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希臘、羅馬多元發展的早期文明自然環境非洲氣候分布圖讀圖并結合七年級所學知識,描述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地處非洲北部,北濱地中海熱帶沙漠氣候,干旱、少雨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地勢平坦、肥沃興起:發展:強盛:衰亡:BC3500年前后,尼羅河沿岸出現最初的小國。BC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統一的埃及國家。BC15世紀時,成為地跨亞非兩洲的帝國。BC6世紀,被波斯滅亡。BC3500年BC3100年BC15世紀BC6世紀文明歷程古埃及文明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年代尺的制作文明成就建筑文字歷法醫學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陽歷解剖學、分科治病君主專制制度(第一部)(法老)政治共有八十余座金字塔,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世人怕時間,時間怕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結構示意圖 胡夫金字塔高約146.5米,有近50層樓高;塔底每邊長230米,占地約5.3萬平方米;據說用了230萬塊巨石,石料每塊平均重2.5噸,有的重達5萬噸。修建金字塔每年用工10萬人,30年才修成。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然而卻拼合得天衣無縫,甚至連最薄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任何盜墓者都將遭到法老的詛咒!”——圖坦卡蒙國王陵墓“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它的頭上降臨。”——胡夫金字塔發掘的領導人之一卡那公爵被蚊蟲咬了一口,突然發癰去世。接著參觀者尤埃爾因落水溺死,參觀者美日鐵路大王因肺炎瘁死,用x光照相機給國王木乃伊拍照的新聞記者突然休克而死,另一名發掘者肯塔博士的助手麥克、皮切爾先后去世,死因不明,皮切爾的父親跳褸自殺,送葬汽車又壓死了一名八歲兒童。在發掘后三年零三月的時間內,先后有22名與發掘有關的人神秘地去世。文明探究①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為古代埃及的農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②尼羅河便于航行,為古代埃及的統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③古代埃及人觀察尼羅河水泛濫,發現其規律,發展起天文學,如制定了太陽歷。你如何理解這句話?尼羅河促進了古代埃及農耕文明的發展.政治:君主專制制度自詡是太陽神之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掌握全國的軍政、司法、宗教大權,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動用巨大人力物力建造陵墓——金字塔法老金字塔建造之謎 載在平底木筏上的石塊在尼羅河泛濫時順流而下。抵達目的地后,再經一條石道,把石塊放在滾軸上滾到工地去。運石之謎?太陽歷埃及人通過觀察每年尼羅河的漲落變化,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全年分為365天。面包水院子山坡布匹文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商博良古埃及醫學的發展和木乃伊的制作有什么聯系?在制作木乃伊的過程中,古代埃及人初步知道了解剖學的知識,懂得了血液循環與心臟跳動的關系,并開始分科治病。木乃伊的制作方法:防腐師把死者的腦子從鼻孔抽出,然后用銳利的石片在尸體左側做一個切口,把內臟全部取出。內臟和體腔都用棕桐酒徹底清洗,然后在內臟上撒一層搗碎的香料,放進四個罐子里存放起來。體腔用碾碎的草藥、肉桂和其他香料填滿,然后細心地縫上切口。接著,將尸體埋在鹽和小蘇打的混合物中,70天后取出,洗干凈,用亞麻布繃帶纏裹,并在繃帶內表涂上一層樹脂作為粘著劑。最后把木乃伊裝入人形的盒子,送回死者家里,靠墻垂直安放。集體備課教案時間7月20日執教人裘小嫻課時1二次備課輔備人七年級社政備課組全體老師課題古代埃及教學目標1、說出古代埃及多方面的文明成就。2、能夠根據通過閱讀課本,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古埃及的發展歷程,鞏固年代尺的使用方法。3、能夠利用教材和所學知識,從多個方面說明尼羅河對于古埃及文明的影響,認識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的相互關系。學情分析相對與其他的古代早期文明而言,古代埃及學生應該是相對了解的,所以,對于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基本上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但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往往又是割裂的,所以,對于本課的第二個要求了解尼羅河與古代埃及文明的內在聯系,或者自然環境與文明成就之間的相互聯系就比較困難教學重點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教學難點尼羅河在古埃及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認識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的相互關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問題討論法教學過程【導入】師:八年級我們所要學習的就是歷史與社會中,的歷史部分,希望通過我們的學習,對于我們同學今天看待很多相似的問題,都有所裨益。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第一單元——多元發展的早期文明。【新課教學】1、解題師:我想請問同學,你覺得這個標題的主語是什么?生:早期文明師:那前面的定語“多元發展”又是什么意思?師:多元發展指的是早期文明在各個領域的文明成就。師:我們在七年級下冊的最后其實已經學過早期文明了,有誰能告訴我,有哪些早期文明?師:那么,我們現在來看第一課亞非大河文明。什么是大河文明?生:……師:亞非的大河文明有哪些國家?生:……師:那埃及主要有什么河流呢?生:尼羅河師: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尼羅河到底如何孕育古埃及的文明。2、認識地理環境展示埃及地理圖,讀圖并結合七年級所學知識,描述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條件(氣候、河流)。地處非洲北部,北濱地中海熱帶沙漠氣候,干旱、少雨;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水量大,是埃及的唯一水源。師:埃及作為文明古國,他的文明歷程如何呢,請我們的同學一起打開書本。3、文明歷程古埃及國家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看書,完成年代尺,請在相應的時間上標出歷史事件。師: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6世紀被滅,古埃及經歷了近3000年的歷史,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他又創造出了哪些輝煌的文明呢?4、文明成就古埃及創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看書,在書上畫出關鍵詞)政治建筑文字歷法醫學簡單講解這些文明成果,并分析這些文明成果之間的關系。文明探究【小組合作】展示古埃及的未解之謎,結合教材內容,選擇一個謎題盡可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在分析過程中指出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產生和發展的作用。展示書本P4的資料1、2,并回答下列問題:結合上述資料以及七年級所學的有關尼羅河流域的內容,說說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對古代埃及文明的影響。①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為古代埃及的農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②尼羅河便于航行,為古代埃及的統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③古代埃及人觀察尼羅河水泛濫,發現其規律,發展起天文學,如制定了太陽歷。【展示】尼羅河的泛濫與農業生產帶領學生回顧尼羅河促進了古代埃及農耕文明的發展.作業設計社會特訓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自然環境位置氣候河流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文明歷程出現:前3500年統一:前3100年強盛:前15世紀滅亡:前6世紀政治:君主專制制度建筑:金字塔文字:象形文字歷法:太陽歷醫學:解剖學分科治病其他:幾何學……文明成就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古代埃及 教案.doc 1.1.1古代埃及 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