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 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案(2課時,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 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案(2課時,含答案)

資源簡介

2.2
金屬的化學性質(一)
在利用某種金屬材料時,人們往往要考慮這種材料的化學性質。那么,
我們常用的金屬有哪些重要的化學性質?這些性質是怎樣為人類所利用的?
一、金屬與氧氣反應
【活動一】將1根鎂帶、根銅絲同時在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如圖2-12
所示,哪根金屬會在空氣中燃燒?銀白色鎂帶很快燃燒起來,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不燃燒的那根金屬
冷卻后表面的顏色發生了什么變化?紅色銅絲不會燃燒,但表面變成黑色。
1、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金屬
在氧氣中
化學方程式

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2Mg+O22MgO

點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
4Al+3O22Al2O3

點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3Fe+2O2Fe3O4

加熱,生成黑色物質
2Cu+O22CuO
2、鐵在空氣中緩慢氧化生成的主要產物是Fe2O3(生銹)
。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
(Fe2O3呈暗紅色,Fe3O4呈灰黑色)

3、金屬鋁的表面易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的進一步氧化,因而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活動二】
1、將鋁片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并記錄現象:鋁片表面產生大量的氣泡。
2、取少量鎂條、鋅粒、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鹽酸的3支試管中,觀察實驗現象:鎂條、鋅粒表面有氣泡產生,而銅片卻沒氣泡產生。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g+2HCl=MgCl2+H
2↑
Zn+2HCl=ZnCl2+H
2↑
3、用拇指按住盛有鋅粒和稀鹽酸的試管口,將燃著的火柴接近試管口,
松開拇指發現產生氣體的試管口點燃,會發生爆鳴聲,此氣體應是氫氣。
4、取少量鎂條、鋅粒、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硫酸的3支試管中,觀察實
驗現象:鎂條、鋅粒表面產生氣泡。銅片沒有氣體產生。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
2SO4=MgSO4+H
2↑
Zn+H
2SO4=ZnSO4+H
2↑;鎂、鋅、銅中,不與稀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是


