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地球內部有什么一、我來填一填:1.地球內部有煤、石油、火山噴發物、金屬礦藏等物體。2.地球從表面到中心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3.地球的內部結構就像一個煮熟的雞蛋,蛋殼相當于地球的地殼,蛋白相當于地球的地幔,蛋黃相當于地球的地核。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溫度約為4700攝氏度。二.當好小法官:1.地殼在地球各處的厚度是不一樣的,海洋部分薄,陸地部分厚。(√)2.地幔內部的壓力很大,是一種過熱狀態下的特殊的固態物質,溫度大約有5000℃。( × )3.科學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對地球內部情況進行探知。( √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層,由堅硬的巖石構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鐵構成,所以地球上的鐵是取之不盡的。(× )三、我來選一選:1.地幔的下面是B.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A.地殼B.地核C.地心2.地殼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它是由A.巖石組成的。A.巖石B.沙子C.土壤3.地核的半徑約為C.3400千米。A.3800B.3300C.3400四、科學探究:1.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構想:用炸藥把地面炸開一條裂縫,然后往裂縫中注入至少10萬噸熔融狀態的鐵水。灌入鐵水的同時,放入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測器,從而揭開地核不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會同意這項計劃嗎?你會同意嗎?為什么?答:地球不會同意,我也不會同意。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她,人類要在保護她的基礎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壞地球。2.地球越往內部溫度越高,甚至高達幾千度,為什么從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溫度卻不高,而且沒有燃燒掉呢?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殼一層,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層,所以溫度不會很高,另外它們燃燒需要氧氣,在地下沒有足夠的氧氣供給它們燃燒。2.火山一、我來填一填:1.地殼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下會沿著裂縫上升。上升的巖漿有的會在上升的過程中冷卻下來,形成巖石,有的則可能沖出地面形成火山。2.火山石由火山噴發時落下的火山灰、石塊、和涌出地面的巖漿冷卻而成的巖石堆成的錐形山。3.有的火山噴發后一直沒有再噴發,這樣的火山叫做死火山,有的火山噴發后隔一段時間還會噴發,這樣的火山叫做活火山,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火山叫做休眠火山。4.火山噴發給我們造成災難,也給我們帶來益處,如在巖漿向上移動和噴發的過程中,會在地下形成鐵、銅等礦藏。5.地殼越到深處,壓力越大,溫度越高。那里的物質熱得像燒熔了的玻璃一樣,叫做巖漿。二、當好小法官:1.我國現已發現的600多座火山,全部是死火山。(√)2.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動的星體。(×)3.火山噴發是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4.地殼越到深處,壓力越大,溫度越高。(×)5.火山噴發是一種自然現象,對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三、我來選一選:1.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噴發的火山叫A。A.活火山B.死火山2.地殼厚薄不均,高山處地殼較厚,海洋下面地殼較薄,大陸地殼平均厚度有B千米。A.20B.30C.403.地球內部的溫度C。A.很低B.與地面一樣高C.很高,能把巖石熔化4.巖漿冷卻后變成的是巖石,說明巖漿的成分A。A.與巖石接近B.與巖石完全一樣5.火山噴發是,巖漿是C而沿著地殼巖層裂縫沖出地面的。A.靠自己的力量B.靠地球的引力作用C.靠地球內部的壓力作用3.地震一、我來填一填:1.地殼內部的巖層在地球內部的巨大壓力作用下,會不斷發生變動。2.地殼中巖層,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壓力,又受到來自側面的推擠壓力,使巖石有的地方上升,有的地方下降,形成褶皺,在這個過程中,巖層本身也儲存了巨大的能量。3.