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壓、電壓表及其使用 【學習目標】 1.構建并理解電壓的概念 2.了解身邊常見的電壓值 3.能正確使用電壓表 4.學會自制水果電池,加深對電池的認識。 【學習重難點】 重點:重點是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難點: 難點是電壓概念的理解 【學習過程】 一、電壓: 1.(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把一節干電池,小燈泡開關放在示教板上,請一位同學按所畫電路圖,用導線將電路連接起來。 ①閉合示教板上電路中的開關。 你看到什么現象,說明電路中有什么通過燈泡? 燈泡亮了,說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燈泡。 ②從示教板上取下電池,閉合開關。 你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中現象? 燈泡不亮,電路中沒有電流。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電路中不能形成電流,電源的作用是什么?為了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形成電流,我們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樣形成的? 2.介紹水流形成的原因,類比出電流形成的原因 ①將裝有水的U型管連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鉗夾住,兩管內水面相平。打開止水鉗,兩管內水會不會發生流動? ②再向U型管內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開止水鉗,將會看到水從左管流向右管。進行討論:你在什么時候會看到水流?討論后回答:當兩管液面不平是會看到水流。 ③了解到水位差(又叫水壓)是使水定向流動形成水流的原因,表現出連通器水流的動態過程,反映出這一過程中水位的變化。 怎樣才能出現長時間的水流? 始終保持兩管的水位差。 ④現在,我們用一臺抽水機不斷地把水從乙處抽到甲處,使甲處的水總比乙處的水位高,由于水管兩端總保持一定的水壓,于是水管內就有持續水流。 3.電路中電流的形成,是由于電路兩端存在著電壓,而電源的作用就維持正負極有一定的電壓。 4.了解以下內容: ①電壓的符號用U表示。 ②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V) ③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④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的幾種電壓值,要求記住的電壓值: 1節干電池電壓為1.5V,一個蓄電池電壓為2V, 照明電路電壓為220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超過36V。 二、電壓表的使用: (觀察、思考、討論) 1.電壓表的作用? 2.表盤上標有字母V的含義? 3.觀察演示電壓表: “-”是公用接線柱,“3”或“15”是“+”接線柱。 當使用“-”和“3”接線柱時,從表盤的下排刻線讀數,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當使用“-”和“15”接線柱時,從表盤的上排刻度讀數,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4.進行電壓表的讀數練習 5.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①較零:檢查電壓表的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如有偏差,進行較正 ②并聯:電壓表必須并聯在待測電路中,使電流從標有“3” 或“15”接線柱流入電壓表,從“-”接線柱流出電壓表。 ③使被測電壓不超出電壓表量程:在已知電路中電壓大小時,直接選擇合適的量程;若不能判斷,則先試用大量程,然后進行選擇。 6.討論: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異同點? 7.(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并總結實驗結論):取三只電池,用電壓表測出每一只電池的電壓,將三只電池串聯起來,測出這個電池組的電壓。 U1/V U2/V U3/V U/V 討論并交流: ①串聯電池組的電壓和每個電池的電壓有什么關系? ②在生活和實驗中,為什么經常把電池串聯成電池組使用? 8.自制水果電池:(學生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并總結實驗結論) ①用電壓表測出課前學生制作的水果電池的電壓值,并判斷正負極 ②根據測量結果相互交流,探究水果電池的正負極和材料有關嗎?存在怎樣的關系? 1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