由是:。(2)如果要檢驗解釋3是否正確,你建議他們做一個怎樣的實驗:。(3)繼續探究:如果將火柴棒換成銅棒,并在上端扎一小氣球,放入盛水大可樂瓶中,恰好直立并在水中呈懸浮狀態(如圖),然后蓋上瓶蓋,用手擠壓瓶體,將觀察到的現象是: ,分析其原因是 。探究與思考探究 檢測發現許多蔬菜中含有亞硝酸鹽,當亞硝酸鹽達到一定量時,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溫貯存和低溫貯存兩種方式。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在貯存過程中是如何變化的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提出了兩種假設:假設一:蔬菜存放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一直升高。假設二:蔬菜存放相同時間,冰箱貯存比室溫貯存產生的啞硝酸鹽要少。他們選用薪鮮的黃瓜、番茄、青椒三種蔬菜分別采用室溫貯存、冰箱貯存進行研究。通過實驗,將獲得的數據整理如表:亞硝酸 試驗時間鹽含量(毫克/千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黃瓜 室溫(20℃)貯存 0.4 0.7 0.5 0.5 0.7 0.9冰箱(4℃)貯存 0.4 0.5 0.2 0.l 0.3 0.6番茄 室溫(20℃)貯存 1 2 1.5 1.2 1.4 1.8冰箱(4℃)貯存 1 1.2 1.4 0.9 1.3 1.5青椒 室溫(20℃)貯存 2.5 5 4.5 3 5 6冰箱(4℃)貯存 2.5 3 1.5 1.5 2.5 2.5(1)有同學分析表中數據,認為實驗結果不支持假沒一,他的依據是: 。(2)實驗結果支持假設二。查閱資料得知,蔬菜中的硝酸鹽通過代謝作用可轉化為亞硝酸鹽。請你利用新陳代謝的相關知識,對“蔬菜存放相同時間,冰箱貯存比室溫貯存產生的亞硝酸鹽要少”這一現象作出一種解釋:。(3)結合本實驗結果,對于新鮮的黃瓜、番茄、青椒,就亞硝酸鹽含量而南,你認為何時食用比較合適 。※解答辨析※(1)有同學分析表中數據,認為實驗結果不支持假設一,他的依據是:實驗數據跟他的假設不一致。(2)利用新陳代謝的相關知識,對“蔬菜存放相同時間,冰箱貯存比室溫貯存產生的亞硝酸鹽要少”這一現象作出一種解釋:低溫時,新陳代謝比較慢。(3)結合本實驗結果,對于新鮮的黃瓜、番茄、青椒,就亞硝酸鹽含量而言,我認為在低溫保存的同時在第4天食用比較合適。※考點點評※蔬菜中的有毒物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也是在中考題的編寫中常常作為被關注的內容,值得思考。※跟蹤練習※在科學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如果用焚燒方法處理廢棄塑料會造成大氣污染。科學興趣小組對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的組成進行探究。【提出猜想】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查閱資料】 微量CO遇到提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立即變藍;而CO2遇該試紙不變色。【設計方案】 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設汁了如圖所示實驗.通過觀察裝置B、裝置C的實驗現象,驗證猜想。【實驗探究】 點燃酒精燈加熱,隨即打開彈簧夾,通人干燥的空氣。觀察到裝置B中的試紙變藍色,裝置C中的溶液變渾濁。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結論】 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碳的氧化物是 。【討論】根據實驗結論,從環保角度考慮,實驗中應對尾氣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是。專項集訓※能力提升※1 科學研究需要進行實驗,得到事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區分事實與推論。關于表述:①在氣體擴散實驗中,抽去玻璃板后,紅棕色的NO2氣體進入到空氣中;②在液體擴散實驗中,將紅墨水滴入熱水,熱水很快變紅;③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④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②是事實,③④是推論B ①②④是事實,③是推論C 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D ③④是事實,①②是推論2 小凌同學在學習了磁知識后,對磁現象很感興趣。一天晚上,她在臺燈下研究磁鐵,偶然發現當磁鐵靠近發光的臺燈時,燈泡內的鎢絲晃動了。讓我們和小凌同學一起來探究:(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①可能是磁鐵對鎢有吸引作用;②可能是……(3)獲得證據:小凌找來同樣的鎢絲,用磁鐵靠近,發現鎢絲不能被吸引。(4)得出結論:鎢絲晃動并不是磁鐵對鎢有吸引作用,而是。