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訓練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原卷版)一、選擇題:1.(2019年湖南懷化)誕生于公元1世紀左右,宣揚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們只要信奉耶穌,死后靈魂就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2.(2019年湖南長沙)西歐主要國家的歷史是從法蘭克王國開始的。法蘭克王國()A.國王查理統治時期的版圖與羅馬帝國相當B.實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C.國王與下屬關系不同于中國皇帝與臣僚關系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蘭西和英國的雛形3.(2019年海南)這是一套獨特的儀式,即臣服禮。封臣將雙手放在封君合攏的手掌中說:“閣下,我是您的人了。從現在起,我將像一個封臣對封君那樣真誠無欺地效忠于您。”這一儀式在11世紀普遍存在于()A.東羅馬帝國B.阿拉伯帝國C.西歐D.日本4.(2019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解讀下邊的示意圖,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A.封臣要直接承擔國家的賦稅兵役義務B.封君與封臣關系一經締結就不能改變C.西歐封建等級制度通過層層分封形成D.西歐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5.(2019年湖南邵陽)2019年4月15日,法國______重要活動場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壇、十字架和耶穌的荊棘王冠等珍貴文物幸免于難。文中空格處應為()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6.在國際上,“紅十字”是救死扶傷的象征。“紅十字”始于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紅十字”標記起源于(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7.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于()A.印度地區B.巴基斯坦地區C.麥加地區D.巴勒斯坦地區8.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區產生并傳播的主要社會根源是()A.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加深了猶太人的災難B.巴勒斯坦地區長期遭到外族入侵和掠奪C.巴勒斯坦人民希望“救世主”前來拯救他們D.羅馬帝國對外擴張,被征服地區民族矛盾激化9.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應是()A.法蘭西B.英格蘭C.希臘D.奧地利10.下圖反映的是中世紀西歐政治生活中的常見儀式。圖中人物的關系是()A.封君與封臣B.主教與教徒C.領主與農奴D.主人與奴隸11.5世紀,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A.法蘭克王國B.古代埃及C.古巴比倫王國D.馬其頓王國1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加緊對人民精神統治,殘酷壓制“異端”思想的是()A.國王B.富裕商人C.教皇與教會D.銀行家13.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00年左右的歐洲歷史,被西方史學界稱為“中世紀”,中國歷史學家習慣上稱之為西歐封建社會。在此期間最頑固的封建精神堡壘是()A.大封建主B.國王C.小封建主D.教會14.法蘭克王國是5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這一王國的建立者是( )A.屋大維B.凱撒C.克洛維D.查理曼15.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許多封建國家,其中存在時間最長且影響最大的是()A.英吉利王國B.德意志王國C.意大利王國D.法蘭克王國16.“我們也希望你們知道,我們要把權力賜給我們的忠臣們,而且我們決不愿對他們做任何違反理性的事。我們也告誡你們以及我們的其他忠臣把權力授給你們的附庸,對他們決不做違反理性的事。”該則材料中所說的給予“權力”的基礎是給予()A.農奴B.武器C.土地D.爵位17.歷史示意圖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對下列示意圖所反映的史實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都確立了神權至上的原則B.都是出現于亞洲的等級制度C.都屬于中世紀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維護統治者的統治18.下圖反映了締結封君封臣關系的儀式,連接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的紐帶是A.政治特權B.土地的封賜C.軍功D.神權19.歷史圖片再現了歷史瞬間。下圖所示教皇授予皇冠的加冕禮發生在800年,據此判斷,圖中的人物應是()A.克洛維B.丕平C.查理大帝D.亞歷山大大帝20.下面是克洛維受洗圖,克洛維皈依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二、綜合題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當任何人……和王國的最高領主發生附庸關系時,他或她必須跪在領主之前說:“大人,現在為了某某采邑……我成為你的親近附庸……擁護您,保衛您,反對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對其領主應履行的義務:……依領主的召喚,必須去服軍役……必須去勘測土地……必須做在法定地位上應該做的一切其他事務。(1)以上材料反映此地區的封建制度確立于何時?領主和附庸實質上是什么關系?發生附庸關系的最基本條件是什么?(2)兩則材料反映出領主與附庸之間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請簡要概括他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22.(題文)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請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號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說自己是“真主”的使者。(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傳播?該宗教的創始人是誰?(2)今年是材料二中“某宗教創始人的誕辰”多少年?“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該宗教在羅馬帝國的地位如何?(3)與材料三有關的宗教誕生于哪一地區?它的誕生對這一地區有何影響?(4)以上三大宗教有哪些相似之處?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領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盡職,不顧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這一制度從何時開始出現?(2)這種制度最先開始于哪一個國家?(3)這種制度下,主人給“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對他的主人有何義務?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上冊歷史同步學案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了解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重點)了解法蘭克王國建立和發展的過程;(重點)3、了解封君與封臣的關系,理解這種封建制度的特點;(難點)4、了解查理曼帝國興亡的過程;【課堂教學流程】1.基督教的興起(1)1世紀,基督教出現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生活在這里的猶太人遭到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起義遭到血腥鎮壓,人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基督教應運而生。(2)4世紀末,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帝國的__國教____。