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物質的酸堿性(一)我們經常接觸的物質中,有的具有酸性,有的具有堿性,如人的胃液就具有酸性,它能殺滅細菌和幫助消化。工農業生產中,也常要用到許多酸性或堿性的物質,如硫酸、燒堿等。一、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1、電離:物質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而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叫電離。2、電離的表示方法——電離方程式,如氯化鈉的電離:NaCl=Na++Cl-3、常見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NO3=K++NO3-NaOH=Na++OH-Na2SO4=2Na++SO42-說明:在電解質溶液里,所有的陽離子帶的正電荷總數和所有陰離子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整個溶液不顯電性。二、酸和堿1、酸:在水中電離出的陽離了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如鹽酸、硫酸、硝酸等。(1)酸根:酸電離產生的陰離子,如SO42-是H2SO4的酸根。(2)注意概念中的“全部”二字,因為有的物質也電產出氫離子,但還電離出其他陽離子,則該物質不是酸,如NaHSO4=Na++H++SO42-。2、堿:在水中或熔化狀態下電離出的陰離了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1)常見堿的電離:NaOH=Na++OH-Ca(OH)2==Ca2++2OH-Al(OH)3===Al3++3OH-(2)實驗室和工農業生產中,常用具有堿性的物質有燒堿(氫氧化鈉)、熟石灰(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氨水等。三、酸堿指示劑1、酸堿指示劑: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1)常用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酸試液(2)常用指示劑及其在酸性、堿性溶液中的顏色指示劑酸性溶液(PH<7)堿性溶液(PH>7)石蕊試液(紫色)紅色藍色酚酞試液(無色)無色紅色藍色石蕊試紙紅色不變色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藍色2、自制酸堿指示劑(1)取一些月季花、菊花、絲瓜花、一串紅等植物的花果枝葉切碎搗爛,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取液可當做酸堿指示劑。(2)取食鹽水、白醋、石灰水等試驗,它們分別能使上述自制酸堿指示劑變什么顏色?花名花的顏色變色情況酸性堿性月季花紅色紅色黃色菊花紫色紅色黃色絲瓜花黃色黃綠色黃色一串紅紅色紅色黃綠色四、溶液的酸堿度—pH1、溶液的酸堿度: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叫做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表示。(1)pH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如下所示:(2)pH與溶液酸堿性①pH<7時,溶液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②pH>7時,溶液顯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③pH=7時,溶液顯中性。【注意】①pH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應注意酸(堿)、酸性(堿性)和酸堿度的區別和聯系。②pH是溶液中所含的H+濃度或OH-的濃度大小的一種表示方法。溶液中H+濃度越大,酸性越強,pH越小,OH-的濃度越大,堿性越強,pH越大;當溶液中H+濃度與OH-濃度相等時,則溶液的pH=7,呈中性。2、研究溶液酸堿度的重要意義(1)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必須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進行:(2)農業生產中,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為7或接近丁7的土壤中生長。(3)測定雨水的pH(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氣的污染情況。(4)測定人體內代謝產生的液體的pH,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5)根據不同溶液酸堿度對人體皮膚、頭發的影響,正確選擇化妝品和洗發液。3、酸(或堿)溶液與酸(或堿)性溶液(1)酸性溶液與酸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的溶液,呈酸性的溶液都含H+。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質不一定是酸,有些化合物的溶液,如NaHSO4溶液、NH4Cl溶液等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2)堿性溶液與堿溶液堿溶液是指堿的水溶液,堿性溶液是指呈堿性的溶液,呈堿性的溶液都含OH-。堿溶液一定呈堿性,但呈堿性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Na2CO3、K2CO3、NaHCO3等的水溶液也呈堿性,但它們不是堿。【注意】不溶性的酸或堿不能使指示劑改變顏色,只有溶于水的酸或堿才能使指示劑改變顏色,如硅酸(H2SiO3)、氫氧化鋁[Al(OH)3]、氫氧化鐵[Fe(OH)3]、氫氧化銅[Cu(OH)2]都難溶于水。初中遇到的酸都是可溶性的,遇到的溶于水的堿有:KOH、NaOH、Ba(OH)2、Ca(OH)2、NH3·H2O等。【例1】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B)A.有酸味的物質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A.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氧元素B.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不一定有氧元素C.