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四課探索認識的奧秘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課程導入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觀的學生探究分析活動是什么力量驅使月球圍繞地球轉?為什么會有潮汐現象?一、真理是客觀的學生探究分析活動如果由實驗和天文學觀測,普遍顯示出地球周圍的一切天體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并且其重力與它們各自含有的物質之量成比例,則月球同樣按照物質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另一方面,它顯示出,我們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并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樣被太陽的重力所吸引。由于這個規則,我們必須普遍承認,一切物體,不論是什么,都被賦與了相互的引力的原理。因為根據這個表象所得出的一切物體的萬有引力的論證……萬有引力一、真理是客觀的(一)真理的含義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客觀反映。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一、真理是客觀的(二)真理的客觀性辨析:牛頓定律和萬有引力孰先孰后?萬有引力——牛頓發現并命名——實踐檢驗內容客觀:萬有引力檢驗標準客觀:實踐思想方式主觀:定律真理是客觀的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一)真理都是有條件的辨析: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人們發現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只適用于低速、宏觀、弱引力,而不適用于高速、微觀、強引力,是否說明萬有引力定律不是真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更加廣泛和深入,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二)真理都是具體的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他制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于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里有關氧的試驗,并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還堅持錯誤的燃素說,并且寫了許多文章反對拉瓦錫的見解。普利斯特里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和歷史條件的,不切合實際,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三)真理和謬誤相伴而行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關鍵是要正確認識和及時改正錯誤。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冥王星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列”截圖;如需使用,可點擊播放。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神話傳說中的月亮古代中國,月亮掌管人間姻緣古代埃及,月亮是醫療之神古代印度,月亮是豐收的神靈瑪雅人將月亮視為生育和紡織女神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詩意的月亮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科學視野中的月亮伽利略和望遠鏡阿波羅登月月球上的水冰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的棉花種子發了芽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學生探究分析活動古往今來對月亮的認知與中國探月工程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中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歷史回顧”截圖;如需使用,可點擊播放。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中國探月再獲新進展”截圖;如需使用,可點擊播放。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一)認識具有反復性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過程來看,既受制于人類自身的方法和能力,也受制于月球本身的復雜性。因此才會對月球的認識從白玉盤到灰色星球發展到月幔富含橄欖石,從月亮上沒有水的論斷到發現水冰,從荒涼星球到棉花種子發芽,對月球的種種探測和發現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識,也充分說明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認識具有反復性。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二)認識具有無限性對月球的認識過程也說明認識具有無限性,月球上的各種資源還有待開發,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需要人類不斷去探索,月球成因、月球年齡、人類能否在月球上生存等等都還沒有定論,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二)認識具有無限性1620年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經與歐洲和非洲連接的可能性。1668年法國R.P.F.普拉賽認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與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開的。到19世紀末,奧地利地質學家修斯(Eduard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陸上的巖層非常一致,因而將它們擬合成一個單一大陸,稱之為岡瓦納古陸。1912年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并在1915年發表的《海陸的起源》一書中作了論證。由于當時不能更好地解釋漂移的機制問題,曾受到地球物理學家的反對。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隨著古地磁與地震學、宇航觀測的發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陸漂移說獲得了新生,并為板塊構造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陸漂移學被認為是與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論和量子論并列的百年以來最偉大的科學進展之一。知識拓展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真理永不停步,探索永無止境。必須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途徑,認識和發現、檢驗和發展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真理,使人類不斷實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自我完善。知識運用1.魯迅先生說:“假如我們設立一個‘肚子餓了怎么辦’的題目,拖出古人來質問罷,倘說‘肚子餓了應該爭食吃’,則即使這人是秦檜,我贊成他,倘說‘應該打嘴巴’,那就是岳飛,也必須反對。如果諸葛亮出來說明,道是‘吃食不過是要發生溫熱,現在打起嘴巴來,因為摩擦,也有溫熱發生,所以等于吃飯’,則我們必須撕掉他假科學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計算的。”這段論述表明(A)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主體在認識真理的過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真理等于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真理是無法判斷和證明的知識運用2.毛澤東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這句話表明(A)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②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③真理具有客觀性④真理是永恒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寶貴”。德國詩人萊辛的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C)A.認識的動力來自實踐B.認識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C.認識不能停滯,而應不斷發展D.改造世界比認識世界更重要知識運用4.電子的發現并沒有推翻物質是由原子、分子構成的理論,相對論力學和量子力學的提出也沒有推翻經典力學。這個事實主要說明(D)A.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C.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和必經階段D.認識是一個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移的辯證發展過程知識運用5.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水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貴在“全面”、重在“從嚴”,新時代,堅特全面從嚴治黨依然要“全面”、要“從嚴”。運用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分析說明為什么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答題要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的發展推動從嚴治黨不斷深化;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全面從嚴治黨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等方面說明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即可。知識運用6.瘧疾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頑疾,困擾了人類幾千年。20世紀60年代末,治療瘧疾的常用藥物一氯喹或奎寧的藥效已經減弱,瘧疾的發病率再次升高。為了找到新型抗虐藥物,中國政府啟動了研制治療瘧疾藥物的項目,中醫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為組長的科研組參加研究工作。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屠呦呦小組與全國7個省市、30多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協同合作,經過數百次試驗、無數次失敗,并從《肘后備急方)等傳統中草藥文獻中獲得靈感、汲取智慧,最終使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了療效高的青素,開創了治療瘧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合。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藥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準治療藥物。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新方法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結合材料,運用追求真理的知識說明我國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瘧疾新療法的。答題要點:①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受主客體條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具有反復性。②根據社會的需要選擇課題。克服困難、反復試驗,經歷多次失敗仍堅持不懈。③發揮團隊精神,協作攻關。發揮中國傳統中醫中藥學資源,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④將研究成果應用于瘧疾治療實踐,接受檢驗。課程小結再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課件、內嵌視頻.pptx 【典型案例】冥王星被排除出九大行星之列.mp4 【思政廣角】中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歷史回顧.mp4 【思政廣角】中國探月再獲新進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