【小結】
金屬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鹽酸
稀硫酸
鹽酸
稀硫酸

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試管壁發熱,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打磨過的鋁放入酸中,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反應比較劇烈,產生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反應緩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無任何現象
不反應
不反應
三、置換反應
1、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發生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1)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以及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等都屬于置換反應。
(2)置換反應的形式:AB+C→A+CB。
2、置換反應的幾種類型
(1)K、Ca、Na等極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產生氫氣:2Na+2H2O==2NaOH+
H2↑
(2)金屬與稀硫酸(或鹽酸)的置換反應:Zn+H2SO4===ZnSO4+H2↑
(3)金屬與某些鹽溶液的置換反應:Fe+CuSO4===FeSO4+Cu
(4)熱還原置換反應:H2+
CuOCu+H2O
3C+2Fe2O34Fe+3CO2↑
2Al+Fe2O3Al2O3+2Fe
四、化學反應中的電子轉移
1、電子轉移:把金屬鋅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金屬鋅失去電子變成鋅離子進入溶液,而銅離子從金屬鋅表面得到電子變成了金屬銅,上述反應的過程實際上是電子轉移的過程。
2、氧化還原反應:在反應物之間電子發生轉移的反應。
3、反應中的電子轉移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電子轉移會導致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我們通常用元素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來判定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
4、置換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但氧化還原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例1】往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金屬析出,過濾、洗滌后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放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
A.?濾液中一定有Cu(NO3)2、Fe(NO3)2
B.?濾液中一定有Fe(NO3)2,
一定沒有Cu(NO3)2
C.?濾液中一定有Fe(NO3)2,
可能沒有Cu(NO3)2
D.?濾渣中一定有Fe,可能有Cu
1、在試管中放入一根鎂條(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至浸沒鎂條,現察到如下現象①鎂條表面迅速覆蓋一層疏松的固體物質,經檢驗發現生成的固體物質中有單質銀②鎂表面有明顯的氣泡現象,經檢驗發現氣泡中有氫氣,對于上述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C )
A.鎂能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銀
B.鎂跟銷酸銀溶液反應會生成氫氣
C.鎂投入稍酸銀溶液中只發生2
AgNO3+Mg=Mg(NO3)2+2Ag
D.根據該實驗可判斷鎂比銀化學活動性強
2、向CuO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熱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在濾液中加入一枚潔凈的鐵釘,發現鐵釘表面無任何變化。據此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B )
A.濾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濾渣里一定有Cu
C.濾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濾渣里一定有Cu和Fe
【例2】甲、乙兩燒杯內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將鎂逐漸加入甲燒杯,鐵逐漸加入乙燒杯,測量加入的金屬質量m和相應的燒杯內物質質量變化量△M,畫出△M﹣m曲線oac和obc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根據圖中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m1:m2=3:8
B.m1﹣△M1>m2﹣△M2
C.曲線oac表示的是甲燒杯中△M與m的變化關系
D.從坐標圖可以看出,金屬鎂與鹽酸的反應速率比鐵快
1、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現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進行處理,并繪制參加反應的鋅與溶液中溶質種類的關系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A.Cu的活動性比Ag強,只用鹽酸無法探究兩者活動性強弱
B.當溶質種類為1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1種
C.c~d間(不含兩點)的溶液中金屬離子為Zn2+、Cu2+
D.從m1變化到m2時,溶液中硝酸銅的質量分數變大
2、訂書釘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鐵,其表面鍍有鎂、鋅、銅中的一種,為探究是哪種金屬,進行以下實驗:
①取一塊訂書釘(40
根釘),如圖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時間后從表面取下一層膠水薄膜;
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稱量質量為
13.4g;
③將其放入圖乙所示裝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氫氣傳感器測量氫氣的質量,同時記錄質量
變化(如圖丙所示);④5.8min
時停止反應取出裝置剩余訂書釘,洗滌,干燥,稱量,剩余訂書釘質量為
7.8g。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圖丙中P點縱坐標
X
值為
0.36
B.通過所給數據分析,表面所鍍金屬是鋅
C.1.7min后溶液顏色為無色
D.0~0.2min不產生氫氣是因為表面所鍍金屬不能與酸反應
【例3】高鐵的快速發展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工業上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間的縫隙,化學方程式為2Al+Fe2O32Fe+Al2O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該反應利用鋁的還原性,在高溫下把鐵從氧化鐵里還原出來
C.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鋁、鐵均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
1、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質量相等、質量分數相等的稀鹽酸,天平調平后,同時向其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片和鐵片,則從反應開始到金屬完全反應的過程中,天平指針指向的變化是(
D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1、(2020·紹興)興趣小組按如圖流程進行實驗(每步均充分反應),反應結束后,將燒杯內物質進行過濾,向濾渣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
A.由實驗可判斷出鐵、銅、鋅的活動性順序????????
B.兩支試管混合后,固體總質量一定增加
C.
濾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沒有Fe和Zn????????????????????
D.
濾液中的溶質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2、同學通過系列實驗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操作或結論不正確的是( D )
A.將濃硫酸加入水中得到稀硫酸,置鎂片于其中探究Mg的活潑性
B.將NaOH溶液緩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觀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將Mg(OH)2濁液引流倒入已裝好濾紙的漏斗中過濾,洗滌并收集沉淀
D.將Mg(OH)2沉淀轉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鹽酸,加熱蒸干得無水MgCl2固體
3、在已經調平的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只等質量的燒杯,向燒杯中各加入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然后在左邊燒杯中放入鎂,在右邊的燒杯中放入與鎂質量相等的鋁。待充分反應后,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D
)
A.
天平保持平衡,左邊燒杯中,酸沒有剩余,鎂可能有剩余
B.
天平保持平衡,右邊燒杯中,酸沒有剩余,鋁一定有剩余
C.
天平失去平衡,左邊燒杯中,酸一定剩余,鎂一定沒剩余
D.
天平失去平衡,右邊燒杯中,酸可能剩余,鋁一定沒剩余
4、下列四個化學反應中,符合圖所示漫畫情景的是(
A
)
5、鎂是一種化學性質活潑的金屬,在空氣中常溫下就能被緩慢氧化。下列有關鎂條燃燒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實驗前,應先用砂紙打磨鎂條至表面出現銀白色
B.實驗時,應使用石棉網
C.實驗時,應用坩堝鉗夾持鎂條,在酒精燈上點燃
D.鎂條在空氣中緩慢燃燒,發出耀眼的黃光,有大量藍紫煙生成
6、有一種納米潤滑加劑,由鋁粉、銅粉、氧化鋁粉末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少量該添加劑,加入足量稀鹽酸,有紅色固體殘留并產生大量氣泡:另取少量該添加劑,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該添加劑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鋁和氧化鋁
B.若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濾渣部分溶解,則該添加劑中一定有氧化鋁
C.濾液中最多含有兩種溶質
D.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銅,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鋁和硝酸銅
7、(多選)工業上,利用溶液X(溶質為CuCl2和HCl)在50℃時與Cu反應制作電路。CuCl2消耗后,
HCuCl2經處理又能轉化為CuCl2,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C )
已知:①反應I
CuCl2+Cu+2HCl=2HCuCl2
②反應Ⅱ2HCuC12+H2O2=2CuCl2+2H2O
A.反應I和Ⅱ涉及的元素中僅Cu、O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B.反應Ⅱ中生成的CuCl2質量與溶液X中CuCl2質量一定相同
C.工業上,每溶解6.4kg
Cu時,外界只需提供34kg
10%的雙氧水就能使生成的
HCuCl2全部轉化為CuCl2
D.若由Cu、CuCl、CuCl2中的若干種組成的10.66g混合物中,銅元素為6.4g,則該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2
8、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上述過程中所發生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答案】Fe、Cu、Ag;Zn(NO3)2、Fe(NO3)2;Fe+Cu(NO3)2═Fe(NO3)2+Cu
9、小明把過量鋅粒加入有鹽酸的試管中,發現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氣體的速率逐漸加快。于是,小明設計實驗來探究“一定質量的某種金屬和同體積鹽酸反應快慢的影響因素”。測得實驗數據如下:
組別
鹽酸溶質質量分數
反應開始時酸溶液的溫度
反應開始到2分鐘產生的氣體體積
反應結束共產生氣體體積
1
5%
20

