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物質的轉化(二)一、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1、在自然界中不斷發(fā)生著各種物質間的相互轉化。石灰?guī)r巖洞里的鐘乳石和石筍,就是巖石中的碳酸鈣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轉化而成的。這些懸掛的鐘乳石(如圖2-42)、挺拔矗立的石筍(如圖2-43)和石柱(如圖2-44),爭奇斗艷,景象萬千。2、實驗:雞蛋殼和鹽酸反應實驗步驟現(xiàn)象步驟1:將一只生雞蛋放到盛有稀鹽酸的容器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1)雞蛋表面有氣泡產生,且一會兒浮出液面,一會兒沉入溶液底部,不斷地上下浮沉步驟2:2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觀察蛋殼的變化(2)蛋殼表面變白、變薄、變得粗糙凹凸不平,質量減輕步驟3:將雞蛋繼續(xù)放置在稀鹽酸中,10分鐘后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觀察蛋殼的變化(3)蛋殼幾乎反應完全,只剩一個軟軟的外皮3、實驗分析:當雞蛋剛剛放入稀鹽酸時,由于蛋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當大量氣泡匯聚附著在蛋殼表面時,雞蛋受到的浮力增大至大于重力而上浮。浮到液面時,氣泡逸出,雞蛋所受浮力減小至小于其重力而下沉,這個過程不斷循環(huán),雞蛋便不斷上下浮沉。反應幾分鐘時,由于反應一部分碳酸鈣,雞蛋殼表面變得粗糙且質量減小,當碳酸鈣完全反應時,就只剩下一個“軟皮蛋”。研究表明,酸、堿、鹽、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相互轉化。二、物質轉化的規(guī)律與反應發(fā)生的條件1、物質轉化的一般規(guī)律是:單質轉化為氧化物,氧化物再轉化為酸或者是堿,由酸或者是堿再轉化為鹽。而在一定的條件下,氧化物也會轉化為單質。如下圖:2、具體轉化(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如:CaCaOCa(OH)2CaCO3、(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如CCO2H2CO3Na2CO3、(3)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如2Na+Cl2===2NaCl(4)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如Na2O+CO2===Na2CO3(5)酸+堿鹽+水。如HCl+NaOH===NaCl+H2O(6)鹽+鹽新鹽+新鹽。如NaCl+AgNO3===AgCl+NaNO3(7)金屬氧化物+酸鹽+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8)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如SO2+2NaOH===Na2SO3+H2O(9)金屬+鹽新全屬+新鹽。如Fe+CuSO4===Cu+FeSO4(10)金屬+酸鹽+氫氣。如Fe+2HCl===FeCl2+H2【例1】(2020?蘇州)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xiàn)的是( C )A.CCO2COB.SSO2H2SO3溶液C.CuCuSO4溶液Cu(OH)2D.NaOH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1、(2020?濟寧)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xiàn)下列物質間轉化的是( C )A.C→COB.H2O2→O2C.BaCl2→Ba(OH)2D.NaCl→NaNO32、(2020?連云港)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xiàn)的是( A )A.O2Fe3O4FeB.H2O2H2H2OC.Ca(OH)2溶液CaCO3Na2CO3D.CO2COH2CO3【例2】2020?靖江市模擬)實驗室以一種工業(yè)廢渣(主要成分為MgCO3、MgO和SiO2)為原料制備MgCO3?3H2O.其主要實驗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提示:SiO2不溶于水,常溫下不與硫酸、碳酸鈉反應。A.“過濾Ⅰ”所得濾渣為SiO2B.生成MgCO3?3H2O的化學方程式為MgSO4+Na2CO3+3H2O═Na2SO4+MgCO3?3H2O↓C.“反應”步驟前后均有過濾,“過濾Ⅰ”可省略D.硫酸、碳酸鈉溶液不能過量太多1、(2020?姜堰區(qū)二模)某化工廠與相鄰的化肥廠聯(lián)合設計了以下制備(NH4)2SO4的工藝流程。已知(NH4)2SO4受熱不穩(wěn)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進入沉淀池選用CaSO4懸濁液而不是溶液,目的是提高產量B.沉淀池里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為:CO2+H2O+2NH3+CaSO4═CaCO3↓+(NH4)2SO4C.操作②為加熱蒸發(fā)D.該工藝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為氣體Y2、某同學對Fe2O3做了如圖探究活動,已知氯氣在水溶液中能將Fe2+轉變?yōu)镕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B)A.無色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黑色粉末是Fe3O4C.①過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轉人無色氣體D.②過程有置換反應發(fā)生1、(2020?