3 聶利同學在一個養蜂場看到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雙翅沒有振動,仍嗡嗡地叫個不停。她對《十萬個為什么》中“蜜蜂發聲是不斷振動雙翅產生一的”這一結論產生懷疑。蜜蜂的發聲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聶利同學的主要探索過程:①把多只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聲。②剪去多只蜜蜂的雙翅,蜜蜂仍然發聲。③在蜜蜂的翅根旁發現兩個小“黑點”,蜜蜂發聲時,黑點上下鼓動。④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蜜蜂不發聲。請回答下列問題:(1)聶利同學在實驗時,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2)從實驗①和②可得出的結論是 。(3)“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基于:的假設是 。4 一般燙發常用兩種藥水先后加在頭發上使頭發變成波浪狀,第一種藥水是堿性物質,第二種藥水是酸性物質。為了研究溶液的酸堿性強弱對發質的影響程度,小明進行了實驗,步驟如下:①用水、鹽酸、氫氧化鈉配制pH分別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②從理發店收集同一個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頭發,每組3根分別浸泡在配制的14種溶液中。③3小時后取出頭發,用紙巾吸干頭發上的液體,用測力計測出頭發的拉力值(頭發被拉斷時的拉力大小)。④記錄實驗數據求得平均值,繪制圖像如下:(1)為減少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實驗中小明控制的變量是 (列舉兩個)。(2)通過實驗,小明得出的初步結論是。(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請寫出一條改進建議:。5 小明家的廚房中有電飯煲、電磁爐和微波爐。他為了比較這三種電器在加熱水時的耗電情況,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了實驗,步驟如下:①量取500毫升水,測出水的初溫,關閉其他用電器,將電飯煲單獨接入電路給水加熱。當電能表的轉盤轉動l00圈時,立即切斷電路,測出電飯煲內水的末溫。,把電飯煲換成電磁爐、微波爐重復實驗,結果如表一。表一電器類型 水量/毫升 初溫/℃ 末溫/℃ 電能表轉數/圈電飯煲 500 20 54 100微波爐 500 20 45 100電磁爐 500 20 39 100②增加水量和電能表的轉數,重復上述實驗,結果如表二。表二電器類型 水量/毫升 初溫/℃ 末溫/℃ 電能表轉數/圈電飯煲 1 000 20 58 200微波爐 1 000 20 48 200電磁爐 1 000 20 65 200(1)除電能表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本實驗通過觀察 來比較三種電器的耗電情況。(3)本實驗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有 。6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自動澆花機模型。其原理是:太陽光照射,溫度升高,容器內壓強增大,使水流出。溫度下降時,容器內壓強減小,外界空氣從細管進入容器內,使得下一次溫度升高時又可以澆水。(1)若該自動澆花機因容器蓋未旋緊而漏氣,將會出現的現象是。針對這一自動澆花機,某興趣小組想了解其澆水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進行了如下模擬實驗。實驗一:取一個礦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細橡皮管井旋緊瓶蓋,用臺燈照射,觀察水流特點.記錄隨時間延長從橡皮管流出的水滴總數,整理如表:時間/分鐘 0 1 2 3 4 5 6水滴/滴 0 33 55 72 82 87 88實驗二:取三個相同的礦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細橡皮管并旋緊瓶蓋,然后用不同功率的臺燈等距離照射,每隔相等時間記錄水滴數。(2)分析實驗一中數據可得:在0~l分鐘,1~2分鐘,…,5~6分鐘的時間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時間段是 。(3)實驗一二研究的問題是 。7 在課外活動中,老師要求學生自制一個總質量為400克左右,不使用電力的四輪小車,并比較小車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路上一次運行的距離的長短。張明制作了如圖所示的一輛小車,他往試管中加入兩種試劑,塞緊塞子,過一會小車向前運動了。(1)理論上,在加入的兩種試劑總質量相同的條件下,請在下列試劑中選擇最符合比賽要求的試劑:①鋅粉,②鐵粉,③銅粉,④10%的稀硫酸,⑤l0%的鹽酸溶液。你選擇的試劑是 (填序號),在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在加入的兩種試劑總質量相同的條件下,若要使小車的運動速度比(1)中所選試劑時快,應往試管中加入的兩種試劑是 (填序號,從上一小題中提供的試劑中選)。