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酸的共性(H+)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無色酚酞不變色。2、金屬+酸=鹽+氫氣將鋅、鐵等金屬放入酸中,有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能燃燒,并發出淡藍色的火焰,氣體是氫氣。這說明酸能和某些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寫出鋅、鐵與硫酸,鋁、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2Al+6HCl=3H2↑+2AlCl3、Mg+2HCl=H2↑+MgCl23、金屬氧化物+酸=鹽+水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硫酸中,鐵銹會消失,并生成黃色溶液,一段時間后會有氣泡產生。這說明酸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請寫出生銹的鐵釘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O3+3H2SO4=3H2O+Fe2(SO4)3、Fe+H2SO4=FeSO4+H2↑氧化銅、氧化鎂等也能與酸反應,請寫出與鹽酸反應的方程式:CuO+2HCl=CuCl2+H2O、MgO+2HCl=MgCl2+H2O4、堿+酸=鹽+水在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中加入鹽酸,沉淀會溶解,變為藍色溶液。這說明酸能和堿反應產生鹽和水。請寫出氫氧化銅和鹽酸,氫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的方程式:Cu(OH)2+2HCl=2H2O+CuCl2、2Fe(OH)3+3H2SO4=Fe2(SO4)3+6H2O應用:除去酸性或堿性物質。如胃酸過多,需服用胃舒平A1(OH)3,寫出方程式:Al(OH)3+3HCl=3H2O+AlCl35、鹽+酸=新鹽+新酸在石灰石、大理石上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該氣體是CO2。說明酸能和某些鹽反應。石灰石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此外,鹽酸還能和硝酸銀反應;硫酸還能和氯化鋇反應,寫出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應用: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一般只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不用濃鹽酸是因為濃鹽酸易揮發,使生成的氣體含氯化氫雜質;不用稀硫酸是因為反應生成的硫酸鈣為微溶物,包裹在碳酸鈣表面,阻礙反應進行)二、離子的檢驗檢驗Cl-:取樣,先加AgNO3,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就證明有Cl-檢驗SO42-:方法一:取未知液少許,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無明顯變化(排除Ag+、CO32-);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淀,則說明未知液中一定有SO42-?!敬朔椒ㄟm用范圍是所有溶液】方法二:取樣,先加Ba(NO3)2,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就證明有SO42-。【此方法是教材中的方法,但不能排除SO32-的可能】檢驗CO32-:取樣,加入稀鹽酸,產生氣體,再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則溶液中存在CO32-。【這是教材中的說法,其實也可能是HCO3-】例1、根據酸的五條化學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酸溶液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ㄌ铍x子符號)。(2)圖中的X代表一類物質,則X為 ?。ㄌ钗镔|類別)。請寫出符合性質③,反應前后溶液顏色發生改變的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符合性質④的反應進行后,溶液呈酸性,則此時溶液中的離子有 。例2、有失去標簽的硫酸、鹽酸、氫氧化鈉三瓶溶液.擬用BaCl2溶液和酚酞試液按下列步驟鑒別:(1)從三支試管分別移取各溶液少許作試樣,向試樣中分別滴加 ,如發生的現象是 ,所取得溶液是H2SO4,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將剩余的兩種試樣各取少許放入另外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 ,如發生現象為 ,所取得溶液為NaOH溶液。(3)無明顯現象的為 。例3、某樣品為Cu和CuO的混合物,為測定樣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學生用同一種樣品分別進行實驗,測得的數據如下表:學生物質質量甲乙丙丁所取固體樣品的質量(g)30252020加入硫酸溶液的質量(g)100100100120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g)22171212分析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求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3)求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對某無色溶液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br/>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顏色變紅,則該溶液顯酸性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無色,則該溶液顯酸性C.加入鎂粉,有氣泡產生,則該溶液顯酸性D.加入大理石,有氣泡產生,則該溶液顯酸性2、物質X可發生下列所示的兩個反應,則X可能是( )①X+堿→鹽+H2O②X+金屬氧化物→鹽+H2OA.Fe2O3B.H2SO4C.Ca(OH)2D.CO23、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br/>A.有酸味的物質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4、稀硫酸與下列何種物質反應,反應后溶液中的H+沒有減少的是( ?。?br/>A.BaCl2B.NaOHC.CuOD.Zn5、檸檬酸(C6H8O7)是一種較強的有機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離出來H+,從而呈現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為飲料的酸化劑。下列物質不能與檸檬酸反應的是( )A.MgB.Fe2O3C.CO2D.NaOH6、某無色溶液X是稀鹽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種,取三份等質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酚酞試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產生的現象如下表所述.根據現象判斷,無色溶液X是( ?。?br/>加入的物質酚酞試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實驗現象無明顯現象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黃無明現象A.稀鹽酸B.