(3)基督教的核心教義是忍耐與博愛。2.法蘭克王國(1)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強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盧地區的法蘭克王國。它的建立者是克洛維,在他的帶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基督教。(2)到克洛維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實力強大。3.封君與封臣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后者必須效忠前者。4.查理是帝國查理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被稱為“查理曼帝國”。他鼓勵人們信仰基督教,命令每個教區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0%貢獻給教會,稱為什一稅。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按照約定,三個王國彼此間不存在隸屬關系。任務二:【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簡述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任務三:【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簡述法蘭克國王為鞏固統治采取的措施,各有什么作用?2.說出克洛維時期法蘭克王國的版圖。任務四:【合作探究】1.閱讀材料,回答材料一的現象出現在哪個王國?材料一愿意效忠的人要脫帽、下跪、解下武器,雙手合掌放在封君的手掌之中,并說:“閣下,我是您的人了。”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經》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這種宣誓模仿教會的儀式,表示結成關系的神圣性。2.結合材料二與教材,封主與封臣關系的紐帶是什么?彼此間各有何義務?有何特點?材料二完成下列表格,比較西周分封制與西歐封建制的異同。共同點不同點西周分封制西歐封建制任務五:【合作探究】結合所學,梳理查理曼帝國的演進歷程。任務四:【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一、選擇題:單項選擇題1.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下列關于基督教的表述錯誤的是(C)A.公元1世紀誕生于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B.相傳創立者是耶穌C.他們宣揚“眾生平等”,反對羅馬帝國的壓迫和剝削D.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2.(2017安徽安慶模擬)克洛維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到他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法蘭克王國發展迅速的原因是(C)A.克洛維首創了“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B.鎮壓了斯巴達克起義,消除了國內危機C.克洛維皈依基督教,并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D.制定《十二銅表法》,穩定國內秩序3.“通過封建契約和分封儀式,如臣服禮、授職禮,領主和附庸形成依附關系。”對材料信息解釋錯誤的是(D)A.材料中的“領主”是封君,“附庸”是封臣B.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C.封臣從封君那里獲得土地后必須向封君提供兵役服務D.確立了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的奴隸制度4.(2018安徽合肥三模)西歐封建制度是中世紀歐洲的一項核心內容,以下關于西歐封建制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A.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B.是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C.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D.封臣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而封君無保護封臣的義務5.(2018安徽宿州二模)“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領有采邑(注:中世紀在西歐實施的一種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盡智,不顧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稱“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B)A.封建農奴B.封臣C.城市市民D.領主6.800生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與原來____帝國的歐洲部分基本相當。橫線處的內容應為(C)A.亞歷山大B.羅馬C.西羅馬D.拜占庭7.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查理之所以能夠創造輝煌的功績與羅馬教皇的支持分不開。下列史實與查理無關的是(A)A.帶動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B.鼓勵基督教發展,把王國劃分為很多教區C.命令法蘭克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貢獻給教會D.接受羅馬教皇的加冕8.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三分查理曼帝國,形成了以后哪三個國家的雛形(A)①德意志②法蘭西③西班牙④意大利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基督教認為人生來就有罪,并且無法自救。于是上帝派獨生子來擔任“救世主”為世人贖罪。這位“救世主”就是(A)A.耶穌B.釋迦牟尼C.奧古斯都D.查理大帝10.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B)A.城邦B.蠻族王國C.法蘭克王國D.克洛維王國二、綜合題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當任何人……和王國的最高領主發生附庸關系時,他或她必須跪在領主之前說:“大人,現在為了某某采邑……我成為你的親近附庸……擁護您,保衛您,反對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對其領主應履行的義務:……依領主的召喚,必須去服軍役……必須去勘測土地……必須做在法定地位上應該做的一切其他事務。(1)以上材料反映此地區的封建制度確立于何時?領主和附庸實質上是什么關系?發生附庸關系的最基本條件是什么?【答案】公元8世紀前期。封君與封臣。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2)兩則材料反映出領主與附庸之間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請簡要概括他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答案】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學后反思】學到什么?有何疑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1張PPT)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部編版九上“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用這句話形容查理大帝最恰當不過了。作為撲克牌上紅桃K的人物原型,這位聲名赫赫的歐洲中世紀統治者盡管已經去世1200多年了,卻依然在另一個戰場——牌場繼續廝殺。本課就讓我們走進歐洲之王一查理曼的傳奇人生。情境導入情境導入1.了解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重點)2.了解法蘭克王國建立和發展的過程;(重點)3.了解封君與封臣的關系,理解這種封建制度的特點;(難點)4.了解查理曼帝國興亡的過程;(重點)學習目標【自學識記】結合教材,識記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教義,法蘭克王國創立的時間、建立者、鞏固措施、版圖、封君與封臣的內容、查理曼帝國的疆域和統治措施等基本史實。