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植物細胞INCLUDEPICTURE"教學目標.TIF"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2.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INCLUDEPICTURE"教學重難點.TIF"教學重點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特點。教學難點以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成功制作臨時裝片;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教法:觀察閱讀課時:1課時教具:載玻片,蓋玻片,洋蔥INCLUDEPICTURE"教學過程.TIF"一、導入復習顯微鏡的構造以及使用方法,提問:用顯微鏡直接觀察手指頭能否看見?二、新課(一)玻片標本的種類用顯微鏡觀察的標本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使光線能通過材料。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1.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2.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3.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裝片)。[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長期保存)或臨時的(不能長期保存)]。(介紹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載玻片作用是托載標本的玻璃片,蓋玻片的作用是覆蓋標本的玻璃片)。(二)實驗:觀察植物細胞(1)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閱讀教材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方法步驟:(用一個字總結各步驟)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擦)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取、展)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蓋)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蔥內表皮上,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染)6.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2)植物細胞的結構對照教材內容,認識植物細胞的各個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細胞質。作業1.植物細胞包括哪些結構?2.怎樣區分顯微鏡視野中的氣泡和細胞?板書1.玻片標本有哪些類型?2.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是如何制作的?3.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INCLUDEPICTURE"課后反思.TIF"因為這是上初中以來的第一次實驗,要讓他們有成就感,其實這實驗不難,但要注意的是最好用低倍的目鏡和物鏡來看,因為本身洋蔥細胞比較大,用低倍鏡看更清晰,這實驗我是安排他們用10×的目鏡和10×物鏡觀察。但細胞的結構很多人不會畫,最主要是把主要形態和主要結構畫出。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探究式活動。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在課堂中會一直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于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一定是絕對的,相反,對于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后的科學探究中發現其他的解釋。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前人通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教學并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