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基礎知識 1讓小車運動起來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在地球上,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就越大。 2.和重力有關的現象: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上滑下,水往低處流。 8.研究小車運動快慢和拉力大小的關系 (1)利用墊圈的重力使小車運動,用手擋住小車使小車停止。 (2)海次實驗都要從起點開始,終點結束。 (3)添加墊圈時要從掛一個墊圈開始,一個一個地增加墊圈,直到小車可以動起來,再多個多個地增加墊圈。 (4)結論 ①墊圈重力或拉力達到一定程度,小車才會運動起來。 ②小車運動起來后,墊圈越少,重力越小,拉力越小,小車運動得就越慢;墊圈越多,重力越大,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就越快。 4.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需要動力;滾動的足球會慢慢停下來,是因"為它受到了阻力。 5.運動員通過對足球施加力的方法改變足球的運動狀態。 2用氣球驅動小車 1.把氣球吹足氣后再松開口部,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氣球運動的 方向和噴出氣體的方向相反。 2.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 3.氣球在飛行過程中,噴氣嘴會無規律地收縮、振動,導致其方向會隨機地發生變化,使氣球的運動沒有規律可循。 4.組裝利用氣球驅動的小車。給氣球充足氣,放開氣球的噴管,小車能運動起來。這是因為充氣后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 5.讓氣球小車行駛得更遠的方法 (1)換用更大的氣球。 (2)用更輕的材料做車身。 (3)加潤滑油,使車軸轉動得更靈活。 (4)采用合適的噴管。因為粗噴管噴氣快,動力大,但噴氣時間短;細噴管噴氣慢,噴氣時間長,但動力小,所以要綜合考慮。 (5)尋找更光滑的行駛路面。 6.利用反沖力的例子有噴氣式飛機、火箭、導彈、沖天炮等。 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1.拉長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釋放后可以產生動力。 2.使橡皮筋小車車輪轉動的動力來自被拉長的橡成筋。 3.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小車上的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越多時,產生的拉力越大,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也越長,所以小車行駛的距高越長。 4.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按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5.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面掛的鉤碼越多皮筋越長,橡皮筋產生的彈力越大。 4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是一種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彈簧受的拉力越大,伸得越長;受的拉力越小,他得越短”的特性來測量力的大小的。 3.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生題的名字命名的。 4.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 5.不同彈簧測力計刻度板上的一小格代表的力可能是不同的。 6.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8 (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值。 (4)測力時,要使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 (5)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輕重不同的物體的重力大小前,可以先掂一掂,估測一下。 7.質量為100克的物體的重力約為1牛。 8.生活中利用彈力的地方有撐桿、海綿墊、健身球、蹦床、跳板等。 5運動與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往往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2.模擬搬運重物的實驗中,三種方式產生的摩擦力從大到小的排序是:直接拉紙盒、用“滾木”移動紙盒、給紙盒安裝輪子。 3.輪可以看作移動的滾木。人類發現可以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4.在相同的條件下,同一個物體滑動時的摩擦力大于滾動時的摩擦力。 5.古時候,人們搬運很重的物體時,往往在物體下面放上滾木。這種做法的原理是變滑動為滾動可以減小摩擦力。 6.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越粗造,摩擦力越大,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②動體的重力: 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③活動方式:滑動摩擦較大,滾動,摩擦力較小 7.生活中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改變 增大摩擦力的例子:鞋底的花紋、自行車把手上的花紋,使接觸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拔河比賽前清掃場地沙粒變滾動為滑動 減小摩擦力:自行車軸承是變滑動為滾動。氣墊船、磁懸浮列車是使接觸面分離 減少摩擦力。 6 運動的小車 1.敲擊實驗。第一次用橡皮槌快速地敲擊音叉,產生的聲音大,音叉劇烈振動,說明快速運動的橡皮槌的能量大;第二次用橡皮槌緩慢地敲擊音叉,產生的聲音小,音叉輕微振動,說明緩慢運動的像皮槌的能量小。 2.撞擊實驗 小車 坡度小、速度小、滑行距離近 城度大、速度大、滑行距離遠 (1)物體在運動的情況下具有能量。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物體運動 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2)注意:每次都要從斜坡的同一位置釋放小車。 3.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 4.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和食物中。 7設計制作小車(一) 8設計制作小車(二) 1.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 ⑴明確問題:明確設計什么,用途是什么,具體要求有什么 ⑵制定方案:頭腦風暴,研究會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制定最優方案。 ⑶實施方案: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制作,匯報展示。 ⑷評估與改進:根據標準評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個過程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改進。 2.設計要求 (1)車身長度不超過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氣球作動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3.測試并改進小車 (1)橡皮筋動力小車 ①增大小車動力的方法: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增加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 ②減小小車阻力的方法:選用筷子制作車架以減小車身質量;加潤滑油或用吸管、筆芯制作軸套使輪抽轉動得更靈活。 ③為了避免驅動輪打滑,需要增大驅動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我們可以采用稍大稍重的驅動輪,或換用帶花紋的輪子。 (2)氣球動力小車 ①增大小車動力的方法:采用大氣球、太小合適的噴管(直徑最好 在0.5-1厘米之間)。 ②減小小車阻力的方法:用泡沫塑料或塑料瓶制作車身以減小車身質量;加潤滑油或用吸管、筆芯制作軸套使輪軸轉動得更靈活。 (3)小車不能走直線可能是車軸不正、噴管放歪、橡皮筋纏繞位置太偏,應把小車車軸調正、噴管要盡量正對后方、橡皮筋從車軸中間位置開始纏繞。 4.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案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并能根據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