自學識記基督教的興起講授新課講授新課傳道、受審、處死、升天——耶穌的一生識圖學史知識拓展知識拓展興起原因興起時間教義地位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到來1世紀前后,在巴勒斯坦出現傳道者,宣揚“救世主”忍受苦難,死后升入天堂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地點巴勒斯坦地區創始人耶穌閱讀課文找出(1)基督教興起的時間、地點和原因(2)基督教的發展如何階段小結法蘭克王國講授新課建立時間:建立者:信仰:建立民族:5|6世紀的法蘭克王國481年克洛維基督教日耳曼人法蘭克王國克洛維講授新課法蘭克國王為鞏固統治采取的措施,各有什么作用?措施作用1皈依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2保留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國有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親兵和官吏;3對外擴張在他的帶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得到了羅馬教會、信仰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法蘭克王國的版圖不斷擴張,實力強大。講授新課說出克洛維時期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西歐奴隸制社會的結束,開始進入封建社會,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國家。克洛維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實力強大。講授新課封君與封臣識圖學史封君與封臣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合作探究圖表詳解圖表詳解知識拓展查理曼帝國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講授新課查理曼帝國講授新課講授新課階段小結課后活動本課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后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為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的概況,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封建化的過程即農奴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同時,介紹了基督教的發展簡史,揭示了基督教在西歐封建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課堂總結板書設計C鞏固提升B鞏固提升B鞏固提升B鞏固提升C鞏固提升B鞏固提升CC鞏固提升A10鞏固提升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知道基督教的傳播,了解基督教在歐洲中世紀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以法蘭克王國為例,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逐漸產生新的文明。1.了解基督教興起的時間、原因、創始人及傳播情況。2.了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實。3.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關系,能準確簡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4.通過基督教在法蘭克王國的發展壯大,初步認識西歐封建王權與教權的關系。教學重點:基督教興起的時間、原因、創始人及傳播情況;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實。教學難點: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關系,能準確簡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來【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自學識記】結合教材,識記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教義,法蘭克王國創立的時間、建立者、鞏固措施、版圖、封君與封臣的內容、查理曼帝國的疆域和統治措施等基本史實。【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標導學一:基督教的興起1.閱讀教材,說說基督教興起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基督教應運而生。2.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1)基督教興起的時間、地點和背景?(2)基督教的發展如何?目標導學二: 法蘭克王國1.閱讀教材,回答法蘭克王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信仰、建立民族?2.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是當時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他為穩固自己的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自己的親兵和官吏。作用:①在他的帶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③法蘭克王國的版圖不斷擴張,實力強大。目標導學三: 封君與封臣1.閱讀教材,小組分析總結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改革情況?2.多媒體展示西歐封建社會等級示意圖,探究下列問題。西歐封建社會流行這樣一條規則:“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西歐封建制度以什么為紐帶而形成的?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2)在西歐曾流傳這樣一句話“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只承認自己直屬的上下級,其他的上下級關系與自己無關。(3)封君與封臣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4)通過以上探究,概括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①等級森嚴,但在不同等級貴族之間,逐級保護和負責,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②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③層層分封。目標導學四: 查理曼帝國閱讀教材,結合法蘭克王國形成和發展圖,探討下列問題。(1)西羅馬帝國滅亡發生在什么時候?法蘭克王國是由誰建立起來的?后來分化成了哪些國家?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法蘭克王國是由克洛維建立的,后來分化為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2)查理為了得到教會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響?措施:把王國劃分為很多教區,命令每個教區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貢獻給教會,稱為“什一稅”。影響:教會變得富有起來,勢力越來越大。為王權與教權之間的矛盾埋下了隱患。本課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后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為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的概況,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封建化的過程即農奴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同時,介紹了基督教的發展簡史,揭示了基督教在西歐封建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本課的內容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緊密,在教學中,我聯系前面所學知識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形成一個清晰的輪廓。