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HS版九上 第2章 酸與 堿綜合復習(課件 21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HS版九上 第2章 酸與 堿綜合復習(課件 21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華師大版
九上
§2
酸和堿綜合復習
專題一
專題一:酸堿性和酸堿度
酸堿指示劑
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遇堿普藍色)
PH試紙(pH范圍:0-14)
酸堿性和酸堿度的關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并且pH越小,酸性越強;
pH>7,溶液呈堿性,并且pH越大,堿性越強。
[例題1]同樣是清潔劑,爐具清潔劑有強堿性,而廁所清潔劑有強酸性,
用這兩種清潔劑進行實驗得到的結果一定有誤的是(

A.測得爐具清潔劑pH=13
B.測得廁所清潔劑pH=8
C.
爐具清潔劑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D.
廁所清潔劑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
專題一
[例題2]小剛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粒子不斷運動”的研究,一段
時間后,可觀察到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則物質X是(  )
A.
濃氨水
B.
濃鹽酸
C.
濃硫酸
D.
濃食鹽水
A
專題一
專題二
專題二:酸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2)酸(除濃硫酸、硝酸外)能與較活潑金屬發生反應,生成氫氣;
3)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4)酸能與堿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
5)酸和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2、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氫離子(H+)。
注意:這時里的酸指的是酸溶液。
專題二
[例題3]要使如圖裝置中的小氣球明顯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
是(  
)
①鋅和稀硫酸???
??
②石灰石和稀鹽酸
③氧化鐵和硫酸???
????
④食鹽和水
A.①②??????????????
?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專題二
[例題4]下表記錄了物質X的溶液分別加入到另外三種物質的溶液
中產生的現象。則物質X的化學式可能是(

A.Ca(OH)2
B.CuSO4
C.HCl
D.BaCl2
氫氧化鈉
碳酸鈉
石蕊
物質X
無明顯現象
產生氣泡
溶液變紅
C
[例題5]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水、金屬鋅、氫氧化鈉、氯化鋇溶液,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專題二
D
專題三
專題三:堿的通性
1、堿的通性:
1)堿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2)堿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3)堿能與酸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
4)堿和部分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堿。
注意:這時里的堿指的是可溶性堿。
2、堿具有通性的原因:
堿溶液中都存在氫氧根離子(OH-)。
專題三
[例題6]下面是某同學進行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時的記錄,其中與事
實不相符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變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藍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B
專題三
[例題7]鎳(Ni)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金屬,常用于電鍍工業和制造電池,硫酸鎳溶液和硝酸鎳溶液顯綠色,氫氧化鎳為難溶于水的綠色固體,在這些化合物中鎳元素都顯+2價。
(1)硝酸鎳的化學式為?

(2)將硫酸鎳溶液加入試管中,再滴加足量氫氧化鉀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預測反應現象:
。?
NiNO3
NiSO4+2KOH═Ni(OH)2↓+K2SO4
有綠色沉淀生成,溶液從綠色變成無色
課堂小練
1、科學實驗必須按照規范進行操作,下列實驗操作中規范的是(

A.
取少量氯化鈉
B.
聞藥品氣味
C.
滴加液體
D.
稀釋濃硫酸
B
課堂小練
2、通常情況下,下列各組內的物質相互之間不發生化學反應的
是(

A.二氧化碳、氧氣
B.鐵、稀鹽酸
C.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
D.氫氧化銅、稀硫酸
A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e、Fe2O3都能與稀鹽酸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B.CaO、NaOH固體都能與水反應,都能作干燥劑
C.濃鹽酸、濃硫酸都有揮發性,敞口放置濃度都會變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與熟石灰反應生成NH3
B
課堂小練
課堂小練
4、下列四種物質中,能與其它三種物質都能發生化學反
應的是(