新蔡縣二模)下列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B )A.Cu→Cu(NO3)2B.NaCl→NaNO3C.H2SO4→HClD.CaO→CaCO32、往含氯化鈣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下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正確的是(C)A.只有大量氣泡冒出B.有白色沉淀產生C.開始冒出氣泡,后出現(xiàn)白色沉淀D.開始出現(xiàn)白色沉淀,后冒出氣泡3、自來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殺菌、消毒,二氧化氯能轉化為可溶性氯化物。市場上有些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用自來水冒充純凈水(蒸餾水)出售。為辨別真?zhèn)危阆脒x用的化學試劑是(C)A.氯化鋇溶液B.石蕊試液C.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D.氫氧化鈉溶液4、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其中無色溶液X是(C)A.稀鹽酸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鈉溶液5、各物質間有著一定的轉化關系,下列各組物質間可以按下圖所示直接轉化的是(D)A.Fe→Fe2O3→FeSO4→FeB.CO→CO2→H2CO3→COC.NaOH→NaCl→Na2CO3→NaOHD.HCl→CuCl2→BaCl2→HCl6、“探險隊員”--硫酸,不小心走進了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物質)的小山,逃生線路有許多種,有一條線路處處是陷阱,即為入口→③→⑤→⑦→⑨→出口,則該線路涉及的物質為(C)A.Zn、Fe(OH)3、Cu、FeB.SO3、Cu、NaCl、HClC.Na2CO3、Fe(OH)3、Zn、FeD.SO3、Cu、NaCl、CuO7、如圖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在溶液中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由某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B)A.甲、乙、丙可能依次為Fe、NaOH、CO2B.丙物質只能是氧化物或鹽C.當乙為NaOH時,它由Ca(OH)2與Na2CO3反應生成D.當甲為一種堿時,它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可能產生兩種沉淀8、(2019?綿陽)高鐵酸鉀(K2FeO4)可用于凈水,也可用作電池的電極材料,可通過下列反應制備:①MnO2+4HCl(濃)MnCl2+Cl2↑+2H2O②3Cl2+2Fe(OH)3+xKOH═2K2FeO4+6KCl+y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在反應①中,氯的化合價全部發(fā)生了改變B.反應②中x=10,y=6C.反應①②中共涉及了5種類型的化合物D.上述反應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任何一種9、(2019?青島)高純度的單晶硅是制做電子集成電路的基礎材料。工業(yè)上制備高純硅的化學反應原理為:①SiO2+2CSi+2CO↑②Si+3HClHSiCl3+H2③HSiCl3+H2Si+3X反應①制得粗硅,通過反應②③進一步得到高純硅;三氯硅烷(HSiCl3)的沸點是31.8℃.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反應③中X的化學式為HClB.三氯硅烷由氫、硅、氯三種元素組成C.三氯硅烷中硅、氯元素的質量比為1:3D.反應②③實現(xiàn)了硅元素的富集,將粗硅轉化為高純硅10、(2019?白銀)以空氣等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產物略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X是N2B.分離空氣屬于物理變化C.尿素屬于氮肥D.煤與氧氣的反應吸收熱量11、(2020?大慶)A~J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B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液體,D物質俗稱蘇打,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為最輕氣體單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A的化學式為 ,A與B反應 熱量(填“放出”或“吸收”)。(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3)若I為紫紅色固體單質,通過對反應②的分析。體現(xiàn)出G物質具有 性。【答案】(1)CaO;放出;(2)2H2O+2Na=2NaOH+H2↑;置換反應;(3)還原。12、(2020?安順)金屬材料的應用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為現(xiàn)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物質基礎。(1)目前常用的1元硬幣為鋼芯鍍鎳合金,具有耐腐蝕、 等優(yōu)點。(2)鎂和鋁可熔煉成Mg17Al12鎂合金,熔煉過程只能在真空中,不能在空氣中進行的原因是 (寫其中一個化學方程式)。(3)某廢棄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屬,取樣品進行如圖實驗。①步驟Ⅱ的操作是 。②步驟Ⅱ中產生的現(xiàn)象是 。步驟Ⅱ中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溶液C中只含一種溶質,則樣品的成分是 。④通過測氫氣的質量,也可確定樣品的成分,則w的值為 (用m和n的代數(shù)式表示)。【答案】(1)光澤好、耐磨、硬度大;(2)2Mg+O22MgO(或4Al+3O22Al2O3);(3)①過濾;②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有氣泡產生;Zn+H2SO4=ZnSO4+H2↑;③Cu、CuO、Zn;④≤w≤。