當產生褶皺的巖層進一步受到壓力作用時,巖層可能發生斷裂,這時儲存在巖層中的巨大能量釋放出來,使大地震動,這就是地震。4.我國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國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監測地震的儀器,它叫地動儀。二、當好小法官:1.構成地殼的巖層厚薄是均勻的,所以它們受到的壓力也是均勻的。(×)2.巖層彎曲、褶皺會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發生變化。(√)3.發生地震時,應拉開電閘,關掉天然氣,滅掉爐火。(√)4.地震現象可以說明地殼的巖層也是在不斷變動著的。(√)5.凡是地震,人都能感覺得到。(×)三、我來選一選:1.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B。A.巖層彎曲B.巖層斷裂2.如果發生地震,應該及時B。A.進入室內 B.離開屋子,到空曠的地方去3.地震發生前,常有A或C等前兆。A.井水突然升降 B.天氣轉暖 C.動物驚慌 D.天降大雨四、科學探究: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多發地區,請你與家人制定一個抗震方案,要求包括以下內容:發生地震時應該怎么辦?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如何關閉煤氣管道?4.做一塊卵石一、我來填一填:1.河道里、河灘上的石塊大小的分布特點是:上游 大 、中游 次之 、下游 小 。石頭的形狀特點是:上游 棱角大 、中游和下游 圓滑 。2.高山上的巖石,由于晝夜、夏冬冷暖反復變化,會產生 裂縫 。3.植物的根伸進石縫,不斷生長,這時根會對巖石產生破壞作用,使巖縫擴大。4.流水有力量,滾落河中的石塊會被流水沖到很遠的地方,這叫做流水的搬運作用。5.石塊在被流水搬運的過程中,受流水沖擊,彼此相互碰撞摩擦,這叫做磨圓作用。二、當好小法官:1.巖石是熱的不良導體,在溫度變化下,表層與內部受熱不均,產生程度不同的膨脹或收縮,常常使巖石發生崩解破碎。( √ )2.植物根系的生長和穴居動物的活動等,也都可以對巖石起破壞作用。( √ )3.風化不能將巨大的山脈剝蝕成細小的沙粒。( × )4.水、二氧化碳、氧氣、生物有機體和酸雨也能風化巖石。( √ )5.卵石的形成顯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說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 )三、我來選一選:1.滲入巖縫的水結成冰時體積會A,從而對巖石產生很大的破壞力。A.脹大 B.縮小 C.不變2.BC屬于風化作用。A.流水沖擊 B.溫度變化 C.生物破壞 D.碰撞磨圓3.巖石在受到烈日暴曬時,它的表層和內部受熱情況是B。A.一樣的 B不一樣的4.高山上的巖石在風化作用下會變成A。A.碎石 B.卵石5.各種各樣的礦物一、我來填一填:1.通常人們把聚集在一起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叫做礦產。2.礦產的開采方法是不同的。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較淺的煤,可以露天開采;埋藏得較深的煤,需要地下開采。3.在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學說指導下,我國相繼開發了一個又一個大油田,使我國的石油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4.地球上礦產資源有限 ,又不可再生,必須有計劃地開采、利用。二、當好小法官:1.煤、石油、天然氣都是重要的能源礦產。( √ )2.從金屬礦產中提煉金屬的過程十分簡單,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屬就行了。( × )3.“石油”一詞是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的。( × )4.我國礦產資源豐富,許多礦產的儲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人口多,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 )5.我國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因而可以盡量開采,放開使用。( × )6.地表的變化一、我來填一填: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科學家在這個地方發現了一些遠古時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這個地區億萬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2.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在科學研究上有著重要的作用。3.引起地表變化的因素有地殼運動、風雨侵蝕、地震等。二、當好小法官:1.地球內部和表面都在時刻不停地變化著。( √ )2.所有生物死后都能變成化石。( × )3.人類活動不斷地塑造著地表的形態。( √ )4.化石不但能幫助我們推測地表曾經的變化,還為研究古環境提供了線索。