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歷史第1單元《古代亞非文明》思維導圖+考點歸納一、思維導圖第1課《古代埃及》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第3課《古代印度》二、基礎知識第1課古代埃及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東北角。2.河流: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貫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3.出現國家時間: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初步實現了統一的時間:公元前3100年左右。4.成為軍事帝國:在新王國時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5.滅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6.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成就: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7.金字塔是法老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體狀的陵墓。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是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文明1.兩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地理位置:大體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3.建國: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4.初步統一:大約在公元前2400年,兩河流域實現了初步統一。5.統一: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6.制度: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漢謨拉比法典》7.評價:《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8.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第3課古代印度三、知識闡釋1、你認為尼羅河給埃及人民帶來哪些好處?定期泛濫,留下肥沃土壤;為農業灌溉提供水源;便于航行,為為古埃及的統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條件;古埃及人通過觀察尼羅河的漲落,發展了天文學,如制定了太陽歷。2、你認為金字塔有何意義?對金字塔的修建你有什么樣的認識?(1)意義: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2)認識: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金字塔的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體現了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很多人為此失去了生命。3、說說尼羅河對古代埃及文明的影響。(古埃及人民為什么要贊美尼羅河?)(1)尼羅河便于航行,成為加強埃及南北方交流的紐帶,促進了國家的統一。(2)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古埃及的農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的發展(3)古埃及人觀察尼羅河水定期泛濫,發現規律,發展了天文學,制定了第一部太陽歷。(4)尼羅河洪水退卻后,對土地面積的重新測量使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有突出成就4、《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價值(1)《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它體現了古巴比倫實行君主專制統治,維護漢謨拉比的專制統治地位;(3)它全面維護奴隸主階級根本利益,保護社會成員的私有財產,嚴格規定了各個階層的義務,嚴厲懲罰各種社會犯罪,比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狀況,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5、種姓制度的影響(危害)(1)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統一和團結。種姓制度,使社會四分五裂,人民之間缺乏團結。(2)在歷史上,它為異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印度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被外族征服的歷史,其原因與種姓制度造成的整個印度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性和利已性不無關系。它妨礙了印度人形成統一的民族意識,在面臨外族入侵時,不能組織起強有力的抵抗力量。(3)獨立以后對各項事業同樣產生了不良影響。6、四大文明古國的相同點:1、四大文明古國都源于大河流域,所以也可以叫大河文明、東方文明。2、經濟上都以農業為主,所以也可以叫農業文明。3、政治上都產生了龐大的奴隸制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