2.5物質的轉化(三)一、物質的鑒別【活動一】1、目標:(1)進一步了解酸、堿、鹽和氧化物的化學性質及相互間的關系。(2)能根據(jù)物質的特征反應進行物質的鑒別。(3)進一步體驗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2、器材與藥品:氯化鋇溶液、硝酸銀溶液、稀硝酸、碳酸鈉溶液、紫色石蕊試液、酚酞試液、蒸餾水、試管6支。3、對下表中的各組物質進行鑒別被檢物質所用試劑現(xiàn)象與結論有關化學方程式稀硫酸與稀鹽酸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H2SO4+BaCl2==BaSO4↓+2HCl食鹽水與稀鹽酸碳酸鈉(或紫色石蕊試液)溶液產生氣泡的是稀鹽酸(或溶液變紅的是稀鹽酸)Na2CO3+2HCl==2NaCl+H2O+CO2↑燒堿溶液與石灰水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石灰水Ca(OH)2+Na2CO3==CaCO3↓+2NaOH【活動二】1、現(xiàn)有4包白色粉末,編號為A、B、C、D,它們是硫酸銅、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請通過實驗,一一加以區(qū)別。(1)設計實驗方案:依據(jù)物質的性質特征,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區(qū)別物質。①將少許A、B、C、D四種物質分別放入四支試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溶解,A的試管發(fā)熱,則A是氫氧化鈉;②D試管的溶液為藍色,則D是硫酸銅;③再取剩余的兩種物質的溶液少量分別加入AgNO3溶液,C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D無明顯現(xiàn)象,則C為氯化鈉,D為硝酸鉀。(2)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4)寫出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2、具體流程圖如下:3、物質的鑒別方法一般有兩種:(1)物理方法:依據(jù)特殊性質(如顏色、氣味等)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得出結論。(2)化學方法:根據(jù)試劑與被鑒別物質反應的現(xiàn)象不同把物質鑒別出來,具體步驟為①分別取少量待鑒別的溶液(若是固體先取少量配成溶液備用)加入試管中;②分別加入試劑充分反應;③觀察反應現(xiàn)象;④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判斷,得出結論。二、常見離子和氣體的檢驗方法1、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名稱試劑實驗現(xiàn)象方法歸類H+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指示劑法活潑金屬產生氣泡氣體法OH-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指示劑法Cu2+(Fe3+)藍(紅褐)色沉淀沉淀法Mg2+白色沉淀沉淀法CO32-Ca2+、Ba2+白色沉淀沉淀法H+氣泡,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法SO42-Ba2+、HNO3白色沉淀沉淀法Cl-Ag+、HNO3白色沉淀沉淀法NH4+OH-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指示劑法2、常見氣體的檢驗氣體檢驗方法現(xiàn)象O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H2①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②通過灼熱的CuO,再通過無水CuSO4①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珠②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無水CuSO4由白色變成藍色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現(xiàn)象:石灰水變渾濁CO①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②通過灼熱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①火焰呈藍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水蒸氣通過無水CuSO4無水CuSO4由白色變成藍色CH4點燃,將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片刻,迅速倒轉燒杯,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干冷燒杯壁上出現(xiàn)水珠,石灰水變渾濁HCl通入滴有稀硝酸的AgN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例1】下列有關物質的鑒別方案中,正確的一組是( B )A.可用Ba(OH)2溶液鑒別(NH4)2CO3、(NH4)2SO4、NH4NO3三種氮肥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C.Na2CO3溶液、Ca(OH)2溶液、鹽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試劑即可鑒別D.CuO粉末、木炭粉、鐵粉,三種黑色粉末用一種試劑無法鑒別1、下列鑒別物質的方法中,切實可行的是(A)A.用酚酞溶液鑒別NaCl溶液和鹽酸B.用燃著的木條鑒別CO2和N2C.用石蕊溶液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D.