(提示:10%的稀硫酸比l0%的鹽酸溶液pH要大)(3)若仍選用以上試劑,在不改變試劑質量及道路和動力的條件下,如何使張明的小車跑得更遠 請提出一種改進的方法 。(4)有同學根據同樣的推進原理,但不進行化學反應,也能使小車運動。他選用的方法可能是 。8 某興趣小組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提出問題】 液體產生的壓強跟深度有什么關系,【設計實驗】 探究液體產生的壓強跟深度的關系,用如圖所示裝置,在彈簧秤下掛一實心圓柱體,容器中盛有某種液體。【獲取證據】 測得圓柱體的體積為0.5×10一4米3,柱體的重為0.6牛。當圓柱體緩慢地浸入液體中時(圓柱體始終豎直且沒有被浸沒),記下圓柱體下表兩所處的深度h、彈簧秤相應的示數F,求得相應的圓柱體在下表面處產生的對液體的壓強p(液體在圓柱體下表面處產生的壓強也為p),所得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h/米 0.l 0.2 0.3 0.4 0.5F/牛 0.48 0.36 0.24 0.12 0p/帕 1.2×103 2.4×103 3.6×103 4.8×103【得出結論】 根據以上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討論與交流】(1)根據第5次實驗所得數據,求得圓柱體在下表面處對液體產生的壓強是 帕,實心圓柱體的密度為 。(2)當彈簧秤的示數為0.12牛時,蚓柱體受到的浮力為 牛。9 2009年以來,許多地方實施了禁止酒后駕車的“禁酒令”。為什么要實施“禁酒令” 小敏猜想:①可能是飲酒后人的反應能力下降;②可能是飲酒后人對紅、綠燈顏色的辨別能力下降。你的猜想是:可能是飲酒后人的。為了驗證猜想①小敏對一些成年人進行了飲酒前后反應能力的測試,具體操作如下:①小敏將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讓被測試者將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②小敏突然松開南尺,被測試者迅速將直尺夾住,記錄被測試者夾住甑尺處的刻度值。③被測試者重復上述實驗3次,計算平均值填入表中。參與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飲啤酒數/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飲灑后反應/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無法完成測試飲酒前反應/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1)小敏對參與人飲酒前進行測試的目的是 。(2)表中數據說明,飲灑后人的反應能力會 。10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了雙氧水分解制氧氣的實驗后,知道催化劑(MnO2)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到底還有哪些因素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呢 【小組討論】 甲同學的觀點: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質量分數有關。乙同學的觀點: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溫度有關。【設計實驗】他們設計并進行了以下4次實驗。實驗次數 H2O2溶液質量分數/% H2O2溶液用量/毫升 催化劑(MnO2)用量/克 反應溫度/℃ 收集氣體體積/毫升 所需時間/秒① 30 5 0 85 2 3.8② 15 2 0.1 20 2 2.8③ 5 2 0.1 20 2 7.4④ 30 5 0 55 2 10.5(1)淆你寫出第②次實驗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②和③實驗證明甲的觀點是正確的, 實驗證明乙的觀點是正確的(填字母)。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④(3)由以上實驗還能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反應溫度越高或反應物的質量分數越大,則反應速率 。(4)通過查閱資料,他們還發現許多金屬鹽(如FeCl3、CuSO4等)對雙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那么,鐵鹽和銅鹽的催化作用哪個強呢 他們設計了如圖的實驗,并以兩支試管中產生氣泡的快慢來判斷結果。小聰同學提出將CuSO4溶液改為CuCl2溶液更合理。仿照小聰的思路,你認為還可以作何改進 。11 前一段時問,一項名為“沸騰可樂”的游戲在各大網站卜頗為盛行:將幾顆“曼妥思”薄荷糖扔進可口可樂中,幾秒鐘之后,一根碩大的可樂柱從可樂瓶中噴涌而出,噴完后的可樂瓶中也只剩下了小半瓶可樂。發帖人還轉載了一段英文,大意是一個巴西小男孩上周因為將“曼妥思”薄荷糖與可口可樂一起食用而死亡,同時一則“曼妥思薄荷糖與可口可樂(健怡)一起食用=死亡”的帖子流傳于國內外各大網站上。