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3張PPT)天佑吾王(GodSavetheQueen)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國歌,英聯邦皇室頌歌。當在位的英國君主的性別為男時,此歌唱作《上帝保佑國王》,性別為女時唱作《上帝保佑女王》。認一認:你知道她是誰嗎?現任英國國王伊麗莎白二世竹林居士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目錄壹議會與王權的斗爭貳革命的發生叁《權利法案》議會與王權的斗爭一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1.英國傳統:議會制度的形成:(1)英格蘭曾在1215年頒布《大憲章》,維護教俗貴族的特權,規定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2)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議會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平民代表組成。2.矛盾激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7世紀初,英國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國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權神授”理論,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形成與議會對立狀態。大英圖書館里的《大憲章》相關鏈接查理一世(英語:CharlesI,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又譯查爾斯一世。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第十位國王和英格蘭及愛爾蘭斯圖亞特王朝第二位國王(1625年—1649年在位)。詹姆斯一世和丹麥公主安妮次子,英國歷史上唯一被公開處死的國王,歐洲史上第一個被公開處死的君主。查理一世在位期間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混亂的宗教沖突。臣民們普遍對他們國王的信仰持不信任態度,一方面,在三十年戰爭中,他的失誤成功的幫助了新教勢力,然而另一個事實卻是,他迎娶了一位羅馬天主教的公主。詹姆斯一世(英文:James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名詹姆斯·斯圖亞特(JamesStuart),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JamesVI)。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國王及英格蘭斯圖亞特王朝首位國王。1567年母親瑪麗一世的蘇格蘭王位被廢黜,幼小的詹姆斯·斯圖亞特便登基為王。1583年親政。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駕崩,死前將王位傳給詹姆斯,詹姆斯成為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在位期間鼓吹君權神授,自認為是上帝的使者,惹得與議會經常不愉快,同時這種方式使英國國民非常不滿,間接引發了此后1649年與1688年兩次革命。主要成就:成功派人駛船前往北美、完成了伊麗莎白一世的心愿。詹姆斯一世的次子,著名的斷頭國王查理一世和他的妻子英國議會大廈早期英國議會 17世紀初,新興資產階級利用議會作為斗爭工具同國王展開斗爭,英國社會醞釀著革命。革命的發生二詹姆士一世JamesI1566.6.19~1625.3.27查理一世是詹姆士一世的次子查理一世CharlesⅠ1600.11.19~1649.1.30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國王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處死的國王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反動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地阻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 查理一世為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斯圖亞特”是姓)國王。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鼓吹“君權神授”理論,任意征稅,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 他與西班牙和法國進行戰爭,壓迫清教徒,對抗國會,打擊新興工商業,最終引起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2、1648年兩次挑起內戰,均戰敗,于1649年1月被處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原因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 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資產階級借此有利條件積極推進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積聚了大量財富,資產階級力量迅速壯大并形成“新貴族”。他們迫切要求自由地發展資本主義。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 15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西歐新興資產階級和新封貴族使用暴力剝奪農民土地的過程。所謂圈地,即用籬笆、柵欄、壕溝把強占的農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大批喪失土地和家園的農民成為一無所有的雇傭勞動者。這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海外貿易和掠奪是另一個重要手段。 圈地運動犧牲了農民的利益,積累了原始資本,為資本主義提供了廉價的雇傭勞動力和國內市場,為英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基礎。在“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中流離失所的農民 指金融家、銀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場主等。 以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經營農場、牧場的貴族,即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如農村的牧場主、農場主。