用pH試紙鑒別NaOH和CaCl2溶液2、用一種試劑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種溶液區(qū)別開,這種試劑是(D)A.AgNO3溶液 B.NaOH溶液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例2】已知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相鄰兩物質都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分別生成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部分生成物已經略去),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B為殺菌劑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藍色;C為應用最廣泛的金屬;丙為氯化物。(1)B的化學式是 ;A所屬的物質類別是 。(2)B的溶液與C反應后,溶液的質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A與B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 。【答案】(1)CuSO4 堿;(2)減小;(3)Fe+2HCl=FeCl2+H2↑ 復分解反應 1、(2020?雞西)某化學第二課堂小組利用已學過的知識,準備利用含F(xiàn)eSO4和CuSO4的廢水(無其他難溶雜質),從中獲得硫酸亞鐵晶體,其流程如圖所示:(1)整個流程中,進行了兩次操作1,操作1是 (填操作名稱)。(2)金屬X是 (填化學符號),其加入廢水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固體A中含有 (填化學符號)。寫出固體A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通過冷卻結晶法得到硫酸亞鐵晶體前需要進行操作2,請問操作2是 。【答案】(1)過濾;(2)Fe,F(xiàn)e+CuSO4=Cu+FeSO4;Cu、Fe,F(xiàn)e+H2SO4=FeSO4+H2↑,(3)蒸發(fā)(或者蒸發(fā)濃縮)。1、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終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C)A.BaCl2、NaOH、H2SO4B.KNO3、NaOH、CuSO4C.HNO3、NaCl、K2SO4D.FeCl3、Na2SO4、KCl2、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C)A.在硝酸銨溶液中:Na+、Cu2+、OH-B.在稀鹽酸中:Ba2+、CO32-、Zn2+C.在氯化鈉溶液中:K+、Ca2+、NO3-D.在氫氧化鈉溶液中:H+、Mg2+、Cl-3、某鈉鹽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種陰離子,僅用一份樣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試劑與操作就可將溶液中的三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B)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過濾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③②①②④D.④②③②①4、(2018?江蘇泰州)下列有關物質的鑒別、除雜、分離所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A )選項實驗目的所用試劑或方法A鑒別氯化鉀溶液和硫酸鉀溶液AgNO3溶液B鑒別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水C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硝酸鉀降溫結晶D分離氯化鉀固體與二氧化錳溶解、過濾A.AB.BC.CD.D5、(2018?湖北咸寧)有三瓶無色無味的氣體X、Y、Z,它們分別是甲烷、氫氣、一氧化碳中的一種,分別點燃三種氣體,用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水滴出現(xiàn),燃燒后分別向燒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只有Y和Z的燒杯內石灰水變渾濁。則X、Y、Z分別是( A )A.H2COCH4B.CH4COH2C.COCH4H2D.COH2CH46、(2018?天津)某固體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鈣、氧化銅、氧化鐵、木炭粉中的幾種,取mg該固體粉末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本流程涉及到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反應,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溶液N中只含一種溶質B.原固體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鈣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鈣,氣體W一定是氫氣D.原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氧化銅,一定含有碳酸鈣7、氯化亞銅用途廣泛,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變質。制備反應方程式: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工業(yè)制備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C )A.“過濾”得硫酸鈉固體,說明常溫下硫酸鈉的溶解度比氯化銅小B.CuCl難溶于水和乙醇C.“反應”中產生的三氧化硫會迅速和水化合生成H2SO3D.