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知識目標: 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能力目標: 說出細胞分裂與生物生長的關系。 情感目標: 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1.生物體的長大除了靠細胞體積的增大,主要靠細胞數目的增加。 2.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設計者: ) 故事導入: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 沒有尾巴多難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條尾巴。……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媽媽。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轉過身子看看。”小壁虎轉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PPT2) 1.教師明確任務,學生獨立自主學習。 自主活動一:閱讀分析教材P56內容,結合教材中圖形,回答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自主活動二:閱讀分析教材P57的內容,回答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2.教師巡回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學法指導:討論法、提取關鍵詞。 3.對學生學習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學生自我矯正錯誤、增強對知識的認識與記憶。 1. 兩人合作探究 學生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2.小組合作探究 問題(1) ① 你能試著邊繪圖邊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嗎? 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如何? ③作為生物體結構、功能基本單位的細胞能永遠長大嗎? 問題(2) ①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嗎? ②在細胞核里面有染色體,染色體的變化是怎樣的? 怎樣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體數量與分裂前相同? ③閱讀教材P58頁,“脫韁之馬——癌細胞”后,你有什么體會? 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認識到:(1)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使生物體長大。(2) 細胞的分裂過程。(3)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過程。 3.師生互動 教師點撥、講解: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使生物體長大。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PPT3~4) 問題:細胞會無限制的長大嗎?(PPT5~6) 教師點撥、講解: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PPT7~8) 教師點撥、講解:細胞(體細胞)的分裂時,染色體變化最為明顯,染色體首先加倍,然后分為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細胞;新細胞與原細胞中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PPT9~12) 4.教學評價活動 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給出激勵性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 5.科學·社會·技術 脫韁之馬—癌細胞。(PPT13~14) 1.學習本節課后,學生回顧:你知道了什么?會解決什么問題?還想了解什么? 2.學生回答:(1)細胞如何分裂的? (2)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如何變化的? 3.根據學生回答,梳理本節知識。板書: (PPT15) 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細胞的分裂 1.概念 一個→兩個,即細胞數目加倍 2.過程 核分裂、質分裂和后膜(壁)分裂 3.染色體的結構(DNA和蛋白質) 4.染色體的變化 復制后平均分配 二、細胞的生長 三、細胞生長的原因 細胞分裂→數目增多 細胞生長→體積增大 1.鞏固訓練一。(PPT16~18) 2.鞏固訓練二:學生完成學生用書中針對性練習題。 學生回答,教師及時反饋校正、點評。 3.鞏固練習三: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完成本節學習情況記載與教學評價。 自我評價 過程與方法 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行為 教學過程 中再優化 優化問題 優化方法 1 2 教學反思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