革命前的英國17世紀的英國倫敦英國早期議會會場許多其他沉重捐稅仍繼續違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這種程度,納稅的總數甚至超過貨物的價值。——1641年12月英國資產階級給國王的抗議書爆發標志:議會的重新召開(1640.11)解決經費問題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Ⅰ1600.11.19~1649.1.30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國王解決限制王權問題奧里弗·克倫威爾OliverCromwell1599.4.25~1658.9.3英國亨廷頓人王 軍議會軍VS二、革命的發生1.議會和王權矛盾的激化: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了一份《權利請愿書》,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查理一世先假意應允,后解散議會,挑起了內戰。2、導火線:1637年。蘇格蘭人民起義。3、開始時間:1640年4、標志: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5.主要過程:(1)1640年內戰爆發一一(2)1649處死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3)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4)1660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5)1688“光榮革命”(瑪麗和威廉)(1)內戰階段(1640~1648)1640年,查理一世掀起了內戰后,克倫威爾以自己組織的“鐵騎軍”屢建戰功。1645年,國會授權克倫威爾改組軍隊,組成“新模范軍”。“新模范軍”軍服戰斗中的“新模范軍”5、主要過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形勢圖第一次內戰(1642~1646)馬斯頓荒原戰役1644年7月,克倫威爾軍隊在馬其頓荒原戰役中大敗王軍,奠定議會軍勝利的基礎。決定性戰役——納西比戰役1645年6月14納西比戰役,取得了第一次內戰的勝利,國王只身逃跑,并于1646年5月5日向蘇格蘭投降。第二次內戰(1648)決定性戰役——普雷斯頓戰役1648年春發生第二次內戰。3月到5月,王黨在倫敦、威爾士、肯特郡等地制造暴動,蘇格蘭軍也從北部入侵。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鎮壓了東部、西部的叛亂以后,向北挺進,迎擊蘇格蘭的軍隊。1648年8月17日,克倫威爾在濃霧的掩護下從側翼進攻蘇格蘭軍。蘇格蘭軍慘敗,1萬人被俘,其余向北逃跑。到8月底,第二次內戰實際上已經結束。9月,俘獲國王查理一世。囚禁中的查理一世1649年1月,國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革命高潮——1649年處死國王查理一世5、主要過程英國查理一世被處死(高潮)英國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 1649年1月30日,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在成千上萬群眾的圍觀下被送上斷頭臺。封建統治被推翻了,英國資產階級沖破封建社會的漫漫長夜,迎來了自己的新時代。英國新生了,但奇怪的是新的資產階級政權卻仍然保留著國王的王位,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處死查理一世的場面共和國階段:克倫威爾實行軍事獨裁統治(1649~1660)克倫威爾用武力驅散議會共和國誕生與克倫威爾獨裁 1649年1月30日,克倫威爾以國會和軍隊名義處死國王,宣布廢除君主制。5月10日宣布成立英吉利共和國。1653年4月,克倫威爾武力驅散舊國會,成立護國政府,就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護國主”,實行軍事獨裁統治,成為英國無冕之王,共和制名存實亡。共和國的權利落在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議會有名無實,克倫威爾獨攬大權。雖然廢除了君主制,卻沒有終結個人專權的統治。5、主要過程統治實質: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國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國首位護國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曾逼迫英國君主退位,解散國會,并轉英國為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英吉利共和國,出任護國公,成為英國事實上的國家元首。奧利弗·克倫威爾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個沒落的新貴族家庭。青年時期就學于劍橋一個著名清教學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1642年,英國內戰開始,他站在議會革命陣營方面,以自己組織的“鐵騎軍”屢建戰功,1644年在馬斯頓荒原之戰大敗王黨的軍隊。1645年,英國議會授權克倫威爾改組軍隊,他以鐵騎軍為基礎組成“新模范軍”。他指揮這支軍隊,戰勝了王黨的軍隊。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壓力下,以議會和軍隊的名義處死國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國為共和國,成為實際軍事獨裁者。他鎮壓掘地派運動,出兵遠征愛爾蘭。1653年,他驅散議會,自任“護國主”,建立了護國公體制。但國內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1658年,奧利弗·克倫威爾因病去世,享年59歲。克倫威爾去世后由其子理查·克倫威爾繼稱護國公。但理查無力鎮壓反叛的民眾與軍官,英國政壇陷入混亂,國會遂聲明由君主制復辟,查理二世因此得以返回英國。相關鏈接 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邀起廣大群眾的反抗。由于政治腐敗,又給王黨造成陰謀復辟的機會。1660年5月26日,查理二世回到英國,繼承王位,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的克倫威爾塑像諷刺克倫威爾想要加冕的圖畫《權利法案》三三、《權利法案》1、背景:(1)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接受議會邀請,做了英國國王。英國恢復了君主制,但國王的權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繼位的詹姆士二世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復辟階段(1660~1688)詹姆斯二世JamesⅡ1633.10.14~1701.9.16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國王查理一世的次子查理二世的弟弟查理二世(CharlesⅡ)1630.5.29~1685.2.6蘇格蘭及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與亨莉雅妲·瑪利亞王后的長子詹姆斯二世(也稱為詹姆士二世)從1685年到1688年是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國王。