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一、知識與技能 1. 舉例說出動物不同的行為,如取食行為、繁殖行為、防御行為、遷徙行為等。 2. 說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概念。 3. 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實例,知道這些行為對生物生存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采用探究活動、多種媒體演示(視頻、圖片等)、啟發互動、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等策略,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經驗、活動體驗,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通過觀察、資料分析、動手實踐、合作學習等達成學習目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分析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學生進一步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說明這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運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動物的學習行為。 通過資料分析,說明動物的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2.運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動物的學習行為。 收集、整理動物行為的相關資料,制作教學媒體課件。 準備探究活動“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的相關材料和用具:小鼠,紙板若干(用于制作“迷宮”),制作“迷宮”的各種工具(剪刀、膠帶等),小鼠食物,籠子幾個(配有飲水裝置),一包木屑(墊于籠中,用于小鼠保暖),紙、筆等記錄用具。 展示圖片展示“鸚鵡救主”的新聞,提出問題。 師:提問:1.鸚鵡是不是一出生就會模仿報警器的聲音?2.如果不是,你認為它是怎樣學會的呢?3.鸚鵡有沒有生來就有的行為呢?4.模仿報警器聲音和吃食物,這兩種行為有什么區別?5.其他動物的行為也有類似的特點嗎? 生:閱讀分析,思考后得出。1.不是。2.經常聽到或者曾經聽到過等。3.吃食物、排便、喝水等。4.模仿報警器是后來慢慢學會的;吃食物是生來就會的。5.根據自己的理解舉出一些動物行為的例子。 (拓寬思維,舉例說明,解答學生疑惑,介紹動物的行為。) 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展示一些動物先天性行為的圖片,如教材資料分析中的“母袋鼠與幼袋鼠”“小鳥喂魚”以及“菜粉蝶”等內容,提出問題。 師:(1)圖片中動物的行為是如何獲得的? 不同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否有差別?為什么? 剛出生的袋鼠如果不具有這種先天性行為,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 你是如何理解“小鳥喂魚”中紅雀的這種行為的?試著說說先天性行為有沒有局限性。 生:對先天性行為進行歸納總結,思考后回答。 (1)是生來就具有的行為。 (2)是。因為動物的遺傳物質不同,先天性行為的表現也不一樣。 (3)會死亡!這種先天性行為是它活下去必須具有的。 (4)這只美國紅雀不能隨著雛鳥的死亡而停止育雛行為,說明先天性行為是有局限性的。 展示學習行為的圖片和視頻并提問。 師:(1)為什么大公雞不能像鸚鵡那樣學人說話? (2)野生的黑猩猩為什么不會吸煙?年幼的黑猩猩如何學會釣取白蟻?成年黑猩猩是如何取到香蕉的?這說明了什么? (3)你會輪滑嗎?說說你是如何掌握輪滑技術的? (4)蚯蚓是否具備這種學習行為對它的生存有影響嗎?由此說明什么? (5)你家的小貓或是小狗聽話嗎?你是如何訓練它們的呢? 生:對學習行為進行歸納總結,思考后回答。 學習行為以遺傳因素為基礎。 學習行為受到環境的影響。 學習行為需要不斷地鞏固和加強。 動物的學習行為能使動物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 描述自己訓練動物的經歷。 師:組織學生閱讀資料:狼孩的故事提問。 (1)狼孩的這種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說明什么問題? (2)播放無臂少女的視頻,然后提問:她的這些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看完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生:對人類的學習行為歸納總結,思考后回答。 認識到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有關鍵時期的。 她是靠不斷學習和頑強的意志品質,來戰勝學習過程中的挫折和困難。 (聯系學生的經歷,提高學生學習思考的興趣,說明動物的學習行為是如何建立的。) 師:總結比較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 生:思考,總結和聆聽。 (二)探究實驗——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一)實驗準備 師:這次探究活動的目的是“觀察動物通過嘗試與錯誤形成一種新的行為的過程”。1.針對這個實驗你能提出哪些問題?2.圍繞提出的問題,你們又做出了怎樣的假設呢?3.在實驗實施以前請同學們思考幾個問題。 (1)本活動的研究對象是小鼠,為什么從實驗的前一天晚上開始,就不給小鼠喂食物(但要喂水),喂食會對實驗有什么影響嗎? (2)各組的小鼠在品種、年齡、體形上區別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為什么? (3)你打算如何記錄小鼠的嘗試與錯誤的過程呢? 4.小組討論并實施實驗計劃。 生:1.小鼠經過多少次“嘗試與錯誤”才能成功走出迷宮?是不是嘗試次數越多,走出迷宮越快呢?2.小鼠所經歷的“嘗試與錯誤”越多,最后小鼠走出迷宮所需的時間越短。3.小組討論(1)不喂食可以使小鼠在實驗前處于饑餓狀態,實驗時會表現出為獲取出口處的食物而嘗試走出迷宮的行為。水是小鼠生存所必需的營養物質。(2)差別越小越好,減少誤差。(3)記錄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或者記錄小鼠每一次找到食物的時間。 師:探究活動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學習品質的教育。)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學習行為: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 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二、探究實驗——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完成本課時對應課后練習。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性行為”是第五單元第二章的第二節知識, 本節知識內容不多,但有些知識不容易理解,并且本節課強調培養同 學們的對比分析能力和實驗探究的能力,因此課堂中充分列舉實例, 并結合板圖和練習,使同學們邊學邊練,總體上教學效果還不錯?;?顧本節課,既有收獲也有不足,現總結如下: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靈活,對生物這門學科比較感興趣,有 熱情。他們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但對于知識掌握不夠 系統,深層次分析能力較弱,立體夠建立有限。針對這一情況,在教 學過程中教師首先以新聞導入著手,從而快速將學生帶人課堂,以吸引 學生的注意力。為了便于同學們充分理解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性 行為,給同學們列舉了大量動物行為的例子,并且充分利用圖片、視 頻等教學資源,使學生更加清楚、直觀的判斷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 學習行為,提升了學生的認識水平。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發現了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在今后 的教學中,一定要努力彌補不足,爭取每一節課都成功,都有好的效 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