“濾液2”中的氯化鈉可循環(huán)利用8、某白色固體A,含有K2SO4、NaOH、CaCO3、B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取少量A進行實驗注:BaSO4難溶于鹽酸;K2SO4、BaCl2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據(jù)此實驗可知,固體A中的物質最多有( C )A.1種B.2種C.3種D.4種9、已知固體混合物A是由氯化鉀、硝酸鉀、碳酸鋇中的兩種或幾種組成;另有固體混合物B是由氯化銨、硝酸鎂、氯化銅中的兩種或幾種組成。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試根據(jù)實驗過程判斷,填空(1)若將氣體C和氣體G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后,試液變紅,原氣體是 (寫化學式);(2)混合物B中一定含有 (寫化學式);(3)沉淀F的組成可能有 種(填寫數(shù)字);(4)無色溶液H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 。【答案】(1)CO2;(2)NH4Cl;(3)3;(4)K+、Na+、Ba2+。10、(2020?寧波)鐵的化合物有廣泛用途,如碳酸亞鐵(FeCO3)可作補血劑。某硫酸廠產生的爐渣中除了有Fe2O3、FeO,還有一定量的SiO2.興趣小組利用爐渣嘗試制備FeCO3,其流程如圖:【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1)操作①的名稱是 。(2)溶液A中的溶質除H2SO4外,還存在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體c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過濾;(2)硫酸鐵、硫酸亞鐵;(3)FeSO4+Na2CO3=Na2SO4+FeCO3↓。11、(2020?黔南州)高氯酸鉀(KClO4)是一種性能穩(wěn)定的物質,主要用作發(fā)煙劑、引火劑、氧化劑和化學分析試劑,工業(yè)生產上生產的高氯酸鉀的工藝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為加快氯酸鉀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為 。(2)流程中的分離操作相當于實驗室中的 。(3)反應釜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4)電解NaClO3溶液時,除產生NaClO4外,還得到一種清潔的高能燃料,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攪拌;(2)過濾;(3)KClO3+NaClO4=NaClO3+KClO4↓;復分解。(4)NaClO3+H2ONaClO4+H2↑。12、(2020?福建)“銅的循環(huán)”如圖所示。其中,箭號表示能一步實現(xiàn)的物質轉化方向,X、Y、Z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1)若反應①為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預測該反應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寫一個)。(2)反應②中,X的化學式是 (寫一個)。(3)Y是黑色固體,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4)利用反應⑤的轉化原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需要的藥品和分離方法分別是 、 。(5)已知:同一化學反應中,若有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則必有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銅曝露在空氣中生成銅銹[主要成分為Cu2(OH)2CO3]的過程中,空氣中參與反應的物質是 。【答案】(1)有氣泡生成;(2)NaOH;(3)CuO+H2SO4═CuSO4+H2O;(4)鐵粉,過濾;(5)O2、H2O、CO2。2.5物質的轉化(一)科學家常利用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反應,制造出許多新的物質,使物質世界更加豐富多彩。那么,哪些種類的物質之間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物質之間的反應遵循怎樣的規(guī)律呢?一、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活動一】1、硫黃的燃燒實驗。(1)取一藥匙硫黃,觀察其外觀:硫磺是一種黃色粉狀固體。(2)將硫黃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黃,觀察現(xiàn)象: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3)把燃燒著的硫黃放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xiàn)象:在純氧中發(fā)出藍紫色火焰。以上變化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S+O2SO2。【注意】生成物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要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該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2、CO2與碳酸的轉化實驗。(1)取2杯蒸餾水,向其中1杯蒸餾水中吹氣或通入CO2。然后,分別向2只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圖2-37所示,比較2只燒杯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說明原因。通入CO2的燒杯內溶液變紅,另一只燒杯中溶液為紫色。(2)從2只燒杯中分別取少量液體放入試管中,加熱,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通入CO2的燒杯內溶液由紅色變紫色,另一只燒杯中無變化。你認為應該怎樣解釋所發(fā)生的變化?