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虞區2019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調測 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考生須知: 1.本學科考試為開卷考試。全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先用黑色筆在答題卷的密封線內規定位置上填寫學校、班級、姓名、考號。 3.答題時,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直接做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卷收回。 歷史與社會(試題卷) 一、選擇題(共20分,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郁達夫為某歷史人物的祠堂題寫了“撥云手指天心月,拔劍光寒倭寇膽”的對聯。結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跡,他贊揚的應是 A.戚繼光 B.鄭成功 C.黃宗羲 D.關天培 2.下列史實與右圖史料能一起印證清朝對西藏地區實施有效管轄的是 A.設置臺灣府 B.實行金瓶掣簽 C.推行改土歸流 D.設置伊犁將軍 3. 歲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并迅速蔓延至全國。下列書籍中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的是 A.李時珍---《本草綱目》 B.宋應星---《天工開物》 C.徐光啟---《農政全書》 D.魏源---《海國圖志》 4. 14-16世紀的西歐,沖破神學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戰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肯定人性”與“尋找出路”分別是指 A.啟蒙運動和科學革命 B.啟蒙運動和新航路開辟 C.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 D.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5. 下圖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發展趨勢示意圖,其中②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英國憲章運動 C.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D.法國巴黎公社 6. 關于右圖A段對應歷史時期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 ②蒸汽機車這一新型交通工具標志著世界市場的形成 ③有線電報、電話等新通訊手段加強了各地的聯系 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開采和提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世紀60年代,受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一些國家發生重大變革,成為后起的現代化國家。據此回答7—9題。 7. 下圖是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表,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時間 企業數 工人數量 產值(千盧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加強中央集權 B.進行了彼得一世改革 C.廢除了農奴制 D.學習西歐的生活方式 8. 明治政府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破除舊來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國之基礎”。這體現了 A.發展近代工業 B.廢除藩國,設置府縣 C.擴大軍事力量 D.大力提倡“文明開化” 9. 俄國和日本的變革體現的共同點有 ①通過內戰實現統一 ②向西方國家學習 ③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④確立君主立憲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對于中華民族而言,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下列“屈辱”與“抗爭”有直接聯系的是 ①鴉片戰爭——三元里抗英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京師大學堂 ③《馬關條約》——公車上書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江南制造總局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 11.(10分)法治發展見證文明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世紀,英國 “國王”與“議會”關系示意圖 (1)17世紀后期,國王和議會的權力變化與哪一法律文獻的頒布實施有關?并說明這一法律文獻對英國歷史產生的影響。(3分) 材料二:針對美國的1787年憲法,易中天如此評價:“……正是這個設計……使這個稚嫩的國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為也許你不喜歡但卻不能輕視的超級大國。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200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 ——易中天《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2)“這個設計”的理論基礎是什么?它的“精巧”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材料三:法典采納了1789年的社會原則:個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國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選擇職業的自由。這就是為什么這部法典在歐洲成為該國革命的象征,不論傳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現代社會的基本法則……成為新社會的經典。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侖時代》 (3)請寫出材料三中“這部法典”的名稱,并根據材料,分析這部法典頒布的意義。(3分) 12.(10分)文明的交流融合,促進著人類歷史向前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因為這三大發明(按: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首先在文學方面,其次在戰爭方面,再次在航海方面,改變了整個世界許多事物的面貌和狀態,并由此產生無數變化,以致似乎沒有任何帝國、任何派別、任何名人,能比這些技術發明對人類發展產生更大的動力和影響。 ——(英國)培根 (1)請運用所學知識,指出印刷術和火藥對歐洲走出中世紀的蒙昧和新體制的創立所起的作用。(4分) 材料二: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表(單位:萬兩) 年代 農業稅收入 工商雜稅收入 其他收入 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摘編自馮楊《低關稅與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 (2)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與哪一歷史事件直接相關?(4分) 材料三:1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與康有為對話節選 (3)與材料二相比,康有為的“變法”主張是如何進一步向西方學習的?(2分) 13.(10分)在歷史長河中,船承載著一段歷史,更見證著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列舉一則史實,佐證“這些中國船在當時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的。(2分) (2)“1840年英國兵船擊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國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蹣跚走入近代。”請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 (3)上述材料對于我們揚帆復興之船有何啟示?(4分) 道德與法治(試題卷) 一、選擇題(共20分,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2019年12月4日是我國第6個國家憲法日,某校舉行了以“憲法與我同行”為主題的圖片展覽。該活動旨在引導學生 ①增強憲法意識 ②認同憲法價值 ③踐行憲法精神 ④參與憲法制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了“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規模減貧。”據此回答2-3題。 2. 右圖數據說明我國 ①貧困人口已經徹底消除 ②貧困發生率在不斷降低 ③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④貧困人口只分布在農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2020年3月,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個鄭重承諾集中體現了我國 A.