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生物教學設計課題哺乳動物課時安排1課時授課類型講授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運用探究的方法,說明哺乳動物動物的主要特征。2.說出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歸納能力以及回答問題時的表達能力情感目標1.關注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2.保護哺乳動物的棲息地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概括出哺乳動物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教學難點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用時導入新課一探究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齒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4.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5.古老的哺乳動物——鴨嘴獸二.與人類的關系有利:1、提供動物蛋白2、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經濟價值4、人類得力的助手等有害:1、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有時還會傳播病。2、狂犬病、虎害等。三、課堂總結四、鞏固練習播放草原上縱情馳騁的野馬的圖片,原野上怡然漫步的非洲象的圖片,森林里攀援自如的獼猴的圖片,海洋里一躍激起千重浪的鯨的圖片,飛翔的蝙蝠的圖片……它們形態差各異,生活環境差別很大,但是都屬于哺乳動物。判斷的理由是什么?引領學生從三方面發現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1.外部形態方面2.生殖育雛方面3.攝食消化方面播放毛絨絨的貓和金絲猴的圖片,引導學生從形態上說出哺乳動物的體表被毛的特征播放袋鼠、熊貓、猴子等哺乳的圖片,引導學生從生殖育雛說出哺乳動物胎生、哺乳的特征引導學生思考胎生哺乳的意義,以及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動物后代的成活率?1)胚胎在母體里發育,母體直接產出幼崽。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2)母體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幼崽的溫飽和營養問題,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播放狼和兔子的牙齒結構的圖片引導學生討論課本38頁的問題1、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異同?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有什么關系?2、牙齒的分化有什么意義?3、人的牙齒是否也有分化?簡單介紹一下。通過草原上反應敏捷的兔子,引出哺乳動物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讓同學介紹鴨嘴獸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物引導學生回答哺乳動物對人類有利和有害的方面,對學生的舉例進行概括總結。找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概括一.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齒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其他特征:4.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二.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1、提供動物蛋白2、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經濟價值4、人類得力的助手等有害:1、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有時還會傳播病。2、狂犬病、虎害等。1.“鯨”,人們俗稱“鯨魚”。“鯨”不是魚,是哺乳動物,為什么?2.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有時還會傳播疾病。我們應當對它們趕盡殺絕嗎?3.下列不屬于恒溫動物的是()A獵豹B響尾蛇C企鵝D大猩猩4.以下動物屬于哺乳動物的一組是()A老虎蜥蜴 B馬狗C豬鯽魚D東北虎烏龜5.以下敘述不屬于哺乳動物的特征的是 ( )A體表被毛 B胎生 哺乳 C恒溫動物D生活在陸地上6.下列關于胎生、哺乳的敘述,錯誤的是()A.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為幼仔成長提供優越的營養條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動物的產仔率認真的觀看圖片,思考為什么他們都是哺乳動物?仔細觀察圖片,認真思考,回答學生觀察思考回答聯系比較青蛙、金魚、麻雀以及哺乳動物產卵(仔)的數量和存活率,思考回答問題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分組討論,暢所欲言學生認真思考、聽講學生根據以前在書本等對鴨嘴獸的了解,暢所欲言學生聯想哺乳動物對人類有利和有害的方面,并舉例介紹跟同老師一起總結課堂的內容學生做答,并對題進行講解。趣味情景引入,設疑誘思,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示表格讓學生觀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善于觀察學生和歸納能力培養學生歸納能力以及回答問題時的表達能力關于哺乳動物與人類關系的教學,用歸納的方式進行。課堂上已經總結的內容加以整理,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及時鞏固知識3分鐘7分鐘7分鐘10分鐘3分鐘3分鐘5分鐘3分鐘板書設計第七節哺乳動物哺乳動物↙↓↘1體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齒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保溫作用)(提高后代成活率)門齒:切斷食物臼齒:咀嚼食物犬齒:撕咬食物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