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課前導入請問:他是誰?他有哪些偉大成就呢?文藝復興又是怎么回事?竹林居士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準確簡述文藝復興的背景及其核心內容和實質。2.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文藝復興時期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3.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作品和成就都是歷經磨難,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勵學生從小樹立敢于堅持真理,勇于開拓創新的信念和意識。【教學重點】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成就【教學難點】認識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其核心精神是人文主義精神,該時期代表人物有“美術三杰”、“文學三杰”等。文藝復興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于佛羅倫薩、米蘭和威尼斯,后擴展至歐洲各國,于16世紀達到頂峰,故“文藝復興”一詞亦可粗略地指代這一歷史時期。達·芬奇自畫像 隨著封建社會的衰落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世界在發生劇變。在神學籠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無知發起了挑戰;在驚濤駭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險者找到了溝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風雨中動搖,資本主義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學習本課,你將會感受到新時代到來前夜歐洲思想文化變革的蓬勃朝氣,領略到人類反封建神學、向自然挑戰的無畏精神。“人”被發現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被發現一、文藝復興2、地點3.興起:4.擴展:5.核心思想:1、背景(1)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2)天主教會進行封建統治。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對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入天堂的態度產生異議,要求建立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意大利14世紀中葉,15、16世紀向西歐傳播。人文主義(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實生活。)14~16世紀的西歐(最早出現在意大利)前提:資本主義萌芽本質: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內涵:以人為本、肯定人性、肯定現世生活 把人放在首位,極力維護個人尊嚴的思想,鼓勵要以人的眼光而不是以神的眼光來看待世界。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反對教會主張的禁欲主義。 鼓勵人們追求個人幸福。15世紀時的佛羅倫薩 14世紀,意大利城市經濟繁榮,出現了工場手工業,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和新興資產階級。佛羅倫薩便是當時意大利著名的工商業城市。資產階級文化,蓬蓬勃勃地在這里發展起來。當時,佛羅倫薩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中世紀的圣母像文藝復興時期圣母像文藝復興運動以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發展為前提,以反對封建教會為重要內容,反映了新型資產階級的要求。上面同樣是畫圣母,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卻賦予了圣母更多的人性色彩。6、性質7、實質8、方式一、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采取復興古代羅馬希臘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簡單的“復興”,有繼承更有創新。9.文藝復興歷史意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大解放,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了很多的文學家、思想家、藝術家,他們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0.文藝復興的影響猛烈沖擊了封建神學,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孕育了西歐近現代資產階級文化;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二、但丁1、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2、代表作:長篇詩作《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3、《神曲》的主要內容:借夢游三界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理想與情感。4、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阿利蓋利·但丁Dante1265年~1321年意大利佛羅倫薩詩人現代意大利語奠基者但丁《神曲》封面長詩《神曲》率先批評教會 長詩《神曲》無情地揭露教會的黑暗,熱情地歌頌現世的生活,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神曲》對現實的關注和對人的贊美,這也是人文主義的典型特征。幻游《地獄》幻游《煉獄》幻游《天堂》意大利詩人但丁在注視弗洛倫斯(畫中右側城堡 該畫創作于1465年)三、達·芬奇1、個人簡介2、成就3、文藝復興“美術三杰”4、代表作達·芬奇:因出身在佛倫羅薩郊區的芬奇小鎮而得名。最偉大的成就是繪畫。文藝復興“美術三杰”:達·芬奇、拉斐爾(畫圣)、米開朗琪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列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1452.4.15~1519.5.2意大利佛羅倫薩芬奇鎮《蒙娜麗莎》有時又譯為蒙娜麗莎的微笑,對人和人性作了生動的刻畫,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審美情趣。達·芬奇《蒙娜麗莎》達·芬奇《最后的晚餐》(約1495~1498年壁畫420×910厘米)耶穌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猶大出賣,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節的晚上與眾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飯,而是當眾揭露叛徒。現藏于米蘭圣瑪利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達·芬奇畫蛋的故事《維特魯威人》達·芬奇人體比例圖習作達·芬奇《胚胎研究》(約1510年)四、莎士比亞1、莎士比亞:是著名的文學藝術家之一。戲劇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作家,文學家。2、代表作:四大悲劇《奧賽羅》《哈姆雷特》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3、作品思想: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威廉·莎士比亞W.WilliamShakespeare1564.4.23~1616.5.3英格蘭斯特拉福鎮劇作家、詩人《哈姆雷特》臺詞: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課堂小結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一.文藝復興1、時間:2、地點:3、指導思想:4、性質:5、文藝復興運動的意義二.但丁但丁是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三、達·芬奇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代卓越的畫家四、莎士比亞歸納總結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代表人物國別稱謂代表作但丁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英國著名文學藝術家《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步練習1.如圖所示畫中人正在對你微笑。因微暗的背景時隱時現,人物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使畫面產生一種神奇朦朧的效果,這就是被世人津津樂道的“神秘的微笑”。這幅畫的作者是()A.但丁B.達?芬奇C.梵高D.米開朗琪羅B2、“14世紀前后,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逐步強大起來。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為發財致富,盡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須沖破教會設置的各種清規戒律,于是文藝復興運動興起。”這段材料反映的是()A.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B.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C.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D.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內容3、14世紀,歐洲思想文化領域開始擺脫宗教束縛,關注現世人生,追求個性自由。這一轉變起源于()A.意大利B.法國C.英國D.西班牙AA4.“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 )A.全面復興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B.幾乎蔓延到了西歐所有國家C.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D.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C5.九年級(3)班的一位學生在作業中寫道:在一個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的中午,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女來到了:①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法國,拜訪了②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探討了③他創作的《神曲》,還一起欣賞了④達·芬奇的《哈姆雷特》。假如你是一位歷史老師,你認為這段文字中全部有錯誤的地方有()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ichaelRong王-蒙娜麗莎的微笑.mp3 人教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4課《文藝復興運動》課件(共28張PPT).ppt 林志炫-蒙娜麗莎的眼淚(CCTV音樂頻道).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