(√)三、我來選一選:1.下列哪項不是自然因素對地表的影響? C A.地震 B.火山噴發 C.修路架橋 D.板塊的擠壓2.自然因素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主要表現形式有 ABCD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7.聲音的產生一、我來填一填:1.任何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2.說話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風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流水聲是由水振動產生的。3.各種物體,只要振動就必然發出聲音,若想讓聲音停止,就必須設法讓物體停止振動。二、當好小法官:1.物體不振動也能發出聲音,如錄音機播放的聲音。( × )2.只有固體振動才能發出聲音,而氣體、液體振動都不能發出聲音。( × )3.大海的波濤聲是由海水振動而產生的。( √ )4.人的說話聲是由聲帶振動而產生的。( √ )5.自然界的風聲是由空氣振動而產生的。( √ )三、我來選一選:1.對著空瓶子口吹氣,就會聽到一種聲音,這聲音主要是 B振動產生的。A.瓶子B.空氣2.停止敲鑼后,在一段時間內還能聽到鑼聲,這是因為 B 。A.耳朵的錯覺 B.振動停止后,聲音還會持續3.把敲響的音叉放在水面上,會看到 C 。A.水面十分平靜 B.水向一個方向流 C.水面會振動起來四、科學探究: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那么人說話的聲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動而產生的呢?請試著解釋一下。人說話的聲音是由于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2.聲音的產生與物體的振動有什么關系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3.怎樣讓鼓、鑼、小提琴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立即停止?用手按住鼓面、鑼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發出的聲音停止。因為這樣能使正在振動的物體停止振動,從而使聲音停止。3.用手按住鼓面、鑼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發出的聲音停止。因為這樣能使正在振動的物體停止振動,從而使聲音停止。8.誰能傳播聲音一、我來填一填:1.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2.任何聲音都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傳播的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3.鈴聲響了,校園各處的同學都能聽到鈴聲,這說明聲音能在空氣 中傳播,傳播的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4.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能聽到用手輕輕撓桌底或桌腿的聲音,這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5.在游泳池中潛水時,能聽到岸上的人們說話的聲音,這說明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6.在宇宙中,宇航員交談要靠無線電,這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二、當好小法官:1.只要有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見聲音。( × )2.任何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并且都是以聲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的,這是各種聲音的共同之處。 ( √ )3.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與我們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水波向外擴散的情形是完全一樣的。 ( × )4.聲音在氣體、固體、液體中都能傳播,并且傳播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其中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最快。 ( √ )三、我來選一選:1.我們聽到打雷聲,是 B把聲音傳播到我們的耳朵里的。A.水 B.空氣B.大地2.我們在游泳時,如果潛入水中,仍能聽到聲音,這聲音是通過 A 傳播到我們耳朵里的。A.水 B.空氣 C.游泳池的墻壁或大地3.如果把耳朵貼在墻上,能聽到隔壁房間敲擊墻壁的聲音,這聲音是通過 C 傳播到我們耳朵里的。A.水 B.水蒸汽 C.墻壁4.