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四年級上冊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單元聲音學科科學年級四年級科學概念目標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目標解讀讓學生對一些正在發聲的物體進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通過動手操作和親身實踐,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茖W探究目標1、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狀態,并記錄下來。2、能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目標解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先通過一系列動物操作和體驗,對物體發聲現象進行合理假設,再進一步驗證自己的假設,得出符合實際的客觀結論;最后歸納獲得“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科學結論。科學態度目標1、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2、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茖W、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科學技術隨時隨地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重點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難點1、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狀態,并記錄下來。2、能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聽一聽周圍的聲音思考:這些聲音是從哪里發出的?聽聲音,思考:這些聲音是從哪里發出的?激趣導入新知探究聚焦: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講解:我們不時地聽到各種聲音,如家里人說話的聲音、電視機發出的聲音、電話鈴聲、門窗打開的聲音、窗外汽車發動的聲音、樹上鳥兒的聲音、鄰居大聲交談的聲音……我們自己也能發出多種不同的聲音,如通過喉嚨發出的聲音:說話聲、笑聲、喊叫聲、咳嗽聲、歌聲等;通過身體發出的聲音:肚子咕咕叫聲、拍手聲、跺腳聲等。那么,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思考: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新知探究探索一:橡皮筋發聲實驗1、研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實驗目的:通過不同方式對橡皮筋發力,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實驗材料:橡皮筋實驗步驟:(1)兩只手分別捏住橡皮筋的兩端,輕輕拉伸,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2)將橡皮筋放在桌面上輕輕按壓,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3)將橡皮筋放在手中輕輕揉搓,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4)把橡皮筋的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橡皮筋或拉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實驗現象:當我們輕輕拉伸、按壓或揉搓橡皮筋時,橡皮筋沒有發出聲音;當我們把橡皮筋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橡皮筋時,橡皮筋發出了聲音,輕輕拉動橡皮筋,橡皮筋沒有發出聲音。實驗分析:輕輕拉伸、按壓、揉搓或拉動橡皮筋時,橡皮筋沒有明顯的振動,沒有發出聲音;當橡皮筋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時,橡皮筋發生了明顯的振動,并發出了聲音,由此我們可推斷,橡皮筋發出聲音與它是否振動有關。實驗結論:拉伸、按壓、揉搓或拉動橡皮筋時沒有發出聲音,彈撥橡皮筋時發出聲音,聲音的產生與橡皮筋的(振動)有關。2、橡皮筋發聲時看到的現象。橡皮筋發聲時,會上下或左右運動。當物體進行往復運動,即它的狀態改變的過程,我們把這樣的運動稱為振動。我們發現,當橡皮筋發出聲音時,它在振動。3、橡皮筋停止振動時聲音的情況。撥動橡皮筋,它會振動并發出聲音,當我們用手或其他工具將橡皮筋的振動停下來,它的聲音也聽不到了。4、總結。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通過振動產生的。1、通過實驗研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2、觀察記錄橡皮筋發聲時看到的現象3、觀察記錄橡皮筋停止振動時聲音的情況4、總結。