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想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半島的古代歷史,如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國家的統一,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及燦爛的伊斯蘭文明。而阿拉伯地區是當今世界多極化政治格局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教的起源起和由來,對理解當代國際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講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帝國的建立等史實;說說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學習收集、處理和組織歷史材料的方法,培養運用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的熱情。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伊斯蘭教的創立在阿拉伯國家統一、帝國的建立等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比較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歷史背景。要求學生以故事的形式介紹六至七世紀阿拉伯半島的基本情況、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阿拉伯民間故事。通過分析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特點,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伊斯蘭教是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理解宗教對政治、社會生活、文化的影響。通過了解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與傳承。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古代文化的成就。 教學難點: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國家統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突破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歸納穆罕默德的活動,認識伊斯蘭教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阿拉伯國家統一的歷史過程。) 教學方法: 通過兩條主線貫穿課堂:一是明線:“四個一”即一位領袖,一種宗教,一個帝國,一種文化。另一條是暗線:即阿拉伯帝國與古代中國的聯系十分密切。鄭和、回族、蒙古族、伊本·白圖泰等等。以啟思助學。 課程模式是探究式學習,課前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課堂上主要采用小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參加課堂討論,鼓勵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和發表不同見解,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異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通過組員競爭和小組競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合作能力。通過“知識大比拼”,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google earth 、合作學習記錄單,補充學材。 學生準備:課前了解古代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伊斯蘭教、阿拉伯文化等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收集查閱有關地圖、圖片、資料。 ●學與教的過程 新課導入(教師展示google earth,定位阿拉伯半島) 師引導:通過七年級上冊《干旱的寶地》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到西亞的阿拉伯半島的一些基本情況,請你向同學介紹一下。 師歸納:阿拉伯半島位于西亞,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區之一,波斯灣沿岸地區號稱“世界石油寶庫”,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現今的阿拉伯半島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購買先進的節水灌溉設備,使用海水淡化技術,已經把瀚海的沙漠改造成了干旱的寶地、出現了美麗的城市和綠洲。教師同時展示一些多媒體畫面。 (過渡)那么你是否了解1400多年以前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國家的情況呢?知道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 教師補充,適時過度到新課。 新課教學: 【活動一】教師介紹6世紀的阿拉伯半島。 當時的居民以游牧生活為主,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常為爭奪水源、牧場和掠奪財富而發生戰爭。6世紀時,波斯與埃塞俄比亞發生戰爭,給半島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波斯人控制的半島西部的商道陷入蕭條。 【活動二】主題:一位領袖:穆罕默德。 教師展示圖片,導出伊斯蘭教創臺人:穆罕默德。 學生活動:小故事《穆罕默德介紹》 適時過渡。 【活動三】主題:一種宗教:伊斯蘭教 教師隨堂提問,介紹伊斯蘭的基本情況。經典、教義、穆斯林的宗教義務等。 重點介紹:麥加和麥地那。 (過渡):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在他去世前,已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過渡到一個帝國的教學。 【活動四】主題:一個帝國:阿拉伯帝國 1、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中的作用 活動目的: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擴張中的作用。 活動形式:小組合作討論 啟發學生思考: (1)伊斯蘭教創立的社會背景?既七世紀時阿拉伯社會的階級矛盾、社會情況? (2)伊斯蘭教與各部落分裂狀態下的信仰有何不同? (3)伊斯蘭教是怎樣的一個組織? 討論: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國家擴張中的作用? 【學生反饋】學生反饋討論結果。 【教師歸納】通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知道從中感受宗教對政治、社會生活的影響力。 2、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教師展示《阿拉伯帝國擴張》圖和《8世紀中葉的阿拉伯帝國》。引導學生讀圖。了解阿拉伯帝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過渡)隨著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也迅速傳播。