聲音是以 B 的形式傳播的。A.水波 B.聲波四、科學探究:1.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后才聽到雷聲?因為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快,大約每秒30萬千米,很快能傳到我們眼睛里,而聲音的傳播速度較慢,在空氣中大約每秒340米,過一會才能傳到我們耳朵中,所以我們就會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2.當鬧鈴在真空密閉的容器中振動時,為什么我們聽不到鈴聲?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當鬧鈴在真空密閉的容器中振動時,我們聽不到鈴聲。9.怎樣聽到聲音一、我來填一填:1.耳朵分為外耳 、 中耳 、 內耳三部分。2..中耳和內耳在頭的內部,我們看不見。3.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中耳由鼓膜、聽小骨等構成。鼓膜是橢圓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內耳由耳蝸等構成。耳蝸與聽神經相連。4.聲波通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鼓膜的振動又通過聽小骨傳給耳蝸,連接耳蝸的聽神經把聲音信號報告給大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5.耳朵是人體的聽覺 器官,如果受到傷害,人的聽力就會下降,甚至喪失。二、當好小法官:1.鼓膜被震碎后,聲波就不能傳到中耳、內耳,人就聾了。( √ )2.遇到巨大的聲響,要緊閉住嘴,以保護鼓膜不受傷害。( × )3.當想聽的聲音很遠很微弱時,把手放在耳后,手可以幫助耳廓收集聲波,聲音就聽得比較清楚了。( √ )三、我來選一選:1.耳廓的作用是 A 。A.收集聲波 B.傳遞聲波2.外耳道的作用是 B 。A.收集聲波 B.傳遞聲波3.鼓膜的作用是 A 。A.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振動,并把振動通過聽小骨傳給耳蝸 B.收集聲波四、填上耳朵的各個部分名稱:五、科學探究:哪些動物的耳廓很大很長?這對這些動物有什么作用?答:蝙蝠的耳朵圓圓的,與身體相比顯得很大。蝙蝠飛行時,耳朵像兩只喇叭口,能接收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耳朵上的毛還能覺察到輕微的振動,比蝸牛的觸角還靈敏。兔子的耳朵是豎起來的,只要有一點聲響,它就能聽見,而耳朵還能轉向,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答案不唯一)10.各種各樣的聲音一、我來填一填:1.生活中,我們處處感受到聲音的存在。打雷時我們聽到了雷聲,刮風時我們聽到了風聲,唱歌時我們聽到了歌聲,各種各樣的聲音構成了奇妙的聲音世界。2.聲音有高低和大小的不同。3.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出聲音,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現在我們知道聲音與物體的振動有關系,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4.當物體振動快時,我們聽到的聲音就高,當物體振動慢時,我們到的聲音就低5.聲音的高低我們稱為音調。6.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因此,當物體的震動超過一定頻率,即高于人耳聽覺的上限時,人們便聽不到了,這樣的聲波稱為超聲波。7.次聲波就是振動頻率在20赫茲以下的一種低頻率聲波。二、當好小法官:1.沒有物體照樣能有聲音。( × )2.向瓶中吹氣,能夠發出聲音主要是因為瓶子在振動。( × )3.聲音只有大小之分,沒有高低之分。(×)4.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5.潛艇在航行時通常利用聲吶技術提供定向導航信息。( √ )三、我來選一選:1.使勁敲鼓面,鼓發出的聲音 A ,輕輕敲鼓面,鼓發出的聲音B 。A.大 B.小2.用同樣的力敲打長短不同的兩根鐵管,長鐵管發出的音調B,短鐵管發出的音調A。A.高 B.低四、科學探究:男人說話的聲音一般比女人沉悶、渾厚,即音調一般比女人低。解釋一下:為什么男女說話的聲音不一樣?女人的音調比男人的高,是因為女人的聲帶比較短,而且繃得比較緊。11.噪聲的危害與防治一、我來填一填:1.聲音分為樂音和噪音。2.被人稱為污染環境“四大公害”的是噪聲、污水、廢氣、垃圾。3.噪聲污染的主要來源有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噪聲、建筑施工、社會噪聲等。4.噪聲的危害有:損害聽力;損害人的心血管系統;使人急躁、易怒;影響睡眠,造成疲倦。5.我在醫院、圖書館、博物館、紀念堂等環境里見過“安靜”的提示,在這些地方,我是這樣做的:只用眼睛看,嘴巴不說話。6.我們周圍有許多噪聲,如:車輛鳴笛聲、建筑施工的聲音、高音喇叭、周圍人的大聲說話等,這些聲音讓我們感到心煩意亂。7.在有些公共設施和公共場所附近安裝了禁止鳴笛的標志,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噪聲的產生。