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我們紀念第16任總統誕辰200周年之際,我能說我對這位偉人懷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是他讓我的故事成為可能,是他讓美國的故事成為可能。 ——奧巴馬(2009-02-12) (美國內戰1861、4-1865、4) 美國獨立后,原先的13個殖民地成了13個州,經濟上雖然有了較快發展,但是仍然保持著各自的特色。在南方,依然盛行使用黑人奴隸勞動的種植園經濟;而北方資本主義發展則需要更多的自由勞動力、工業原料和統一的商品市場。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形式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在美國獨立80多年后的1861年~1865年又發生了一場戰爭,即美國南北內戰。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同室操戈的緣由 獨立初 19世紀初 20世紀 材料1 領土的擴張 公有土地分塊拍賣出售,每塊土地最小640英畝(約合388畝),每英畝地價最低1美元。 ——1785《土地條例》 延緩未付土地被沒收的期限,使貧苦農民能夠獲得土地 ——1802-1832 《救濟法》 把印第安人強制遷至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 ——1830 《印第安人遷移法案》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西進運動是充滿開拓、勇氣與冒險精神的“夢想之路”,但也有人認為它是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為什么說是“夢想之路”和“理想之路”? 自主探究:如何認識美國歷史上的西進運動(談其影響) 在美國向西領土擴張促進了西部的大開發。西部的開拓,帶動了大規模鐵路建設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國形成了廣大的國內市場。美國東部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隨之推廣到西部,促進了西部地區的開發和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美國經濟很快趕到了世界前列。 夢想之路 血淚之路 19世紀時的印第安人(美洲土著居民) 美洲最古老的居民 西部牛仔 18至19世紀美國西部開拓者 美國政府派兵強迫印第安人遷移出他們世代居住的土地 到19世紀末,美國原有的100多萬印第安人只剩下24萬。 北方 資本主義工商業 南方 奴隸制種植園經濟 向英國輸出棉花、工業原料 缺工業原料 購買英國的工業品 缺銷售市場 占有大量奴隸 缺自由勞動力 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矛盾焦點 要求降低關稅 要求提高關稅 材料2 廢奴運動的興起 材料3 林肯說:斯托夫人是“寫了一本書,釀成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1861年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林肯以200萬票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但在奴隸主控制的南部10個州,他沒有得到1張選票。 “奴隸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與人熱愛正義的天性相違背的。” “一個一半人民是奴隸,一半人民是主人的國家,絕對不可能永久存在!” 材料反映了林肯對聯邦、對奴隸制持什么態度?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奴隸制 材料4 兩種制度的矛盾 廢奴運動的興起 美國領土的擴張 林肯當選總統 根本原因 導火線 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南北戰爭爆發。 南北戰爭初期雙方力量對比表 北方 南方 人口 2 200萬 900萬 軍隊人數 150萬 100萬 工業產量 占91% 占9% 鐵路里程 5萬多 千米 1.4萬多 千米 海軍艦只 700艘 少量 性質 正義 非正義 人心 支持 反對 預測:戰爭初期形勢會怎樣呢? 北方連連失利 文件傳真 宣布廢除( ),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成為( )符合條件者可以參加( )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2《宅地法》 凡沒有參加過反聯邦叛亂、年滿21歲身為戶主的美國公民,交納10美元登記費,即可在西部得到160英畝的土地,連續耕種5年就可成為土地的主人。 奴隸制 自由人 聯邦軍隊 請思考:兩部法令為何能挽救美國聯邦 政府危機,化解林肯難題? 滿足人們對土地 的要求,提高了政府 的威望。 激發了廣大黑人 參戰熱情,贏得了有 利的國際環境。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幕。傷亡人數達150多萬,3.7萬人成為寡婦,9萬人成為孤兒,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以上。 作為分裂國家、挑起內戰的南方叛亂者會有什么樣的結局? 1865年,南方投降儀式 一切參加過叛亂的人,只要停止對抗行為,宣誓忠誠并捍衛美國憲法和聯邦政府,都可以免罪。同時恢復他們除了奴隸以外的所有財產。即使是叛亂的首腦人物,如果向美利堅總統提出特別申請,表明自己的改過之意,也可以獲得特赦。 ——林肯《大赦和重建宣言》 1、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提高了政府的威望; 2、北方在人口、軍隊人數、工業力量等超過南方; 3、林肯的正確領導; 4、廣大人民尤其是黑人踴躍參戰,使北方獲得了雄厚的兵源; 5、北方占據道德制高點,具有正義性。 美國南北戰爭的性質是什么? 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積極意義 局限性:但美國種族歧視依然嚴重,種族平等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兇手蒲斯 1865年4月14日 林肯遇刺! 林肯紀念堂 林肯永垂不朽, 永存人民心中。 “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評選的結果 排名 1948年 1969年 1998年 2010年 1 林肯 林肯 林肯 林肯 2 華盛頓 華盛頓 華盛頓 羅斯福 3 羅斯福 羅斯福 羅斯福 華盛頓 解放黑奴,維護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條件。 板書總結 導火線: 1860年,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爆發: 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 初期形勢: 北方失利 轉折: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 結果: 1865南方軍隊投降,內戰結束 原因: 經過: 影響: 斗爭焦點: 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性質: 進步作用 人物評價: 林肯 局限性 美 國 南 北 戰 爭 南方奴隸制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