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整理第三單元運動和力1、物體有時是靜止的,有時是運動的。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靜止,改變運動的快慢等都需要力。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讓小車運動起來1、幾千年前,人類就發明了車。2、車的類型和動力類型動力小推車推力馬車馬拉自行車腳蹬小轎車汽油高鐵動車電力3、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有關重力的例子:樹上的蘋果掉下來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人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4、怎樣使靜止的小車運動?怎樣使運動的小車靜止?使靜止的小車運動,使運動的小車靜止,都需要用力。5、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有什么關系?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越慢。6、運動員是怎樣改變足球的運動狀態的?(快或慢,啟動或停止)運動員用力就可以改變足球運動快或慢,使足球啟動或停止。7、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實驗中,掛的墊圈數量越少,產生的拉力越(小),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速度越(慢)。掛的墊圈數量越多,產生的拉力越(大),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短),小車運動的速度越(快)。8、學生活動手冊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系的記錄表掛(5)個墊圈時,剛好能使小車運動起來拉力大小(墊圈個數)實驗次數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秒)小車運動快慢(慢速、中速、快速)測量時間平均時間7154.8慢速24.535913.23.2中速23.5331112.12快速21.931.9我發現: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實驗中,掛的墊圈數量越少,產生的拉力越(小),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速度越(慢)。掛的墊圈數量越多,產生的拉力越(大),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短),小車運動的速度越(快)。2用氣球驅動小車1、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2、把氣球吹足氣再松開口部,氣球噴氣方向和運動方向正好相反。因為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3、充氣后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4、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5、氣球是怎樣使小車向前運動的?氣球吹足氣后再松開口部,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沖力。反沖力推動小車向前運動。6、怎樣改進可以使小車行駛得更遠?方法一:可以利用更大的氣球,把氣球里的氣打得更足一些,這樣產生的動力更大一些。方法二:可以利用細一些的噴管,使氣球里的氣體噴出來的氣流更強大。方法三:可以使用兩個氣球同時噴氣,這樣產生的動力更大。7、我們還知道哪些反沖力的例子?子彈炮彈出膛,由于反沖會產生后座力。游泳、滑冰等一些運動,也是利用反沖力。一種俗稱“鉆天猴”的煙花,點火后飛到空中,然后爆炸,飛到空中的過程就是利用反沖力。8、氣球運動方向與氣體噴出方向關系記錄表實驗結論:把氣球吹足氣再松開口部,氣球噴氣方向和運動方向正好相反。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1、橡皮筋具有彈性,可以拉伸。拉長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釋放后可以產生動力。2、組裝用橡皮筋驅動的小車的方法及步驟:第一步:把橡皮筋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車軸上。第二步:轉動車輪,讓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松開手車輪就會轉動。3、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系: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少,小車行駛的距離越短。4、在“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系”實驗時,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和纏繞多圈時,產生的力大小不一樣。橡皮筋纏繞一圈時,產生的力小,纏繞多圈時,產生的力大。5、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和纏繞多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不一樣。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短,纏繞多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長。6、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哪里?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于繞纏在車軸上上的橡皮筋的彈力。7、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的距離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關系?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系: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少,小車行駛的距離越短。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長度越(長),橡皮筋產生的彈力越(大),驅動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8、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9、小車行駛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關系的記錄表掛()個墊圈時,剛好能使小車運動起來橡皮筋纏繞的圈數實驗次數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厘米)小車行駛距離(遠、中等、近)測量距離平均距離1015052近2553531517070中等2713682018890遠291392我發現: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長度越(長),橡皮筋產生的彈力越(大),驅動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4彈簧測力計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一種工具。2、彈簧測力計示意圖彈簧測力計是提環、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等五部分組成的。提環——便于用手握住測力計彈簧——測出力的大小指針——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刻度板——表示出刻度掛鉤——掛住被測量的物體3、用力慢慢拉掛鉤,發現彈簧會變長,指針會隨著彈簧的變長而指向不同的刻度。4、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要注意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測量多大的力。5、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示數也越大。