記者做了一組探究性實驗:實驗一:迅速打開2升裝可門可樂后,將約20粒“曼妥思”薄荷糖從瓶口迅速倒入,大約3秒鐘后瓶內涌出太股可樂柱,可樂柱最高超過50厘米,再過5秒后基本消退。結論:“曼妥思”薄荷糖能促使可口可樂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氣泡。實驗二:將薄荷糖放到百事可樂、雪碧、芬達、非常咖啡可樂等碳酸飲料中,無一例外地都出現了飲料噴涌的現象,噴涌的程度和可口可樂大體相當。將薄荷糖放到一罐剛剛打開的啤酒中,也有大量的啤酒泡沫涌出。實驗三:將含有薄荷成分的“綠箭”口香糖、“好麗友”木糖醇、“波爾”口香糖、“皓潔冰爽”薄荷糖、“荷氏”薄荷糖分別放人上述飲料中,結果“綠箭”、“波爾”和“皓沽”都只在飲料瓶中激起小股泡沫,飲料都沒有涌出瓶口。只有“好麗友”和“荷氏”兩款口香糖讓飲料噴了出來,只是飲料柱的高度不如“曼妥思”高。根據以上實驗.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從實驗二和實驗三中記者都用到了一種相同的實驗方法,這種方法是 法。你認為記者的第二、三兩個實驗和第一個實驗作比較時還應該注意的問題是。12 小明在購買氧氣球時,看到攤主正在把廢舊鋁鍋碎片投入盛有某種液體的鐵制容器中,蓋上容器蓋子后,氧氣就從導管日出來。小明根據學過的科學知識,認為鐵制容器中的液體肯定不是稀硫酸或鹽酸。這種液體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小明請教老師,老師沒有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在實驗室配制了一種液體后,對小明說:鐵制容器中裝的就是這種液體,它是一種常見化合物的溶液。,還提供了相關信息,請小明自己動手探究。提供的信息:許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特殊的顏色。如:鉀——紫色;鈉——黃色;鋇——黃綠色;鈣——磚紅色。表中是小明的實驗步驟和現象記錄: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① 觀察溶液 無色液體② 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③ 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 火焰呈現黃色④ 取少量該溶液丁試管中,先滴加硫酸銅溶液,再滴加稀鹽酸 先有藍色沉淀生成,加入稀鹽酸后沉淀消失,無其他明顯現象回顧與解釋:(1)小明認為鐵制容器中的液體肯定不是稀硫酸或鹽酸。理由是 。(2)在步驟④中,小明加入稀鹽酸的目的是防止 的干擾(填寫離子符號)。(3)小明通過實驗,可得出該溶液中的溶質是 。(4)小明想進一步了解鋁和這種溶液反應的原理,再次請教科學老師。老師啟發小明說:鋁和這種溶質以及水發生反應,生成含有偏鋁酸根離子(AlO2-)的鹽和氫氣兩種物質。請你嘗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3 鼠婦(如圖甲)喜歡生活在陰暗的地方。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有同學發現用不同的瓶裝收集到的鼠婦時,瓶內的明暗程度可能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因此。又做了如下實驗:八個研究小組在野外陰暗的地方各自收集了l0只鼠婦,第一組至第四組將鼠婦裝在無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組至第八組將鼠婦裝在褐色的瓶中,帶同實驗室。實驗時,各小組都把10只鼠婦隨機均分為兩份,放在如圖乙所示的紙盒中,叫暗處中央放5只,明亮處中央放5只,然后觀察鼠婦的分布。表中是各小組在幾分鐘后觀察到的鼠婦分布數及平均值:無色瓶 褐色瓶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平均值 五組 六組 七組 八組 平均值明亮處/只 8 7 9 8 8.0 l 2 1 3 1.8陰暗處/只 2 3 1 2 2.0 9 8 9 7 8.2(1)觀察表中第一組到第四組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鼠婦喜歡明亮處”的結論,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同實驗室的路上,用無色瓶帶回的鼠婦已經與明亮環境相 。(2)為了減少對“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的干擾,在將收集到的鼠婦帶回實驗室時應選用 瓶。14 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各部位的血液分配是不悶的。如進行劇烈運動時,流I曲骨骼肌的血液會明顯增多;當吃飽飯休息時,流向腸胃的血液會比空腹時明顯增多。回答下列問題:(1)當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時,人體主要的產熱部位是 ,此時伴隨的生理現象是大量出汗,出汗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汗液蒸發散熱。