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路】單元解讀教科版四年級培訓1電路單元概念分析2電路單元認知特點3電路單元解讀目錄CONTENTS【電路】單元概念分析16.4.3電是重要的能源,但有時也具有危險性。6.4.1電路是包括電源在內的閉合回路,電路的通斷可以被控制。一、科學課程標準關于電的主要概念和課程內容016.4.2有的材料容易導電,而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1.物體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2.水是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單一物質。3.空氣是一種常見而重要的混合物質。4.物體的運動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描述。5.力作用于物體,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6.機械能、聲、光、電、熱、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主要概念:6.4電可以在特定物質中流動,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源。單元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兩個:概念1、6電是能量的表現形式電的學習目標集中在3-4學段。四年級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上科學課,已經連續學習4年了,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對科學問題的理性思考都有很大進步,可以引導他們綜合的認識電、電路和電能。主要概念(電能),依然是上位概念。“電”作為能量的形式、不用去做理論上的分析——不用過多的思考電的本質是什么,更多的關注實操層面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容易接受和感受到的。如果老師們希望了解電能的定量表達,可參考【聲音】單元解讀中相關解釋。01課程內容(6.4.1-3)更多的需要在實踐層面上理解用科學實踐的觀點去理解和把握【電路】單元的教學,嘗試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科學實踐課堂。結合“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目標要求——讓學生有機會綜合所學知識,體會“做”的成功和樂趣,并愿意通過“動手做”解決問題。02【電】和【電路】變化07版教材單元題目是【電】,當對電作出解釋時,電荷、靜電就出現了,這是老課標要求的。20版按照課標要求,去掉了靜電和電荷部分,也不需要理解什么是電,顯然,用【電路】更準確。03二、課程內容和學段目標的簡單分析01科學實踐的八個類型:1.提出問題和明確需要解決的難題。2.建立和使用模型。3.設計和實施調查研究。4.分析和解釋數據。5.利用數學和計算思維。6.建構解釋和設計解決方案。7.基于證據進行論證。8.獲取、評估和交流信息。【電路】單元的認知特點——思維、邏輯、方法21.關注學生原有認知3.滲透科學實踐的觀點2.概念理解高于實操層面對學生原有認知的了解是單元學習的基礎。第1課在頭腦風暴的討論中,將學生已有認知和學習期許記錄下來。班級記錄表需要貫穿單元學習始終。從第二課開始,用4課(2-5)研究電路。目的是要建立電路的概念——電路是允許電流通過的完整的閉合回路。概念的建構用了大量的實驗,實操性很強。電路概念建構的過程是理性的思維的過程——假設、推理、判斷等,一直伴隨在實驗和操作的整個過程。電路概念的建立,在理解中獲得的,超越了實操層面。用科學實踐代替科學探究便于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實踐追求更加真實的教學,如:在真實的實踐中理解科學。在教學設計中采取系統的觀點——用理性思維認識事物。建立新型的師生交流模式和相應的規范。【電路】單元認知特點分析02{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電路1電和我們的生活2點亮小燈泡3簡易電路4電路出故障了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6導體和絕緣體7電路中的開關8模擬安裝照明電路【電路】單元解讀——教與學建議3單元首頁說明背景是愛迪生在實驗室的一幅圖,不用考察其真偽。