二、當好小法官:1.只要是優美動聽的聲音,都稱為樂音,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沒有危害的。(×)2.消除噪聲的最好辦法是在耳中塞上一小團棉花。(×)3.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4.噪聲就是妨礙人們工作、學習和休息,影響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的聲音。(√)5.噪聲的種類是很多的,無論哪一種噪聲均有可能給人帶來損害。噪聲的損害不僅限于聽覺系統,它對人身的其他系統同樣有很大的損害。(√)三、科學探究:1.人們提倡在噪聲大的地帶多種些植物,有什么科學道理嗎?答:林木具有散射聲波的作用,樹干和樹葉可阻擋聲波。枝葉表面的氣孔、絨毛,像電影院里多孔纖維吸音板一樣,能吸收噪聲。生長茂盛的草坪,草的葉面積是它所占地面積的19倍左右,茂密的葉片形成松軟而富有彈性的地表,能像海綿似的吸收噪聲和阻礙噪聲的傳播,減少噪聲危害。2.人們是怎么控制、消除噪聲污染的?12.秋季星空一、我來填一填:1.秋季星空的一個耀眼星座是仙后座。它的5顆亮星構成一個M形(或W形),好像一個美麗的王后坐在寶座上。2.觀察秋季星空時面對北斗七星上南下北,左西右東。3.秋天能夠看到的星座有大熊星座、仙后座、飛馬座、寶瓶座、雙魚座等。4.北極星通常在天空的北天位置。5.人們為了便于觀察和研究星星,把星空劃分成很多區域,這些區域被稱為星座。全天共分為個88星座。二、當好小法官:1.北斗七星包括北極星。(×)2.用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極星。(√)3.仙后座在天頂時呈M形,在天邊時呈W形。(√)4.秋季星空中最耀眼、最重要的星座就是獵戶座。(×)5.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變的。(×)三、科學探究:秋季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幾種方法找到回家的路?利用仙后座或大熊座找到北極星確定方向。13.冬季星空一、我來填一填:1.獵戶座是冬季上半夜南天顯著的星座。它很像一個左手持著盾牌、右手高舉大棒、腰間斜掛寶劍的威武獵人。在獵人的兩個肩膀、左腳、右腿部位,有四顆亮星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其中左腳部位那顆星又白又亮;在獵人的腰帶部位,有顆比較亮的星,斜著排成一排,這七顆亮星是識別獵戶座的明顯標志。2.我發現,在一天的不同時刻,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東向西移動。3.冬季,從獵戶座“獵人”腰部的三顆亮星向東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二、當好小法官:1.在一天的不同時刻,獵戶座在天空中排列的樣子相同。(√)2.民諺“三星正南,就要過年”,就是根據“獵人”腰帶部位比較亮的三顆星在天空中位置移動的情況來說的。(√)3.仙后座在一年中位置不會變化。(×)三、科學探究:1.通過觀察,你發現冬季星空和秋季星空的不同之處有哪些?2.從秋季到冬季,星空的變化有哪些規律?14.木材一、我來填一填:1.我知道木材的特點有:。2.木墩上的環形花紋叫年輪,它記錄了樹木的年齡。3.木材是天然材料,人們可以用木材做、、、等。4.我知道材料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兩種。二、當好小法官:1.我國的森林資源豐富,所以產品的包裝應該多使用木材。(×)2.有些木材具有特殊的香味,有的還能驅蟲,可用來制作名貴家具。(√)3.所有的木材在水中都不會下沉。(×)4.在北半球,通常樹木朝南的年輪比朝北的年輪疏松。(√)三、把木材的特點和與之相應的研究方法用線連接起來。四、科學探究:發現電線斷落在地上,可以使用干燥的木棍將其挑開。這是利用木材的什么特點?這是利用干燥的木材不導電的原理。15.紙一、我來選一選:1.把同一種紙疊成幾層,承受拉力的性能 B 。A.不變B.變大了C.變小了2.我們用宣紙寫毛筆字,是因為宣紙有較好的B 。A.厚度B.吸水性C.透明度3.我們用紙的時候 C 。A.用完隨便扔掉B.買又貴又好的C.要注意節約4.造紙術是 C 古代四大發明之一。A.美國B.英國C.中國二、當好小法官:1.最初的紙是由東漢蔡倫發明的。(×)2.節約紙張就是節約能源。(√)3.練習本的正面反面都要使用,這是節約紙張的具體表現。(√)4.廢舊報紙的回收利用也是節約紙張的具體表現。(√)三、科學探究:文具廠要做紙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紙?選擇又厚又硬的紙。16.陶瓷一、我來填一填:1.陶瓷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之一。原始陶瓷制作距今約7000年。陶瓷的發明對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中國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國家,素有“瓷國”的美譽。3.陶瓷史一種人造材料,有很多優點,但是易碎,使用時要特別小心。二、當好小法官:1.陶瓷既可作為日常器具使用,又可制成各種工藝品。(√)2.具有中國陶瓷之都美譽的城市是北京。(×)3.