10毫升
60毫升
2
10%
20

19毫升
118毫升
3
15%
20

28毫升
175毫升
4
5%
35

28毫升
60毫升
5
10%
35

72毫升
118毫升
6
15%
35

103毫升
175毫升
(1)分析實驗數據得出:一定質量的某種金屬和同體積鹽酸反應,影響金屬和酸反應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2)可以通過比較
實驗數據來確定金屬和酸反應的快慢。
(3)過量鋅粒加入鹽酸中,反應開始的一段時間,反應速率逐漸加快,而不是逐漸減慢。請分析原因

【答案】(1)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反應開始時酸的溫度;(2)反應開始到2分鐘產生的氣體體積;(3)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大于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10、某工廠廢液中含有CuSO4(其他成分不含銅元素),現按以下流程回收金屬銅。
(1)回收過程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可除去過量鐵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是為 
 。
(2)洗滌后的濾渣不能用加熱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
(3)現有一批廢液,其中含4tCuSO4,理論上可從該廢液中回收得到多少t金屬銅?
【答案】(1)Fe+H2SO4═FeSO4+H2↑;(2)2Cu+O22CuO;(3)1.6t
11、廢鐵屑的主要成份是鐵,同時還有少量鐵銹(Fe2O3),動物飼料硫酸亞鐵的生產工藝之一如下圖所示:
(1)在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除Fe2(SO4)3+Fe=3FeSO4外還有:

(2)濾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是

(3)在實驗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

(4)濾液M經過操作B可得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已知硫酸亞鐵的溶解度和析出晶體的組成如下表:
溫度/℃
0
10
30
40
50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5.6
20.5
33.0
40.4
48.8
55.0
55.3
50.6
43.7
37.2
析出晶體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根據溶解度表,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冷卻結晶溫度最高不超過
℃;
(5)在化學反應中,若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定義為氧化還原反應。下列反應類型肯定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填字母編號);
A.化合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若有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必有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且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
將無水硫酸亞鐵(FeSO4)隔絕空氣加強熱,生成產物有三氧化二鐵和其它氧化物,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2
金屬的化學性質(二)
我們知道,有些金屬能與酸反應,有些金屬不能與酸反應。如果把一種金屬浸入另一種金屬的鹽的溶液中,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嗎?讓我們一起探尋它們的反應規律。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探究
【活動一】比較鐵與銅、銅與銀的化學活動性
提供的實驗藥品:銅絲、鐵絲、FeSO4
溶液、CuSO4
溶液、AgNO3
溶液。
1、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根據研究的內容及已有的知識,我們假設:一種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能把另一種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鹽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
2、設計實驗方案:
(1)鐵和銅的活動性比較: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段潔凈的(經過除油、除銹處理)鐵絲,過一會兒取出,如圖所示。你也可以有其他的實驗方案,與同學進行交流。
(2)銅和銀的活動性比較:根據實驗室提供的藥品設計可行的方案,與同學進行交流。
3、實驗過程:根據你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畫出裝置圖(如上②③),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現象:
(1)
②中溶液變淺綠色
。化學方程式為:Fe+2AgNO3
===Fe(NO3)2+2Ag
(2)
③中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藍色