1.電燈的發明和正式進入家庭是有時間差的。1879年,愛迪生用碳化纖維做燈絲,大大延長了白熾燈的使用壽命,電燈才能走進千家萬戶,所謂“愛迪生點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盞電燈”寓意在此。實際上白熾燈真正發明的時間要早得多。1840-1850年期間,白熾燈就已經出現了。英國發明家斯旺1860年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盞碳絲電燈。到1875年左右,白熾燈的壽命已經有40小時。但是作為價廉物美、經久耐用、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則是愛迪生的碳化纖維作燈絲、進入家庭的燈。事實上,愛迪生對電氣時代最大的貢獻是供電系統的建立,這才是導致更多不同用途的電器陸續出現的原因。2.單元首頁不足百字,闡述了本單元學習的核心內容和概念理解。電在人們生活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是基于人類對電的不斷探究。【電路】單元的研究更多的基于事實,不追求對電的本質理解(電荷)。所以用【電路】取代07版教材中【電】這一名稱,并且按照課標要求,刪去了靜電部分。單元首頁——科學的觀察視角03第一課電和我們的生活了解初始想法,關注有關電的問題1.把學習的起點定位在學生原有認知上用討論的方式,了解學生所知道的關于電的知識以及他們想學習的知識。這是第一課的主要任務。建議使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全班同學一起討論,教師隨時記錄在班級記錄表上。使用“頭腦風暴法”討論問題時,需要讓學生知道他們所有的想法都會被承認,而且沒有人會對其他人的想法提出批評。關于用電安全的提示要貫穿整個單元的教學。2.調查家中使用的電器這是一個很寬泛的調查活動,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發現生活離不開各種電器,無論是大型的電器(冰箱、電視……)還是小電器(電燈、電話、小型電子產品……),同時,認識電源、發現電源的種類是不同的。3.研討的問題也可以與【探索】1結合起來。03第二課點亮小燈泡0307版與07版比較,20版將學習周期與教學實踐統一起來了,邏輯線索更加清晰,變化如下:20版在【聚焦】中先要思考小燈泡的連接方法,再畫一畫連接的示意圖。對小燈泡構造的觀察,20版更加強調對“發光部位”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功能)的觀察。對四幅連接圖的思考,20版顯然更細致、更深入。想過小燈泡是怎樣發光的嗎?找一找小燈泡的發光點、連接點都在在哪里,能找到幾個連接點。發現點亮小燈泡的原因:電池——導線——電流經的路徑——手電筒怎樣亮起來的?你能點亮小燈泡嗎?小燈泡發光是有個閉合的回路聚焦【探索】1第二課點亮小燈泡(1)03電是看不見的,但是借助電路學生會看見小燈泡亮了,有電了。思考怎樣用導線和電池讓小燈泡亮起來。——滲透了“電流動需要一個路徑”第二課點亮小燈泡(2)觀察現象03【探索】2嘗試點亮小燈泡——哪些幾種方法能點亮、哪些方法不能點亮。能點亮小燈泡的連接需要畫出示意圖。【研討】1.展示小組的實驗記錄表,畫連接圖是主要的記錄方式。可以指導學生將連接點加重描黑,便于更清楚的看到連接部位。2.分析能點亮小燈泡的連接;判斷四幅連接圖的對錯。在教學中可將這四幅圖轉換成簡圖,便于判斷和推測。3.是對本課核心問題的總結。分析電路的特點,形成電路是一個回路的初步概念。第三課簡易電路電路概念形成的核心課【聚焦】點亮小燈泡的過程,學生獲得了一些關于電路的經驗,這時再來組裝一個真正的電路。【探索】1.利用電池盒、燈座、導線夾組裝電路。清楚關鍵的連接和必要的組成元件是什么。2.在組裝的電路中加個開關。嘗試用開關控制電路的通與斷。3.畫電路連接圖。在記錄表中畫一畫連接圖。可以嘗試用簡單的符號或簡筆畫表示電器元件。【研討】1.在完成的電路連接圖中,用箭頭標出電流的路徑,連接點用圓點標出來。需要讓學生知道的是電按照一個方向流動即可。2.在電路中嘗試用其他的元件代替燈泡,發展學生對電路的認識。本課只用一張記錄表,記錄學生對電路的理解。03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課【聚焦】進一步明確電路的特點(概念)。