規范國家權力運行 B.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C.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D.人權事業顯著進步 4.在學習“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時,小張同學用圖示法加以梳理。以下正確的是 5.2020年春節期間,年近九十的原上虞區下管中學湯志春校長, 向當地政府捐款3萬元,用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老人的這一善舉,行使了對個人合法財產的 A.使用權 B.處分權 C.占有權 D.收益權 6. 某國有企業日產醫用防護服4.4萬套,約占中國日產量的三分之一,成為生產醫用防護服的“超級工廠”。此“超級工廠”所代表的所有制經濟 ①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②其生產資料歸企業勞動者所有 ③屬于公有制經濟中的集體經濟 ④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材料表明 A.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受其監督 B.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C.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D.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監察機關 8. 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向黃旭華、瑪哈扎克里·詩琳通等杰出人士分別授予“共和國勛章”“友誼勛章”。在此,國家主席行使的職權和獲得者享受的權利分別是 A.任免權 榮譽權 B.任免權 名譽權 C.榮典權 榮譽權 D.榮典權 名譽權 9.“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你單位下屬某村在廉政建設等方面存在以下問題……請你單位按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自收到本建議起三十日內將落實情況函告我 委。”這是某市監察委員會向該市某鎮黨委發出的《監察建議書》。“提出監察建議”說明 監察委員會行使了 A.審判職責 B.處置職責 C.調查職責 D.監督職責 10.針對右圖中的現象,我們要 A.反對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 B.根據不同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C.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絕對公平 D.堅守原則立場,必要時依法維權 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 11.(10 分)閱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注:《傳染病防治法》第1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和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1)請運用“自由與法治”的相關知識,說明公安機關對漫畫中主人公依法處罰的原因。(4分) (2)在疫情防控期間,浙江省教育廳為什么要提出“停課不停學”?(4分) (3)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法定義務須履行”的理解。(2分) 12.(10分)偉大的時代,催生偉大的法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請說出第四十五號主席令劃線部分內容所包含的其中一個觀點?(2分) (2)結合漫畫,運用正義的制度相關知識,說說《民法典》(人格權編)的作用。(4分) (3)全面修典,不止于立法,更在于法之必行。為此,司法機關和公民該如何積極助推《民法典》的實施?(4分) 13.(10分)暖暖的民生溫度,滿滿的發展信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資料1體現了我國的哪些基本政治制度?這些制度有何意義?任選一項加以說明。(4 分) (2)資料2中的“地攤經濟”屬于哪一所有制經濟?運用所學知識,闡述“地攤經濟”放開的合理性。(6分) 上虞區2019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調測 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B A D D C C D C B 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 11.(10分) (1)《權利法案》。(1分)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2分) (2)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1分)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3分) (3)《拿破侖法典》(1分)。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2分) 12.(10分) (1)印刷術推動了文化的傳播,促進了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開展;(2分)火藥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創造了條件,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和殖民統治,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2分) (2)農業稅收入下降,工商雜稅收入提高。(2分)洋務運動。(2分) (3)從學習西方的器物(軍事、經濟)轉變為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13.(10分) (1)船只數量多,載重量大,隨航人員多,船上配備航海圖、羅盤針,滿載精美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首航時間比哥倫布遠航早半個多世紀。(寫出一則史實得2分) (2)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2分)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分) (3)堅持和平交往,反對侵略;落后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海洋強國等。(任選2點,4分) 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C D A B B A C B D 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 11.(10 分)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2分)漫畫中主人公在防疫期間故意瞞報,割裂了自由與法治的關系,違反了法律規定,所以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罰。(2分) (2)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2分)浙江省教育廳提出“停課不停學”有利于保障廣大師生生命健康;有利于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降低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等。(任選1點,2分) (3)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們要自覺遵守《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自覺履行接受教育的義務。(2分) 12.(10分) (1)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享有立法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國方略等。(任選一點,2分) (2)漫畫中《民法典》(人格權編)有效保護了公民的隱私權(或人格尊嚴權)和財產權。(2分)有了《民法典》(人格權編)這一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民法典》(人格權編)體現了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任選1點,2分) (3)人民法院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或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提供有效救濟和保障,捍衛社會公平正義);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任選一點,2分) 公民: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等。(任選1點,2分) 13.(10分)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力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選1點,2分) (2)非公有制經濟;(2分)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非公有制經濟能解決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選2點,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