(2)如圖所示,讓某人平靜地躺在平板式靈敏天平上,調節至水平平衡后,再讓該人思考一些數學題,如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稍過片刻,天平將失去平衡,即 (填 “左”或“右”)邊開始下降,原因是 。15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跟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進行了實驗,步驟如下:①用雙面膠將一個200克的鉤碼固定在1米長的塑料直尺的中間,將直尺的一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圖甲所示;②緩緩抬起右端,讓直尺與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夾角,如圖乙所示;③繼續抬高右端,增大直尺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如圖丙所示。(1)該實驗中1小明是通過 來判斷物體對斜面壓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6 水果含有果酸。如圖所示,在水果中插入兩片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就組成了一個水果電池。某科學興趣小組對影響水果電池電壓大小的因素進行了實驗研究。(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并保持兩塊極板之間的距離、極板與水果的接觸面積不變,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兩極板之間的電壓,結果如表:鐵——鋅 鐵——銅 銅——鋅蘋果 0.55伏 0.60伏 0.95伏梨 0.40伏 0.50伏 0.90伏菠蘿 0.50伏 0.55伏 1.00伏橙 0.70伏 0.78伏 1.05伏①畫出這個實驗的電路圖。②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在上述條件下,從金屬活動性順序看,所選用的兩極板材料之間的 越大,水果電池的電壓越大,并且水果電池的電壓還與 有關。(2)若該小組的同學選用一個橙子并用銅和鋅做極板,研究水果電池的電壓跟極板與水果的接觸面積之間的關系時,應控制 不變。(3)關于影響水果電池電壓大小的因素,你還可以研究的問題是。(寫出一個即可)※沖擊高分※1 在動物行為研究時,常用到“迷宮實驗”。如果人走迷宮,可以在正確的路口做標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會怎樣呢 (1)假設l:小白鼠有學習能力;假設2:在迷宮的正確路口做標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宮的能力。(2)探究過程:①設計如圖所示的迷宮。②將小白鼠分組編號,實驗組在正確的路口放置彩色紙,對照組不放彩色紙。③將小白鼠逐一放入起點A,并記錄其到達終點B的時間。④把數據逐一記入表中(單位:秒)。組別 號別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實驗組 1號鼠 69 43 12 25 172號鼠 87 49 58 46 413號鼠 53 39 15 32 14對照組 4號鼠 92 32 38 13 195號鼠 60 41 37 66 336號鼠 63 19 13 30 12(3)結論l:小白鼠 學習能力;結論2:在迷宮的正確的路口作標志, 。2 某同學為探究一電視機上電位器(相當于一個變阻器)的結構。他將電位器的三個接線頭分別貼上A、B、C的字樣.如圖甲所示,接著他的探究是:將B、C分別接在乙圖所示的電路的D、E點,開關接通后轉動電位器的旋鈕,電流表的示數不變,但比直接將DE連接時的電流小得多;將B與D相接,A與E相接,開關接通后順時針轉動電位器的旋鈕,電流表的示數變大。請你在甲圖的框中替他畫出電位器的內部結構。當順時針轉動電位器旋鈕時,相當于圖中滑片向 移動。3 已知在相同的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它們的分子數之比。如圖所示,帶有均勻刻度的密封容器有一個理想活塞(無摩擦且密封性良好),開始在刻度12 cm的位置。活塞左室為空氣,右室為CO和O2的混合氣體。常溫下用電火花點燃右室氣體時,活塞被推向左邊,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溫度時活塞又逐漸向右滑動,最終停留在容器的中央處,則原CO與O2的混合氣體中,CO與O2的體積比可能是①l:1;②l:7;③7:1;④l:3;⑤3:1中的哪種組合( )A ①④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⑤4 果汁生產廠家常常利用果膠酶破除果肉細胞的細胞壁(內含果膠)來提高出汁率。為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將果膠酶與蘋果泥分裝于不同試管,在10℃水浴中恒溫處理l0分鐘,如圖A。②將果膠酶與蘋果泥混合,再次在l0℃水浴中恒溫處理10分鐘,如圖B。③將步驟②處理后的混合物過濾,收集濾液,測果汁量。④再取等量的果膠酶與蘋果泥,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重復以上實驗,并記錄果汁量如表: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請同下列問題:(1)蘋果的果實是由 發育而來的。