西歐的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學生容易受到中國封建社會君臣關系的影響,存在模糊認識,對此應著重加以強調。“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用這句話形容查理大帝最恰當不過了。作為撲克牌上紅桃K的人物原型,這位聲名赫赫的歐洲中世紀統治者盡管已經去世1200多年了,卻依然在另一個戰場——牌場繼續廝殺。本課就讓我們走進歐洲之王一查理曼的傳奇人生。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訓練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解析版)一、選擇題1.(2019年湖南懷化)誕生于公元1世紀左右,宣揚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們只要信奉耶穌,死后靈魂就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世紀,基督教出現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生活在這里的古代猶太人,多次反抗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起義遭到血腥鎮壓。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基督教應運而生。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宣揚人們只要信奉耶穌,死后靈魂就可以升入“天堂”。故C符合題意;道教、佛教、伊斯蘭教與耶穌無關,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19年湖南長沙)西歐主要國家的歷史是從法蘭克王國開始的。法蘭克王國()A.國王查理統治時期的版圖與羅馬帝國相當B.實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C.國王與下屬關系不同于中國皇帝與臣僚關系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蘭西和英國的雛形【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蘭克王國的國王與下屬的關系不同于中國皇帝與臣僚的關系,故C正確。查理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的版圖與西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相當,故排除A項。查理在位時,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故排除B項。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的雛形,故排除D項。故選C。3.(2019年海南)這是一套獨特的儀式,即臣服禮。封臣將雙手放在封君合攏的手掌中說:“閣下,我是您的人了。從現在起,我將像一個封臣對封君那樣真誠無欺地效忠于您。”這一儀式在11世紀普遍存在于()A.東羅馬帝國B.阿拉伯帝國C.西歐D.日本【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西歐中世紀有封君封臣制度,這其中一個儀式是行臣服禮,故C符合題意。東羅馬帝國實行軍區制;阿拉伯帝國實行伊斯蘭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日本以前實行過幕落體制,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19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解讀下邊的示意圖,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A.封臣要直接承擔國家的賦稅兵役義務B.封君與封臣關系一經締結就不能改變C.西歐封建等級制度通過層層分封形成D.西歐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答案】C【解析】根據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歐封建等級制度通過層層分封形成,C符合題意;封臣只對自己的封君負責,只承擔自己封君的賦稅、義務兵役,而不是直接承擔國家的賦稅兵役義務,A不符合題意;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但封君封臣關系會發生改變,B不符合題意;由圖片不能體現西歐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D不符合題意。所以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5.(2019年湖南邵陽)2019年4月15日,法國______重要活動場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壇、十字架和耶穌的荊棘王冠等珍貴文物幸免于難。文中空格處應為()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發生嚴重火災,內部嚴重受損宛如煉獄。和該報道中建筑相關的宗教是基督教。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基督)教堂,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上中的一個島上。它始建于12世紀中期,前后用了180多年時間才全部建成,是法國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譽為“中世紀建筑中最完美的花”,雨果把它比喻為“石頭的交響樂”,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6.在國際上,“紅十字”是救死扶傷的象征。“紅十字”始于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紅十字”標記起源于(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中“始于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結合課本所學,1世紀時產生于巴基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他叫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信仰耶穌,認為耶穌是救世主,耶穌在希臘語中被稱為基督,故該宗教被稱為基督教。B項符合題意;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后被稱為釋迦牟尼,A項不合題意;7世紀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C項不合題意;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創始人張角,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7.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于()A.印度地區B.巴基斯坦地區C.麥加地區D.巴勒斯坦地區【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社會矛盾尖銳,佛教誕生在古代印度,基督教誕生在巴勒斯坦一帶,伊斯蘭教誕生在阿拉伯半島。印度地區、巴基斯坦地區都屬于古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故AB不符合題意,麥加地區是伊斯蘭教的誕生地,故C項不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誕生地是易混點,其中基督教誕生在巴勒斯坦地區。8.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區產生并傳播的主要社會根源是()A.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加深了猶太人的災難B.巴勒斯坦地區長期遭到外族入侵和掠奪C.巴勒斯坦人民希望“救世主”前來拯救他們D.羅馬帝國對外擴張,被征服地區民族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中。在公元3年,住在該地的猶太人為羅馬所征服。在羅馬人的殘酷壓迫下,猶太人曾于公元66-132年多次發動起義,失敗后遭到更殘酷的鎮壓。由于起義的失敗,被壓迫的群眾感到無能為力,他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期待出現一個救世主,使天國降臨地上,來拯救人們的苦難,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9.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應是()A.