A.氯化銅
B.三氧化硫
C.氫氧化鈉溶液
D.稀鹽酸
C
課堂小練
5、在托盤天平的兩邊各放一只燒杯,在兩燒杯中分別注入相同質量分
數、等質量且足量的稀鹽酸,調節至平衡。現向左邊燒杯中投入
10.2g碳酸鈣和氧化鈣的混合物,向右邊燒杯中投入8g銅片,充分
反應后,天平重新平衡,則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
)?
A.5.2g
B.2.2g
C.5g
D.8g
C
課堂小練
6、向盛有NaHSO4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滴Ba(OH)2溶液,隨著
Ba(OH)2溶液的不斷滴入,溶液中產生的沉淀量與pH變
化情況正確的是(
???
)
A
課堂小練
7、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下列實驗能證明兩
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適量FeCl3溶液,溶液變黃,但無沉淀生成
B.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
C.測得反應后溶液中Na+與Cl-的個數比為1:1
D.滴入適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C
8、種植水果使我市很多農戶富裕起來了。水果表皮常有寄生蟲,種植戶一般用“波爾多液”殺死沙糖桔、葡萄等水果表皮的寄生蟲。
(1)“波爾多液”是用CuSO4溶液與石灰水[主要含Ca(OH)2]混合而成的,混合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配制時不能用鐵桶的原因是(化學方程式表示)?????????????
??。
(2)噴灑“波爾多液”后在人的手上、衣服上常會殘留一些水洗不掉的藍色斑點,這些藍色斑點屬于???????(填“酸”“堿”“鹽”或“氧化物”),這時可在廚房用品中選用???????浸泡衣服將其洗去。
CuSO4+Ca(OH)2==Cu(OH)2↓+CaSO4
Fe+CuSO4==FeSO4+Cu

食醋
課堂小練
9、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
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動:
(1)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據是
_
________?;
猜想Ⅱ:全部是NaOH;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試驗和推斷:
(2)若現象A為有氣泡產生,則加入的X溶液是
_________?,說明氫氧化
鈉已經變質,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
______
__?

(3)若X是Ca(OH)2溶液,現象A有白色沉淀,現象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則白色
沉淀為______(填化學式),該實驗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有NaOH。
(4)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
課堂小練
CO2+2NaOH=Na2CO3+H2O
稀鹽酸(或稀硫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
不能
A有白色沉淀產生
B為無色酚酞變紅色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章酸和堿綜合復習課后小練
姓名
1、稱量燒堿時,不將它放在紙上而是放置在燒杯等玻璃容器中,主要原因是(

A.放在紙上稱量不如放置在燒杯中稱量精確
B.配制溶液通常在燒杯中進行,將燒堿直接放在燒杯中稱量,可以減少實驗操作步驟
C.燒堿易潮解,且腐蝕性強
D.放在紙上稱量燒堿,易沾上雜質、降低配制得到溶液的純度
2、下列有關酸、堿性質和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可做爐具清潔劑
B.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其溶液中都含有金屬離子
C.鹽酸、硫酸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D.用食醋可除去熱水瓶膽壁上的水垢
3、下列物質的溶液中,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A.HCl
B.MgCl2
C.KNO3
D.CuSO4
4、在Ca(OH)2飽和溶液中通入或加入下列物質,冷卻至室溫,有沉淀析出,溶液pH值沒有改變的是(
  )
A.CO2
B.Mg(NO3)2
C.H2SO4
D.CaO
5、下列物質中,與C02、CuCl2溶液、FeCl3溶液都能發生反應,且都有明顯現象的是( 
 )
A.NaOH
B.Ca(OH)2
C.H2S04
D.HN03
6、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類推結果: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②堿的水溶液顯堿性,所以堿性溶液一定是堿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機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其中錯誤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
7、粉刷后的石灰墻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會又變潮濕,這是因為(

A.熟石灰變成生石灰和水
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應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氣中的水凝結在墻壁上
D.墻壁中的水凝結在墻壁上
8、如圖所示的錐形瓶內充滿氣體X,膠頭滴管內盛放有液體Y,擠壓膠頭滴管,使液體Y進入瓶中,振蕩,一會兒可見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氣球a鼓起.氣體X和液體Y可能是(

A.
X是CO2,Y是NaOH
B.
X是O2,Y是稀硫酸
C.
X是H2,Y是H2SO4
D.X是CO,Y是石灰水
(第8題圖)
9、如下圖所示,它是某同學設計的幾種氣體分別跟幾種堿溶液反應的實驗裝置,其中所示意的實驗現象不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
B
C
D
10、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硫酸鉀、氫氧化鉀、碳酸鈣、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該白色固體的組成,某小組取適量樣品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白色沉淀Ⅰ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學式  