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通過振動產生的。科學探索求真知,教師點撥解疑難。新知探究探索二:繼續觀察幾種正在發聲的物體,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實驗目的:探究能使物體發出聲音的方法。實驗材料:鋼尺、鼓槌、小錘、鼓、音叉。實驗步驟:(1)什么情況下這些物體能發出聲音。①撥動、拍打、敲擊都能使鋼尺發出聲音。②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擊鼓面,能使鼓發出聲音。③用小錘敲擊音叉,能使音叉發出聲音。實驗步驟:(2)什么情況下這些物體不能發出聲音。①慢慢彎曲鋼尺,鋼尺不能發出聲音。②慢慢按壓鼓面,鼓不能發出聲音。③輕輕觸摸音叉,音叉不能發出聲音。實驗步驟:(3)用手輕輕觸摸這些還在發聲的物體,你有什么感覺?實驗現象: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都能發出聲音;彎曲鋼尺、按壓鼓面、輕輕觸摸音叉都不能發出聲音。當用手輕輕觸摸這些還在發音的物體時,會感覺它們在(),隨著()的停止,便不會聽到()。實驗分析:(1)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都能發出聲音,根據它們都受到了力,并且產生了運動這一現象,猜測聲音的產生可能和物體受到的力和自身的運動有關。(2)由彎曲鋼尺、按壓鼓面、輕輕觸摸音叉這些情況分析,物體受到了力,也產生了運動,卻沒有發出聲音的事實,猜想聲音的產生可能和物體受力以及運動的方式(振動)有關。(3)物體發聲時會有振動,所以輕輕觸摸會感覺到物體的振動。物體停止振動后,不會發出聲音。實驗結論:聲音的產生和物體受力以及運動的方式(振動)有關。繼續觀察幾種正在發聲的物體,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科學探索求真知,教師點撥解疑難。研討探究研討一: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證據可以支持你的想法?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如我們彈吉他時,吉他弦發出振動,并發出聲音。而當我們輕輕按壓吉他弦時,并沒有發出聲音,因為此時吉他弦并沒有振動;我們輕輕撥動橡皮筋,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橡皮筋產生了振動。而我們輕輕拉伸橡皮筋,不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橡皮筋只是形狀發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振動。研討二:猜測一下,吹豎笛的時候是什么在振動呢?豎笛是通過中空部分的空氣柱(笛管內的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豎笛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調是由于空氣柱的振動,音調與振幅是由空氣柱的粗細、長短決定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科學加油站科學詞匯站:振動播放視頻《振動》科學零距離:聲音由振動產生播放視頻《聲音由振動產生》拓展延伸我們的發聲器官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聲帶。播放視頻《聲帶》拓寬領域探新知,知識運用巧遷移。課堂練習幻燈呈現應用所學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回顧本課所學建立知識體系板書回顧本課所學建立知識體系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7張PPT)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科版四年級上導入新課聽一聽周圍的聲音思考:這些聲音是從哪里發出的?新知探究我們不時地聽到各種聲音,如家里人說話的聲音、電視機發出的聲音、電話鈴聲、門窗打開的聲音、窗外汽車發動的聲音、樹上鳥兒的聲音、鄰居大聲交談的聲音……我們自己也能發出多種不同的聲音,如通過喉嚨發出的聲音:說話聲、笑聲、喊叫聲、咳嗽聲、歌聲等;通過身體發出的聲音:肚子咕咕叫聲、拍手聲、跺腳聲等。那么,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聚焦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橡皮筋發聲實驗新知探究1、研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實驗目的:通過不同方式對橡皮筋發力,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實驗材料:橡皮筋一探索橡皮筋發聲實驗新知探究實驗步驟:(1)兩只手分別捏住橡皮筋的兩端,輕輕拉伸,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2)將橡皮筋放在桌面上輕輕按壓,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3)將橡皮筋放在手中輕輕揉搓,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4)把橡皮筋的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橡皮筋或拉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一探索橡皮筋發聲實驗新知探究實驗現象:當我們輕輕拉伸、按壓或揉搓橡皮筋時,橡皮筋沒有發出聲音;當我們把橡皮筋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橡皮筋時,橡皮筋發出了聲音,輕輕拉動橡皮筋,橡皮筋沒有發出聲音。