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
===Cu(NO3)2+2Ag。
4、得出結論并交流:
根據以上實驗事實,鐵與銅、銅與銀的化學活動性是
Al>Cu>Ag

【活動二】設計實驗比較鎂、鋅、銅的活動性,并從大到小列出鎂、鋅、銅的活動性順序
1、先取三種金屬的單質和鹽酸或稀硫酸,然后分別將三種金屬放于鹽酸或稀硫酸中,根據是否有氣泡產生,來確定Mg、Zn比Cu活潑;
2、再根據產生氣泡速率的快慢來確定Mg比Zn活潑。
3、按金屬活動性順序,一種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能把另一種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鹽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酸里的氫置換出來。這些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注意】①很活潑的金屬,如K、Ca、Na易與水反應,置換出氫,如:2Na+2H2O==2NaOH+H2↑;
②K、Ca、Na與不活潑金屬的鹽溶液的反應為:先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物,氫氧化物再與鹽反應,沒有不活潑金屬單質生成;
③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作為金屬能否在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的一種判斷依據;
二、金屬活動順序的應用
1、濕法煉銅的原理是:先用硫酸將銅礦中的銅轉變成可溶性的硫酸銅,再將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把銅置換出來,此過程中金屬鐵失去電子的能力比銅強,變成亞鐵離子進入溶液,而銅離子得到電子變成了金屬銅,如圖2-16所示。
2、金屬與酸、鹽溶液的反應應用廣泛,例如幫助我們對以下問題做出判斷:①不能用錫壺裝酸性物質。因為錫排在氫的前面,會腐蝕錫壺。②不能用鐵制的容器配制浸種用的波爾多液(含硫酸銅)。因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鐵排在銅的前面,能把銅從它的鹽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使藥效降低。
三、防止金屬腐蝕的常用方法
【活動一】實驗室提供如下材料:帶塞子的試管若干支、普通鐵片(或鐵釘)、蒸餾水、干燥劑(生石灰)。
1、根據上述材料,小組里的同學一起設計實驗方案:取3支試管分別標記A、B和C,A試管中加入蒸餾水至鐵釘的2/3處,B中加水沒過鐵釘并滴加幾滴植物油,C中空氣干燥后放入鐵釘,如下圖所示。
2、畫出實驗裝置圖。
3、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得出金屬銹蝕的條件:鐵與水、氧氣接觸發生化學反應而生銹。
4、金屬的防護:根據金屬銹蝕的條件,采取了涂油漆、抹油、保持金屬制品干燥等一系列措施以防止金屬生銹。
四、金屬與酸反應的圖像分析
1、活潑金屬與稀硫酸(或鹽酸)反應有多個變量:金屬與稀H2SO4(或鹽酸)反應的速率、金屬的質量、產生氫氣的質量等。
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與酸反應的速率或根據反應速率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如相同質量的鎂、鋅、鐵三種金屬與等量同濃度的稀H2SO4反應產生氫氣的速率是Mg>Zn>Fe。
3、圖形分析
(1)等質氫圖:兩種金屬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相同,如圖反映兩種情況:
①稀H2SO4
(或鹽酸)不足,金屬過量,產生的氫氣質量由稀H2SO4
(或鹽酸)的質量決定。
②稀H2SO4
(或鹽酸)足量,投放的兩種金屬與稀H2SO4
(或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恰好完全相同,如6.5g鋅和5.6g鐵分別投人足量的鹽酸中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相同。
(2)等質等價金屬圖:如等質量的鎂、鐵、鋅與足量的稀H2SO4
(或鹽酸)
反應生成的金屬離子都是+2價,產生氫氣的速率和質量不同。如圖反映出:
①金屬越活潑,圖示反應物的線越陡,如Mg線比Zn線陡,Zn線比Fe線陡。
②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越小,與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越多,曲線的拐點越高。可簡單概括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
(3)等質不等價金屬圖:鋁、鎂、鋅與稀H2SO4
(或鹽酸)反應生成金屬離子的化合價分別為+3、+2、+2,如圖反映出等質不等價金屬與稀H2SO4
(或酸)反應不僅速率不同而且產生氫氣的質量與金屬化合價有關。
【例1】鈦鐵合金是生產鏈條鋼、錨鏈鋼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較鈦(Ti)和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以下方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A
)
A.
查閱初中科學課本上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B.
用金屬鈦和FeCl2溶液進行實驗
C.
利用金屬鐵和TiSO4溶液進行實驗
D.
利用金屬鈦、金屬鐵與稀硫酸進行實驗
1、若金屬錳(Mn)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鋁和鋅之間,則下列反應不正確的是(
D
)
A.
Mn+2HCl===MnCl2+H2↑
B.
Mg+MnSO4===MgSO4+Mn
C.
Mn+Cu(NO3)2===Mn(NO3)2+Cu
D.
Fe+MnSO4===FeSO4+Mn
2、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2-2-9所示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每支試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潔凈鐵釘)。
(1)甲同學認為,試管A中發生的現象就能夠說明鐵的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乙同學不同意他的觀點,認為必須全面觀察試管
(填試管編號)發生的現象,并經過科學嚴謹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結論。
(2)試管D和E的實驗目的是進一步探究鐵在     的環境中是否更容易銹蝕。
(3)寫出一種防止鐵生銹的方法: 

