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什么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興起時間?地點?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叫做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英國一、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材料一:著名學者錢乘旦先生認為:“光榮革命后英國建立了一個合適的政治制度,這個制度保證社會有寬松、和平的環境,讓人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能力?!?br/>英國最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材料二:一位英國棉紡主,從他在倫敦的經理人那里得到這樣的信息:“無論你能生產多少平紋布,好的次的我們都要。”市場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現在紡織業……——《大國崛起》18世紀英國已成為最大殖民國家,商品需求增加,手工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圈地法令》材料三: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足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推行圈地運動獲取了充足的勞動力材料四: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擁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的資金用的流動資本和原料……英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技術為工業革命準備了技術條件。——[美]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英國販奴船平面圖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積累資本發達的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技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資本(雄厚)市場(廣闊)勞動力(充足)資源(豐富)1、英國廣大的海外殖民地,不僅為英國提供了廉價的充足原料,也為英國開辟了廣闊的世界市場,擴大了商品生產的需要。2、英國最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3、英國通過海外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積累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資本;4、通過“圈地運動”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5.手工工場時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技術(積累)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二、工業革命的進程一次能紡出8根紗線的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織棉紗的速度.開始標志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從紡織業開始時間(18世紀)發明動力特點1764年1769年1779年1785年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人力水力水力水力細而易斷粗而結實細而結實效率提高40倍珍妮機的發明引發了棉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的發明……這些機器在使用上有什么樣的局限性?都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力或水力)為什么技術革新首先出現在棉紡織業中?1)棉紡織業作為一個年輕的工業部門,沒有舊傳統和行會的束縛,容易進行技術革新和開展競爭。3)棉紡織品的價格比毛紡織品便宜,市場需求量大,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以增加產量,所以對技術革新的要求比較迫切。2)投資少,規模小。瓦特優點:不受時空限制,只要有原料就可以開工,效率高。“蒸汽時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使人類社會進入了瓦特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1785年,改良蒸汽機開始用作紡織的動力機。工業革命的進程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用熱能,為機械提供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由來已久的依賴。——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紡織廠煤礦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很快運用于紡織、采礦、運輸等部門,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機推動船兩側的明輪,稱為“輪船”。并在哈得遜河試航成功。蒸汽輪船蒸汽輪船橫渡大西洋1492年哥倫布的帆船代表人類首次橫渡大西洋用了2個月1838年第一艘完全用蒸汽動力航行的汽輪橫渡大西洋用了18天交通運輸業的顯著變化1814年發明第一臺蒸汽機車,時速6千米。1825年駕駛自己設計的蒸汽機車,時速24千米。1826年制造的蒸汽機車“火箭”號,時速58千米。19世紀早期英國人1.生產領域:2.動力領域:3.運輸領域: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1765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于工廠生產,推動工業革命發展到新的階段。1840年前后,在英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勞動,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布拉德福德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美國和德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擴展英國法國美國德意志俄國日本奧地利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市場上商品越來越豐富,奠定了我們現代生活的基礎。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1796年1830年煤產量1700年1840年1740年1850年生鐵產量棉布產量三、工業革命的影響1831年,英國出版了一本名為《機器的成績》的書。書中對工業革命的前后情況進行了這樣的對比:“兩世紀以前,一千個人中沒有一人穿襪子,一世紀以前,五百個人當中沒有一人穿襪子;現在,一千個人當中沒有一人不穿襪子.2.生產組織形式發生變化,工業革命后,工廠建立起來,規模逐漸擴大,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工廠制度出現,工廠有嚴格的勞動紀律和管理制度。(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的影響)手工工場與工廠的比較是資本主義不同時期的生產組織形式,都是以雇傭工人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大生產。1.手工工場以手工操作為主,而工廠主要運用機器大生產;(本質區別)2.手工工場的雇傭工人往往是在較分散的狀態下生產,而工廠的工人則相對集中。3.工廠管理制度非常嚴格,完全割斷了與農業的聯系,手工工場管理制度比較自由,受農時影響大。材料17世紀中—19世紀中英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比較3.促進了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資本主義體系的金字塔“新生的工業能夠這樣成長起來,只是因為它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了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的勞動分子變成工人無產者,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階級,并把民間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br/>—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4、社會關系變化:形成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5.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擴張克萊蒙特號6.工業革命帶來了交通領域的顯著變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英國早期的火車資產階級既已榨取著世界市場,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國度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業)部門加工制造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從地球上最遙遠的地區運來的原料,并且他們所出產的制造品已經不只是供本國內部消費而且是供世界各處消費。——《共產黨宣言》7、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3.英國工業革命的第一步是:A.棉紡織業機器的發明和使用B.蒸汽機的改良C.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D.電器產品的出現2.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A.17世紀40年代B.17世紀80年代C.18世紀60年代D.19世紀上半期1.下列國家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是:A.英國B.美國C.日本D.法國達標反饋4.下列發明中,把人類帶入“蒸汽時代”的是:A.珍妮紡紗機B.水力紡紗機C.蒸汽機D.水力織布機5.下列工具中,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是:A.珍妮紡紗機B.帆船C.史蒂芬孫發明的火車D.水力織布機6.下列機器和交通工具中,哪些是18、19世紀時出現的?A.火車B.珍妮機C.飛機D.汽車.7.恩格斯說:“當革命風暴席卷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但是并不因此就顯得缺乏力量的變革?!辈牧现械淖兏镏傅氖牵?br/>A.文藝復興運動B.光榮革命C.資產階級革命D.工業革命8.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此后,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A.蒸汽機廣泛應用B.交通運輸革新C.冶金、采礦采用新技術D.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業生產4、關于工業革命,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美國B、工業革命從18世紀20年代開始于英國C、工業革命是指在紡織業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D、在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D5、關于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的原因,下列理解錯誤的是()A、英國較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障礙B、英國較早通過海外殖民掠奪,積累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資本C、瓦特出生在英國D、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的拓展,擴大了對商品生產的需要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