(2)果膠酶只能對果膠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體現了酶的 。(3)實驗結果顯示,當溫度為 ℃左右時,果膠酶的活性較高。(4)進行實驗①的目的是 ,使實驗結果更準確。5 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網上看到:茶葉是堿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減肥。他們設計了探究的課題是:比較不同產地茶葉泡出液的酸堿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麗有減肥作用。他們的實驗過程如下:①從市場上購買了三種不同產地的茶葉,編號為A、B、C。②取A、B、C三種茶葉分別在相同的條件下,用開水沖泡。③用pH試紙分別到杯中蘸取A、B、C三種茶葉的泡出液,和標準比色卡比對,測得它們的pH分別為5.4、6.3、6.0。④將形狀、大小、質量胡同的脂肪小塊,分別放入盛有三種茶葉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適宜的溫度下保溫5小時后,分別濾出脂肪塊,吸干表面的水分并稱量。根據脂肪塊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質量變化(不考慮脂肪塊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請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實驗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第 步。(2)在第②步實驗操作中“相同的條件”主要是指:水的溫度、茶葉的質量、沖泡的時間及應相同。(3)組內有的同學認為,第④步實驗設計不嚴密,需要改進的是 。在第④步實驗中,根據實驗的目的,適宜的溫度應控制在 左右。(4)有人將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熱水瓶中浸泡一段時間后振蕩,發現水垢大部分消失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理最可能是。6 科學興趣小組用以下器材設計實驗,探究“物體漂浮時,所受浮力與自身重力的大小關系”。器材:彈簧秤、量筒、小蝗料瓶、細線、若干玻璃珠。①向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K=30毫升。②在質量為5克的小塑料瓶中放人適量的玻璃珠,測出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③將該小塑料瓶放入量筒中,使它浮在水面上。穩定時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V2=90毫升。④比較小塑料瓶的重力和所受的浮力的大小關系,可以初步得出結論。(1)使用測量儀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圖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牛。(2)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實驗時放入適量的玻璃珠的原因是 。(3)計算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所受的浮力F= 牛。(g取10牛/千克)7 影響導體電阻的大小有多種因素。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是為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的關系。同學們查閱資料后知道某些導體的電阻還與磁場強弱有關(磁場強弱稱為磁場強度,用符號B表示,其單位為特斯拉,用符號T表示),電阻隨磁場的增強而增大,利用這種關系可以測量磁場的強度。如圖乙所示為室溫下某磁敏電阻阻值R隨磁場強度變化的曲線。若實驗室可提供以下器材:磁敏電阻、蹄形磁鐵、電源、開關、導線、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單位:毫安)。(1)現要測定如圖丙所示的蹄形磁鐵兩極間磁敏電阻R所處在的磁場強度。請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2)某同學正確實驗后,測得磁敏電阻R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數據如表:實驗次數 1 2 3U/伏 0.45 0.90 1.50I/毫安 0.3 0.6 1.0請利用表中數據計算該磁敏電阻R在此磁場中的阻值為 歐。該處磁場的強度大約為 特斯拉。(3)若要在上述實驗后繼續研究磁敏電阻大小與磁場方向的關系,則只要在原實驗中改變即可。