(3)原白色固體中含有的物質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1、如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同時將針筒內全部液體迅速注入容器中,實驗內容如下表所示。
編號
容器I
針筒I
容器II
針筒II
紅墨水液面位置
a
二氧化碳(充滿)
10mL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充滿)
10mL水
保持左高右低
b
0.55g鋅
15mL鹽酸
0.24g鎂
15mL鹽酸
(1)實驗開始前紅墨水左右兩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體積相同,裝置氣密性良好。
(2)實驗a中,容器I內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紅墨水液面位置發生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實驗b中,針筒I、II內鹽酸足量且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產生氣泡更劇烈的容器是________(填“I”或“II”),(4)紅墨水的位置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取一定量的固體氫氧化鈉。該同學將從試劑瓶中取出的氫氧化鈉放在托盤天平右盤上的紙上稱量(其他操作均正確),調節天平平衡,一段時間后,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轉,原因是: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僅易???????????
??????,而且還能??????
????????,該同學在上述操作中的兩處錯誤是???????????????
????????,??????????????????
???????。
13、酸、堿、鹽是有廣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圍繞這幾類化合物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
?(1)同學們打開盛濃鹽酸和濃硫酸試劑瓶的瓶蓋,立即就能把它們區分開來,這是因為?????????????????;
(2)如圖是某試劑瓶標簽上的內容。
要把10
g這種濃硫酸稀釋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g。稀釋濃硫酸時,
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請解釋其原因。???????????????????????;
(3)為探究一瓶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該固體樣品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種無色溶液,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該樣品中含有碳酸鈉,由此可確定該固體已發生變質。則無色溶液可能是??????????????????????。
②為探究該固體中是否還有未變質的氫氧化鈉,
同學們又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已知碳酸鈉
的水溶液呈堿性,它的存在會對氫氧化鈉的
檢驗造成干擾。請根據如圖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
(20℃)所提供的信息,
將下表填寫完整。
(4)若73
g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與127g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試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參考答案
1、
C
2、B
3、
4、D
5、B
6、D
7、B
8、A
9、B
10、(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CO3;
(3)碳酸鈣、氯化鋇、氫氧化鉀
11、(1)石灰水變渾濁,產生白色沉淀
(2)CO2+Ca(OH)2==CaCO3↓+H2O
(3)Ⅱ(4)開始時左高右低,最終左右相平。
12、吸收水分而潮解;
跟CO2起反應而變質;
氫氧化鈉不應放在紙上稱量而應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
稱量物不應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
13、(1)瓶口出現白霧的是濃鹽酸,因為濃鹽酸有揮發性。
(2)39;水的密度較小,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沸騰,造成酸液飛濺。
(3)

鹽酸(或硫酸等)

(4)11.7%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章
酸和堿綜合復習
專題一:酸堿性和酸堿度
這部分內容主要考查酸堿指示劑在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溶液酸堿性的確定,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pH的判定方法,溶液的酸堿度和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及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意義。
酸堿性和酸堿度的關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并且pH越小,酸性越強;
pH>7,溶液呈堿性,并且pH越大,堿性越強。
[例題1]
同樣是清潔劑,爐具清潔劑有強堿性,而廁所清潔劑有強酸性,用這兩種清潔劑進行實驗得到的結果一定有誤的是(

A.
測得爐具清潔劑pH=13
B.測得廁所清潔劑pH=8
C.
爐具清潔劑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D.
廁所清潔劑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例題2]小剛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粒子不斷運動”的研究,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則物質X是(  )
A.
濃氨水
B.
濃鹽酸
C.
濃硫酸
D.
濃食鹽水
[例題3]要使如圖裝置中的小氣球明顯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
①鋅和稀硫酸???
??
②石灰石和稀鹽酸
③氧化鐵和硫酸???
????
④食鹽和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專題二: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有:
1)酸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酸(除濃硫酸、硝酸外)能與較活潑金屬發生反應,生成氫氣;3)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4)酸能與堿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5)酸和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氫離子(H+)。
注意:這時里的酸指的是酸溶液。
[例題3]要使如圖裝置中的小氣球明顯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
可以是( 
 )
①鋅和稀硫酸???
??
②石灰石和稀鹽酸
③氧化鐵和硫酸???
????
④食鹽和水
A.①②??????????????
?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題3圖)
[例題4]
下表記錄了物質X的溶液分別加入到另外三種物質的溶液中產生的現象.則物質X的化學式可能是(

氫氧化鈉
碳酸鈉
石蕊
物質X
無明顯現象
產生氣泡
溶液變紅
A.Ca(OH)2
B.CuSO4
C.HCl
D.BaCl2
[例題5]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水、金屬鋅、氫氧化鈉、氯化鋇溶液,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專題三:堿的通性
堿的通性有:1)堿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2)堿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3)堿能與酸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4)堿和部分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堿。
堿具有通性的原因:堿溶液中都存在氫氧根離子(OH-)。
注意:這時里的堿指的是可溶性堿。
[例題6]下面是某同學進行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時的記錄,其中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變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藍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例題7]鎳(Ni)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金屬,常用于電鍍工業和制造電池,硫酸鎳溶液和硝酸鎳溶液顯綠色,氫氧化鎳為難溶于水的綠色固體,在這些化合物中鎳元素都顯+2價。
(1)硝酸鎳的化學式為?