法蘭西B.英格蘭C.希臘D.奧地利【答案】A【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可知,814年,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國家不是法蘭克王國分裂的國家,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0.下圖反映的是中世紀西歐政治生活中的常見儀式。圖中人物的關系是()A.封君與封臣B.主教與教徒C.領主與農奴D.主人與奴隸【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格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無償地賞賜,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題干圖片描述的就是封君與封臣的關系,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圖片內容,排除;故選A。11.5世紀,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A.法蘭克王國B.古代埃及C.古巴比倫王國D.馬其頓王國【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5世紀,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國家,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國家都不是最強大的,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加緊對人民精神統治,殘酷壓制“異端”思想的是()A.國王B.富裕商人C.教皇與教會D.銀行家【答案】C【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他們加緊對人民的精神統治,殘酷壓制與教會觀點相悖的“異端”思想,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人物都沒有殘酷壓制“異端”思想,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3.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00年左右的歐洲歷史,被西方史學界稱為“中世紀”,中國歷史學家習慣上稱之為西歐封建社會。在此期間最頑固的封建精神堡壘是()A.大封建主B.國王C.小封建主D.教會【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在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即中世紀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經濟上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擁有占據西歐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權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權分庭抗禮;在思想文化領域,形成一元壟斷,可謂是處于一種萬流歸宗的地位,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都不是此期間最頑固的封建精神堡壘,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4.法蘭克王國是5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這一王國的建立者是( )A.屋大維B.凱撒C.克洛維D.查理曼【答案】C【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可知,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是克洛維,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基督教,486年,克洛維打敗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最后一任總督西格里烏斯,獨占整個北高盧,這一年被認為是法蘭克王國的開國之日,C項符合題意;屋大維和愷撒是羅馬的統治者,不是法蘭克王國的統治者,AB項不符合題意;查理曼是8世紀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國王,D項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都不符合題意;故選C。15.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許多封建國家,其中存在時間最長且影響最大的是()A.英吉利王國B.德意志王國C.意大利王國D.法蘭克王國【答案】D【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可知,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許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國家不是當時存在時間最長且影響最大的國家,不符合題意;故選D。16.“我們也希望你們知道,我們要把權力賜給我們的忠臣們,而且我們決不愿對他們做任何違反理性的事。我們也告誡你們以及我們的其他忠臣把權力授給你們的附庸,對他們決不做違反理性的事。”該則材料中所說的給予“權力”的基礎是給予()A.農奴B.武器C.土地D.爵位【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把土地有條件地分封給貴族。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保護封臣。國王以下各級封建主,通過層層分封,形成了不同等級的封建主。每個封君只可以管轄自己的封臣,但無權管轄自己封臣的封臣。所以,該則材料中所說的給予“權力”的基礎是給予土地,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史實。故選C。17.歷史示意圖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對下列示意圖所反映的史實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都確立了神權至上的原則B.都是出現于亞洲的等級制度C.都屬于中世紀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維護統治者的統治【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示意圖依次是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分封制和西歐的封建等級制。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分封制和西歐的封建等級制的實行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故D符合題意;確立了神權至上的原則與分封制、種姓制度不符,故A不符合題意;西歐的封建等級制不是出現在亞洲,故B不符合題意;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分封制不是出現在中世紀,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認識政治制度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國的分封制和西歐的封建等級制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18.下圖反映了締結封君封臣關系的儀式,連接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的紐帶是A.政治特權B.土地的封賜C.軍功D.神權【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封君、封臣”結合課本所學知識,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11世紀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歐洲普遍存在。因此連接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的紐帶是土地的封賜,而不是政治特權、軍功、神權,故ACD項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19.歷史圖片再現了歷史瞬間。下圖所示教皇授予皇冠的加冕禮發生在800年,據此判斷,圖中的人物應是()A.克洛維B.丕平C.查理大帝D.