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5植物的開花和結果教材分析【設計依據和構思】本節課根據新課標的目標要求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為探究學生學習創設情境,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呈現生物的標本、模型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各種各樣的花,但他們對花的結構缺乏完整的認識,所以解剖花的結構對學生來講是探究花結構的關鍵;對傳粉和受精等抽象概念利用視頻、多媒體課件等形式讓學生理解;子房和果實的相關關系則通過圖片對比分析加以推測來學習。地球上的綠色植物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1.識別花的基本結構,并說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結合實際,觀察推測開花后授粉受精的過程。3.說出植物果實的結構及其形成過程。技能性目標:觀察花和果實的結構,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討論交流能力。情感性目標:培養學生愛護花草、珍惜果實、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1.觀察和識別花的結構并說出各部分的功能。2.識別果實的結構,了解果實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解剖并觀察花和果實的結構;了解傳粉、受精及果實的形成過程。教學準備:學生準備:1.預習本課內容。2.制作標有花、果實、種子各部分結構的帽圈。3.興趣小組追蹤拍攝的一朵月季花開放過程的照片。4.收集常見的果實或種子。教師準備:1.實驗用具及材料:(1)放大鏡、鑷子、刀片、透明膠、白紙等;(2)幾種時令鮮花;(3)果實(花生、蘋果、玉米等)和種子(綠豆、芝麻、西瓜子等);(4)桃花的模型.2.準備昆蟲傳粉方面的錄像資料。3.課件:(1)花的結構模式圖;(2)傳粉;(3)受精過程;(4)桃花和桃的果實的剖面圖。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教學流程】一、新課導入 展示秋天豐收的美麗畫面,在音樂《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中,讓學生代表朗誦著名作家峻青《秋色賦》關于秋天豐收景象的描寫。老師引導:“春華秋實,沒有那浩蕩的春風,又哪會有著滿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并順勢提出問題:“那么花究竟是怎樣變成果實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開花和結果的奧秘吧!”導入本節課“植物開花和結果”的學習。二、探究新知(一)開花活動一:出示:生物興趣小組跟蹤拍攝的一朵月季花開放過程的一組照片,結合課件展示花蕾綻放成美麗花朵的過程,鼓勵學生描述花萼裂開、花瓣由外向內依次展開、中間的花蕊顯露的過程。總結開花的概念。設計思想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觀察植物的開花現象,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思考,認識到花蕾的出現,花瓣的展開,花蕊的成熟是被子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符合新課標“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理念。(二)花的結構活動二:認識花:出示課前準備的幾種時令鮮花,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明白雖然花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但它們的結構卻基本相同。出示桃花模型,結合課本P74花的結構模式圖,認識花的各部分名稱。解剖花:(每兩組解剖一種花)兩人一組,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用鑷子解剖觀察一種被子植物的花。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及功能,并按解剖順序粘貼在白紙上,完成P74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小組間相互交流,認同花的結構基本相同,并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探究質疑:教師設置問題,學生探究、討論并回答。(1)縱切花的子房,用放大鏡觀察子房壁、胚珠、柱頭、花柱及花藥內的花粉;觀察后請推測它們與果實與種子的關系。(2)為什么說雌蕊和雄蕊是花的組要部分?(3)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蟲吃掉了,它還能發育成果實嗎?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以評價。設計思想這一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克服學生被動學習的弊病,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指導思想。體現《新課程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技能和質疑能力、表達能力得以提高。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體驗到快樂。活動三:我能行:在學習了花的結構之后,開展:(1)繪制自己喜歡的花的結構簡圖并注明結構名稱;(2)制作絲網花。