并醞釀了燦爛的阿拉伯文化。 【活動五】主題:一種文化:燦爛的阿拉伯文化 活動:視頻播放古代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引導學生思考阿拉伯文的突出表現。 教師提供材料一:阿拉伯格言和穆罕默德的話“尋求真理,哪怕遠在中國” 材料二:阿拉伯文的組成。 引導學生思考阿拉伯文化的突出特點和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 教師幫助歸納總結。 【課堂小結】一位領袖,一種宗教,一個帝國,一種文化。要求學生串聯起來,以清理脈絡,鞏固所學。 【活動六】主題:知識大比拼 活動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引導學生課外探究。 教師提供搶答題,學生搶答。主要內容為本課知識的復習,知識的補充及課外延伸。 隱含主線:中國與古代阿拉伯地區關系密切!學點:鄭和、回族、蒙古族、伊本·白圖泰等等。 引導學生課外進行進一步的查閱和歸納。 課堂反饋:統計學生的學情及得分情況,適時激勵。 布置作業:作業本和填充圖冊,做好復習和預習。 課堂練習:自我測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 課后小結:本課以一位領袖,一種宗教,一個帝國,一種文化為主線,以時間為主軸,布局合理,脈絡清晰。結合學生的實際體驗和阿拉伯文化與中國的關系,既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又拉近了與本課堂的距離,使歷史知識生活化。 附:探究單與學習資料: 《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小組活動記錄單 姓名:__________ 活動參與度: 1、我的得分:組員每回答正確隨堂小題一次加5分,搶答每題10分,大題加20分。 (底分)100+ 總分:__________ 2、本課最佳參與組員: 合作探究記載: 1、試分析伊斯蘭教的創立對阿拉伯統一所起的作用。 (提示:從以下三方面思考:1、公元7世紀阿拉伯地區的社會狀況。2、伊斯蘭教與各部落分裂狀態下的信仰有何不同?3、伊斯蘭教是怎樣的一個組織?) 2、試分析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特點及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我在本節課的表現: 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 我的收獲: 補充閱讀材料: 伊斯蘭教 “伊斯蘭”一詞為阿拉伯語的音譯,為“順從”和“皈服”之意,即順從和皈服真主的宗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我國舊稱“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7世紀初產生于阿拉伯半島的一神教,創始人為穆罕默德。它產生在阿拉伯半島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時期。當時,各部落之間經常進行劫掠與戰爭,社會充滿動蕩與不安。波斯人占領也門后,又將傳統商路轉移,促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伊斯蘭教的產生,反映了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實現政治統一和社會穩定,結束混亂局面,維護民族生存的愿望。穆罕默德就是通過創立伊斯蘭教的一神崇拜,廢除阿拉伯半島部落的多神崇拜為建立統一國家奠定思想基礎。伊斯蘭教建立后,經過了許多艱難曲折。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麥地那,在那里繼續傳教,并組織起武裝,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初步確立伊斯蘭教。至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完成統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伊斯蘭教對推動社會發展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從7世紀中期到8世紀初,穆斯林的對外傳播和阿拉伯帝國的建立使伊斯蘭教發展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現今伊斯蘭教徒約有七八億,人數僅次于基督教而遠遠超過佛教,散布在90多個國家。 阿拉伯文化 形成于阿拉伯帝國時期。它的產生首先得益于歷代哈里發對文化的重視和提倡。為了保證國家的繁榮和鞏固,他們十分重視對先進文化的攝取,提出“人最美的裝飾品是知識”的格言。一方面,他們組織力量大力翻譯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另一方面鼓勵穆斯林遠游各方,搜集古典著作,訪求學問。阿巴斯王朝時期,他們在巴格達建立了一所規模宏大的翻譯和研究機構,稱作“智慧之宮”。這些努力造就了中古阿拉伯人長于學習,提倡教育和學術的精神,帶來了文化的繁榮發展。另外,阿拉伯帝國版圖內的許多地區都是古代文明的先進地區,使阿拉伯人得以廣泛繼承不同民族的豐富文化成果。因此,阿拉伯文化是在長期發展中,帝國境內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逐漸融合而成的,也是阿拉伯人和境內眾多民族共同創造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阿拉伯語為主要語言工具,以伊斯蘭教為指導思想,所以又有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之稱。其次,是它的多民族性和綜合創新精神。 阿拉伯文化以建筑、藝術、天文、數學、醫學和文學的成績最為突出。其建筑藝術別具一格,主要表現在清真寺的建筑和裝飾方面。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封閉院套,四周環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禮拜寺大廳頂部聳立著圓拱頂。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禁止在藝術作品中表現人物和動物。所以,藝術家們都利用阿拉伯數字和幾何圖形進行藝術創作,精美的圖案和花紋是阿拉伯藝術的獨特風格。 在天文學方面,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和大馬士革等地,都建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臺,還創造了許多精密度的天文儀器,長期進行天文觀測。他們制造的天文儀器,直到16世紀仍被歐洲天文學家使用。天文學家白塔尼的著作《恒星表》,在幾百年內都是歐洲天文學發展的基礎。數學方面,阿拉伯數學家利用并改造了印度數字,使用十進位法,使數學計算大為簡化。他們創立了代數學,數學家花刺子密(約780~850年)的代數學著作《積分和方程計算法》,直到16世紀都是歐洲大學的主要教科書。代數學的阿拉伯名字就是通過這部著作傳人歐洲的。 醫學是阿拉伯人最重視的科學之一,最杰出的醫學家有拉齊斯(865~925年)和阿維森那(伊本·西那,980~1037年)。前者是巴格達國立醫院院長,著名臨床外科專家著有《天花與麻疹》和《醫典集成》等重要著作,對西方醫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后者著有《醫典》,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論著,獲得“醫中之王”的美譽。直到17世紀,該書都被西方視為醫學權威著作。阿拉伯帝國地域遼闊,交通方便,朝覲和經商活動的進行,使地理學非常發達。阿拉伯人還是世界文化的傳播者,中國的造紙術、羅盤針、火藥,印度代數學、位置計算制和零的符號,都是由他們傳到西方的,這對西方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