一探索實驗記錄方式能否發出聲音拉伸橡皮筋否按壓橡皮筋否揉搓橡皮筋否彈撥橡皮筋能拉動橡皮筋否實驗分析:輕輕拉伸、按壓、揉搓或拉動橡皮筋時,橡皮筋沒有明顯的振動,沒有發出聲音;當橡皮筋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時,橡皮筋發生了明顯的振動,并發出了聲音,由此我們可推斷,橡皮筋發出聲音與它是否振動有關。實驗結論:拉伸、按壓、揉搓或拉動橡皮筋時沒有發出聲音,彈撥橡皮筋時發出聲音,聲音的產生與橡皮筋的(振動)有關。橡皮筋發聲實驗新知探究2、橡皮筋發聲時看到的現象。橡皮筋發聲時,會上下或左右運動。當物體進行往復運動,即它的狀態改變的過程,我們把這樣的運動稱為振動。我們發現,當橡皮筋發出聲音時,它在振動。一探索橡皮筋發聲實驗新知探究3、橡皮筋停止振動時聲音的情況。撥動橡皮筋,它會振動并發出聲音,當我們用手或其他工具將橡皮筋的振動停下來,它的聲音也聽不到了。一探索4、總結。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通過振動產生的。新知探究繼續觀察幾種正在發聲的物體,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二探索實驗目的:探究能使物體發出聲音的方法。實驗材料:鋼尺、鼓槌、小錘、鼓、音叉。實驗步驟:(1)什么情況下這些物體能發出聲音。①撥動、拍打、敲擊都能使鋼尺發出聲音。②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擊鼓面,能使鼓發出聲音。③用小錘敲擊音叉,能使音叉發出聲音。新知探究繼續觀察幾種正在發聲的物體,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二探索實驗步驟:(2)什么情況下這些物體不能發出聲音。①慢慢彎曲鋼尺,鋼尺不能發出聲音。②慢慢按壓鼓面,鼓不能發出聲音。③輕輕觸摸音叉,音叉不能發出聲音。新知探究繼續觀察幾種正在發聲的物體,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二探索實驗步驟:(3)用手輕輕觸摸這些還在發聲的物體,你有什么感覺?實驗現象: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都能發出聲音;彎曲鋼尺、按壓鼓面、輕輕觸摸音叉都不能發出聲音。當用手輕輕觸摸這些還在發音的物體時,會感覺它們在(),隨著()的停止,便不會聽到()。發聲物體我看到的現象我的想法彈撥橡皮筋橡皮筋在振動撥動鋼尺鋼尺上下振動敲擊鼓面鼓面產生振動敲擊音叉音叉劇烈振動實驗記錄:物體是怎樣發出聲音的記錄表振動振動聲音聲音的產生與物體的振動有關新知探究繼續觀察幾種正在發聲的物體,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發出聲音的。二探索實驗分析:(1)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都能發出聲音,根據它們都受到了力,并且產生了運動這一現象,猜測聲音的產生可能和物體受到的力和自身的運動有關。(2)由彎曲鋼尺、按壓鼓面、輕輕觸摸音叉這些情況分析,物體受到了力,也產生了運動,卻沒有發出聲音的事實,猜想聲音的產生可能和物體受力以及運動的方式(振動)有關。(3)物體發聲時會有振動,所以輕輕觸摸會感覺到物體的振動。物體停止振動后,不會發出聲音。實驗結論:聲音的產生和物體受力以及運動的方式(振動)有關。研討探究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證據可以支持你的想法?一研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如我們彈吉他時,吉他弦發出振動,并發出聲音。而當我們輕輕按壓吉他弦時,并沒有發出聲音,因為此時吉他弦并沒有振動;我們輕輕撥動橡皮筋,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橡皮筋產生了振動。而我們輕輕拉伸橡皮筋,不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橡皮筋只是形狀發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振動。研討探究猜測一下,吹豎笛的時候是什么在振動呢?二研討空氣在振動管子里的薄膜在振動管子在振動豎笛是通過中空部分的空氣柱(笛管內的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豎笛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調是由于空氣柱的振動,音調與振幅是由空氣柱的粗細、長短決定的。科學詞匯站振動科學零距離聲音由振動產生拓展延伸我們的發聲器官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聲帶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物體振動停止后發聲也會停止。