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INCLUDEPICTURE"教學目標.TIF"1.學會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2.通過調查,學會合作,提高自己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和分析能力。3.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INCLUDEPICTURE"教學重難點.TIF"教學重點1.調查法的一般步驟2.對生物進行分類教學難點制定調查計劃,撰寫調查報告。教法:討論課時:1課時教具:調查表INCLUDEPICTURE"教學過程.TIF"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每天與我們朝夕相處的生物有哪些?(同學們回答)看來我們的生活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我們,可是你們知道他們有多少種?分別叫什么名字?分為哪幾類?今天我們就來當一次“小科學家”調查一下我們身邊的生物一、調查(一)問題引導自主探究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7頁第2段紅背景方框內的內容,嘗試解決:1.什么是調查?請舉例說明哪些可以用調查方法?2.調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3.調查范圍太大時,怎么辦?4.若要調查本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怎樣調查既節省時間又比較準確?(二)展示交流釋疑解惑(1)選兩個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小組補充,并提出你們的疑點?(2)釋疑解惑一:舉例如:調查我國的森林資源、調查人口、調查我們班的視力、調查我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等等。(3)釋疑解惑二:范圍太大時,要設計好調查路線(如調查校園生物)和選好樣本(如調查種子的發芽率)很關鍵。否則調查慢、不能反映整體情況。(三)視野拓展感悟提升假如要調查全國初一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如何開展調查?教師總結1.選取樣本要準確,能反映整體的情況。2.調查活動一定要落在實處,小組內成員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設計好調查方案和調查表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二、調查校園內的生物種類(一)問題引導自主探究請同學們閱讀課本7、8、9頁,嘗試解決下列問題:1.調查的目的是什么?2.調查步驟分哪幾步?3.調查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4.拿出課前布置的調查校園內的生物種類進行歸類整理。5.歸類對認識生物有什么意義?(二)展示交流釋疑解惑(1)每一小組展示的問題:你們小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你們是按什么特征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說說他們的生活環境?(2)說一說你在調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3)根據交流情況小組內互評,教師也作出評論。(三)視野拓展感悟提升1.調查中你又想到了哪些問題?2.思考如何書寫調查報告?結合練習題3和實驗報告冊。3.談一談你在調查中的收獲。總結:關愛生物的同時要保護他們的生存環境更為重要。作業1.按照形態結構特征生物可分為幾類?2.按照生活環境生物可分為幾類?板書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INCLUDEPICTURE"教學反思.TIF"在戶外活動前要多強調各種規章制度,考慮問題要面面俱到,不然學生不了解活動的規則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轉變教育觀念,同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新課程、新教材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尖子生。這就意味著教師應同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個體差異,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造能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通過學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