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顯微鏡【學習目標】1.通過認識顯微鏡各部分結構的活動,知道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及其功能。2.通過使用顯微鏡的活動,知道顯微鏡操作過程的基本步驟,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了解顯微鏡成像的特點。3.通過對顯微鏡使用方法的初步學習,進一步增強愛護實驗器材的意識。【學習重點】1.認識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2.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學習難點】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學習過程】一、填空1.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觀察物體經過兩個透鏡后都成______的像(填“放大”或“縮小”)。2.顯微鏡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組凸透鏡組成。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物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目鏡使“物體”成_____、______、_____的像。3.觀察細胞等微小物體要用__________,觀察遠處的物體和天體的運動要用________。二、問答描述如何使用顯微鏡?1/1細胞的結構【學習目標】一、知識目標1.簡述細胞的基本結構;2.舉例說出線粒體、葉綠體、高爾基體、溶酶體、中心體、液泡等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以及不同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二、能力目標通過自學,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識圖比較以及歸納總結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結構與功能、部分與整體相適應的觀點。【學習重點】幾種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難點】1.葉綠體和線粒體在結構上的比較;2.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學習過程】1.記錄觀察植物細胞的過程。2.記錄觀察動物細胞的過程。3.比較動物和植物細胞的異同。4.1/1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學習目標】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3.掌握細胞分化形成組織。4.培養學生觀察、科學推測的能力。【學習重難點】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3.掌握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學習過程】生活常識展示: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小魚能夠長成大魚,這展示了生物的一種生命特征——。閱讀課本,思考:問題:生物能由小長大的本質是什么?閱讀課本內容,結合圖,思考:問題一: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是什么?問題二: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是如何變化的?知識小結:經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物之所以能由小長大,是因為構成生物體的細胞的和。在細胞分裂時,的變化最明顯,其數量在分裂時,在分裂過程中分成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所以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的和相同。問題檢測1.生物體能夠由小長大的原因是()細胞數目的增多B.細胞體積的增大C.細胞的營養狀況D.細胞的生長和分裂2.細胞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營養物質并轉化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慢慢的增大,這是細胞的()A.分裂B.生長C.生殖D.分化3.細胞分裂的結果是()A.細胞數目的增多B.細胞體積的增大C.細胞形態發生變化D.細胞結構發生變化4.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的是()A.細胞核B.細胞膜C.液泡D.染色體5.正常情況下,一個細胞連續分裂三次后可以形成()A.3個細胞B.6個細胞C.8個細胞D.無數個細胞6.玉米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20,在進行細胞分裂時和分裂后,染色體的數目是()A.20、20B.10、20C.20、20D.40、207.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A.沒有變化B.減少一半C.先減半,后恢復D.先加倍,后恢復?8.下列有關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核最先分裂,然后細胞和細胞質分裂B.細胞核先分裂,然后細胞質一分為二C.細胞質最先分裂,細胞核后分裂D.細胞質和細胞核同時分裂9.合歡樹(芙蓉樹)是我市的市樹,也是城市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它的莖能夠逐年加粗的原因是()A.生長點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B.分生區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C.形成層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D.韌皮部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10.根據動、植物細胞分裂回答:(1)細胞的分裂過程包括和兩個方面。(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的不同,主要表現在的不同。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牛津上海版科學六年級上冊 3.1.1 顯微鏡 學案.docx 牛津上海版科學六年級上冊 3.1.2 細胞的結構 學案.doc 牛津上海版科學六年級上冊 3.1.3 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學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