他是最后一位天主教的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的另一個比較出名的封號是約克公爵。他的兄弟查理二世將北美洲的一個殖民地以他的封號命名為紐約。1664年荷蘭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被攻克後被改名為紐約(新約克),作為對他的成果的紀念。他也是從事奴隸貿易的皇家非洲公司的首領。1633年10月14日出生于英國倫敦圣詹姆斯宮,1701年9月16日逝世。從1685年到1688年是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國王。他是最后一位天主教的英國國王。他的臣民不信任他的宗教政策,反對他的專權,在光榮革命中他被剝奪王位。王位落到了他新教的女兒瑪麗二世和女婿威廉三世手中。詹姆斯二世退位后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保護。路易、他的兒子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和孫子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還繼續策劃恢復詹姆斯派的王位,但最后也沒有成功。查理二世(英語:CharlesII,1630年5月29日-1685年2月6日),斯圖亞特王朝第十一位蘇格蘭國王(1650年—1685年2月6日在位)、復辟后的首位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1661年4月—1685年2月6日在位)。查理一世嫡長子,詹姆斯二世同母兄,生母為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早年查理二世被迫流亡外國。1660年查理二世在多佛登陸,回到倫敦,次年4月,正式加冕為國王。1685年查理二世駕崩。他為順應民心,長期保持英國公教的信仰;但他生前一向同情天主教,臨死前就皈依了天主教。他死后其弟詹姆斯二世繼位。查理二世個性活力四射并奉行享樂主義,生前獲得多數英國人的喜愛,以“歡樂王”、“快活王”(MerrieMonarch)聞名。3、“光榮革命”勝利:宮廷政變(光榮革命)(1688)詹姆士二世女兒瑪麗和女婿荷蘭執政威廉 由于復辟政權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688年6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其他不滿國王專制統治的人士發動宮廷政變,結束了復辟王朝的統治,重新掌握政權,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另立瑪麗和威廉共同擔任。沒經過戰爭沒造成傷亡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課外人物拓展威廉三世WilliamⅢ1650~1702荷蘭執政威廉二世與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之女瑪麗公主的兒子瑪麗二世MaryⅡ1662.4.30~1694.12.28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的長女英國國王威廉三世的妻子和共治者威廉三世(WilliamIII,1650年—1702年),即蘇格蘭的威廉二世、奧蘭治的威廉親王,奧蘭治親王、荷蘭執政、英國國王。他是荷蘭執政威廉二世之子,母親瑪麗公主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之女,被廢黜的詹姆斯二世則是威廉三世的岳父。瑪麗二世(MaryⅡ1662年4月30日—1694年12月28日),荷蘭王后、英國女王。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的長女,荷蘭執政、英國國王威廉三世的妻子和共治者(在英國)。瑪麗二世自1677年11月4日起出任奧蘭治王妃,自1689年2月13日起出任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女王,至駕崩時為止。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防止天主教復辟,發動了一場旨在推翻詹姆斯二世統治的未流血的革命(亦稱光榮革命)。此間,瑪麗支持威廉進犯英格蘭,并于次年春隨丈夫開進倫敦,結束了父王的統治。同年4月11日,她與丈夫簽署了權利法案,兩人共同統治英格蘭,威廉號稱威廉三世,她號稱瑪麗二世。英國議會1689年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稅。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國王也不能和天主教徒結婚。(1)、頒布時間4、頒布《權利法案》(2)、頒布機構(4)主要內容(3)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力。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5)國家體制(目的:為限制王權)三、《權利法案》《權利法案》300周年紀念幣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權利 權力≠ 為限制王權(目的),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徹底結束了英國的專制主義統治,在英國開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度。《權利法案》明確規定了限制王權的條件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招募或維持常備軍;議會必須定期召開;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的干涉,等等。革命結果的進步性(6)議會地位: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5、意義:(1)王權受到法律限制,議會執掌國家政權。(2)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建立起來。三、《權利法案》——鞏固革命果實英國下議院開會場所前端為議長席 開會時執政黨與在野黨各自分開座英國政體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1、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國王是“統而不治”的虛君,是禮儀性的國家元首;2、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腦,即政府首腦;內閣對議會負責,內閣與首相由議會選舉中取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建內閣及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以代議制為基礎,議會掌握國家主權;實行分權原則。