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巴黎有兩座著名的“墳”。一個是先賢祠,一個是榮軍院(埋葬拿破侖)。先賢祠(萬神殿)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大仲馬、居里夫人、巴爾扎克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做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自由 平等 墓道的頂端,有兩個對稱獨立的棺木。分屬于伏爾泰和盧梭,他們是大革命的精神導師,地位崇高,因此享受到獨立安放的特殊待遇。雖然二人曾經是激烈爭論的“冤家”,死后倒也安靜地在此相對凝望。 伏爾泰的棺木上寫著“他使人類懂得,精神應該是自由的”。盧梭一生的吶喊簡單而響亮:人生而平等!他們兩位一個說自由,一個說平等,構成了資產階級理想的兩大基石。 科學的發展不僅深化了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也促進了人們對社會的思考。 背景 什么是 “ 啟蒙 ” (enlighten)? 就是開啟智慧,通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布的迷信和偏見,從而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斗爭。 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 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 合作探究: 探尋啟蒙之源 材料2:17—18世紀的法國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社會成員被分成三個等級,教士和貴族屬于第一、二等級,是統治階級,擁有政治經濟特權;其他人是第三等級,是被統治階級。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處于被壓制地位,他們與封建統治和天主教會矛盾日益尖銳。 材料1: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到17、18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握有雄厚的經濟力量。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材料3:在人文主義偉大思想光輝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因為人文主義者的啟發,開創了一個理性的時代……歐洲宗教改革挑戰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為西歐社會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礎。 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材料4: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 17、18世紀,自然科學又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啟蒙思想提供了銳利武器。 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 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科學的發展啟迪人們對社會規律思考。 文藝復興傳播了人文主義,解放了人的思想。 經濟: 思想: 科技: 政治: 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 5.背景: 《哲學通信》是其代表作,該書的出版標志著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 伏爾泰(1694—1778),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飽學多才。他一生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腐朽黑暗,宣傳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兩入巴士底獄,三年流亡。他是公認的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 一、啟蒙思想家及觀點 伏爾泰 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伏爾泰 在安葬伏爾泰的靈柩車上,人們寫著:“他使人類的理性迅速發展,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 材料一:教皇是“兩足禽獸”。天主教的歷史就是反人類的犯罪史,是“罪惡的根源”。 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就在腿上帶著踢馬刺? 思考:伏爾泰把斗爭的矛頭指向了誰? 觀點1: 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天主教會 伏爾泰主要觀點 材料三: 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人類最寶貴的財富——自由 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 思考:以上材料體現了伏爾泰的什么思想? 觀點2:提倡自由平等,天賦人權 觀點3:倡導君主立憲制 觀點1:抨擊封建君主專制和天主教會 反對政治迫害、宗教愚昧 觀點2:提倡自由平等 伏爾泰主要觀點 對18C歐洲產生巨大影響 “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觀點4:提倡“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伏爾泰對儒家倫理道德創立者孔子極為仰慕。他特別贊賞孔子思想中的“仁愛”與“寬容”,視之為區別善惡的尺度。 伏爾泰高度評價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他贊揚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國家。” 伏爾泰與中國的淵源 知識拓展 孟德斯鳩雖為貴族,卻是法國首位公開批評封建統治的思想家,孟德斯鳩突破“神授君權”的觀點。認為人民應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認為決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內容是每個國家至關重要的。保證法治的手段是“三權分立”,即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屬于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三者相互制約、權力均衡 孟德斯鳩 “太陽王”路易十四 在位:5歲—77歲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之手,自由就不復存在”。 朕即國家 孟德斯鳩 制約 與 平衡 請思考: 孟德斯鳩提出此方案的目的? 司法權 行政權 立法權 法庭 君主 議會 三權分立學說; 成為資本主義 政治制度基本原則 防止君主專制,確保公民政治自由 資本主義法學的奠基人 伏爾泰說:“本身自由,周圍的人與自己平等——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們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鳩也對自由作了解釋:“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結合孟德斯鳩的話,你覺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嗎? 伏爾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伏爾泰追求的自由主要是思想與言論自由,要把人們從中世紀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來,最終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會。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條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許可的事。 盧梭 盧梭,出生于鐘表匠家庭,是啟蒙思想家中最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盧梭一生的吶喊簡單而響亮:人生而平等! 《社會契約論》 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則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歌德 “每個人都生而自由、平等” 天賦人權 “自從人們覺察到一個人據有兩個人的糧食的好處的時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現了。” 不平等 平等 “必須建立一種全新的契約。通過社會契約,人民建立一個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 ……統治者的權力來自他同人民簽訂的契約,如果他違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權推翻他。” 平等 社會契約 人民主權 三大啟蒙思想家觀點 人物 思想主張 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倡導君主立憲制;宣揚自由、平等。 闡述“人民主權”思想,宣揚自由、平等。 三、啟蒙運動的影響 (2)對資本主義國家: 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做出思想和輿論準備 資產階級第二次反封建思想解放運動。 性質: (1)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影響與東學西漸 閱讀卡 美國學者卡特指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文藝復興初期傳入歐洲后,對現代世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造紙術和印刷術“使推廣民眾教育成為可能”;“火藥的發明消除了封建制度”;“指南針的發明導致發現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歐洲成為歷史的舞臺”。 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中國文化熱,這股熱潮被稱為“東學西漸”。當時歐洲出版了不少介紹中國的書籍。在法國人看來,中國人推崇古代哲人,強調道德的教化作用,通過科舉制選拔人才擔任政府官員,皇帝開明、仁慈,國家富裕,農業發達。中國的景象似乎與啟蒙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有許多一致的地方。伏爾泰在他的工作室里掛了一幅孔子像,撰文論述中國的政治與風俗,還寫過一部叫《中國孤兒》的戲劇。在英國和德國,中國熱也風行一時。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異 時間 背景 興起 高潮 主要 對象 核心 影響 同 根源 性質 影響 14-16C 資本主義萌芽 17-18C 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意大利 英國、法國 封建神學 封建專制統治及教權 人文主義 理性主義 把人從封建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 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作了思想準備 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