將上述變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CO2+H2O==H2CO3;H2CO3CO2↑+H2O。以上實驗表明:有的非金屬可以轉化為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又可以轉化生成酸,不穩(wěn)定的酸受熱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屬氧化物。3、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1)非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相應的化合物,如:S+O2SO2(硫黃是一種淡黃色粉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O2CO2C+2SCS24P+5O2===(點燃)2P5O2(白色固體)N+O2===(放電)2NO(無色)2NO+O2===2NO2(紅棕色)(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可以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SO2+H2O===H2SO3(形成酸雨的原因)SO3+H2O===H2SO43NO2+H2O===2HNO3+NOCO2、SO2、SO3與水化合生成H2CO3、H2SO3、H2SO4,CO2、SO2、SO3分別叫做H2CO3、H2SO3、H2SO4的酸酐。二、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活動二】1、取少量鐵粉放在白紙上,再取少量硫黃與鐵粉混合。2、用磁鐵接近混合物,如圖2-38所示,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鐵粉被磁鐵吸出。3、把混合物放進試管內,用酒精燈加熱,如圖2-38所示,此時,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試管內硫黃與鐵粉慢慢燃燒,發(fā)光發(fā)熱,且生成了黑色固體,同時放出大量的熱。4、當反應后發(fā)出的光擴展至整支試管時,立即停止加熱,靜置,冷卻。5、將生成物倒在白紙上,觀察生成物的外觀如何,再用磁鐵靠近生成物,磁鐵能否吸引生成物?為什么?生成了黑色固體;生成物不能被磁鐵吸引。6、以上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S+FeFeS。以上實驗表明:有的金屬與非金屬可以發(fā)生反應,轉化成化合物。【活動三】1、在蒸發(fā)皿中放1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攪拌,如圖2-39所示,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塊狀的生石灰粉碎成粉末狀,并放出大量的熱。以上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試液變無色酚酞試液變?yōu)榧t色。以上實驗表明:某些金屬氧化物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堿。2、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2Mg+O2===(點燃)2MgO(耀眼白光)3Fe+2O2===(點燃)Fe3O4(火星四射)Fe+S===(點燃)FeS(鐵粉與硫粉混合點燃后即可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Fe+3Cl2===(點燃)2FeCl3Cu+Cl===(點燃)CuCl23、活潑金屬的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與反應水都生成相應的堿。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熱)Na2O+H2O===2NaOHK2O+H2O===2KOHBaO+H2O===Ba(OH)2MgO、FeO、Fe2O3、CuO等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4、金屬與化合物反應2Mg+CO2===(點燃)2MgO+C8A1+3Fe3O4===(高溫)9Fe+4Al2O3三、金屬的冶煉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僅有少數(shù)金屬是以游離態(tài)(即單質)的形式存在的,大多數(shù)金屬是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的。2、金屬的冶煉原理與方法(1)原理:金屬氧化物與還原劑(C、CO、H2等)在高溫(或加熱)下反應,還原劑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氧,使其還原成金屬單質。(2)方法:常用的金屬冶煉方法是用C、CO(熾熱的碳在高溫條件下,能夠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或H2等具有還原性的物質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反應,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氧,從而得到金屬單質。例如:C+2CuO2Cu+CO2↑C+CO22COCO+CuO===(△)Cu+CO2H2+CuO===(△)Cu+H2O3、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作還原反應。能從含氧化合物中奪取氧的性質叫作還原性。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還原劑。4、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1)實驗裝置,如下:(2)步驟、現(xiàn)象或結論實驗步驟現(xiàn)象或結論(1)觀察氧化銅的顏色;(2)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銅,通入氫氣,過一會兒,再給氧化銅加熱;(3)反應完成后停止加熱;(4)繼續(xù)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1)氧化銅是黑色固體;(2)固體物質由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水生成。