亞歷山大大帝【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接受教皇皇冠的事情發生在800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C項符合題意;A項是在481年建立了法蘭克王國;B項是公元751年至768年在位的法蘭克國王;D項是公元前4世紀的馬其頓國王。由此可知ABD三項與題干“800年”時間不符。故選C。20.下面是克洛維受洗圖,克洛維皈依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是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而沒有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和道教,由此分析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二、綜合題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當任何人……和王國的最高領主發生附庸關系時,他或她必須跪在領主之前說:“大人,現在為了某某采邑……我成為你的親近附庸……擁護您,保衛您,反對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對其領主應履行的義務:……依領主的召喚,必須去服軍役……必須去勘測土地……必須做在法定地位上應該做的一切其他事務。(1)以上材料反映此地區的封建制度確立于何時?領主和附庸實質上是什么關系?發生附庸關系的最基本條件是什么?【答案】公元8世紀前期。封君與封臣。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因此材料反映此地區的封建制度確立于8世紀;領主和附庸實質上是封君與封臣關系;發生附庸關系的最基本條件是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2)兩則材料反映出領主與附庸之間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請簡要概括他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答案】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領主與附庸之間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因為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點睛】解答第一問的關鍵是識記西歐封建制度確立于8世紀;領主和附庸實質上是封君與封臣關系;發生附庸關系的最基本條件是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解答第二問的關鍵是認識領主與附庸之間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22.(題文)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請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號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說自己是“真主”的使者。(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傳播?該宗教的創始人是誰?【答案】佛教。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解析】根據材料一由印度傳播到東亞、南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展示的是佛教的傳播。佛教創立于公元前6世紀,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2)今年是材料二中“某宗教創始人的誕辰”多少年?“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該宗教在羅馬帝國的地位如何?【答案】2018年。基督教。4世紀末,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解析】根據材料二,“12月25日為宗教創始人的誕辰”,由此判斷這與基督教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今年是材料二中基督教創始人耶穌的誕辰”2018年。“某宗教”指的是基督教;4世紀末,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3)與材料三有關的宗教誕生于哪一地區?它的誕生對這一地區有何影響?【答案】阿拉伯半島。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解析】根據材料三“唯一的神‘真主’安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在阿拉伯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它的誕生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4)以上三大宗教有哪些相似之處?【答案】宗教領袖都被神化;都有民眾積極參加;都得到統治者支持并被統治者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等等。【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相似之處是:宗教領袖都被神化;都有民眾積極參加;都得到統治者支持并被統治者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等等。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領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盡職,不顧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這一制度從何時開始出現?【答案】8世紀前期。【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因此,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從8世紀前期開始。(2)這種制度最先開始于哪一個國家?【答案】法蘭克王國。【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法蘭克王國改革后,封建制度形成。因此,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最先開始于法蘭克王國。(3)這種制度下,主人給“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對他的主人有何義務?【答案】土地和保護。向封君效忠,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由此可知,在西歐封建等級制度下,主人給“臣下”的主要是:土地和保護。“臣下”對他的主人的義務是:向封君效忠,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點睛】解答本題的第一問需要識記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的形成時間。解答第二問需要識記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的改革,形成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解答第三問需要識記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改革的內容,概括出主人給“臣下”的主要是:土地和保護。“臣下”對他的主人的義務是:向封君效忠,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視頻:基督教的產生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學視頻:查理帝國的建立h264_720x576_800k.mp4 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同步訓練(原卷版).doc 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學案.doc 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學課件.pptx 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案.doc 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解析版).doc 羅馬帝國的滅亡h264_720x576_800k.mp4 講述法蘭克王國的崛起_128k.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