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植株的生長 知識目標: 1.描述根的生長和芽發育的過程。 2.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 能力目標: 運用調查、訪談等的方法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事物發展變化的觀點,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的教育。 1.根尖的結構及其發育。 2.葉芽的結構及其發育的過程。 3.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的種類。 1.根尖的結構及其發育。 2.葉芽的結構及其發育的過程。 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 (設計者: ) 復習提問:1.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 2.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3.發芽率如何計算?(PPT2) 我們把菜豆的種子種下去,一段時間后種子萌發形成一株小的幼苗,幼苗逐漸長大直至參天大樹,如圖,這一過程通過生物體的哪些活動實現的?(PPT3) 1.教師明確任務,學生獨立自主學習。 自主活動一:閱讀分析教材P96~98內容,結合教材中圖形,回答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自主活動二:閱讀分析教材P98~100的內容,回答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2.教師巡回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學法指導:學案導學、觀察法。 3.對學生學習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學生自我矯正錯誤、增強對知識的認識與記憶。 1.兩人合作探究 學生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2.小組合作探究 實驗: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 問題(1) ①根的生長與哪些方面原因有關? ②枝條中的葉、芽、莖由芽中的哪些部分發育而來的? 演示實驗:比較玉米幼苗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長情況 問題(2) ①土壤浸出液與蒸餾水在成分上的區別是什么? ② 植物生長從土壤中獲得的主要是哪些成分? 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得到:(1)根尖的結構。(2)葉是由芽發育而來的。(3)植物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 3.師生互動 問題:1.根尖包括哪些結構?2.根尖的這些結構各有什么特點?(PPT4) 教師點撥、講解:根尖分為: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另一方面靠伸長區細胞的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PPT5~7) 教師點撥、講解:枝條由芽發育而來。芽尖、根的分生區、莖的形成層都是分生組織。(PPT8~11) 引申:莖中的形成層與年輪。(PPT12~14) 教師點撥、講解: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無機鹽需求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 (PPT15~21) 引申:環境保護教育。合理的使用化肥,保護環境。(PPT19~20) 4.教學評價活動 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給出激勵性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 5.科學·技術·社會教學——無土栽培(PPT25~27) 1.學習本節課后,學生回顧:你知道了什么?會解決什么問題?還想了解什么? 2.學生回答:(1)根尖的結構是什么? (2)植物需要哪些營養物質 3.根據學生回答,梳理本節知識。板書:(PPT22) 1.鞏固訓練一。(PPT23~24) 2.鞏固訓練二:學生完成學生用書中針對性練習題。 學生回答,教師及時反饋校正、點評。 3.鞏固練習三: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完成本節學習情況記載與教學評價。 自我評價 過程與方法 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行為 教學過程 中再優化 優化問題 優化方法 1 2 教學反思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