我國的制陶技術今后會有更大的發展,陶瓷用途會更廣。(√)三、我來選一選:1.陶瓷被用作污水管道,是利用了它的C特點。A耐高溫B.易碎C.耐化學腐蝕2.C是陶瓷的缺點。A.易導電B.易傳熱C.易碎四、科學探究:很多輸電設備用到陶瓷,這利用了陶瓷的什么特點?答:利用了陶瓷不導電的特點。17.金屬1.把下列物質進行分類。碘、金、銀、鉛、銅、鋅、鎢、氧、水銀、錫。金屬:金、銀、鉛、銅、鋅、鎢、水銀、錫非金屬:碘、氧、。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具是用下列金屬制成的。金屬鋁銀銅鐵用品鋁壺,鋁箔耳飾,銀針銅電線,銅雕塑鐵鍋,鐵鎖3.金屬可以做成導線,這是利用了金屬的什么特點?答:這是利用了金屬易導電的特點。4.可以把鋁加工成薄片,這是利用了金屬的什么特點?答:這是利用了金屬有延展性的特點。18.玻璃與塑料一、我來選一選:1.玻璃和塑料都屬于 B 材料。A.天然B.人造2.下列材料中,透明度較高,但易碎的是 B ;比較輕便,但是容易造成污染的是 C ;堅固耐用,但是容易生銹的是 A 。A.鋼鐵B.玻璃C.塑料3.塑料常被用作導線的外皮,這是利用塑料 C的特點。A.輕便B.結實C.絕緣4.我對一次性塑料的認識是 B ,我準備 D 。A.輕巧、方便B.輕便但容易污染環境C.多使用D.盡量少用二、科學探究:1.哪些日常生活用品是用塑料做的?2.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不是用塑料做的?為什么不用塑料來做?3.在玻璃和塑料用品中,選出自己喜歡的一種,并說出為什么喜歡。19.材料的分類一、我來選一選:棉花、木頭、煤、塑料、陶瓷、人造革、天然氣、石油、玻璃、人造纖維。人造材料塑料陶瓷玻璃人造革人造纖維天然材料棉花木頭煤天然氣石油二、當好小法官:1.我們使用的材料,不論是人造材料還是天然材料,都直接或者間接來自大自然。()2.材料的使用,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有百利而無一害。()三、我來填一填:一次性紙杯子是用紙制成的;瓷勺是用陶瓷制成的;燒杯是用玻璃制成的;信紙是用紙制成;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炒菜鍋是用金屬制成的。四、科學探究:利用易拉罐或其他廢舊材料制作一件飾品,美化和方便生活。20.蒸發一、我來填一填:1.水蒸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2.液體在蒸發時,要從周圍吸收熱量。3.水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這種現象叫做蒸發。4.對于發高燒的病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使體溫迅速降下來,除了吃藥打針外,我想還可以采取用酒精擦身體的降溫措施,這是因為酒精的蒸發速度快,能迅速降溫5.剛洗完澡,身上冷得很,是因為身上的水不斷蒸發,水蒸發時要吸收熱量的緣故。6.水的蒸發是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7.水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的高低、蒸發面積的大小、通風條件有關。二、當好小法官:1.江河湖海等處的水,在有陽光照射后才開始蒸發。(×)2.水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3.空氣中沒有水蒸氣。(×)三、科學探究:1.夏天,酷熱難當時,往地上灑些水,感覺是否會好些?你認為這是什么原因?答:夏天,酷熱難當時,試著往地上灑些水,感覺會涼快多了。這是因為水在蒸發時要吸收熱量的緣故。2.灑水的面積、灑水的多少發生變化時,你會感覺到變化嗎?答:灑水的面積越大、灑的水越多,會感覺越涼快。21.沸騰一、我來填一填:1.我會用繪制折線圖(答案不唯一)的方式來記錄整理信息。2.燒水時,我們常說“水燒開了”,科學的說法是水沸騰了。3.我知道給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水就會沸騰,這時繼續給水加熱,溫度不再繼續升高。4.水加熱到沸騰時,移開熱源,為什么溫度并沒有立刻改變?我猜想:我還發現:。5.水在沸騰前會有一些小氣泡冒出,這些小氣泡是水蒸氣6.水在沸騰時會有大量的氣泡冒出,這些氣泡實際上是水蒸氣。7.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見過一些液體和水一樣能沸騰,比如水銀 、醋、 花生油、 酒精 、鋼水(答案不唯一)等8.把水加熱到100℃,水會迅速變成水蒸氣從水面沖出,使水發生劇烈汽化,這種現象叫做沸騰。二、當好小法官:1.水蒸發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還會繼續上升。(×)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焰心、內焰、外焰,給物體加熱時要用外焰。(√)3.酒精燈里裝著酒精,酒精很容易燃燒,所以使用時要按要求去做,以免發生危險。(√)4.通過水的蒸發和沸騰現象可以看出,水的形態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發生變化。( √ )三、科學探究:把一壺涼水放在火爐上,不一會兒,水壺里就發出了一種唱歌似的聲音,等水壺不唱歌了,水就要開了。