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知識目標: 1.概述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環境。 2.說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提出問題、分析推理、實驗觀察、自主探究、比較綜合、合作交流等多種能力。 情感目標: 1.樹立生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關注生物圈中各種綠色植物及其生存狀況。 1.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類、苔蘚、蕨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設計者: ) 一名探險隊員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他身上沒有任何可以指示方向的儀器,通訊工具也沒電了,這名探險隊員認真觀察樹干上苔蘚植物的生長發布情況,并以此作為方向的指示,找到正確的方位,安全走出原始森林,你能說明其中蘊藏的道理嗎?(PPT4) 1.教師明確任務,學生獨立自主學習。 自主活動一:閱讀分析教材P72~73內容,結合教材中圖形,回答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自主活動二:閱讀分析教材P74~76的內容,回答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2.教師巡回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學法指導:觀察法。 3.對學生學習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學生自我矯正錯誤、增強對知識的認識與記憶。 1. 兩人合作探究 學生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2.小組合作探究 問題(1) ①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與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②從形態看,苔蘚植物與藻類植物有什么主要的區別?這與它們的生活有關系嗎? 問題(2) ①蕨類植物有哪些特征? ②蕨類植物為什么能長的高大? 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合作交流分析認識到:(1)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特征。(2)認識三類植物的區別。 3.師生互動 觀察常見的藻類植物。(PPT5~10) 教師點撥、講解藻類植物的特征:藻類植物多生活在水中,沒有根、莖、葉的分化。(PPT11) 認識藻類植物的用途。(PPT12~16) 觀察常見的苔蘚植物。(PPT15~20) 教師點撥、講解苔蘚植物的特征:苔蘚植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有莖、葉、無根。(PPT21) 介紹苔蘚植物的用途。(PPT22~23) 引申:苔蘚植物可以監測空氣污染程度。 問題:對比藻類植物與苔蘚植物的區別。(PPT24) 觀察常見的蕨類植物。(PPT25~29) 引申:蕨類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教師點撥、講解蕨類植物的特征:蕨類植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有根、葉、莖,有輸導組織。(PPT30) 問題:示例引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區別與共同點?(PPT31~33) 4.教學評價活動 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給出激勵性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 1.學習本節課后,學生回顧:你知道了什么?會解決什么問題?還想了解什么? 2.學生回答: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各有什么特征? 3.根據學生回答,梳理本節知識。板書:(PPT34) 植物類群 生活環境 形態結構 繁殖方式 代表植物 與人類關系 進化順序 藻類植物 多生活水中 無根、莖、葉分化 苔蘚植物 潮濕 有莖、葉,無根和輸導組織 蕨類植物 潮濕 有根、莖、葉、輸導組織 靠孢子繁殖后代 海帶、衣藻 釋放氧氣 葫蘆蘚、地錢 監測空氣污染程度 腎蕨、鐵線蕨 形成煤 種子植物 種子 低 高 1.鞏固訓練一。(PPT35~37) 2.鞏固訓練二:學生完成學生用書中針對性練習題。 學生回答,教師及時反饋校正、點評。 3.鞏固練習三:完成學生用書有關題目。 完成本節學習情況記載與教學評價。 自我評價 過程與方法 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行為 教學過程 中再優化 優化問題 優化方法 1 2 教學反思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