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新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單元概述第四單元《簡單電路》教材分析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小學階段的電路學習是一種基于現象的直觀學習,它涉及到的是最簡單的電路元件及其組成的電路。本單元以“簡單電路”這個概念為主題,通過多個科學探究活動來落實主題,并介紹有關電的來源、電的用途、安全用電等知識。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對于電與電路的認識并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接觸過生活中的很多用電器,也可能嘗試操作過用干電池做電源的一些電動玩具,知道用電器必須通電才能工作,開關可以控制用電器的工作。不足之處1.沒有形成對電路的科學認識2.不清楚用電器必須形成一個閉合電路才能工作3.不太懂得安全用電的常識本單元就是在此基礎上展開對簡單電路的學習,指導學生認識電路的組成,知道形成電路的條件,懂得安全用電的常識。為進一步深入學習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積累經驗、做好鋪墊。概念落實小學階段的電路學習是一種基于現象的直觀學習,它涉及到的是最簡單的電路元件及其組成的電路。本單元以“簡單電路”這個概念為主題,通過多個科學探究活動來落實主題,并介紹有關電的來源、電的用途、安全用電等知識。本單元對課程標準的落實科學知識測量、描述物體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科學探究:1.在教師引導下,能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事物發生的現象。2.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證據和結果。3.能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4.能正確講述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論,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并與之交流。科學態度:1.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2.樂于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1.認識到科技是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對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本單元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物質科學領域”的中年段要求。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導電性、透明程度等性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6.4電可以在特殊物質中流動,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源。電路是包括電源在內的閉合回路,電路的通斷可以被控制。有的材料容易導電,而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電是重要的能源,但有時也具有危險性。單元教學目標與要求1.知道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了解電路形成的條件及控制電路的方法。2.能夠利用簡易的檢測裝置識別導體與絕緣體。3.能運用所學電的知識和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電路暗箱的秘密。4.知道電是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能源,能夠列舉電的重要用途。5.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本單元次級主題的構成及邏輯關系本單元活動框架本單元各課的教學目標與要求第12課《點亮小燈泡》教學目標1.通過將小燈泡點亮的探究活動,學會連接簡單電路的正確方法,并畫出簡單的電路示意圖。2.嘗試在電路中接入不同的用電器,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3.用常見物品制作一個簡易開關,理解開關對電路的斷開和閉合所起到的控制作用。第13課《導體和絕緣體》教學目標1.通過將不同物品接入簡單電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的活動,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判定依據是它們導電性能的強弱。2.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工具或材料,知道導體和絕緣體是制造物品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人體安全。3.借助驗電球、ED發光器等材料作為檢測工具,知道人體、自然界中的水是導體。第14課《點亮小燈泡》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解暗箱。2.學會利用檢測工具進行檢測和并用表格進行記錄。3.能根據電路中燈泡的亮滅、明暗等情況,對暗箱進行合理的推斷。第15課《生活中的電》教學目標1.知道不同的用電器采用不同的供電方式,生活中的電可以分為直流電和交流電。2.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資料,知道電對人可能造成傷害,懂得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3.通過制作水果電池的活動,認識到人類為獲得電所作出的持續探索和大膽創新。單元課時建議序號課題課時1點亮小燈泡12導體和絕緣體13電路暗箱14生活中的電1總課時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