堿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有氧元素D.堿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有氫元素2、下列各組離子屬于酸電離產生的是(A)A.H+、NO3-、SO42-B.OH-、Ba2+C.H+、Na+、SO42-D.Na+、Ba2+、Cl–3、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 D?。?br/>A.化合物至少由兩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B.燃燒一般都伴隨著發光、發熱的現象,所以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C.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質量減小,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D.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例2】有一食品包裝說明書中注明防腐劑是苯甲酸(C6H5COOH),張華同學查資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強,可用用食品防腐劑。下列對苯甲酸性質的推測不合理的是(B)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1、右圖為噴墨打印機工作原理示意圖,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從噴嘴噴到打印紙(pH:4.5-6.5)上,變為不溶于水的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打印墨水偏酸性B.打印墨水呈中性C.打印紙偏酸性D.打印紙偏堿性2、把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CO2體中,石蕊試紙不變色.將CO2氣體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劑的水中,溶液變紅色.再將該溶液敞口加熱一段時間,發現溶液的紅色褪去,冷卻到原溫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變紅色.上述實驗現象不能說明的是( D?。?br/>A.CO2能和水發生化學反應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以加熱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減弱D.CO2具有酸性1、利用酸堿指示劑可以判斷物質的酸堿性?,F有①石灰水、②汽水、③洗發液、④鹽酸、⑤醋、⑥茶水,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B?。?br/>A.①③④B.②④⑤C.④⑤D.①③⑥2、在一無色溶液中滴入數滴酚酞試液,溶液仍顯無色,則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堿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一定仍顯紫色。結論中正確的是(C)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以上答案都不對3、如圖所示是身邊一些物質在常溫時的近似pH。下列有關這些物質的比較或判斷不正確的是(C)A.草木灰水呈堿性B.胃酸過多的病人不宜多吃檸檬C.橘子汁的酸性比檸檬汁的強D.蘿卜汁顯酸性4、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D?。?br/>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一定是酸B.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屬于中和反應C.堿溶液的pH>7,碳酸鈉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屬于堿D.氧化物有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所以水屬于氧化物5、把氯化氫、生石灰、食鹽分別溶于水后,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 B?。?br/>A.紅色、藍色、無色B.紅色、藍色、紫色C.藍色、紅色、紫色D.藍色、紅色、無色[來源:學??啤>W]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r/>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酸性溶液一定是酸溶液C.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D.無色酚酞試液能使堿性溶液變紅色7、從溶液酸堿性的角度來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r/>A.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B.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C.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D.某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后為紫色,則該溶液接近中性8、化學學習中有很多“一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溶液一定都能導電B.堿中一定同時含有含有氫、氧元素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9、小季同學將一張濾紙在某示劑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寫下“大師”兩字,立刻顯紅色.再將其懸掛于鐵架臺上,并在濾紙的下方(如圖)放置一個盛有某溶液的燒杯,過一會兒,發現紅色的字消失,則濾紙上的指示劑和燒杯中的溶液分別是( B?。?br/>ABCD濾紙上的指示劑酚酞試液酚酞試液石蕊試液石蕊試液燒杯中的溶液濃氨水濃鹽酸濃氨水濃鹽酸A.AB.BC.CD.D10、“果導片”是一種常用緩瀉劑,主要成分酚酞。某同學欲將其作為酚酞指示劑的替代品,他將“果導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攪拌、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入白醋和食鹽水,看到溶液 ,滴入澄清石灰水發現 ??;確定“果導片”可作酸堿指示劑使用。