3、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并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或者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首相掌握實權,國王統而不治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徽簡稱聯合王國或英國英國首相,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官員,英國政府首腦。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或女王確認并任命后才正式成為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Johnson,1964年6月19日-)英國國會保守黨領袖英國現任首相(2019.12——)議會掌握最高權力英國上院內景英國下院內景 英國議會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舉行會議時,兩院議員聚集在上議院,上議院議員坐在自己的議席,下議院議員由議長率領坐到特別席。倫敦白金漢宮(目前英國國王居住地)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AlexandraMaryWindsor溫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英國當代女王國王統而不治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思考題:英國革命前后議會和國王的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1)革命前:英國議會自1265年誕生以來,無權直接對國家的行政事務進行干涉,議員只能討論國王所頒布的命令;傳統上,國王要征收新稅必須獲得議會的同意。國王是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擁有政治、經濟和軍事大權;國王隨意解散議會,甚至實行無議會統治,因此有“議會是國王的議會”之說。(2)革命后:議會成為國家的權力中心,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等權力。國王只是國家元首和國家的象征,王權要受到法律和議會的限制,國王只是沒有實權的虛位君主。因此有“國王是議會的國王”之說。(3)變化原因: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打擊了英國王黨勢力;“光榮革命”使資產階級獲得統治權;《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保證議會的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從根本上說,是由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英國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PalaceofWestminster),又稱議會大廈(Housesof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建筑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盡管今天的宮殿基本上由19世紀重修而來,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時的許多歷史遺跡,如威斯敏斯特廳(可追溯至1097年)。史海拾貝倫敦的白金漢宮倫敦的白金漢宮外景法律由議會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國王就不能中止。 LawwastobemadeinParliamant;oncemade,itcould,notbesuspendedbytheGrown.——英國《權利法案》 今天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康熙愛新覺羅·玄燁(1654.5.4~1722.12.20) 康熙說這句話時,上述英國《權利法案》幾乎同時發表。由此可見,當時中英兩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根本區別?答:中國還是典型的君主專制的封建制度,而英國則已經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法律國王議會思考題:結合《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談談資產階級革命后的英國國王和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哪些不同。 答:①在法律面前的地位不同。英國國王必須遵守法律,接受法律的約束;中國皇帝則凌駕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約束。 ②權力大小不同。英國國王沒有實權,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中國皇帝擁有無限權力。比較項英國君主立憲制中國封建君主專制權力中心議會皇帝統治階級資產階級封建地主階級性質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封建獨裁專制政體君主權力(的大小)受到限制至高無上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影響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英國崛起,走向強大。在近代前夜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使中國逐步走向衰落。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與中國封建君主專制伊麗莎白二世與歷屆首相合影女王1986訪華登長城英國女王近照舉行儀式歡迎俄國總統普京(2003.6)會見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2001.10)在其登基50周年慶典上(2002.6)英國人民祝賀女王78歲生日(2004.6)在國王寶座上的伊麗莎白二世英國當代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AlexandraMaryWindsor溫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英國當代女王收集資料,編輯剪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據俄媒體20日報道,由于近來英國倫敦地區干旱少雨,倫敦當局便下令嚴格控制居民用水,不得澆草坪、洗車,不得使用私人游泳池,包括英國皇家也不例外。英國皇家也真模范執行倫敦市政府的臨時“土規定”。