水壺里的歌聲是從哪里來的呢?答:水壺里的歌聲來自水泡的破裂22.凝結一、我來填一填:1.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液態的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2.下雨前,水缸或自來水管的外壁上,常有小水珠凝成。我知道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3.水在凝結過程中,放出熱量。4.科學家發現火星北極有凝結水。如果火星像許多天文學家預測的那樣,曾是溫暖潮濕的,那么我猜測這里曾有。二、當好小法官:1.太陽出來后,空氣里才有水蒸氣。(×)2.露水是天上掉下來的。(×)3.浴室房頂上的水珠、水杯蓋上的水珠都是水蒸氣凝結的結果。(√)4.水蒸氣的凝結與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很大關系。(√)三、科學探究:1.燒水時,從壺嘴等處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嗎?為什么?答:不是。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極小的小液滴。2.對著鏡子或門窗上的玻璃哈氣時,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玻璃上的會出現一層霧氣(即小水滴)。這是因為哈出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的緣故。3.當飯熟的時候,我們揭開鍋蓋,鍋蓋上會有許多小水珠掉下來,它們是從哪里來的?答:鍋蓋上的小水珠是鍋內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23.水的三態變化一、我來填一填:1.水結冰時的溫度就是水的冰點。2.當物質所處的環境的溫度發生變化時,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能夠從一種狀態轉變成另一種狀態。3.冰變成水或水蒸氣時都需要吸收熱量。4.水有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冰是.固態的水。水蒸氣是氣態的水。5.影響水的三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溫度。二、當好小法官:1.水的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2.水蒸氣能直接變成冰,但冰不能直接變成水蒸氣。(×)3.把一塊冰放在那里,只要它不變成水,就永遠不會減少。(×)4.在通常情況下,水在0℃及以下時就能結冰。(√)5.水的三態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三、下面是水的三態變化示意圖,請你在箭頭的旁邊注明變化條件。四、科學探究:1.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請揭示其中的奧秘。答:雪化時,雪變成水蒸氣或水的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所以溫度會降低。2.人們利用水的三態變化可以做哪些事?答:曬鹽,曬糧食,人工降雪,對食物進行冷凍等。(答案不唯一)3.寒冷的冬季,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很快就會結冰,但是冰沒有化成水,衣服卻干了。這是怎么回事?答:冰從周圍吸收熱量直接變成了水蒸氣。24.小水滴的旅行一、我來填一填:1.露和霜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物體上凝結而成的,形成露的溫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溫度在0℃以下。2.在水的各個循環環節中,海洋水進入大氣所通過的環節是蒸發。3.在夏季和秋季晴朗的早晨,我們常在草葉上或者其他物體上看到很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叫做露水。它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4.冬季的早晨,有時在草木、地面上會看到一些白色的冰晶,人們把它叫做霜。二、當好小法官:1.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在0℃以上)變成的。(√)、2.氣溫低的清晨一定有露。(×)3.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在0℃以下)變成的。(√)4.霜凍石一種自然災害,特別是春季的霜凍,對農作物的危害很大。(√)三、科學探究:1.工業區天天冒出濃濃的煙霧,而在另一個地方卻下起了酸雨。想一想,兩地所發生的事情之間有什么關系。答:工業區冒出的黑煙經風吹散,到了另外的地區,黑煙中的酸性氣體溶解到了云中,隨雨水落了下來,形成酸雨。2.清晨時大霧彌漫,為什么太陽出來后霧就慢慢散去了?太陽出來后溫度升高,空氣中的小液滴受熱變成水蒸氣,所以我們就看到霧慢慢散去了。3.如果沒有水循環,世界將會怎么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