(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uO===(△)Cu+H2O5、鐵的冶煉原理:在高溫下,用還原劑(主要是一氧化碳)從鐵礦石中把鐵還原出來。如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裝置圖。上述實驗是實驗室模擬鐵的冶煉過程,即在高溫下,用還原劑(主要是一氧化碳)從鐵礦石中把鐵還原出來。實驗中紅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了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高溫)2Fe+3CO2。注意處理尾氣CO的酒精燈要先點燃,最后熄滅。以防止有毒的CO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注意】(1)可燃性氣體在不純時點燃或加熱有可能發(fā)生爆炸,因此,在點燃或加熱前應進行純度檢驗;在做實驗時要先通氣體后加熱,以免混合氣體點燃時發(fā)生爆炸。(2)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作還原反應。能從氧化物中奪取氧的性質叫作還原性,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還原劑。【例1】下列關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識網(wǎng)絡圖(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C)A.“C……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B.“CO→CO2”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C.“CO2→CaCO3”的反應有可能用于檢驗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應可用酚酞試液驗證1、在燃燒正旺的煤爐上滴水,爐火不僅不會熄滅,反而燃燒得更旺,原因是熾熱的煤炭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主要成分是氫氣和一氧化碳),水煤氣又會燃燒,所以燃燒得更旺。請寫出這一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H2O(氣)===(高溫)CO+H2;(2)2CO+O2===(點燃)2CO2;(3)2H2+O2===(點燃)2H2O【例2】有關物質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表示物質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物質X是一種常見的有機化合物B.反應②是一定有鹽參加反應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增大D.圖中的所有反應均不屬于置換反應1、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按箭頭方向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如圖所示轉化的是(A)物質選項甲乙丙丁ACO2CaCO3H2OO2BNaOHNaClCO2Na2CO3CH2O2H2OO2MgODCaOCa(OH)2H2OCaCl22、下列各組轉化關系中的反應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反應,其中的“→”表示某種物質可一步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甲、乙、丙三種物質不符合對應“轉化關系”的是( A )選項A.B.C.D.轉化關系物質甲FeCl2HClCaCO3CuSO4乙FeH2OCO2Cu丙Fe2O3H2Na2CO3CuOA.AB.BC.CD.D【例3】實驗室里用如圖所示裝置還原氧化鐵,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玻璃管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該實驗只說明了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C.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紅棕色固體變黑,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實驗時,通入純凈一氧化碳的同時,點燃酒精噴燈給玻璃管加熱1、鋁熱反應常用于冶煉或焊接金屬,反應原理:.現(xiàn)高溫加熱鋁粉和氧化銅混合物,使其充分反應.為檢驗反應后氧化銅是否有剩余,取少量反應后的固體,加入足量稀硫酸,反應后將鋅片插入上層溶液中.(已知CuO+H2SO4═CuSO4+H2O)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氧化銅有剩余的是( D )A.加入稀硫酸后有氣泡生成B.加入稀硫酸后沒有氣泡生成C.鋁粉和氧化銅加熱后有紅色物質生成D.鋅片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2、某黑色固體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學按照如圖所示流程進行了實驗.關于該實驗有以下說法:①若溶液甲呈淺綠色,則原黑色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驟Ⅱ中無明顯現(xiàn)象,則固體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種物質;③若步驟Ⅱ中有氣泡產生,則固體乙一定是C;④若步驟Ⅱ中有紅色固體析出,則固體乙中一定無CuO;⑤固體乙呈紅色,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A )A.1個B.2個C.3個D.4個1、如圖是一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圖,其表示兩種原子,甲、乙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的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B.