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有一支軍隊,在一年時間里,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了24條河流;經過了11個省份;占領過62座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是近乎奇跡。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一、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戰略轉移1遵義會議2長征的意義3戰略轉移(長征)1①背景(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②時間:1934年10月③經過:中央根據地(瑞金)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大雪山走過草地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紅軍和根據地的發展,使國民黨統治集團大為震驚。中央星星之火,已成燎原①背景(原因):中央根據地五次反“圍剿”敵我力量對比表項目次數時間軍隊人數對比領導人戰略戰術反圍剿結果國民黨軍隊中央紅軍第一次1930.1010萬4萬第二次1931.420萬3萬第三次1931.730萬3萬第四次1933.230萬7萬第五次毛澤東勝利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各個擊破。失敗戰略轉移分散兵力,冒險進攻。博古李德8萬50萬1933.9周恩來朱德開始長征瑞金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向湘西進軍。1934年11月,湘江之戰打響。最終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損失過半,由八萬多人銳減到三萬多人。湘江開始長征瑞金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的意圖是到湘西會師,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設置重兵。博古李德毛澤東湘西貴州敵人已布下口袋陣敵人力量薄弱你支持誰?遵義會議2①時間:②地點:③內容: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④意義:①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②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三挽救,一轉折)③是中國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1935年1月貴州遵義新中國成立(1949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1年)出現了很多錯誤,如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遵義會議(1935年)14年由勝利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14年轉折點幼稚成熟005瑞金沖破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雪山走過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吳起鎮會師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渡過湘江水河赤一渡赤水擺脫追敵二渡赤水再占遵義三渡赤水調敵西進遵義四渡赤水佯攻貴陽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意義:渡過金沙江意義:跳出了敵人的包圍雪山忠魂長征的意義3①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②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③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④播下了革命種子,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百折不撓、永不言敗團結協作、積極樂觀勇往直前、艱苦奮斗顧全大局、嚴守紀律長征精神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1背景(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2.時間:1934年10月3.經過:中央根據地(瑞金)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大雪山走過草地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中國工農紅軍長征4.意義:粉碎保存轉危為安播下種子1、1934年,中央紅軍進行長征的主要原因是()A.將革命形勢推向全國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D.北上抗日2、紅軍長征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是在哪一事件后()A.四渡赤水B.渡過烏江C.渡過金沙江D.飛奪瀘定橋BA4.“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這首詩是朱德為紀念遵義會議而作。“群龍得首”是指遵義會議確立了誰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A.博古??B.陳獨秀???C.毛澤東??D.鄧小平C3.為這張圖片配上一句話,最符合的是()A.開天辟地黨的誕生??????B.首義成功軍旗升起C.生死攸關歷史轉折?????D.開國大典國旗飄揚C遵義會議6.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紅軍指戰員英勇善戰B.日本加緊侵略中國,國民黨力量受到牽制C.長征路上地勢險要,便于紅軍作戰D.遵義會議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5.毛澤東于1935年10月著詩《七律·長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中表達了紅軍哪一次勝利會師的喜悅心情()A.遵義會議?????B.吳起鎮會師????C.井岡山會師???D.會寧會師BD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pptx 飛奪瀘定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