建立在電路是個回路基礎上的問題設定和解決辦法。【探索】1.探討在哪些情況下,電路不能正常工作。怎樣發現故障、怎樣解決故障,要鼓勵學生思考他們可以想到的所有方法。2.做電路檢測器,體驗檢測手段可以解決面臨的問題。3.實地檢測,并補充檢測記錄。03第四課電路出故障了【研討】匯報檢驗過程以及排除方法。強調安全用電——用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易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第5課里面是怎樣連接的用分析和解釋數據的方式,體現科學實踐的基本觀點【聚焦】聚焦問題是考察學生對“電路是允許電流通過的完整的閉合回路”這一單元最重要的概念的理解程度。每個學生都要清楚,本課的任務是要檢測一個電路暗盒、并要作出解釋。【探索】檢測一個電路暗盒,推測里面可能的連接方式。需要經歷的思維過程如下:1.先組裝電路檢測器,并確認其工作正常。2.分析一個電路暗合接線柱可能存在的連接狀況。3.按照活動手冊1的提示,設計一個測試系統——預測可能會有多少種連接方式,確定合理的測試順序。【研討】1.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方式。要引導學生把可能的連接都考慮到。2.用同樣的思路和方法,嘗試考慮5、6接線柱的連接可能。03電器設備本身就是一個“黑匣子”,我們只能看到它們外面的樣子,而難以看到它的內部結構。但不管多么復雜的用電器,都是由一些簡單電路通過不同的連接方式組合而成的。有了前面幾課的研究基礎,本課的討論就比較容易了……【聚焦】導體和絕緣體的特征:電流能否通過。【探索】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提示學生檢測前先檢查電路檢測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建議先識別一個物體的導電性,如回形針,并做安全提示。增加對某些兩可之間物體(材料)導電性的分析,如:帶有塑料皮的回形針、鉛筆芯、漆包線、雙腳書釘等。【研討】1.檢測結果與預測進行對比,特別注意那些檢測結果不一樣的材料,分析原因,形成共識。2.討論形成導體和絕緣體的認知。3.分析物品的導電特點。03第6課導體和絕緣體第7課電路中的開關【聚焦】了解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通與斷。制作一個簡易的開關。【探索】1.觀察小開關發現小開關結構特點——組成材料、控制功能等,了解開關如此重要!2.觀察真實的開關發現開關的工作機制。可以讓學生作進一步的思考:在信息化時代,如果沒有了開關,電器設備會是什么狀況?3.制作開關【研討】1.展示與交流制作方法。2.嘗試更多做開關的方法。03【拓展】嘗試用一個雙向開關或兩個開關控制兩個小電燈——組裝紅綠燈裝置。原理上是用開關來控制兩個電路。啟發學生思考在紅綠燈的中間亮起一盞黃燈的辦法。實際上是要解決用開關控制三個電路的問題。第8課模擬安裝照明電路03這是一節關于電路學習的總結課。【電路】單元滲透了很多“技術與工程”領域的觀點,是典型的科學實踐課。教學中建議用STEM學習方式來豐富學習內涵。【聚焦】總結與應用【探索】1.設計照明電路方案畫平面圖,標出物品擺放的位置。畫電路圖——2個小燈泡、2個開關的電路圖。2.交流設計方案(完善和改進)3.模擬安裝4.交流分享1.用好教師用書和活動手冊教材是教學文本的統稱,包括教科書、教師用書、學習手冊等。教科書主要是通過文字和圖片傳遞科學教育的各種信息,圖片和文本都是有內涵、有教學研究價值的。教師用書在對圖片的解釋和教學的指導上是最具說服力的,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最基本的依據。所以,用好教師用書是第一要務。教學的至始至終都應該研究好教師用書。學生活動手冊是學生學習科學的抓手。手冊里的各種記錄表不僅反映了科學學習的過程,也體現了學生學習程度和學,不可或缺,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用好活動手冊。2.用科學實踐和“技術與工程”領域的觀點指導教學在【電路】單元的各種實踐活動(實驗)中,要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推理、分析判斷等看待每一個實踐活動,將理性思維貫穿到整個電路概念的形成與建立過程中。同時,一定要格外重視用電的安全和安全教育。2點建議:0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