當他用飲料吸管向滴有“果導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氣時,可觀察到現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無明顯現象溶液變紅紅色逐漸消失,溶液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1.2物質的酸堿性(二)【活動一】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1、將少量食醋倒入燒杯中,如圖1-8所示,用手扇動氣流,聞一聞,它的氣味是酸性的。2、食醋是一種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鹽酸、硫酸和硝酸等都是酸,如圖1-9所示。還有橘子汁、番茄醬、蘋果、檸檬汁等,如圖1-10所示,也都含有某些酸,具有一定的酸性。【思考】醋、胃液等是不同的物質,為什么都有酸味?科學研究證明:溶液的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類特殊的物質——酸。食醋——醋酸,胃液——鹽酸,檸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檸檬酸。那么,為什么說這些物質都是酸呢?這些物質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H+)。【活動二】酸堿指示劑1、取4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在4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圖1-13所示。觀察并記錄石蕊試液在4種溶液中呈現的顏色。2、在酸性或堿性溶液里能顯示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通常簡稱指示劑。下面是常見的指示劑和它們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的顏色。(1)在稀硫酸中:___變紅__,在稀鹽酸中:___變紅__。(2)在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藍,在氫氧化鈣溶液中:變藍。實驗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變紅色,堿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變藍色;【活動三】常見物質pH測定1.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少許水、檸檬汁、白醋、鹽酸、肥皂水、洗滌劑、4%氫氧化鈉溶液,滴在pH試紙中部,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2.在白色點滴板的空穴(或小試管)里分別滴入幾滴上述樣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的變化,并將上述實驗結果都填入表1-3中:3、pH的測定方法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測定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pH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比較,即可得出被測液的pH(通常取正整數)。如下圖:【注意】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要注意如下幾點:①不能直接將pH試紙浸入待測溶液中,以免帶入雜質污染試劑。②不能將pH試紙用水濕潤,否則待測溶液被稀釋,測量不準確。③用pH試紙檢驗酸性或堿性氣體時,可先將pH試紙潤濕后再用。4、常見物質的pH【例1】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蘭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該溶液遇酸性溶液顯紅色,遇堿性溶液顯黃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A.蝴蝶蘭花的溶液與酸作用顯色是化學變化B.蝴蝶蘭花的溶液可使鹽酸變紅C.將氯化鈉溶液滴入蝴蝶蘭花的溶液中,溶液仍為紫色D.蝴蝶蘭花的溶液可用作酸堿指示劑1、取三種植物的花瓣分別放在研缽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許花汁,用稀酸和稀堿進行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花的種類花汁在酒精中的顏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顏色花汁在堿溶液中的顏色玫瑰粉紅色粉紅色綠色萬壽菊黃色黃色黃色雛菊無色無色黃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研磨花瓣過程中加入酒精是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25℃時,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會變成粉紅色C.可用雛菊花汁來區別H2SO4和K2SO4溶液D.上述三種花汁都能用作酸堿指示劑2、在檸檬汁中滴入酚酞試液不變色,滴入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由此可知,檸檬汁( A?。?br/>A.顯酸性B.顯堿性C.顯中性D.酸堿性不定【例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正確操作是( D?。?br/>A.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B.pH試紙先用水潤濕再浸入待測液C.pH試紙浸入待測液后,過一會兒觀察D.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半分鐘內觀察顏色1、用試紙測定某無色溶液的pH時,規范操作是(C)A.將pH試紙放入待測溶液中觀察其顏色變化,跟標準比色卡比較B.將待測溶液倒在pH試紙上,跟標準比色卡比較C.用潔凈的玻璃棒醮取待測溶液,滴在pH試紙上,跟標準比色卡比較D.在試管內放少量待測溶液,煮沸,把pH試紙放在管口,觀察顏色,跟標準比色卡比較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的正確操作是(C)A.