稀硫酸C.NaOH溶液D.Na2CO3溶液7、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過量的鋅粒,如圖是反應過程中某種量Y隨加入鋅粒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則Y不可能表示( )A.硫酸的質量分數B.生成硫酸鋅的質C.溶液的pHD.生成氫氣的質量8、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br/>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質量減小,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C.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D.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9、實驗室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它們是K2SO4.AgNO3和Na2CO3的溶液,只用一種試劑一次就能鑒別它們,這種試劑是( ?。?br/>A.BaCl2溶液B.KOH溶液C.稀硝酸D.稀鹽酸10、下列氣體中不宜用濃硫酸干燥的是( )A.CO2B.NH3C.O2D.HCl11、鹽酸溶液中含有氫離子,能使石蕊溶液變紅。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鹽酸溶液中,分別加入過量的下列物質,溶液仍為紅色的是( ?。?br/>A.CaOB.NaOHC.Na2CO3D.AgNO312、硫酸、鹽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濃硫酸在實驗室常用作干燥劑,因為濃硫酸有 性。(2)寫出稀硫酸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與鐵粉反應: ②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③與氯化鋇溶液反應: 上述反應中,屬于酸的共同性質的是 (填編號)(3)鹽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鹽酸的是 (填編號)①金屬表面除銹②制造藥物氯化鋅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13、如圖是小柯同學在復習科學時,構建酸通性的“手掌圖”,其中五個手指表示能與酸發生化學反應的五類物質。(1)無名指上漏填的一類物質是 。(2)若利用銅來制取硫酸銅,常用的方法是:銅氧化銅硫酸銅,請你寫出步驟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4、某同學欲驗證稀硫酸的部分化學性質實驗一:Na2CO3+H2SO4實驗二;Ba(NO3)2+H2SO4實驗三:NaOH+H2SO4(1)實驗一中的現象為 (2)實驗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三中無明顯現象,為判斷反應后H2SO4是否有剩余,可選用下列藥品中的 ;A、酚酞溶液B、ZnC、CuOD、Ba(NO3)215、魏同學在潔凈的點滴板上分別加入少量的無色酚酞試液、紫色石蕊試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生銹小鐵釘、鎂條。然后向其中分別加入5~6滴稀硫酸觀察現象。(1)該實驗的目的是 ,寫出一個有氣體產生的反應方程式 。(2)寫出稀硫酸與生銹小鐵釘反應除去鐵銹的化學方程式 。16、調味劑的主要作用是補充、增強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種能增強食品酸味的調味劑,主要成分為醋酸(CH3COOH),與我們生活密切相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食醋能作酸味的調味劑,是因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CH3COO﹣和 (填離子符號)。(2)食醋的酸味能促進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 ?。ㄌ罨瘜W式)。(3)醋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4)生活中常用酒來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與空氣中O2反應得到醋酸和水。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過程中,質量增加了16kg,則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質量為 kg。1、生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鹽酸的密閉容器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氣體壓強和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說法錯誤的是(?。?br/>A.AB段的化學反應是:Fe2O3+6HCl═2FeCl3+3H2OB.CD段壓強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溫度C.C點反應結束D.E點溫度大于A點2、鹽酸先生闖迷宮(如圖),請你幫他選擇行進路線(不發生化學反應)( ?。?br/>A.AB.BC.CD.D3、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鹽酸,c不可能是單質D.若X是稀鹽酸,d不可能是單質4、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均已略去).先在試管Ⅱ中加入試劑乙,然后在試管Ⅰ中加入試劑甲,立即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一組試劑是( ?。?br/>A.甲:NaHCO3、稀HCl;乙:NaOH溶液B.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C.甲:MgO,稀鹽酸;乙:AgNO3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5、為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小強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在每組的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放稀鹽酸和稀硫酸;向同組的兩支試管各滴加同種試劑。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br/>A.B.C.D.6、①PH試紙;②稀硫酸;③酚酞試液。能用來一次性鑒別稀鹽酸、氫氧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的試劑有( )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7、初三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非常善于學習,他們對有關知識進行了歸納,其中不正確的是()A.在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不變色,則該溶液肯定不呈堿性B.將少量稀鹽酸滴在某固體上產生了氣泡,則該固體肯定是金屬C.