上21世紀教育網下精品教學資源課堂練習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物體振動停止后發聲不會停止。2、我們拍球時,雖然能聽見聲音,但是看不見球面或地面的振動,因此拍球發聲時不振動。()一、判斷對錯()3、物體只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產生聲音。解析:我們拍球時能聽見聲音是由于球面和地面發生了輕微的振動。()上21世紀教育網下精品教學資源課堂練習二、選擇題1、使橡皮筋發出聲音的最佳方法是()。A.用力拉伸B.輕輕撥動C.揉成一團解析:盡量使橡皮筋產生振動的方法能讓它發出聲音。B上21世紀教育網下精品教學資源課堂練習二、選擇題2、人說話時產生的聲音主要是由()振動產生的。A.聲帶B.口腔C.嘴唇解析:聲帶的振動使我們在說話時產生聲音。A上21世紀教育網下精品教學資源課堂練習二、選擇題3、在停止對大鐘進行撞擊后,大鐘仍“余音為止”,這是因為()。A.回聲B.人的錯覺C.撞擊雖然停止了,但是大鐘仍在振動解析:在停止對大鐘進行撞擊后,大鐘的振動并沒有立即停止,仍在振動,也就會“余音未止”。C課堂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填空題1、一個物體(如音叉、鋼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著某一路徑做(),這種運動被稱為()。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2、圖中的喇叭在“唱歌”,紙屑在上下跳動。這個現象說明喇叭發聲時在不停地()。3、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叫作()。4、聲帶就像一根皮帶。當我們發聲時,聲帶變緊,并快速(),產生聲音。聲帶越緊,發出的聲音越()。二、判斷題。1、只要我們對物體用力,物體就能發出聲音。()2、使橡皮筋發出聲音只能拉直撥動。()3、音叉發聲時看起來沒有運動,所以音叉發聲時不振動。()4、彎曲鋼尺是可以使鋼尺發聲的方法之一。()5、用手輕輕觸摸正在發聲的物體,能感覺到物體正在振動。()三、選擇題。1、當停止對大鐘敲擊后,大鐘仍“余音未止”,這是因為()。A.鐘聲產生了回聲B.人的錯覺C.敲擊雖然停止,但是大鐘仍在振動2、流水的聲音是由()。A.水的振動產生的B.空氣的振動產生的C.巖石的振動產生的3、用手抓住擊打過的音叉后,音叉()。A.繼續發出聲音B.停止發音C.聲音變弱4、當我們吹笛子時,我們聽到了聲音,這是因為()。A.笛子的振動發出了聲音B.笛子和空氣的振動發出了聲音C.空氣的振動發出了聲音四、簡答題為什么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五、實驗探究用力敲擊一個音叉的叉股,音叉會發出聲音。子墨做了下面的實驗,請你回答實驗所產生的現象。1、如圖所示,子墨使懸吊的小球接觸發聲音叉的叉股,會發生的現象是()。A.沒有變化B.小球會被多次彈開C.小球接觸音叉后,音叉立即停止發聲2、當子墨用手握住小球后,音叉()。A.繼續發聲B.停止發聲C.聲音斷斷續續3、當音叉不發聲后,再把懸吊的小球接觸音叉的叉股,小球保持靜止。這表明音叉能發聲是因為()。A.音叉被小球撞擊B.音叉在振動C.小球在振動六、實驗分析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紙屑。甲乙1、如圖甲,輕輕敲擊鼓面,鼓發出聲音,紙屑上下跳動,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2、如圖乙,用力敲擊鼓面,紙屑上下跳動的幅度變大,兩次聽到的鼓聲的強弱()。[填“相同”或“不同”]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發聲了,紙屑也不再跳動了,這說明()停止,發聲也停止。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答案及解析一.1、往復運動振動振動2、振動3、聲帶4、振動高二.1、×2、×3、×4、×5、√三.1、C2、A3、B4、C解析:笛子依靠內部空氣柱振動發聲,手指堵住不同的孔,空氣柱振動時的快慢就會發生變化,從而能吹奏出各種音符。四、因為一個巴掌無法受力而產生振動,也就不能發出聲音。五、1、B解析:本題考查對發聲物體的觀察,對于不易觀察到的音叉的振動,可以借助懸吊的小球進行觀察。2、A解析:子墨握住小球,音叉繼續振動,所以會繼續發聲。3、B解析:因為音叉振動會發聲,所以音叉不發聲時就沒有振動。六、1、振動2、不同3、振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案.doc 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課件.ppt 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課時練習(含答案解析).doc 兒童歌曲-踢踏舞 - 鈴聲.mp3 聲帶.mp4 聲音由振動產生.mp4 振動.mp4 摩托車車發動機聲音 - 鈴聲.mp3 純音樂 - 可愛的寶寶笑聲.mp3 純音樂 - 回家 (薩克斯版) - 鈴聲.mp3 純音樂 - 開門吱吱聲 - 鈴聲.mp3 網絡歌手 - 菜市賣場嘈雜聲叫賣聲聊天聲 - 鈴聲.mp3 網絡歌手-qq 短信 提示音.mp3 網絡歌手-咳嗽聲.mp3 網絡歌手-老電話鈴聲.mp3 網絡歌手-音效 鼓掌聲 口哨 - 鈴聲.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