(2)將硫酸鎳溶液加入試管中,再滴加足量氫氧化鉀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預測反應現象:
。?
課堂小練:
1、科學實驗必須按照規范進行操作,下列實驗操作中規范的是(

A.
取少量氯化鈉
B.
聞藥品氣味
C.
滴加液體
D.
稀釋濃硫酸
2、通常情況下,下列各組內的物質相互之間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
二氧化碳、氧氣
B.
鐵、稀鹽酸
C.
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
D.
氫氧化銅、稀硫酸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Fe、Fe2O3都能與稀鹽酸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B.CaO、NaOH固體都能與水反應,都能作干燥劑
C.濃鹽酸、濃硫酸都有揮發性,敞口放置濃度都會變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與熟石灰反應生成NH3
4、下列四種物質中,能與其它三種物質都能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氯化銅
B.三氧化硫
C.氫氧化鈉溶液
D.稀鹽酸
5、向盛有NaHSO4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滴Ba(OH)2溶液,隨著Ba(OH)2溶液的不斷滴入,溶液中產生的沉淀量與pH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5、在托盤天平的兩邊各放一只燒杯,在兩燒杯中分別注入相同質量分數、等質量且足量的稀鹽酸,調節至平衡。現向左邊燒杯中投入10.2g碳酸鈣和氧化鈣的混合物,向右邊燒杯中投入8g銅片,充分反應后,天平重新平衡,則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

A.5.2g
B.2.2g
C.5g
D.8g
6、向盛有NaHSO4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滴Ba(OH)2溶液,隨著Ba(OH)2溶液的不斷滴入,溶液中產生的沉淀量與pH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7、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下列實驗能證明兩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適量FeCl3溶液,溶液變黃,但無沉淀生成
B.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
C.測得反應后溶液中Na+與Cl-的個數比為1:1
D.滴入適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8、種植水果使我市很多農戶富裕起來了。水果表皮常有寄生蟲,種植戶一般用“波爾多液”殺死沙糖桔、葡萄等水果表皮的寄生蟲。
(1)“波爾多液”是用CuSO4溶液與石灰水[主要含Ca(OH)2]混合而成的,混合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配制時不能用鐵桶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2)噴灑“波爾多液”后在人的手上、衣服上常會殘留一些水洗不掉的藍色斑點,這些藍色斑點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這時可在廚房用品中選用????????????????????????????浸泡衣服將其洗去。
9、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動:
(1)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試驗和推斷:
(2)若現象A為有氣泡產生,則加入的X溶液是?_________?,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3)若X是Ca(OH)2溶液,現象A有白色沉淀,現象B為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則白色沉淀為_________(填化學式),該實驗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樣品中有NaOH;
(4)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實驗現象是_
___
_____、______
___。
參考答案
[例題1]D
[例題2]A
[例題3]A
[例題4]C
[例題5]D
[例題6]B
[例題7](1)NiNO3
(2)NiSO4+2KOH═Ni(OH)2↓+K2SO4
有綠色沉淀生成,溶液從綠色變成無色
課堂小練:
1、B
2、A
3、D
4、C
5、C
6、A
7、C
8、(1)CuSO4+Ca(OH)2==Cu(OH)2↓+CaSO4;Fe+CuSO4==FeSO4+Cu
(2)堿;食醋
(或廚房其它含有醋酸的物質)
9、
CO2+2NaOH=Na2CO3+H2O
(1)稀鹽酸(或稀硫酸等酸);Na2CO3+2HCl=2NaCl+H2O+CO2↑(與所選的酸對應,合理均可)
(2)CaCO3
不能
(3)A有白色沉淀產生
B為無色酚酞變紅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任丘市| 潍坊市| 西丰县| 台南市| 清远市| 闽清县| 海晏县| 广州市| 年辖:市辖区| 咸丰县| 修文县| 岳阳市| 色达县| 吉安县| 杭锦旗| 桦南县| 沙湾县| 临澧县| 乌拉特中旗| 财经| 淮北市| 鲜城| 天水市| 南陵县| 临澧县| 兴安县| 青神县| 武安市| 葫芦岛市| 梁平县| 都江堰市| 新源县| 志丹县| 邻水| 沁源县| 灌阳县| 古交市| 邵东县| 尼勒克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