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七課中華民族一家親【知能目標導引】:1、了解中華民族的構成和分布特點;2、感受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4、感受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俗。【知能要點解析】:知識結構圖民族總數:1+55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中華民族一家親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相互依存、相互借鑒、相互欣賞、相互促進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相互了解,彼此尊重同心同德,守望相助重難點解析:1、我國漢族人口最多,占全國人口的91.5%,其他55個民族因人口數量相對較少,習慣稱為“少數民族”。各民族分布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我國各民族匯聚為一個大家庭,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漢朝時,中原的絲綢就已經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西北邊疆地區,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傳入內地的。西瓜、黃瓜、胡蘿卜這些都是過去古代從國外傳進來的。西瓜原來是非洲大地的產物,古代通過絲綢之路比傳入我國。胡蘿卜原產于歐洲和地中海地區,也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黃瓜是印度的,也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葡萄也一樣【知能鞏固訓練】:一、填空題:1.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現_____、____、____---的特點2.我國各民族匯聚為一個大家庭,形成了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3.我國有______個民族,有_______個少數民族。二、判斷題(請在題目后的括號中畫“√”或畫“×”)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2.黃道婆在海南島學會了彝族人民的棉紡織技術,并進行了改良、傳播。()3.《詩經》是我國古代各地區各民族詩歌的匯總。()4.各民族只的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幫互助,才能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5.青藏高原地勢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稱。()6.歷史上,江南地區的開發是漢族人民努力奮斗的結果。()7.我國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都能離開誰的格局。()8.我國經濟今天取得的成就跟各民族沒有關系。()9.各民族要想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就需要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幫互助。()10.我國共有56個少數民族,加上漢族,一共57個民族。()三、選擇題1.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文化上(),經濟上(),情感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A、兼收并蓄B、交錯雜居C、相互親近D、相互依存2.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以()等生活用品為主要商品,以()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商貿通道。A、糖、鹽、B、馬車C、茶葉D、馬3.我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名著《紅樓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的社會生活。A、漢族B、壯族C、滿族D、苗族4.新年是除舊迎新的日子,各民族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對新年的祝福。比如:藏族用()表示“吉祥如意”,用()表示“新年好”;蒙古語說的()是“吉祥”“美好”的意思。A、烏力吉B、洛薩爾桑C、扎西德勒D、如利金婉5.()地勢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稱。A.青藏高原B.云貴高原C.帕米爾高原D.黃土高原6.我國各民族已經形成了()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A.平等團結互助和諧B.只有平等公正法治C.富強民主文明和諧D.愛國誠信敬業友善7.下列()不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A.《格薩爾王傳》B.《江格爾》C.《瑪納斯》D.《福樂智慧》四、民族節日我知道。查閱資料,向同學介紹一個你熟悉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手拉手,連一連。把下面的節日和對應的少數民族的名稱連起來。火把節傣族賽馬節彝族潑水節藏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花炮節水族端節侗族六、實踐題:1、我們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努力實現全面小康。元旦前夕,五一班要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辦一臺晚會,幾個小組正在策劃,請你也參與進來,設計五個有代表性的節目。2、你是哪個民族公民?你認為各民族之間如何和睦相處?附:參考答案填空:大散聚小聚居交錯雜居平等團結互助和諧3、5655二、判斷:1---5對錯對對對6---10錯對錯對錯三、單選:1、BADC2、CD3、C4、CBAA6、A7、D略連線火把節---彝族賽馬節----藏族、蒙古族潑水節-----傣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花炮節------侗族端節-------水族實踐題1、略2、我是漢族或族人。(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語言文字、風俗習慣;(2)主動與各民族朋友交流、交往;(3)主動幫助有困難的民族群眾。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節日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節日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習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加這一節日的活動需要注意的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