各小組進行比賽。加深對花結構的認識,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設計思想通過繪制和制作活動,集設計、審美、動手、對所學知識的應用為一體,使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本課時小結:同學們在愉快的學習中認識了花的結構,欣賞了花的美麗。(展示不同季節花的圖片)絢麗多姿的花裝點我們的生活,美化了我們的環境。特別是在洛陽,我們更有“花開時節動京城”(賞牡丹)的感受。所以我們更應該愛花護花。請同學們課后設計制作護花標牌,放置于我們學校的花園中。好嗎?(第2課時)本課時引入:1.復習花的結構;2.出示:花間蜂蝶飛舞的圖片及詩句“春來花開蝶蜂飛,秋到果豐萬人歡。”教師提問:“所示圖片和詩句中暗含植物的哪些生理過程?”學生回答,教師給予評價。引入本節課內容“果實的結構及形成過程”。(三)果實的形成活動一:問題:開花和結果是一連續過程。開花后成熟的花藥開裂,花粉到哪里去了?多媒體展示:(1)昆蟲傳粉視頻;(2)受精過程的動畫;(3)果實發育。學生通過觀察描述綠色開花植物經過開花、傳粉、受精,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教師給以引導和評價。設計思想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觀察,使微觀、抽象內容具體化。明白“綠色開花植物的傳粉、受精、子房發育、果實形成”的全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四)果實的結構活動二:問題:多媒體展示課本中花生的謎語。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什么?解剖果實:學生兩人合作,結合課本P75花生果實結構圖,從外到內解剖一個花生果實,說出各部分結構名稱,并將各部分擺放在白紙上。注意果皮和種子的形態、顏色等。實物投影解剖開的其它果實(蘋果、葵花子等),認同果實的結構。活動三:探究質疑:教師創設情景(出示桃花和桃的果實的剖面圖),設置問題,學生觀察推測:(1)你認為果實的果皮和種皮分別又花的哪部分發育而來?(2)種子是由花的哪部分發育來的?(3)我們吃桃子時,吃的是果實的哪部分?是哪部分發育來的?。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予以評價。活動四:找朋友:將收上來的學生制作的標有花、果實、種子各部分結構的帽圈,分發給學生,這部分學生到教室前按以下要求找朋友。(1)按花、果實、種子的結構先站成3組。(2)按花與果實、種子發育的對應關系找朋友。由學生自己評價。教師給予鼓勵。設計思想通過上述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本節課所學花、果實等的結構,以及花和果實各部分結構的對應關系,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總結和記憶,進一步把握重點知識。活動五:請你分辨:(1)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果實或種子;(2)說出是屬于果實還是種子?說明理由。其他學生可以補充。教師鼓勵評價。展示一些果實的圖片和非洲饑餓圖片,讓學生在欣賞自然恩賜的同時,要想到果實發育也要經歷風雨、抗蟲害,并且還有一些人的溫飽問題還沒解決。所以要善待植物,愛惜糧食。三、課堂小結教師用親切的語言與同學交流:(1)你明白了嗎?花的主要結構;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2)你會描述嗎?傳粉過程。(3)你認同了嗎?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護花的習慣。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四、結束語伴隨著優美舒緩的音樂,大屏幕展示出一幅畫面:五顏六色的花朵競先開放,每一個花朵中有一張可愛的笑臉。滿懷深情的面向全體學生:“鮮花是炫麗奪目的,園藝師是辛勤高尚的。有人曾把教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同學們就是那美麗的花朵。老師衷心的希望同學們未來人生象鮮花一樣美好,并在學業上結出豐碩的果實。”設計思想 將“園丁——教師,花朵——學生”結合在一起,并發自內心地送給學生美好的祝愿,將師生關系更深一步的拉近了。同時,激勵學生熱愛生活,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使本節課主題得以升華。五、檢測與評價1.獨立完成課后自我評價。2.思維拓展:(1)在植物開花季節,如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常會造成果樹和糧食減產。這是什么原因???(2) 黃瓜、南瓜、絲瓜中有些花只開花不結果,俗稱“謊花”,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教學感悟】 一、注重了發展學生能力 學生課前收集了大量的資料,課上進行探究實驗,動手、動腦,在合作探究中創設了和諧的氛圍,培養了學生參與意識與動手能力。 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師生關系平等、和諧 本節課知識內容較多,并且由于學生的層次能力有差異,造成教學各環節有完成不全的地方。另外,在課上鞏固練習的時間也較少,怎樣更加合理的安排時間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育星教育網 www.ht88.com(?http:?/??/?www.ht88.com?)育星教育網——中學語文資源站(www.ht88.com)資源,未經授權,禁止用于任何商業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