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材料:1 玻璃、 收音機 加拿大 車身底板 齒輪 瑞士 閥門、螺母 美國 外胎、內胎 比利時 風扇、皮帶 丹麥 油漆、輪胎 荷蘭 啟動器 日本 電氣配線 西班牙 點火器、油泵 英國 配電器 德國 發電機 法國 金屬構件 瑞典 燈管、汽缸頭 意大利 加、散熱器 奧地利 材料:2 目標 什么是經濟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趨勢形成的原因和條件是什么? 經濟全球化趨勢有哪些具體表現? 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有哪些利和弊? 讀一讀 找一找 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這種現象被稱為“經濟全球化趨勢”。 什么是經濟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趨勢形成的原因和條件是什么?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 科學技術特別是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時間和空間距離,為全球范圍的經濟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各國國情不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在經濟上尋求國際合作,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新航路開辟-----開始成為一個整體/冷戰結束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經濟全球化趨勢有哪些具體表現? 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跨國公司影響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國際投資額迅速增長 年代 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平均流量 1970——1974 128億美元 1989 1900億美元 目前全球大約有6.5萬家跨國公司。它們大約控制著世界生產總值的30%、世界貿易的60%、技術研究開發及技術轉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資的90%。跨國公司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根據各地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銷售,例如把需要高科技和龐大資金的項目放在發達國家,而在發展中國家建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廠。 你知道哪些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 1995.01.01 關貿總協定 世貿組織 智利反經濟全球化示威游行 為期六天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香港會展中心進行,來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在香港街頭打著“反對不公平貿易”的大幅標語示威游行。 可以通過經濟合作,實現資金、資源、技術、勞動力優勢互補,使不同國家的經濟共同發展——發達國家利用自己的資金、技術優勢直接到發展中國家投資辦廠;發展中國家也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招商引資,使豐富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實現勞動力充分就業,提升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 機遇 挑戰 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43倍, 90年代以后這個比例擴大到60倍以上。 目前全世界有13億人生活在絕對的貧困線下。 2003年,世界年GDP總額高達36萬億美元。但是,財富的分配呈現兩極分化。“七國集團”(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人口占世界的11%,GDP卻占世界的65%。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人口也占世界人口的11%,GDP只占有1%…… 1、結合課文思考: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有哪些利和弊?對于全球化我們應該秉持什么樣的態度? A.利: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引進先進技術、參與國際競爭、發展本國經濟是一個良好的機遇。 B.弊: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有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僅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原料和勞動力賺取高額利潤,還將技術水平低、又容易產生環境污染的產品,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生產,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加大。 挑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