這一點跟橡皮筋的特點很像。6、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7、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8、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生的?彈簧測力計中的彈簧在受到重物的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樣就產生了彈力。9、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第一步: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第二步:在掛鉤上掛上所測的重物,看一看指針所指的刻度。第三步:讀取指針所指的刻度,這個數字就是力的大小。10、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撐桿跳和海綿墊、健身球、跳板、蹦蹦床、彈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籃球、彈吉他、二胡等樂器、橡皮筋、松緊帶、彈力襪、彈力棉、拉力器、彈弓等。1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拉力的大小記錄表物體名稱估測力的大小實測力的大小科學課本4.5N3.5N筆袋2N1.7N一瓶500毫升的礦泉水5N4.9N5運動與摩擦力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往往會受到和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2、人們在搬運重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3、在模擬搬運重物的實驗中,輪子可以看作移動的滾木。4、人類發現可以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5、古人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如何搬運巨石等重物?請寫出幾種方法,并說一說哪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方法一:在平整的道路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大,最不省力。方法二:把巨石放在滾木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比較小,比較省力。方法三:把巨石放在輪子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6、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增大摩擦力減小摩擦力1、鞋底的花紋2、道路結冰時,給車子輪胎加上防滑鏈3、塑料瓶蓋上有一些豎紋4、車子陷在泥里,掂上草,使車子出來5、乒乓球拍上粘貼橡膠使接觸面變粗糙1、車子軸承上加上潤滑油2、氣墊船3、磁懸浮列車4、行李箱下裝有輪子,拖著走既方便又省力5、軸內安裝滾珠7、用不同方式搬運重物時拉力大小的記錄表搬運重物(紙盒)的方式拉力的大小(填墊圈個數)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直接滑動10111311使用“滾木”8788使用輪子5455我發現:搬運重物時,直接滑動,產生的摩擦力最大,使用的拉力最大,使用“滾木”,產生的摩擦力比較粘,使用的拉力比較小,使用輪子,產生的摩擦力最小,使用的拉力最小。6運動的小車1、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能量。2、在敲擊實驗中,第一次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仔細聽音叉發出的聲音,并用手觸摸音叉,說一說兩次實驗的現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比較小,用手觸摸音叉,感覺音叉振動不劇烈。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比較大,用手觸摸音叉,感覺音叉振動劇烈。3、在撞擊實驗中,從三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釋放小車,讓小車滑下后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要注意每種情況做三次實驗,每次實驗小車都要從斜坡的同一位置釋放。4、在撞擊實驗中,坡度越大,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大。5、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6、橡皮槌和小車在什么情況下具有能量?我們是怎么知道的?橡皮槌和小車在運動的情況下具有能量。因為橡皮槌落下后可以使音叉振動,發出聲音。小車從高處釋放后,撞擊平面上的木塊,能夠使其向前滑動。7、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運動的速度越慢,具有的能量越小。8、撞擊實驗記錄表實驗結論:坡度越大,釋放小車時的位置就越高,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就越(快),撞擊后木塊滑行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7設計制作小車(一)1、人們根據需要會設計各種動力的車輛來執行不同的任務。2、本次設計制作小車的任務: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設計制作一輛具有動力的小車,使它能在5秒內把兩抉橡皮運輸1米遠。3、本次設計制作小車的具體要求:(1)車身長度不超過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氣球作動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4、本次設計制作小車的材料: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連接軸、膠水、吸管、膠帶、氣球5、設計制作小車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明確設計什么,用途是什么,具體要求有什么。制訂方案——頭腦風暴,研究會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制訂最優方案。實施方案——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制作,匯報展示。評估與改進——根據標準評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個過程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改進。6、制訂方案的步驟:第一步:觀察小車模型,了解小車的結構。第二步:討論、確定小車的設計方案,繪制設計圖。7、繪制小車的設計圖時,要求:從多個角度畫出小車,更全面地反映它的結構。標注一下主要部分的尺寸。還需要介紹一下小車的動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等。8、學生活動手冊制作小車所需材料:動力方式氣球()橡皮筋()材料數量硬紙盒2個氣球3個橡皮筋5根輪子4個連接軸2個吸管2根膠帶1卷膠水1瓶剪刀1把小組分工:姓名任務趙佳佳準備材料莊嘉玲繪制設計圖馬濤組裝小車、調試小車周一航組裝小車、調試小車徐媛媛介紹交流小車設計圖從正面看從側面看從上面看8設計制作小車(二)1、動手制作小車時,要做好分工,根據設計圖制作小車。2、制作小車的程序:確定組裝步驟→選擇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組裝→調試。3、匯報、測試的內容包括:匯報設計思路、展示設計圖、介紹組裝流程、測試小車。4、測試并改進小車發現的問題可能的原因解決方案不能走直線車軸不正調整車軸橡皮筋小車動力不足一根橡皮筋驅動力太小加橡皮筋氣球小車吹氣時間太短氣球氣不足、氣球太小打足氣體、用大氣球橡皮筋打滑橡皮筋太滑兩根橡皮筋纏繞起來5、進行評估時,引導學生從小車設計、團隊分工合作、小車制作、展示講解、小車功能幾個方面進行評估。6、根據評估的情況,各小組要反思設計和制作過程,進一步改進制作的小車。7、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并能根據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