【答案】(1)A、B、C;(2)鹽、酸存在;(3)刷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例2】相同質量的M,N兩種金屬,分別與相同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反應(M,N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生成H2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C

A.?金屬活動性:N>M????????????????????????????????????????????B.?生成H2的質量相等
C.?相對原子質量:N>M????????????????????????????????????????D.?消耗鹽酸的質量相等
1、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關于甲、乙兩金屬判斷合理的是(
B
)
A.鐵、鎂
B.鐵、鋅
C.鋅、鐵
D.鋅、鎂
2、有A、B兩種金屬放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合理的是(
B
)
A.
金屬活動性A>B
B.
生成氫氣的質量A>B
C.
參加反應的硫酸質量AD.
參加反應的金屬質量A【例3】某化學小組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他們對所得濾液和濾渣有如下描述
①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②濾渣中一定含有單質Ag
③若濾液呈藍色,則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象
④若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和
Cu(NO3)2
上述四種描述中正確的個數為( A )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1、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下列情況不可能出現的是( C )
A.溶液中有Fe2+,不溶物為Ag
B.溶液中有Fe2+,不溶物為Fe、Ag
C.溶液中有Fe2+、Ag+,不溶物為Fe
D.溶液中有Fe2+、Ag+,不溶物為Ag
2、取一定量的Fe粉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固體中有Cu和Ag時,濾液一定呈無色
B.固體中只有Ag時,濾液一定呈藍色
C.固體中一定有Ag,濾液中可能有AgNO3、Fe(NO3)2
D.固體中可能有Cu,濾液中一定有Fe(NO3)2、AgNO3
1、某些食品包裝袋
內常有一小包物質,用來吸收氧氣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常稱作“雙吸劑”。下列物質屬于“雙吸劑”的是(
B
)
A.
炭粉  
B.
鐵粉
C.
氯化鈣  
D.
生石灰
2、金屬R與Cu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CuCl2===RCl2+Cu,
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
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
金屬R可能是鋁
C.
金屬R活動性比Cu的強
D.
該反應前后R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3、為預防自行車生銹,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D
)
A.
車架表面噴涂油漆
B.
鋼圈表面鍍防護金屬
C.
鏈條表面涂機油
D.
露天放置,日曬雨淋
4、下列現象和事實,可用金屬活動性作合理解釋的是(
B
)
①金屬鎂在空氣中比鋁更容易燃燒,說明鎂比鋁的活動性強
②金屬鋁比金屬鋅更耐腐蝕,說明鋅比鋁的活動性強
③用硫酸銅、石灰水配置農藥波爾多液時,不能用鐵制容器
④盡管金屬的種類很多,但在自然界中,僅有少數金屬(銀、鉑、金)以單質形式存在.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5、用三塊相同的鋁片(均已去除氧化膜)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取第一塊鋁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顯的現象。
實驗2:取第二塊鋁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
實驗3:取第三塊鋁片
,放入濃硫酸中,沒
有明顯的現象。
實驗4:將實驗3中的鋁片取出,洗凈后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沒有明顯的現象。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
在實驗1中可以觀察到鋁片表面有氣泡產生
B.
由實驗2可以得出金屬鋁比銅活潑
C.
鋁片與濃硫酸不能發生化學反應
D.
濃硫酸與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有差別
6、回收利用是保護金屬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某工業廢料含氧化銅、氧化亞鐵和氧化鐵,經過處理后可得到一種金屬單質和硫酸亞鐵溶液,主要流程如圖:(已知:Fe+Fe2(SO4)
3
═3FeSO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①A可以是稀硫酸或稀鹽酸
②溶液B中的溶質可能有三種
③固體D和固體E的成分可能相同
④過程Ⅱ和過程Ⅲ都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過濾
⑤整個流程中涉及的反應基本類型有三種
⑥溶液F中溶質的質量一定比溶液B中的溶質的質量大
A.①③④
B.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7、現有Y、Y、Z三種金屬,如果把X、Y和Z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產生氣體,Y無變化;如果把X放入Z的鹽溶液中,過一會兒,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X,Y和Z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C )
A.X>Y>Z
B.Y>Z>X
C.X>Z>Y
D.Z>X>Y
8、將一定量的鋁粉和氧化銅粉末混合加熱,化學方程式為:2Al+3CuO3Cu+Al2O3。反應結束后,為了檢驗氧化銅是否完全反應,取少量反應后的固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將鐵片插入溶液中。下列敘述的現象中,能夠說明氧化銅沒有完全反應的是( C )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氣泡生成
②加入稀硫酸后,沒有氣泡生成
③插入溶液中的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
④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紅色不溶物質
A.①③④
 
