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魚?一、學習目標1會區別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2、能概述魚的主要特征。3.舉例說明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魚的主要特征;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2、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與思考”活動,認識魚的呼吸特點。三、教學過程學習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本節課題:第一節:魚一、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一、提前發導學案,安排學生課前完成自學、對學部分。二、導入新課(5分鐘):1、安排學生讀學習目標。2、播放魚的相關視頻。三、學生群學(5分鐘)教師到組上指導四、分組準備預展(5分鐘)教師到組上指導五、學生展示(一)(5分鐘)學生在自學、對學、群學、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問題。(一)、教師注意聽,學生是否講解清楚以下問題,不清楚及時介入。1、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概念及區別2、脊椎動物有那幾類;無脊椎動物有那幾類3、魚是脊椎動物最多的一類。4、四大家魚是5、魚鰭和側線的功能,保持魚身直立平衡的是背鰭和臀鰭;防止魚左搖右擺的是胸鰭和腹鰭;控制前進方向的是:尾鰭;依靠側線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安排學生提前下去探究,);?一、學生自學、對學二、導入新課:1、讀學習目標。2、?觀看魚的相關視頻。三、學生群學學生相互討論不懂的問題四、分組準備預展學生分工準備五、學生展示(一)(一)、完成自研成果一下面四題并講解。(二)、教材講解(三)、回答師生問題1、學生討論回答2、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二、魚的特征??二、魚的特征??????????????五、學生展示(二)(8分鐘)學生在自學、對學、群學、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問題。(一)、教師注意聽,學生是否講解清楚以下問題,不清楚及時介入。1、魚能生活在水中的原因2、鰓的結構和鰓絲的結構特點(有利于氣體交換,具體過程已看視頻);入魚口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在水中的氣體成分有什么變化?3、魚的身體由三部分組成,流線型有什么作用?4、魚的主要特征是5、常見動物名稱里帶有“魚”字,它們不是魚有:甲魚、章魚、魷魚、墨魚、鮑魚都是軟體動物;娃娃魚(兩棲動物)等?6、常見動物名稱里沒有“魚”字,它們都是魚有:海馬、中華鱘、泥鰍、黃鱔等。?五、學生展示(二)(8分鐘)(一)、完成自研成果二下面四題并講解。(二)、教材講解(三)、回答師生問題1、學生討論回答2、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三、魚與人類的關系課本23頁,已看視頻看課本23頁,回顧視頻?四、解決學生不懂的問題教師講解學生問不懂的問題五、總結教師安排,如還有不懂我把課件拷貝在班上自己看學生讀學案中自研成果一、二(重要概念和關鍵詞)六、作業:完成學案未完成部分、對應的優化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