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鴉片戰爭的烽煙 茶葉 罌粟 鴉片輸入前正常中英貿易情況 英國入超 ;中國出超 中國 英國 呢絨、棉紡織品 茶葉、生絲、瓷器 (很難賣出去 ) (很暢銷) 年份 英國輸華 中國輸英 中對英貿易 總值 總值 出入超情況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出超997704 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出超346957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出超2615263 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年 4000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50—100公斤/ 7889 箱 吸毒人數:200萬/35年 掠奪白銀:3—4億元/40年 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激增表 鴉片危害: 毒害身心,敗壞風尚 導致白銀大量外流 軍隊戰斗力下降 鴉片輸入中國的危害: 材料1: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微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夢廠雜著》 危害1:毒害中國人身心健康 鴉片輸入中國的危害: 材料2:據記載,鴉片戰爭以前,吸食鴉片者已達200多萬人,吸食者有官員、紳士、幕僚、兵丁和太監,吸食地區從沿海擴展到數十省。 材料3:1821年-1840年間,中國白銀外流至少在1億元以上,相當于當時銀貨流通總額的五分之一。 危害2:敗壞社會風尚、影響軍隊戰斗力 危害3:白銀大量外流,國庫空虛,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發當從嚴,若由泄泄視之,則數十年之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虎 門 銷 煙 1.背景:道光帝接受了林則徐的上書,任命其為欽差大臣,赴廣州禁煙。 2.目的:維護民族利益和清王朝的統治。 3.事件: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東虎門主持銷毀外商運到中國的二百多萬斤鴉片。 4.意義:沉重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維護了民族尊嚴;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勇氣。 林則徐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是中國禁煙運動的重大勝利,它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國際禁毒日的來歷 1987年6月,聯合國在奧地利首都召開部長級禁毒會議,與會代表一致通過,將國際禁毒先驅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結束日——1839年6月26日這一天,定為國際禁毒日。 紐約·林則徐廣場 1851年倫敦世博會 上英國展示的蒸汽機 只占世界人口2.5%的英國,卻生產了占世界2/3的工業品,大大超出了國內市場的需要。如何解決剩余的工業品積壓? 有人說,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的過激行為引起的,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戰爭。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 英國蓄意打開中國市場 ——根本原因 中國的禁煙運動 ——直接原因 19世紀前夕英國的東方殖民體系 第一階段 1840年6月---1840年12月 占香港 進吳淞 逼近南京 第二階段 1841年1月---1842年8月 廈門 定海 鎮海 寧波失守 南京 中英海戰圖 關天培 虎門威遠炮臺遺址 戰爭中,清軍涌現出關天培等一大批愛國將士。當英軍進攻虎門時,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兵奮起抵抗。他親自點燃火炮,轟擊敵人。當英軍涌上炮臺時,關天培拔出腰刀進行搏斗。他受傷十余處,最后戰死在炮臺上。 關天培 請一位同學講一講關天培的英勇事跡。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的情景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南京條約的內容。 2.請逐條分析南京條約對中國的危害。 簽訂《南京條約》(1842年8月) 《南京條約》抄本 中英《南京條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內 容 危 害 1.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稅率必須和英國協商。 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 開了勒索賠款的先例,加重人民負擔 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門戶,便利了侵略者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 損害了中國的關稅主權,便于侵略者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割地 賠款 五口通商 協定關稅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租界中會審公廨場景 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半殖民地 半封建 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割地 賠款 五口通商 協定關稅 形式上獨立,但領土、主權不再完整。 封建經濟遭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 社會性質: 封建社會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近代史開端(1840-1949年) 地主 農民 封建主義 人民大眾 外國資本主義 中華 民族 主要矛盾的變化: 最主要 我們有無數愛國將士拼死奮戰,有本土作戰的先決條件,又擁有百倍于英軍的士兵,為何卻敗于遠道而來的總兵力僅2萬多人的英軍? 中 國 英 國 PK 政治 經濟 軍事 外交 中 國 英 國 政治 PK 中 國 英 國 經濟 PK 中 國 英 國 軍事 PK 中 國 英 國 外交 PK 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英國 中 國 英 國 政治 經濟 軍事 外交 綜合 封建制度,日益腐敗 先進的資本主義 制度 落后的自然經濟 財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業革命 商品經濟發達 軍備廢弛 船堅炮利 閉關自守 殖民擴張 封建統治,腐朽落后 資本主義迅速崛起 1.客觀原因── 英國綜合國力強大 2.主觀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 ──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中國落后的農耕文明無法抵抗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 鴉片戰爭 2.根本原因: 3.直接原因: 打開中國市場 虎門銷煙 4.結果: 清政府戰敗,被迫簽定 《南京條約》 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時間: 鴉片戰爭的啟示: ①閉關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須思變,思變才能崛起。 ②只有對外開放,與時俱進,與世界交流、競爭才能進步…… 選擇題 1、 中國近代史開始于( ) A、1839 B、1840 C、1848 D、1851 2 、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 ) A、封建社會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殖民地國家 D、資本主義社會 3 、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 B、嘉慶 C、道光 D、咸豐 4、組織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是 ( ) A、林則徐 B、魏源 C、龔自珍 D、姚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