白金漢宮的內部草坪這幾天確實沒有澆水了,干得有些發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向來皇宮參加傳統的“7月茶會”的客人們解釋說:“你們看見了發生的一切,現在他們只許我澆花,不能澆草坪!”——《揚子晚報》2006年7月22日英國白金漢宮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建造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位于倫敦詹姆士公園的西邊。宮內有六百多個廳室,宮外建有寬闊的廣場及御花園。白金漢宮是英國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課堂小結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1.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資產階級、新貴族的形成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二、革命的發生1.1640年議會的重新召開,揭開了革命序幕2.查理一世被處死3.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成立4.克倫威爾建立軍事獨裁統治三、《權利法案》1.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與“光榮革命”2.《權利法案》的頒布3.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的建立第17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學習測評1.克倫威爾是英國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他在英國革命中的重大功績是( ) A.主持召開議會 B.發動“光榮革命” C.領導新模范軍 D.制定《權利法案》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英國歷史的轉折點,主要是因為( )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創立了議會民主制 C.處死了封建君主 D.改變了社會性質CD故宮3.(2016山東濰坊中考)1689年《權利法案》基本上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比如議會必須定期召開、征稅權屬于議會等,從表面上看似乎沒什么新意,但是事實上卻是政體制度的一次革命,這里的“革命”是指()A.開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實行了聯邦制 C.實現了三權分立 D.建立了共和國A4.下圖是某國歷史大事年代尺,請你據此判斷該國家是( )A.英國B.美國C.法國D.德國5.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與“英國議會”、“制約王權”、“君主立憲”三個關鍵詞直接相關的重要法律文件是()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1787年憲法AA6.小明同學在觀看刊物《時代人物周刊》之《夕陽下的國王》時知道了君主制分成兩種:君主獨裁制和君主立憲制。他想了解早期君主立憲制的情況,你認為他應該參考哪國的歷史()A.羅馬B.英國C.荷蘭D.法國君主立憲制的英國B7.比較是研究歷史、學習歷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們更全面地掌握歷史知識。以下有關圖1和圖2所示兩位人物的表述錯誤的是()A.兩位人物在位時兩國都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B.兩位人物都被推上斷頭臺C.兩國建立共和國都是在兩位人物被處死后D.兩位人物都屬于封建統治階級C8.1628年英國議會向國王遞交了一份《權利請愿書》,要求: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得向人民征稅和借貸;不依法律和未經法庭判決,不得隨意逮捕任何人和剝奪其財產;不許在居民家中駐扎軍隊等。《權利請愿書》制定的目的是()A.限制國王的權力B.提升英國民眾的參政意愿C.敘述了資本主義手工業的阻礙D.指出英國國王生活奢侈A9、楊小凱在《中國政治隨想錄》一書中寫道:“英國‘光榮革命’(實際是一次政變)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光榮革命”為英國找到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方法是()A.建立封建專制制度B.建立共和國C.實行總統制D.實行君主立憲制D10.詹姆斯一世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的至高地位,宣布議會的權力也是從國王那里獲得的,它的使命只能是向國王提出自己的愿望,而無權討論國王的行動。他甚至說:任何人議論上帝就是瀆神,議論君主就是叛亂。詹姆斯一世的做法()A.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B.使議會和王權處于對立狀態C.使英國的各項法律制度面臨被廢除的境地D.使他成了“議會主”11.[2019·成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議會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國王是議會的國王”。這種變化( )A.導致國王查理一世被判死刑B.化解了封建農奴制的危機C.得益于《權利法案》的頒布D.造成了君主地位徹底消失BC12.[2019·山西]《全球通史》一書中寫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國會和斯圖亞特王朝之間的沖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蘇格蘭人民爆發反抗國王的起義B.國王召集議會要求增加政府稅收C.議會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獨斷專權D.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13.[2019·溫州]1688年,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貴族聯合起來,發動政變(史稱“光榮革命”),以幾乎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國革命的成果。此次“聯合”( )A.出現了克倫威爾獨裁B.頒布了《人權宣言》C.走出了中世紀的蒙昧D.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DD14.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含義是()A.憲法由君主制定B.君主按照憲法選舉產生C.君主權力受憲法制約D.議會由君主負責召開15.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的直接目的是()A.阻止斯圖亞特王朝復辟B.限制國王的權力C.