B.②③
C.只有③
D.③④
9、為探究Fe、Cu、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1)實驗前需將金屬絲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甲、乙實驗探究,可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
(5)若采用丙實驗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結論,則金屬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除去表面的氧化物,以免影響反應;(2)Cu
+
2AgNO3?==
Cu
(NO3?)2?+
2Ag;(3)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4)鐵、銅、銀;(5)銅。
10、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為黑色固體,H為藍色沉淀,這些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E 
 ,H 
 。
(2)化學反應常伴有能量變化,物質B與水反應時會 
 (“吸收”或“放出”)熱量。
(3)A→B+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4)G+F→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答案】(1)CaCO3,CuO,Cu(OH)2;(2)放出;
(3)CaCO3CaO+CO2↑;(4)CuSO4+2NaOH═Cu(OH)2↓+Na2SO4。
11、比較、分析、歸納是學習科學的有效方法。
已知現有反應: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現上述四個反應有相似之處:均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再分析這四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我們還會發現一個相似之處:

(2)分析反應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根據反應③和④,用相似的思維方法,我們還可以得到:Cl2、Br2、I2三種非金屬的活潑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試判斷將Cl2通入KI溶液中能否發生反應?若能發生反應請寫出化學方程式,若不能發生反應請簡述理由

【答案】(1)置換;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只要表示“化合價有變化”的意思就可以給分,如寫“有變化”或寫“氧化還原反應”都可得分);
(2)Zn、Cu、Ag(或鋅、銅、銀);Cl2、Br2、I2(或氯、溴、碘);Cl2+2KI==2KCl+I2
12、鐵、銅等金屬在我們的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應用很廣。某工廠利用廢鐵絲、硫酸銅廢液(含硫酸亞鐵)和廢銅粉制備硫酸銅晶體。具體過程如圖:
(1)將廢鐵絲投入到硫酸銅廢液里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為 
 。(填基本反應類型)
(2)操作Ⅰ的名稱是 
 ,實驗室中進行此操作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燒杯外,還需要 
 。
(3)在氧化銅(含少量銅)轉化為硫酸銅溶液的過程中,下列化學反應不可能發生的是 
 。(填序號)
A.2Cu+O22CuO
B.2Cu+O2+2H2SO42CuSO4+2H2O
C.Cu+H2SO4═CuSO4+H2↑
D.CuO+H2SO4═CuSO4+H2O
【答案】(1)Fe+CuSO4=FeSO4+Cu;置換反應;(2)過濾;
漏斗。(3)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台中市| 峨山| 昭通市| 西宁市| 天祝| 曲靖市| 滦南县| 辛集市| 班戈县| 涪陵区| 湖州市| 当雄县| 武川县| 巫溪县| 黎平县| 托克托县| 剑河县| 天镇县| 莒南县| 湖州市| 钦州市| 从江县| 东乌| 敦煌市| 长顺县| 沾化县| 铁岭市| 丰原市| 康定县| 淮南市| 葵青区| 兴山县| 临西县| 邵东县| 库车县| 赞皇县| 台州市| 吉水县| 洞口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