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運 動 大象版小學科學 四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正確理解科學概念中的“運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物質世界,也有助于形成從“物質”“運動變化”“能量”的視角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和過程,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促進科學素養的發展。 蘭本達在《小學科學教育的“探究-研討”教學法》一書中提出 概念體系,是把許多概念互相聯系起來組成的一個大的整體。 并圍繞“宇宙萬物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提出了ABC三個相關聯的概念體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概念體系A 宇宙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 概念體系B 宇宙中的質量和能量的總量守恒。 在核反應中減少的物質轉為成了增加的能量。 概念體系C 生物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 生物是其遺傳和環境的產物,多少世紀來生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生物已經滅絕。 概念思維 核反應產生了恒星的輻射能及由此而發生的變化。 萬有引力支配著天體在空間-時間方面的關系。 強調能量 強調物質 強調遺傳 強調環境 能量在電磁波譜中表現出來。 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時,其總量是守恒的。 物質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時,其總量是守恒的。 遺傳密碼的改變造成了生物的變化。 生物之間,生物和環境之間,都是互相依存的。 前概念思維 宇宙空間中的物體(及其物質和能量)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 構成地球的物質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 天體的運動及軌道在一定的參照系統(相對性)中是可以預見的。 太陽系之內有逐日的、季節性的和年度的變化。 能量的減少或增加會影響分子的運動。 從一個機械得到的能量不會超過輸入給它的能量。 太陽是太陽系中輻射能的主要源泉。 物質表現形式的變化伴隨著分子能量的變化。 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 在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物質總的質量是守恒的。 在化學變化中 ,原子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分子的改變。 物質由處于永恒運動中的原子和分子構成。 物質表現形式的變化伴隨著分子運動的變化。 物質由袁素和化合物組成。 細胞是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生物是由單細胞發展而成的。 從太陽吸收輻射能使一切生物生長和生存的基本。 生物及其環境互相交換物質和能量。 存在著具有各種特點的環境,各有同其相應的生物。 復合思維 地球和月球有著規律的運動。 地球上有逐日的變化。 能量(推力、拉力、火等)不是用于使某物體運動,就是用于使之停止運動。 能量有許多形式。 物體通常以固體、液體、氣體和形態存在。 物體有可以被感覺的特征。 具有相同結構的生物有親緣關系。 所有生物都經歷生、長、死、腐的循環。 有親緣關系的生物以類似的方式進行繁殖。 生物有不同的形式。 生物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和生長。 4.1知道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4.2-1知道測量距離和時間的常用方法。 4.2-2知道用速度的大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4.2-3知道自行車、火車、飛機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圍。 4.3-1列舉并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等運動方式。 4.3-2比較不同的運動,舉例說明各種運動的形式和特征。 6.6.1-1識別日常生活中的能量 6.6.1-2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在科學知識目標方面,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物體的運動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描述”的基本概念; 在科學探究目標方面,可以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需要圍繞已經提出和聚焦的問題設計方案,通過收集和分析獲取的數據,經過推理得出結論; 在科學態度目標方面,結合具體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有效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樂于嘗試、分工協作的能力; 在STSE目標方面,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需求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 說一說:位置在哪里 → 創設情境,描述位置 比一比:認識運動 → 兩張照片對比,位置變化就是運動 畫一畫:運動方式 → 圖像或語言發現運動軌跡不同 找一找:遷移 → 生活中的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通過觀察,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符號、圖示記錄整理信息,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 讀取信息 → 怎樣確定誰跑得快 處理信息 → 運動的快慢是速度 遷移應用 → 借助統計圖表的整理分析 拓展活動 → 各種交通工具的速度 能夠使用統計表、統計圖處理信息。 能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并能使用統計表記錄、匯總信息。 想一想、說一說 → 指定比賽方案 認一認、用一用 → 認識并學會使用測量距離和時間的工具 比一比、記一記 → 進行賽跑活動、記錄數據 處理數據 → 比出班級里的冠軍 表達交流 → 在采集數據、處理數據等方面的收獲 觀察不同的運動,能運用示意圖等多種形式記錄整理信息,描述運動的特征。 導入活動 → 用不同的方法讓乒乓球動起來 觀察描述 → 比較不同的運動的特征并描述 歸納交流 → 將運動分類、總結常見的運動形式 遷移延申 → 分析一個物體的復合運動 能用簡單的圖示表達物體的運動過程或現象 聚焦問題、猜想假設 → 解釋運動的物體造成的現象 實驗探究、搜集證據 → 用彈珠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總結現象、得出結論 → 歸納運動的物體撞擊其他物體時的現象 遷移應用 → 了解運動物體的能量與生產生活的聯系 拓展延伸 → 觀察、識別生活中常見的能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