擴大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利D.廢除君主制CB16.錢乘旦的《英國通史》載:“到光榮革命為止,合適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已經在英國形成了,正是在這種環境下,英國率先走向工業革命,也就從一個文明邊緣的小國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開創了一種新的文明。”這里的合適的政治環境主要指當時英國()A.王權受到徹底限制B.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C.責任內閣制的形成D.工業資產階級控制議會17.在英國所有的革命中,光榮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體現在()A.恢復了召開議會的傳統B.結束了封建專制統治C.確立了責任內閣制D.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BB18.13世紀中期,英國大法官布雷克頓的名言“國王在萬人之上,但卻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廣為傳頌。這表明當時英國已經()A.建立了君主立憲制B.確立了議會至上原則C.確立了司法權獨立的原則D.產生了法律高于國王的觀念19.議會審判時,英王查理一世說:“你們企圖審判國王,這是多么大的罪惡啊,我的權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說:“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定,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追根溯源,法官的話深刻反映了()A.法官與查理一世的個人恩怨B.審判與被審之間主權的較量C.民權理念對君權神授的否定D.議會政治與君主專制的矛盾DC20.(2015湖南株洲一模)有學者認為,英國政體是典型的立憲君主制,英國政體體現的權力關系首先是國王作為虛位元首凌駕于各實質權力之上,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權。在實質權力部分,擁有立法權的議會下院作為民選代議機構產生首相及其領導的內閣。這表明近代以來的英國()A.英王權力凌駕于議會之上B.立法權高于行政權和司法權C.英王行政權和司法權平行D.從1689年開始英王就是無權虛君21.(2015湖北宜昌一模)1832年英國議會選舉改革法案規定,每個議員所代表的選民人數不相同,但行使的權力則完全一樣。同時還規定,凡在1年中曾接受教區賑款及其他救濟金者,喪失選民資格。這表明此次改革()A.體現權力下移B.重視國民平等C.漠視選民多寡D.具有財產資格限制BD二、非選擇題。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9年,威廉接受了闡明國會至高無上的《權利法案》。這一法案規定:國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經國會同意,不得提高稅收或保持軍隊;若沒有法律手續,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四條本國法律和法令的確認。鑒于英國法律是英國人民與生俱來的權利,因此,凡登上英國王位的國王和女王,都應依照英國法律的規定管理政務,他們所屬官吏和大臣也都應按照同樣的法律為皇帝效力。——《英國王位繼承法》(1701年)材料三(18世紀英國)國王是議會的一部分,所以這也是他適當享有立法權的理由。……1760年喬治三世的即位,他把喬治一世時起幾乎一直在執政的輝格黨人趕下臺,開創了一直延續到1830年的托利黨人獨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義者潘恩的批評最為深刻,他說:“盡管我們十分聰明,曾經對專制君主政體關門下鎖,但同時我們也十分愚蠢,曾讓國王掌握了鑰匙。”——摘編自閻照祥《英國近代早期憲制和憲政思想的演進》問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權利法案》得以頒布的背景。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義?(2)材料二中的文件體現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與材料二有什么關系?(3)根據材料三,概括18世紀英國國王擁有的權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上半期英國人針對這一狀況是如何推進其民主進程的。(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來英國政治體制演進的基本趨向。參考答案:(1)背景:資產階級革命或光榮革命勝利;國王與議會之間的妥協。意義: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保障了議會的權力;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體制的確立。(2)理念:主權在民;法律至上。關系:繼承與發展。(3)權力:部分立法權;控制內閣,掌握行政權。推進:1832年議會改革。(4)趨向: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議會成為國家權力的中心(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立憲體制不斷完善。23.2007年6月27日下午,英國執政黨工黨的新任領袖布朗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邀請前往白金漢宮,接受女王授權組建新一屆內閣,并從女王手中接受御璽,正式就任英國首相。小麗邊看電視邊嘀咕:“這個英國,究竟是國王的權利大還是首相的權力大?” 請你通過歷史學習與探究,來解答李大爺的困惑。(1)當今英國的國王統而不治、首相掌握實權、國會掌握最高權力的政治體制源于什么法律文件?它對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歷史意義?(2)這部法律文件是在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后制定的?試用大事年表的形式來表示這個事件的過程。(要求至少列出兩件)答:《權利法案》;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政權。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過程: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5月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THANKS謝謝大家觀看歷史的痕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RugbySuperstars-GodSaveTheQueen.mp3 人教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課件(共63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