8 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滌效果:將一種無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分成3組進行實驗,甲、乙兩組在洗衣粉中加入l種或2種酶(一種是蛋白酶,另一種是脂肪酶),丙組不加酶,在不同溫度下清洗同種化纖布上的2種污漬,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表中為實驗記錄。水溫/℃ 20 30 40 50 60組別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清除血漬時間/min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60 62 62清除油漬時間/min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64 60 64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方法有 。(2)判斷甲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酶。(3)甲、乙組洗滌效果的差異,說明酶的作用具有 。(4)如果甲、乙和丙組均在水溫為80℃時洗滌同一種污漬,請比較這3組洗滌效果之間的差異并說明理由: 。9 科技小組為探究不同濃度的CO2的溫室效應,設計了如島所示的實驗裝置。A瓶內充滿空氣,B、C、D三瓶內分別充有10%、20%、30%的CO2,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實驗時,在一排集氣瓶的右側的上方用功率為200W的燈泡照射,l0分鐘后觀察溫度計的讀數。然后再將四個集氣瓶避光保存10分鐘,再次觀察溫度計的讀數。請回答下列問題:(1)四個集氣瓶放在黑暗處一鑄夜的目的是為了使 。(2)胡濤同學認為實驗中有一處明顯需要改進,存在的問題是 。(3)實驗改進后,測得的數據如表:溫度計標號 A B C D初始溫度 18℃ 18℃ 18℃ 18℃10分鐘后溫度 20℃ 21℃ 22℃ 23℃避光保存l0分鐘后的溫度 18.5℃ 19.5℃ 21℃ 22.5℃結合表中實驗數據,該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4)反思與評價:要控制溫室效應的加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提分練習1 C 2 D 3(1)壓力變化時,水的密度不會變化 (2)用不吸水的材料替代火柴重復上述實驗(合理即可)(3)略跟蹤練習Ca(OH)2+CO2═══CaCO3↓+H2O C0與CO2將尾氣收集到氣囊中(合理即可)專項集訓能力提升1 A 2(1)燈泡內的鎢絲為什么會晃動(合理即可) (4)磁鐵對通電的鎢絲有力的作用(合理即可)3 (1)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2)蜜蜂發聲不是由雙翅振動產生的 (3)蜜蜂是靠小黑點振動發聲的4 (1)略 (2)堿性對發質的影響比較大 (3)使每組的頭發數增加一些(合理即可)5 (1)溫度計 (2)水的初溫和末溫的差 (3)略6 (1)水全部流出 (2)0~1分鐘 (3)光照強度對澆水快慢的影響7(1)②⑤ Fe+2HCl FeCl2+H2↑ (2)①⑤ (3)用壓縮氣體為動力(合理即可) (4)略8 同種液體產生的壓強跟深度成正比 (1)6.0×103 1.2 ×103 (2)0.29 控制能力下降(合理即可)(1)設置對照組 (2)下降l0(1)2H2O2═══2H2O+O2↑ (2)C (3)越大 (4)把FeCl3溶液改為Fe2(SO4),溶液11薄荷糖里的某些物質能促使碳酸類飲料瞬間產生大量的氣泡,其中“曼妥思”含量最多,“好麗友”和“荷氏”其次 對照 控制變量l2 (1)鐵會和稀硫酸或鹽酸反應(2)CO32- (3)氫氧化鈉(NaOH) (4)2A1+2NaOH+2H2O═══2NaAlO2+3H2↑13 (1)適應 (2)褐色(深色)14(1)骨骼肌 (2)左 思考問題時,流向腦部的血液會增多l5(1)尺子的形變程度 (2)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隨斜面傾斜程度的增大而減小l6 (1)①略 ②金屬活動性的差異水果的種類 (2)極板間的距離 (3)水果電池的電壓與極板間的距離的關系(合理即可)沖擊高分1有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宮的能力2 上 如圖:3 D 4(1)子房 (2)專一性 (3)40 (4)使果膠酶和蘋果泥達到相同的溫度(合理即可)5 (1)③ (2)水的質量 (3)要設置對照實驗37℃ (4)茶水呈酸性,與水垢中的碳酸鹽等物質發生了反應6 (1)5 (2)能用彈簧測力計較準確地測出塑料瓶的重力(合理即可) (3)0.67溫度 (1)略 (2)1 500 1.0 (3)略8 (1)加酶,適當提高水溫 (2)蛋白酶 (3)專一性 (4)3組洗滌效果差異很小或沒有差異,理由是80℃時酶的活性因溫度太高而失去9 (1)瓶中的初始溫度相同 (2)燈泡放在右上角照射,各瓶受熱不一樣 (3)CO2濃度越大,溫室效應越明顯 (4)使用清潔能源,減少煤等燃料的使用,減少CO2的排放;植樹造林等(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0 頁 (共 20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