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用蒸餾水潤濕的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B.將pH試紙浸在待測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顏色變化C.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與比色卡對比D.用膠頭滴管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3分鐘后將試紙與比色卡對比1、下列有關現象可以確定某種物質是堿的是( C )A.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B.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C.電離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D.水溶液呈堿性2、某同學用“月季花瓣”的汁液自制酸堿指示劑,有關記錄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堿性溶液中月季花瓣淺紅色紅色黃色向滴有少量該指示劑的NaOH溶液中逐漸滴加稀鹽酸,顏色變化是( D?。?br/>A.由淺紅色變紅色B.由淺紅變黃色C.由紅色變黃色D.由黃色變淺紅色3、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劑,其酸性比碳酸的強。下列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A)A.它能電離出大量OH-B.C6H5COOH的pH小丁7C.苯甲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D.苯甲酸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4、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蘭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該溶液遇酸溶液顯紅色,遇堿溶液顯黃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br/>A.蝴蝶蘭花的溶液與酸作用顯紅色是化學變化B.能使蝴蝶蘭花的溶液顯黃色的一定是堿C.將氯化鈉溶液滴入蝴蝶蘭花的溶液后,溶液仍為紫色D.蝴蝶蘭花的溶液可用作酸堿指示劑5、向一無色溶液中滴入數滴酚酞試液,溶液使酚酞變紅,說明該溶液肯定是( B?。?br/>A.酸性溶液B.堿性溶液C.酸的水溶液D.堿的水溶液6、小李在學習酸堿指示劑與常見酸、堿溶液作用時,歸納成如圖所示的關系.圖中A、B、C、D是兩圓相交的部分,分別表示指示劑與酸、堿溶液作用時所顯示出的顏色,則其中表示A處顏色的是( C )A.紫色B.藍色C.紅色D.無色7、某同學用噴灑了試劑X的濾紙折成一只蝴蝶掛在鐵架臺上.另取一只盛有Y溶液的燒杯,放在紙蝴蝶的下方(如圖所示).過了一會兒,紙蝴蝶的顏色變成紅色.請從下面提供的試劑中找出X、Y可能的組合( C )(1)食鹽水(2)酚酞(3)自來水(4)濃氨水.A.(1)(2)B.(2)(3)C.(2)(4)D.(3)(4)8、如圖,向點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別滴入指示劑后,①②③④滴孔內溶液顯示的顏色依次是( A?。?br/>A.無色、紅色、藍色、紅色B.紅色、藍色、黃色、紫色C.藍色、紅色、紫色、無色D.無色、藍色、紅色、藍色9、趣味化學聯歡會上,小鵬和小亮給同學們變起了“魔術”.小鵬說:“我會‘白花變紅花’”,于是他將一朵自制好的白花放入一種無色液體中,立刻得到一朵紅花.小亮說:“這沒什么,我還會‘水變牛奶’呢”,只見他將兩種無色澄清的液體倒在一起,果真得到一杯像“牛奶”的液體.(1)小鵬自制的白花可能用 進行了處理,那種無色液體可能是 ??;(2)“水變牛奶”的“魔術”可以通過許多化學反應來完成,請用化學方程式例舉(如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其中一種: ?。?br/>【答案】(1)無色酚酞試液,氫氧化鈉溶液;(2)Ca(OH)2+Na2CO3═CaCO3↓+2NaOH.10、甲、乙兩同學想了解碳酸鉀溶液的酸堿性,他們做了以下研究:實驗操作檢測結果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鉀溶液滴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pH>7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碳酸鉀溶液中,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pH>7(1)根據兩位同學的實驗可得出碳酸鉀溶液酸堿性的結論:碳酸鉀溶液顯性。(2)根據兩位同學的實驗操作,你認為乙同學操作不規范。為什么?.(3)如果實驗室沒有pH試紙,又要測定未知溶液的酸堿性,可選用試液來進行實驗。【答案】(1)堿;(2)將pH試紙直接浸入溶液中會污染藥品;(3)紫色石蕊11、許多植物的果實和花瓣中含有色素?,F提取幾種植物的果實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堿和水逐一檢驗,現象記錄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稀酸溶液中在水中在稀堿溶液中牽牛花紅色紫色藍色萬壽菊黃色黃色黃色胡蘿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花淺紅色淺紅色綠色(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來區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是 、 。(2)手工制作一朵紙玫瑰花,用pH=12的某種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花的汁液均勻地涂在紙玫瑰花上,紙花會變成 色。(3)與實驗中常用的指示劑石蕊的變色原理相似的是 。【答案】(1)萬壽菊 胡蘿卜;(2)綠;(3)牽?;?/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物質的酸堿性(一) 學案(含答案).docx 1.2 物質的酸堿性(二) 學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