在某無色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產生了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這不能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在某無色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現象,再加BaCl2溶液,產生了白色沉淀,這能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8、稀鹽酸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但下列實驗中不宜使用稀鹽酸的是()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C.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D.清洗鐵絲表面的銹跡9、失去標簽的硫酸、鹽酸、硝酸三瓶溶液,可用AgNO3溶液、BaCl2溶液進行鑒別:(1)分別用三支試管,各取少量待測溶液,向試管中分別滴加,如果有白色沉淀(填化學式)出現,則所取溶液是硫酸;(2)另用兩支試管,各取少量剩余兩種溶液,分別滴加,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現,則所取溶液為鹽酸;在兩次檢驗中無明顯現象的則為10、小金同學做家務時,感受到生活與科學息息相關:(1)如圖所示,他在杯底放一支小蠟燭和大理石樣品粉末,沿杯壁緩緩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3%?5%的醋酸)。他能觀察到的現象有:① ,② 。(2)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學式CH3COOH)除去電熱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鈣[(CH3COO)2C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1、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生的現象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要全面驗證酸的化學通性,D試管中能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 ?。▽懸环N即可)。(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有 種(溶質不計指示劑與氣體)。12、為探究酸的性質,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參與。檢驗物質:按圖1實驗,可確定X是鹽酸,則Y可以是 。實驗中,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出圖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出圖2中B中過量的硫酸與氯化鋇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由以上實驗總結酸的化學性質有 。13、如圖是實驗室所用鹽酸的試劑瓶標簽上的部分內容,請仔細閱讀后計算。(1)欲配制14.6%的稀鹽酸1000g,需用這種鹽酸多少毫升(計算結果精確到0.1)?(2)小強在家庭裝修的廢料中看到一些大理石碎料,他想探究大理石中碳酸鈣的含量。于是他取部分大理石帶到實驗室,砸碎后稱取25g,加入100g上述新配制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求:①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②反應生成CO2的質量是多少?③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參考答案例1、(1)H+;(2)單質;Fe+2HCl=FeCl2+H2↑(只要是鐵和酸溶液的反應均可)(3)H+、Na+、Cl﹣(合理即可)例2、BaCl2溶液,溶液出現白色沉淀,BaCl2+H2SO4═BaSO4↓+2HCl.(2)酚酞試劑,溶液變成紅色(3鹽酸.例3、(1)丙同學的實驗中,混合物為20g,剩余固體為12g,所以樣品中有8g的氧化銅參加了反應;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100%=40%(2)設參加反應的硫酸質量為xCuO+H2SO4═CuSO4+H2O80988gxx=9.8g硫酸的質量分數:×100%=9.8%(3)設生成硫酸銅的質量為yCuO+H2SO4═CuSO4+H2O801608gyy=16g丁同學實驗反應所得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00%=12.5%答:(1)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40%;(2)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9.8%;(3)丁同學實驗反應所得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2.5%B2、B3、B4、A5、C6、A7、A8、C9、D10、B11、B12、(1)吸水性(2)①Fe+H2SO4=FeSO4+H2↑;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③H2SO4+BaCl2═BaSO4↓+2HCl;①②;(3)②③.13、(1)堿;(2)H2SO4+CuO═CuSO4+H2O14、(1)有氣泡產生;(2)H2SO4+Ba(NO3)2=BaSO4↓+2HNO3;(3)BC;15、(1)探究酸的化學性質;Mg+H2SO4═MgSO4+H2↑。(2)Fe2O3+3H2SO4=Fe2(SO4)3+3H2O。16、(1)H+;(2)HCl;(3)40%;(4)設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質量為xC2H5OH+O2═CH3COOH+H2O326016kgx解得:x=30kg故填:301、D2、B3、C4、B5、D6、D7、D8、A9、(1)BaCl2溶液,BaSO4(2)AgNO3溶液,硝酸10、(1)產生氣泡;蠟燭熄滅。(2)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11、(1)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2)CuO+2HCl═CuC12+H2O;(3)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4)四。12、(1)碳酸鈉溶液、紫色石蕊試液;(2)H2SO4、Fe2(SO4)3,Fe2O3+3H2SO4=Fe2(SO4)3+3H2O;NaOH+HCl=NaCl+H2O,NaCl;NaCl,BaCl2;NaCl,Na2SO4;(3)酸能與鹽、金屬氧化物、使酸堿指示劑變色。13、解:(1)設需用稀鹽酸的體積為x1000g×14.6%=x?1.18g/cm3×36%x≈343.7cm3=343.7mL(2)由于反應恰好進行所以反應消耗的氯化氫的質量是100g×14.6%=14.6g設大理石中CaCO3的質量為x,生成CO2的質量為y,生成CaCl2的質量為z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1144x14.6gzyx=20gy=8.8gz=22.2g則大理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100%=80%所得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100%≈20%答:(1)需用這種鹽酸343.7毫升;(2)①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②反應生成CO2的質量是8.8g;③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2020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沖刺重高”講義(三)常見的酸(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