該反應可表示為2H2O=2H2↑+O2↑C.甲中所有物質都是化合物D.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2、如圖所示,利用四氧化三鈷納米棒作催化劑,可將汽車尾氣中的CO在低溫下轉化為CO2。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反應前后四氧化三鈷納米棒的化學性質發(fā)生了變化B.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發(fā)生了變化C.可有效降低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3、H7N9禽流感,使人們談“禽”色變。從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療禽流感藥物——達菲(Tamiflu)的原料,莽草酸為白色粉末,熔點191℃,氣味辛酸,易溶于水,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下圖是莽草酸的結構模型,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D )A.莽草酸的化學式為C7H10O5B.莽草酸屬于酸類化合物C.熔點191℃,氣味辛酸,易溶于水,屬于莽草酸的物理性質D.莽草酸完全燃燒,產物不僅有CO2和H2O,還可能有SO24、根據(jù)“綠色化學”的思想,某化學家設計了下列化學反應步驟:①CaBr2+H2OCaO+2HBr;②2HBr+HgHgBr2+H2↑;③HgBr2+CaOHgO+CaBr2;④2HgO2Hg+O2↑.該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制備( C )A.HBrB.CaOC.H2D.Hg5、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某地區(qū)重霾污染期間,顆粒物中硫酸鹽含量迅速升高。硫酸鹽形成的過程中,有一步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甲是氧化物C.乙是一種大氣污染物D.丙遇到空氣中的水會生成硫酸6、某同學對Fe2O3做了如圖探究活動,已知氯氣在水溶液中能將Fe2+轉變?yōu)镕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B)A.無色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黑色粉末是Fe3O4C.①過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轉人無色氣體D.②過程有置換反應發(fā)生7、已知甲、乙、丙、X是4種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甲和X分別是( B )A.S和O2B.C和O2C.O2和FeD.CO和CuO8、鎳及其化合物存在下列反應:①Ni+2HCl===NiCl2+H2↑;②Ni(OH)2+2HCl===NiCl2+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B )A.反應①②③中的Ni元素的化合價均發(fā)生變化B.鎳能與硝酸銀溶液發(fā)生反應C.Ni(OH)2和NiO2均屬于氧化物D.反應①是置換反應,反應③是復分解反應9、用赤鐵礦石煉鐵時,把赤鐵礦石、石灰石、焦炭一起加入高爐,并通入空氣,在高溫下反應,其中不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 B )A.C+O2CO2B.2Fe2O34Fe+3O2↑C.2C+O22COD.3CO+Fe2O32Fe+3CO210、實驗室里,用如圖所示裝置還原氧化鐵的過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或鐵等固體物質。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實驗時,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B.實驗結束時,玻璃管中紅色的氧化鐵粉末變成黑色,該產物不一定是鐵C.反應后,玻璃管中的固體物質的質量比反應前減少了,證明一定有鐵生成D.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應增加尾氣處理裝置11、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重要的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工業(yè)上以鈦鐵礦(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xiàn)eTiO3)為原料生產鈦,其工業(yè)流程示意圖如下:請回答:(1)鈦合金屬于_______(選填“混合物”、“純凈物”)。(2)鈦酸亞鐵FeTiO4中鈦的化合價為______價。(3)以CO和H2在合成塔中生產甲醇(CH3OH)屬于化合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4)經高溫冶煉得到金屬鈦,則參加反應的鎂與生成鈦的質量比為_________。(5)氯化過程中主要發(fā)生的反應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答案】(1)混合物(2)+4(3)CO+2H2=CH3OH(4)1:1(5)FeCl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 物質的轉化(一) 學案(含答案).docx 2.5 物質的轉化(三) 學案(含答案).docx 2.5 物質的轉化(二) 學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